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采访时需要仔细地向采对象提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同样需要,特别是他们是在现场直接将提问对象的观点呈现给观众,因此需要多高的水平和能力。要在提问中把开放式和闭合式问题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既需要充分的准备,也需要主持人广博的知识(包括社会生活知识),还需要临场的应变能力。到底是提开放式问题,还是提闭合式问题,提闭合式问题又怎么具体化,都需要主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运用。
三、主持人常用的提问方式
主持人的提问主要起着“引导”和“发掘”的作用,引导谈话的方向,推进谈话的层次,发掘谈话的深度,激发谈话的新意。常用的提问方式无非是正问、侧问、反问、潜问、追问、隐问、设问,等等,这些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建立并发展良好的谈话氛围,使谈话变得有兴味、有立体感。
(1)正问,是最常用的,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2)侧问,是指主持人运用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顺向思维的惯例,寻找新的不同的角度提问,常能使问题反映得更加全面、深刻。
白岩松事先了解到渡边恒雄的家就在靖国神社附近,提问就从散步切入,得到渡边恒雄态度坚决的回应。
白岩松:我听说你家离靖国神社很近,您经常会在神社周围散步,
您看到的更多是什么?在散步的时候,面对它的时候,你想到更多的是什么?
渡边恒雄:我的家住在靖国神社的附近,所以我经常带着我病身的妻子,还有我养的狗一起在旁边散步。靖国神社里有一部分区域叫神域,就是狗不能进去的地方,是要拜的地方。像这些地方,狗不能进去,对我来讲狗更重要。所以狗不能进去,我当然更不愿意进去,而且本身我也不想进去。所以我和妻子,还有狗就不到这样的地方去。并且那个神域从外面可以看到,从外面只要看一眼我就感到非常的生气。因为在这里面,摆设着军马军犬,等等,好像都是英雄,让战争合理化,神圣化。所以我看着就非常生气,所以我从来不到那样的地方去。
这样的侧问,能反映多角度、多层面的事实,采访也能避免“老一套”的沉闷而显得别具一格。
(3)反问,一般指正面提出问题而对方回避时采用的“迂回前进”、“曲线救国”的方式。比如在一次人物专访中主持人问道:“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好像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你认为自己从事这个专业的优势在哪里?”不料采访对象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她说:“这不好由我来说,要由别人客观评价。”主持人理解这是她出于谦虚谨慎,就没有追问下去而就势反问道:“那么,你认为女性搞作战指挥研究有什么局限性吗?”这个问题她就不能回避了,在她做了回答之后,主持人又迂回到先前的问题:“你周围的同事对你搞作战指挥研究怎么评价?”换了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她怕担“骄傲”之名的顾虑被冲淡了,很有兴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是她那种自信、自律、坚韧、有主见的个性渐渐地凸现出来。
(4)潜问,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需言传”的提问方法。从表面看,主持人并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可是在言谈中主持人已经把问题告诉了对方。这就是说,在交谈过程中,主持人可以有意识地把某些话说给采访对象听,从而引起采访对象的某种注意或兴趣。这个时候,主持人哪怕只用语气引发一下,就可以引出对方心中很多的话。
到底怎么“潜问”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证。这是水均益在专访好莱坞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时的一段谈话:
水均益:在《弦动我心》里,您还学习了拉小提琴,那一定很难。
梅丽尔:是很难,但我做得很好。
水均益:您真了不起。
梅丽尔:但是时间不够。
水均益:您一天拉六个小时。
梅丽尔:练了两个月,每天六小时,没错。但最后我可以拉巴赫的曲子了。
水均益:那真是一项大工程。
梅丽尔:是的,但是在很大的岁数还能学点东西也很让人兴奋,因为你总是会觉得学不会了,但是,能够面临新的挑战很不错。
水均益:对我来说,学习拉小提琴简直是个疯狂的想法。
梅丽尔:现在我还想要学学中文呢,因为他们老在我旁边说笑,而我却一点都听不懂,我真想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从上面我们看到,水均益并没有直接询问想了解的问题,而是以聊天的方式将问题隐藏在对话之中,使采访对象领会意思,自己说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5)追问,一般是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层的跟进式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的简短插话、提示、质疑,抓住主要矛盾引对方作深入剖析,使之或真相大白,或迎刃而解。
一位主持人在一次采访中问:“中国人一般传统的家庭模式是‘男强女弱’,您的丈夫已从部队的领导岗位退下来,您却依然担负着这么重要的工作,有这样显赫的位置,您的丈夫心理平衡吗?会不会觉得不自在?”她回答:“开始有,慢慢磨合,有时不高兴了他也说。”主持人忙追问:“他怎么说?”她模仿丈夫的口气说:“你了不起!你是大法官!”主持人紧接着追问:“那您怎么办?”她说:“我不应战,‘环顾左右而言他’。”
这样的追问就把一个有典型意义的断面展开,主持人不需加什么评论,一切尽在其中。
(6)隐问,这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问,在这种提问中,主持人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本意,而是从侧面隐晦、曲折地提出来。从对方的回答和表情里,主持人就能作出某种推测和判断,或者得到某种证实。著名女记者浦熙修、彭于冈、杨刚也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采访。主持人在访问需要讲究策略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
西方主持想了解某位采访对象的家庭关系怎样,是不是和睦,一般不正面去问。他们往往这样提问:“您穿的这身衣服真‘帅’,看样子是您的夫人精心给挑选的吧?”听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对方的家庭关系不错,肯定就会高兴,少不了要把他的夫人夸赞几句。如果对方家庭关系不好,或者家庭成员正在闹矛盾,那么,对方的反应就会很冷淡,或有意把话题岔开。
(7)设问,常以“假如”打头,像“假如再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或者在提问的落脚点设计几个答案供对方选择。设问往往是针对对方平时一般不去考虑的问题,突然给定或限定条件,这时的回答会很真实,可以增添谈话的情趣。但是如果是模式化的、“想当然”的设问,用得太多也会显得虚假浮泛,就成了“套话”。如果假设的、供选择的答案不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还有可能弄巧成拙,对方不愿配合。因此设问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对方的实际,不可自作聪明、主观武断。
总之,提问的方法是很多的,这里只列举以上七种。这些方法都不是死的,每个主持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这些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可以单独使用,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交叉使用。主持人掌握了每种方法的要领,就可以在访问的过程中运用自如。
四、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提问方式是艺术,更是对人的尊重,对访谈的执著。主持人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提问方式,不强人所难,更不与访谈对象“顶牛”。
有一次在采访河南新乡京华贸易公司总经理刘志华时,主持人通过头一天晚上的外围采访,从一位以她为原型创作电视剧的作家那儿了解到刘志华青年时代的抱负、坎坷和创业的艰难,以及许多生活往事,因此对刘志华的事迹及个性有了多方面的了解,也知道她比较厌烦采访。第二天采访时,为了突破她比较“矜持”的心态,提了一个较为尖锐的问题:“倒回30多年前,你是否也像今天涌向城市的农民一样,要跳出‘农门’,脱离黄土地?”谁料刘志华矢口否认:“不是,我对城里人有看法!”虽然这个问题并非主观臆想,是有根据的(当年她因为出身不好不能报考大学,但她全力帮助自己的丈夫考上了北大),但是如果这位主持人固执己见,就可能出现“顶牛”,无法谈下去了。由于有头天晚上外围采访获得的情况垫底,这位主持人立即明白了她话中所指,同时也直接领教了她倔强的性格。于是转而谈她过去所受的委屈:“我知道,你天赋很高,年轻时有很多理想,但是都无法实现,还被打成‘白专典型’,你家里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那种情况下,是不是一些现实就逼出了你这种叛逆的性格?”这番话换来刘志华的真情,回答问题时她说:“今天我跟你掏心窝子说……”专访进入这种状态无疑是让采访者感到欣慰的。
第三节:如何发问之二——提问的技巧
一次成功的访问,不但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而且还要善于提问,问得巧妙,问得艺术。可以说,提问是衡量一个人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而提问的技巧,体现了记者或主持人、访问对象、受众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作为一个高明的问者,几句话一出口,就能给访问对象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就能在对方的心理上激起一种兴奋与兴致来。当然,我们前面讲的提问方法,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技巧。特别是提问者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方法,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来,那也就是一种技巧。我们这里着重从提问的内容来分析一下提问的技巧。常言说:善问则裕,巧妙的提问能使谈话步步深入,获得“珍宝”。
主持人的提问技巧与记者采访技巧相同,目的都是通过有效的手段尽快而全面地向采访对象了解欲知的事情。当节目主持人接受采访任务后,他本身也就成了一名“记者”, 梁一高在《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一书中对采访技巧作了以下概括,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节目主持人的即兴采访。
一、要问得恰到好处
所谓“恰到好处”,就是提问要有特点,要有个性,是只有由“这个”采访对象来回答才最为合适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该问谁的问题就问谁,问得非此莫属,问得到位。
要想问得有特点,主持人就要从3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
一是从采访对象的实际看,对方最熟悉最想说也最有资格回答的是什么;
二是从受众的心态看,他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是什么;
三是从报道思想考虑,提问者最想知道、非问不可的是什么。
实践表明这种有特点的提问,采访对象听到就会心头为之一振,感到有谈头,谈得痛快;这样有个性的问题也就像“钥匙”打开了“锁”,能够把采访对象的“能量”充分地引发出来。这样播发出去的内容,对受众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
在柴静做的《新闻调查·注射隆胸》节目当中,由于支持注射隆胸者曾提出,反对注射隆胸者也是出于自身利益才反对的。对此,柴静并不首先表露自己的观点,而是力争平衡不同的声音,来完成对真相的探究:
柴静:也会有另外一种说法,我曾经看到媒体上说,现在你们这个学术的争论只是利益的争论,比如说协和也好,整形医院也好,你们只是更主张做假体的隆胸,这样的话也许你们代言了另外一部分厂商,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只是利益的争端。
乔群:说是有利益之争,我觉得牵强了一点。隆乳手术是相对简单的手术,如果说有利的话,谁做谁都可以得到利润,为什么非要选择一个对人体有伤害的这种材料去做呢?
在这段采访中,柴静并不回避反驳,在采访反对注射隆胸的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科主任乔群时做了“两面提问”,既询问反对的理由,又以不同的声音发问,这样做反而使反对的声音更加充分和理智。
现场直播中毕竟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一旦情况出现,而我们又没有想出更好的应对措施时,该怎么办呢?在青岛体育馆有一场上千对新婚夫妇参加的“维纳斯之夜”晚会。晚会进行过程中,正在上演的节目因故突然中断,台上一片混乱。这位主持人当时脑子“嗡”的一声,怎么办?舞台很高,而且离观众席较远,下台即兴采访肯定来不及了,但作为主持人,无论直播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都必须能顶下来,这是主持人的责任。当时主持人讲述了有关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知识,讲述了维纳斯的传说。讲述的过程中,他发现节目故障依然没有处理完,导演在向他打继续讲下去的手势,于是他又即兴讲了一个挺感人的爱情小故事,并升华出对爱情、生活的一些感悟。这一段即兴演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相当多的主持人,不管采访什么人,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一味提出这么一类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请你对我们的受众说几句话。”“今后有什么打算?”人们便戏称这些提问为“老三问”。像这么一类肤浅而浮泛,没有任何新意的提问,是很难激起访谈对象的热情的,得到的回答往往只不过是几句应景式的陈言套话,不会有什么价值。因此,要能问得恰到好处,就必须针对被采访的人或事的特点去问,特别是要懂得受众的需要,善于根据受众的需要去问。
二、要问到点子上
所谓点子,就是关键之处,要害之处,节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