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的“阻击”
2013年11月,任正非在接受法国《回声报》采访时就其开拓美国市场受阻一事做出了解释。任正非表示,为了避免中美关系紧张的状况,华为决定退出美国市场。
我们本身是个民营企业,不具有什么高度的政治地位。如果中美两国的关系,华为夹在中间产生影响的话,很难办,影响两国的交往不值得。所以我们决定退出美国市场,不再夹在中间。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生产商之一,华为的创收有七成来自海外,而目前在全球前50大电信服务提供商中有45家在使用华为产品。这些数据说明,华为已经成为通信领域内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一切事实似乎都表明,华为在海外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事实上,华为还是遇到了相当“难啃的骨头”--至今仍未真正敲开美国市场的大门。华为与美国之间的“纠葛”到底是什么?是“国家安全威胁”,还是利益之争?不管怎样,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华为遭到了美国的“封杀”。
一直以来,美国都以“威胁论”为依托,阻挠华为在美的市场拓展进程。而华为在美国所遭遇的贸易壁垒相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性,美国对待不同的中国企业有着不同的态度。
对于富士康这样的无品牌的企业,美国通常会给予支持,而对于像联想这样拥有品牌但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美国则会稍加阻挠,但力度不大。然而,对于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美国则会把门槛提得非常高。而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华为、中兴有核心技术,指其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
对此,任正非曾以非常形象的比喻辩护道:
我们不过是通讯管道制造商,至于管道里流通的是什么,那不是我们关心的事情。如果管道里的水遭到了污染,人们不会去怪罪管道生产商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曾经指出,所有的IT产品,特别是远程IT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但是,美国在针对华为企业进驻的事情上似乎将这一理由用得太过了。欧洲、日本的电信设备商也开拓了美国市场,但安全调查却只针对中国企业。
另外,有人以华为的军方背景为攻击点加以指责。那么,人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但凡在军队服过役的CEO,就一定是有军方背景的呢?如此说来,有过军旅背景的美国商业精英可就数不胜数了。在美国,很多商业人才都出自著名的西点军校,如此若算作“军方背景”的话,那么各国恐怕要多出无数的“间谍”了。
再来说说市场竞争的问题。多年前,对于华为与思科两大企业的官司纠纷,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且不论过往的是非,就眼前的数据来看:经过十年的发展,华为的销售额增长了七倍,员工数量增长了十倍;而思科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员工数量都只增长了一倍。如此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华为都是思科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在如今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思科通过政治手段来打击华为也不是不可能的。因而,美国以安全为借口的打压,很有可能就是出于保护主义。
思科曾对其客户发布过一份名为“华为和国家安全”的报告,报告长达7页,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呼吁其客户远离华为。另一方面,美国国会发布了一份相似的报告,52页的文件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表达得更加细致详尽。
如今,美国市场是思科的主打市场,占据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于是专家猜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思科也会不断地游说美国国会,建议其阻止华为在美国的扩张。另外,据悉美国国会的535名议员中有73名持有思科的股票,因而他们也不会任思科败下阵来。
对华为的打压不止发生在美国本土,甚至干预到了别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华为要进驻韩国国内基站设备市场一事,《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发出报道。报道称,政府近期已通过非正式渠道向韩方转达了对韩企引进华为设备的忧虑,甚至称其会影响到韩美同盟。
不管美方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还是实现利益的诉求,华为在开展业务上所面临的政治障碍都是不可避免的。在一步步的打压下,以及出于对中美关系的考虑,任正非终于公开表示退出美国市场。
无论如何,华为在美国所遭受的歧视性待遇是无疑的。国际社会中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注定充满荆棘,华为想要真正完成全球化战略的使命,必须继续加强科技研发与技术积累,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课外阅读: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当然还有大西洋和印度洋。是英雄儿女,(就)要挺身而出,奔赴市场最需要的地方,哪怕那儿十分艰苦,工作十分困难,生活寂寞,远离亲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也为了华为的发展与自己的幸福,要努力奋斗。要奋斗总会有牺牲,牺牲青春年华,亲情与温柔……不奋斗就什么都没有,先苦才能后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没有我们先辈的这种牺牲,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摆脱一百多年来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以及长期压在我们心里的阴云,我们要泪洒五洲,汗流欧美亚非拉。你们这一去,也许就是千万里,也许十年、八年,也许你们胸戴红花回家转。但我们不管你是否胸戴红花,我们会永远地想念你们,关心你们,信任你们。即使你们战败归来,我们仍美酒相迎,为你们梳理羽毛,为你们擦干汗和泪……你们为挽救公司,已付出了你们无愧无悔的青春年华,将青春永铸。华为正面临着一种机会与危机。我们的机会是经历了十年奋斗,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奋斗的队伍,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一支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许多年轻的干部正在职业化的进程中,陶冶自己,重塑自己,他们不怕艰苦,勇于献身,努力学习,是我们事业的宝贵财富。我们经历了十年的积累,以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先导的产品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希望搏击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检验自己。只要勇于自我批判,敢于向自己开炮,不掩盖产品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有希望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务。我们不尽快使这些产品全球覆盖,其实就是投资的浪费,机会的丧失。随着我们的管理逐步国际化,IPD、ISC、财务四统一、IT、任职资格、虚拟利润方法、述职报告制度的推行,华为将面临内部组织越来越开放,允许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这些优秀人才,将一同与我们奔向战斗的前方,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我们的危机是我们的队伍太年轻,而且又生长在我们顺利发展的时期,抗风险意识与驾驭危机的能力都较弱,经不起打击。但市场的规律,常常不完全可以预测,一个企业总不能永远常胜,华为总会遇风雨,风雨打湿小鸟的羽毛后,还能否飞起。总是在家门口争取市场,市场一旦饱和,将如何去面对。
我们没有像朗讯等那样雄厚的基础研究,即使我们的产品暂时先进也是短暂的,不趁着短暂的领先,尽快抢占一些市场,加大投入来巩固和延长我们的先进,否则一点点领先的优势会稍纵即逝,不努力,就会徒伤悲。我们应在该出击时就出击。一切优秀的儿女,都要英勇奋斗,绝不屈服去争取胜利。我们的游击作风还未褪尽,而国际化的管理风格尚未建立,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还很低,我们还完全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能力,我们的帆船一驶出大洋,就发现了问题。我们远不如朗讯、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诺基亚、卡西欧、爱立信……那样有国际工作经验。我们在国外更应向竞争对手学习,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我们总不能等待没有问题才去进攻,而是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我们现在还十分危险,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若三至五年之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那么中国市场一旦饱和,我们将坐以待毙。今后,我们各部门选拔干部时,都将以适应国际化为标准,对那些不适应国际化的,要逐步下调职务。
我们正处在危机中,还有一项例证,就是处在危机并不认识危机,前方浴血奋战,后方歌舞升平。机关不能以服务为宗旨,而是前方的阻力,使流程执行困难重重。当我们今天欢送将士奔赴前方时,我们要使后方全力为前方服务,不能实现这种服务的员工要下岗。
号角在响,战鼓在擂。前方没有鲜花,没有清泉……一切困难正等着我们去克服。
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将加快,我们不仅允许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中国企业也要走向世界,肩负起民族振兴的希望。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企业需要有全球性的战略眼光才能发愤图强;一个民族需要汲取全球性的精髓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员工需要具备四海为家的胸怀和本领才能收获出类拔萃的职业生涯。
所以,我们要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换的历史时刻,主动地迈出我们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这无疑是义无反顾的一步,但是难道它不正承载着我们那要实现顾客梦想,成为世界一流设备供应商的使命和责任吗?难道它不正是对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个人,都将被证明是十分正确和富有意义的一步吗?
是的,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与文明同步!你们背负着公司生死存亡的重任,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