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学意义上的良好生存环境和心理学角度上的自我满足,以及地域文化创造出的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决定了大多数云南人是家乡宝,而滇南蒙自人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宣扬只有竞争和奋斗才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主流阶层的眼里,家乡宝是没有冒险精神,不敢闯荡四方,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窝囊废。当这个变化太快的社会越来越要求大而同,要求人们步调一致的时候,大多数传统的蒙自人仍然固执地认为,既然人生最要紧的事情是衣、食、住,那么,蒙自人感兴趣的当然可以是有一间面段落散文集积可以不大但一定要舒适的房子,从从容容地过小日子,有滋有味地享享口福,根本没有必要去幻想着要叱咤风云,更不必去领导什么鸟的时代潮流。正因为有了这种根深蒂固的与其到外面闯荡后最终叶落归根,还不如生于斯长于斯老死不离故土的朴素思想,不管世事如何变幻,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自己的故乡,舒舒服服地过好平常日子,成为多数蒙自人至今用心追求的生活理想,由此也使蒙自人拥有一种不为外面喧闹世界所动的安详心态。于是,每天早上不慌不忙地吃一套味道好极了的传统过桥米线,而且经常还要就着米线慢吞吞地喝上二两小酒,成为蒙自人日常生活不能马虎、不可缺美好时光,新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人也才有精神去做这一天该做的事情。有时候,因为公干出差、走亲逛戚或者其它什么事儿去到外地,身在异乡,不但心里想家,吃惯了米线的胃口也思乡啊!一觉醒来,想那套过桥米线想得让人心慌,去吃什么样的早餐都味同嚼蜡。那种时刻,可以真真切切地感觉出,故乡就是一种酶,味觉之上含有深远的乡愁!
从他乡归来,一进入蒙自坝子的地界,仿佛就闻到空气中飘荡着过桥米线的香味,嘴里的口水开始汹涌澎湃,心里面像有条馋虫在痒痒地爬呀爬。一下车,家也不忙着回,就怀着一颗激动颤抖的心,三步并作两步地直奔做梦都在想的自己最喜欢的那家米线馆。一套米线端上桌来,碗里的汤油而不腻,绵香袅袅。把装在一个个小碟子里的各种肉片、蔬菜、调料等挑进汤里,轻轻地搅均匀,眯着眼深深地吸一口气后,就把另一个碗里白净细长、外滑内软的米线,挑起来放进汤中,米线从一个碗进到另一个碗里,这个过程,就是过桥,过桥米线因此而得名。米线入汤后,浩浩荡荡的景象就出现了,实在是因为那个汤碗大如小洗面盆,真的得用浩荡一词来形容。埋下头去唏哩哗啦地开吃,吃得红光满面,吃得鼻尖冒汗,吃得汤水乱溅,叭地一滴油水落在衣服上也顾不得了。米线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喝汤,双手捧着盛汤的海碗,把嘴凑过去轻轻一吹,好一阵汤波荡漾,白的、黄的菊花瓣和细碎的葱花在汤面上飘散开去。汤入口,热烈而醇鲜,浓厚而味美,额头上顿时大汗淋漓,继尔汗流浃背,这时真有了鼓腹而歌的冲动。等一套过桥米线下肚之后,抚着圆圆的肚子打个饱嗝,浑身上下沉浸在一种说不出的舒坦中,身心的疲惫一扫而光,漂泊在外的心总算慢慢收回来了,整个人不再六神无主,人就生出了无限的满意和知足。这样看来,从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食的热爱来说,为了每天一碗米线而不太愿意外出远游的蒙自人,是应该让人尊敬的。
而且具有交际场所的功能。亲朋好友经常相约在某家馆子见面,等该来的人来齐了,每人一套三两或半斤的米线,男的每个人还要倒上一杯老陈酒,然后谈笑着慢条斯理地吃、慢条斯理地喝,其乐融融啊!蒙自人在传统米线馆里喜欢的这种比散步还要慢的吃过桥米线的速度,是许多所谓的社会精英和过惯快节奏生活的外地人所不能接受和容忍的。他们之中有人痛心疾首地批判蒙自人懒散、浪费宝贵时间、不思进取,与这个时代的节奏非常不合拍。在这些人看来,一天之计在于晨,现代人充满活力的标志就是快节奏地勇往直前,一如市场经济,只能快速增长,不能慢下来,更不能停下来,缓慢、暂停是死气沉沉得没有活力、没有效率的标志,意味着人也好社会也好,一切都没有希望了。但问题是,如果反过来看,按照现在不遗其力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蒙自人的这种生活状态,难道不是安居乐业的体现吗?退一步讲,就算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许许多多的蒙自人每天一套米线二两小酒,不也是在消费吗?不就是在为拉动内需作出贡献吗?而且那些大大小小的米线馆,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啊!那些抨击蒙自人为过桥米线浪费大好时光的人,为什么不去统计一下蒙自人吃过桥米线为拉动内需和GDP的增长所作出的贡献呢?这样反问当然难免有发牢骚的嫌疑,好在蒙自人天生具有良好的从容平和的心态,与主流社会的精英相反,在蒙自人看来,缓慢是一种对生活诚心诚意的尊重——从容悠闲地生活,才能缓慢地想想平民百姓能够想的事情,品味出人生的况味;才能在缓慢中看清和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保持人性的心平气和。所以,多数蒙自人还是我行我素,每天早上踱进米线馆里去天南海北地聊聊天,慢慢悠悠地吃完喝完,才抹着油乎乎的嘴皮从米线馆出来,精神抖擞地去干自己的事情。
在蒙自人的食物链上,过桥米线是重要而不可少的一环。富段落散文集
庶的蒙自坝子盛产优质稻米,深层地下水清冽甘甜,不断改进的加柔润,绵软而有弹性的米线,再加上蒙自人食不厌精,于是就创造出了味道非同一般的过桥米线。不过,过桥米线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小吃,最大的特点是民间性,它的配方、工艺都是个人或家庭创造的,每一个米线馆,添加在高汤里的配料不一样,味道也就各不相同。同是蒙自过桥米线,这家的米线与那家的米线来自不同的作坊,这家熬的汤与那熬的汤在时间长短、火候掌握、配料多少都不一样。蒙自过桥米线作为民间产物,它不去搞什么大同小异,始终追求的是大异小同——大异就是烹调工艺、食材品种、碗碟器皿、口感味道等等绝对不同,而小同呢,就是米线质量、汤的品质绝对有保证。如果所有的米线馆卖的米线都是一个味道,那么蒙自过桥米线就彻底完蛋了。在蒙自,从烹饪以及食用方式讲,过桥米线又是开放式的,它可以往一大碗汤里添加很多想象得到的食品添加物,各种肉类、蔬菜,可以食用的花卉、药材,都可以汆进汤里。
作为民间小吃,蒙自过桥米线从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去登什么大雅之堂,它不是要吃什么文化,也不是要叫你欣赏让人赞不绝口的烹调艺术,它强调的就是最原本的吃东西,所以讲究的是鲜和味。只有酒席宴会,才会把简单的吃变得复杂,吃一旦复杂起来了,也就成了所谓吃文化或食文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因吃而形成的等级,使人有了贵贱之分。这种吃文化滋生出来的观念之一就是,在高档酒楼、大饭店里面吃山珍海味喝琼浆玉液,当然绝对比在街头摊子、小馆子里吃小吃喝散装酒有身份、有地位。但是,真正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馆,从来不把吃作为一种排场、身份、地位的象征,对所有的食客都是平等对待的,来的都是客嘛。传统的蒙自过桥米线馆,有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气氛和味道,是几十年持续不断从一而终造就出来的。大铁锅里的骨头汤随时咕咚咕咚地沸腾着,透过袅袅升腾的热气,看得见锅里翻滚着乳白色的浪花。盛汤的碗要用青花瓷的大海碗,四方桌上摆着一地试图往过桥米线里添加太多的经济理念、文化内涵……他们打着与时俱进、革新发展的幌子,想往正宗的筒子骨汤里掺入杂料,表面上看是对过桥米线的发扬光大,实际上都是对过桥米线本来面目的乱涂乱画,他们把过桥米线所蕴含的简单、缓慢、从容的生活瓷罐里,插着一把乌木筷子,桌面、凳子都擦得亮亮的,擦得连木纹都露了出来。做饮食生意难就难在众口难调,但只要众人吃过之后都觉得好吃,那么这家馆子就站得住脚,就保证经营得下去了,生意也就会红红火火。不管是哪家米线馆,只要味道好,蒙自人是不会去考虑店铺的大小,也不怕路有多远巷巷有多深。如果你的米线馆卖的米线味道与众不同,不管馆子的位置多远多偏僻,也会有慕名而来的人蜂拥而至,食客络绎不绝。人挤一点不怕,大家有的是耐心慢慢等;店堂小些、环境稍差一点也不怕嘛,卫生过得去就行,吃米线是味觉和肠胃享受美味,又不是屁股什么的去享受呵,只要能饱口福,许多外在的东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云南之外,过桥米线打云南牌子,称“云南过桥米线”。但在云南省内,过桥米线以蒙自的为正宗,各地米线馆前大多挂“正宗蒙自过桥米线”以招徕客人。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人自以为是态度彻底抛弃一边,想当然地对过桥米线的原汁原味进行曲解和糟段落散文集蹋。真正的蒙自过桥米线的灵魂是什么?就是用简单的料,做出不简单的美味来。过桥米线本身是形而下的,决不是形而上的,说白了,蒙自人真正在乎的是过桥米线的味道,而不是披着文化外套的形式的东西。
有人提出要对蒙自过桥米线推陈出新,把它打造成中式快餐品牌,并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这刚好与过桥米线几百年来形成的饮食精神背道而驰,蒙自过桥米线从烹调到食用,都不追求快,它是一种崇尚缓慢的小吃。蒙自过桥米线的烹调讲究的是口传心授,个性化的东西多着呢,许多经验性的东西,绝对不能像肯德基、麦了,同一标准的配方,充满工业气息的千篇一律的味道,流水线制作,立等可取,三嘴两嘴吞咽下肚,吃不出什么特别的味道,但可以抹抹嘴马上走人。但规模化流水线式的经营,意味着味道的统一和重复,根本不像传统的蒙自过桥米线,从红案、熬汤、配料、调味都在一个师傅的经验指导下进行。就那么一些熬汤的料,猪的筒子骨,肥嫩的土鸡,少些草果、八角和盐,几把豌豆,加上一大锅水,猛火煮沸之后,改用文火慢慢地熬。要选用哪些料,熬汤的整个过程是怎么一回事,人家可以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你似乎也听清楚弄明白了,你甚至一一照着做了,但就是熬不出那种味道纯正鲜美的高汤。一切秘密其实还是在火候和汤里面,如果你不用一年两年、五年十年的工夫慢慢熬,你就始终无法揭示其中的奥妙,时间在其中,绝对是秘诀中的魂。
一个追求变化、崇尚快节奏的时代从天而降,发展要快,车速飞快,升职想快,赚钱求快,豆腐渣工程图快、物价也涨得快……甚至,欲望旗帜下的爱情也变得快得不能再快,天长地久太慢也太长,还是一夜情最爽快。越来越多的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天昏地暗地忙碌奔波,匆匆忙忙而又焦虑万分地活着。为什么就不能缓慢而从容地生活呢?其实,面对变化太快的世界,我们缺乏的不是快,而是需要改变生活步调,重新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缓慢下来以后,也许就能找到一切问题的答案。人如果愚蠢到与时间赛跑,想着要去追逐时间前边的发现,最终绝对只会把自己输得一塌糊涂。我们多么应该珍惜蒙自过桥米线所体现的那种缓慢从容啊!慢慢地备料,慢慢地熬汤,慢慢地调味,当然更要慢慢地品味——生活的愉悦与真味,其实一切尽在简单、缓慢、从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