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问要把握时机
提问要掌握最佳时机,发问的效果才好。两个过去很要好的朋友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互相询问:“你们单位待遇怎样?你工资多高?谈恋爱了吗?”显得既亲热自然,又在情理之中。如果一位姑娘在电台或电视访谈节目中与主持人刚刚寒暄过,沉默了一会儿,姑娘忽然抬头问主持人:“你谈过恋爱吗?工作轻松吗?收入多少?”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中国人见面打招呼都喜欢问一问:“吃了吗?”如果这话用在吃饭时间前后,倒也无妨,但如果下午3点钟左右在某期直播访谈节目也问这么一句,就难免让人感到有点莫名其妙。
(三)提问要讲究技巧
要使提问获得较佳的效果,除了看准对象,把握时机之外,提问的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能否得到满意的答复。下面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提问技巧。
1.率直提问
直接抓住对方的某一要害问题,开门见山地提问,这便是率直提问。
率直提问的关键是要抓住对方话语的实质或漏洞,因而提问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一次发问,也可以连续发问,还可以排比句逼问。
2.矛盾发问
当主持人意识到对方的观点或某一句话里自相矛盾,又难以用陈述的语气挑明时,主持人便可借助于提出一个问题,使对方的自相矛盾处明显暴露,这就是矛盾发问。例如,在某期反映社会问题的新闻类节目中,一位主持人采访一位鞋商,这位鞋商趁乡运动会期间推销其所谓的新式球鞋,并吹嘘道:“谁买了我的球鞋,谁就能跑第一名。”此时,主持人问道:“如果有两个跑100米的人买了你的球鞋,谁能得第一名呢?”鞋商无言以对。
3.诱入提问
诱入提问是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使对方落入自己设计的圈套,从而迫使对方承认或否认某种言行,达到己方的目的。
诱入提问的要点是:根据对方的特点和讨论的问题,设计一个提问,使对方的回答陷入一种困境或被动地位,此时主持人再根据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或批驳,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4.明知故问
对答案明确的问题或已知的事实,故意提出来问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明知故问。
在明知故问过程中,所提问题的答案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明知故问的目的,可以是引导对方进一步思考问题,也可以是为了说服对方。
2007年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节目邀请了包括于丹、姜昆、马未都在内的众多文化名人共同回顾2007年的文化热点事件和人物。谈到春节联欢晚会的内容时,主持人这样引导出话题。
主持人:不过今年任导说艺术作品往往反映只是所处时代的风貌,这从春晚体现更明显,一年当中老百姓想什么,他们期待看到什么,在每年晚上年夜饭,春晚搭的年夜饭上面就得给人们端上来。
陈临春(导演):每年的春晚成为一个晴雨表,每年文艺创作的晴雨表,今年小品创作明显比往年来说繁荣一点,但还有种种困难,比如作者的流失,包括演员档期繁忙。创作现实主义的小品,这个我觉得在今年的春晚里面非常明显,包括电视剧,咱们刚才说到电视剧,今年也是侧重比较真,首先是真,符合生活的真实性,这一点在今年的春晚里面非常明显。而且大家是不约而同,不是我们一定要大家按照某一种原则,大家不约而同都选择生活中非常真实的题材,非常真实,贴近生活的真实,在今年的小品创作里面非常明显。
王黎光:我说点细节,春晚真的很不好弄,从某种角度来讲,春晚的收视率高,说明我们的文化,包括我们的生活水平也都在提高。因为大家一年下来,主要有坐下来的心情,像总结一年的生活一样,把看春晚作为一种享受来欣赏,甚至娱乐,把很多因素都放在里面。
主持人:我是明知故问,还得问问陈导,春晚难搞,难在什么地方?
陈临春:任老师是春晚的老创造者,知道春晚是怎么回事,经过二十多年,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必须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上到七八十岁,包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一辈子,这些人的文化需求,还得满足现在80后,年轻人这一代人的需要。不能说一台晚会就满足一部分人,说就满足老年人不行,说就满足年轻人也不行,最后的结果就是都得牺牲一点。让所有人不是特别满意,我才能满意,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只能让一部分人满意,其他人一定是排斥,因为文化的断层。
5.两难设问
错误的言行总是有懈可击,自相矛盾是其最突出的弱点。利用对方观点或行为的矛盾之处,通过设问使其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这就是两难设问。
例如,在主持人选拔或竞赛类的电视节目中,评委会模拟电视台面试现场对参赛选手进行提问,有时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你刚刚毕业进入主持人行业时,你可能会在节目组面对许多微不足道而烦琐的工作,你对这种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
这就是个典型的两难设问,如果参赛选手立刻回答说喜欢,那么有悖现在知识青年的实际心理,显得不够真诚;若回答讨厌,那么又会给评委造成负面印象,即此人不够勤奋,好高骛远,不够踏实等。其实评委出这个题目不是真的要为难选手,而是想从中了解到选手对于工作态度的认识。 我们不妨这样回答:“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主持人这一行业也不例外。离开校园并不意味着我的主持水平已经无需提高了,恰恰相反,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使我得到锻炼和成长。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尽量克服烦躁情绪,认真、细致地把它做好。”
(四)提问态度要谦虚
问话既是希望对方回答,就一定要注意态度。从态度上来说,最忌的是质问。如一位嘉宾:“昨天是今年以来最酷热的一天了。”不懂得场景应对技巧的主持人可能会质问说:“你怎么会知道?”对方可能说错了,但何必给他一个难堪的质问呢?质问往往出于突然,被问的人会不知所措,脾气不好的还会恼羞成怒。另外,要避免对某些问题的提问。私人的隐私。
问话是一门艺术,问得好,才可能得到圆满的答案,才能达到真正的问话目的,进行成功的交谈。
(五)提问要注意方式
选择到恰当的提问方式和方法,关系到主持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受内容、对象以及时间、环境诸因素的制约,主持要选择具体可行的提问方式。鲁景超在《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中指出,主持人的提问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宽泛与集中
主持人通过恰当的提问,一方面要为对方提供一定的自由度,让答者能有话可说,言无不尽。另一方面又要在目的性、针对性、集中性、时间性的制约下,通过突出提问的意向来限定答话的范围,引导对方做到一说就说在点子上。
在《势在必行——经济学家吴敬琏谈放活中小企业》访谈中,贺平提出了以下问题:
吴教授,您把中小企业称为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今年的一些经济改革研讨会上,您也一再谈到要放活中小企业。请您给我们谈谈,放活中小企业对发展经济意味着什么?(特指问)
您在《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一书中就说过:放开国有小企业势在必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放开?怎样才能放活?(两个特指问)
您认为抑制企业潜力发挥的原因是什么?(特指问)
大家认为要成功就要搞现代企业制度,是这样的吗?(是非问)
如果小企业发展很好,它总会做大的,那么企业做大后,怎样将它整合起来呢?(特指问)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集团公司是必然趋势吗?(是非问)
政府应该怎样处理与小企业的关系呢?(特指问)
能不能既不行政干预又提供服务呢?
(正反问)我们的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做些什么事呢?(特指问)
您谈到政府要探索如何为中小企业开辟畅通的融资渠道,对此您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特指问)
不难看出,以上提问在引导、限定着访谈的内容、层面和走向。对话性节目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当主持人面对的是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方面的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时,既要把对方推上传播主体的位置而不喧宾夺主,又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让话题围绕着自己预先设计的轴心转,不偏题、跑题。应该说,在上面的访谈中,贺平较好地把握了开与合,收与放的关系。具体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与他恰当选择提问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特指问句的疑问焦点仅指示答话的一个范围,对答话内容的制约比较弱,因此,答话者享有较大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又由于它指示的仅是一个范围,因此,问话者又可以利用它来突出话题中心,控制节目时间。在上面的案例中,贺平竟连用了几个特指问,既给答者展开话题提供了较为宽泛的空间,又从第一次提问起就点明了话题的重心,使话题走向始终不偏离预定的轨道。
巧妙地发挥特指问的优势,处理好宽泛与集中的关系,这一方法值得借鉴。
2.倾向性与亲和力
节目中的对话与生活中的闲谈有一个突出的不同点,即主持人往往是在已有了一个倾向性的答案或明确意向的情况下,或为使认识更明朗化,或为集中、深入地开掘话题的焦点,或为赢得时间,或为证实给更多的人听,或为转换话题以控制对产节奏等而“明知故问”。为此,常常采用一些对答话有更强制约性的提问形式,如正反问和是非问。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出现伤情93l例,刘翔也因伤退出比赛,《新闻1+1》做了《运动员伤病背后:更高更快更强与健康能否兼得》的节目,连线国家田径队副总教练阚福林,并请运动医学专家姜春岩做特邀观察员。主持人董倩就人们的关心和疑虑提出如下问题:
很多运动员自己强忍着病痛去参赛,有些运动员坚持下来了,但是有些运动员不得不没有参加比赛就放弃,您怎么看待运动员表现出来的这种状况?(特指问)
训练的过程是非常艰辛,也是非常苦涩的一个过程,对他们来讲奥林匹克的乐趣、体育的乐趣还有吗?(是非问)
有没有可能做到在让运动员,尤其是冲击金牌,挑战人类极限的这些运动员,在保证可以冲击极限的情况下还不伤及自己的身体?(正反问)
奥林匹克精神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参与奥林匹克,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来达到人类更加健康的这样一个目标,但是我们刚才听您说有这么多的运动员,他们身上都有伤痛,这是不是有悖于奥林匹克的精神?(正反问)
您觉得运动员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项目,对人类来讲有没有极限这个东西的存在?(正反问)
对于竞技运动的职业运动员来说,自己身上有伤痛,但是我能不能继续比赛,我能不能继续在我这样的一个身体状况下还能打出好成绩,这是由运动员说了算,还是由教练员说了算?还是由队医说了算?(选择问)
对于那些获得一金半银的运动员来说,我付出了,但是我得到了,但是对于那些毫无所获的运动员来说,我付出的不少,也许我身体付出的代价更大,但是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恐怕这就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所有运动员的保护,在健康,在身体方面的保护,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计划,还有未来的一些目标?(正反问)
敬一丹一连用几个正反问和一个是非问、一个特指问、一个选择问完成了以上采访,既了解了情况,又给人一种紧凑感。由于这两种疑问句(正反问和是非问)是可用或只用肯定、否定回答的封闭式提问形式,主持人既能开展面的采访,又能进行深入的挖掘。
由于正反问和是非问都是“含有明显意向的提问形式”,提问者的倾向性较强,对答话的制约性也较强,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有效控制现场,争取主动,调整节奏;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使人感到生硬,武断、居高临下而缺少亲和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吴为章教授在分析了大量提问例句之后,提出了三个可供借鉴的方法。
(1)“是不是……呢?”的句式。请看例句:
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市场意识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现在在北京乃至全国,像这样的书店、这样的场合是不是太少了?
是不是你们在开展自身业务的同时,还要做大量普及性的工作?
吴为章教授认为:“这类问句可以说是由陈述句加上正反问形式‘是不是……(呢)?’转换而来的,它的提问意向就是要对方证实陈述句所表达的内容。直接用陈述句式难免过于武断,也有点越俎代庖,采用‘是不是……呢?’就带有征询的意味,语气也因此变得比较缓和,而且饱含对答话者的尊重。”
(2)在正反问句中运用能不能、可不可以这类词语,使正反问句的追问语气趋于缓和。请看例句:
知识分子在办事、办公司的时候,往往都要编个说法,这个说法后面透着一个主张,一个思想,一种观念,一种追求什么的,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是儒商的一种特色呢?
整体上来说,有那么多知识分子投入到商潮之中,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不可以说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乃至这个世界的需要呢?
(3)是非问采用语气词、“吗” “吧”或表示不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能、大概、也许、恐怕等,使提问的意向减弱,征询的意向增强。请看例句:
我记得1990年的时候,流动的民工不过是600万,现在恐怕上千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