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鸡脯肉、鸭脯肉洗净切丝,生姜、葱洗净切成细丝。绿豆芽去头尾,洗净入沸水烫一下捞起。荷叶洗净烫软过凉,切成20张。鸡蛋去黄留清,用淀粉调好待用。鸡丝、鸭丝加精盐、胡椒、味精、姜、葱,拌匀腌渍5分钟,再用蛋清淀粉浆好。豆芽、猪油、葱、姜丝、精盐、味精拌匀。先取一份豆芽放在荷叶上面,再放一份鸡鸭丝,然后包好,共包20份。锅置火上注入菜油,将油烧至九成热将荷叶包放在漏勺里,反复淋以热油,大约5分钟即熟。
功效:荷叶性平味苦,主治暑热、泄泻、头晕、出血,是清热解暑的良药。荷叶的有效成分为荷叶碱、莲碱、荷叶苷等,不仅能降压降脂,还能减肥。适用于身体虚弱、阴虚火旺及暑湿泄泻、眩晕等症。
地黄鸡
原料:生地黄100克,母鸡1只,大枣10枚。
制作:将母鸡宰杀洗净后,掏去内脏,剁去爪、翅尖,再洗净血水,入沸水锅内略焯一下,捞出。将生地黄洗净后,切成颗粒,放入鸡腹内,再将鸡与大枣放入瓷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用武火蒸。蒸2~3小时,待其熟烂即可,取出后,调味即成。
功效:养阴益肾。适用于夏季气阴不足的调补。有益于消除心脾虚弱、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热、盗汗等症。
§§§第三节 秋风送爽宜食补
秋季分阶段养生才是正道
一般说来,秋季养生可以分为初秋、中秋和晚秋三个阶段。
初秋之时,欲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四时纂要》说:“取枸杞浸酒饮,耐老。”
中秋炎热,气候干燥,人容易疲乏。此时首先应多吃新鲜少油食品。其次,应多吃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现代医学认为,秋燥症应多食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食品,如胡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能力。
晚秋季节,心肌梗塞发病率明显增高。专家指出,秋冬季节之交(约11月份)为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高血压病人,秋冬之交血压往往要较夏季的血压增高20毫米汞柱左右,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障碍。此时,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既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切忌进食过饱,晚餐以八分饱为宜,晨起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日间,多喝淡茶,坚持每天喝两三杯茶水,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秋干勿躁,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因此,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燥胜则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那这该怎么办呢?
一是多补充水分。秋燥最容易伤人津液,应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弥补津液。喝水或喝饮料时,以少量、频饮为佳,并且要少喝甜味饮料。
二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梨、橙子、柚子、黄瓜、萝卜、藕、银耳等水果、蔬菜有生津润燥的功效,要多食用。另外,还应多吃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少吃辛辣、煎炸食物,如葱、姜、八角、炸鸡腿、油条等,多食会助燥伤阴。
三是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以促进排便。因为如果大便不通畅,积在肠内时间过长就会化火,从而减少体内津液,所以,促进排便也是防止秋燥的一个重要方法。
四是少洗澡。秋季洗澡不宜过勤,尤其是不宜用过热的水洗,而且要少用香皂、洁肤液等碱性清洁剂。
五是多运动。秋季气候已逐渐转凉,适合人们做各种运动,对预防秋燥也有好处。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津液也会因此而充盈。
秋凉食补,脾胃先行
秋天一到,气温逐渐下降,人们便习惯地想到进补。因为经过炎热的夏天,人身体耗损大,而进食较少,当天气转凉时,调补一下身体,是有必要的。怎么调补才有益健康?有人认为,补就是吃补品补药,于是不管身体情况如何,就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等集中,突击食用,称之为大补。殊不知,经历了酷热夏季,人们由于常食冷冻食品,造成脾胃功能减弱,秋凉伊始贸然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和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过程,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芡实就具有这些特点,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核黄素、抗坏血酸和树脂等,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作用,如将芡实与瘦肉或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还是适时补品。
秋分前,进补不宜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秋分后,气温逐渐转凉,接近冬季时,适合进补温热的食物。
如何让呼吸道感染绕道跑
秋季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人们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对于季节性的常见病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要预防疾病,就得增强体力,提高抗病的能力。适应气候的变化,坚持锻炼身体。秋季锻炼身体,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由于气候干燥,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物,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如葱、蒜、姜、茴香、辣椒等要少吃,而柑橘、山楂、苹果、梨、葡萄等新鲜瓜果蔬菜可多吃。要多喝开水、淡茶、豆浆、乳制品、果汁饮料等,这样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老年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如选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也可烹制杏仁猪肺汤、罗汉果炖猪肺、莲子百合炖猪肉、沙参炖肉等保健药膳服食。
秋季润肺生津,食物来帮忙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比较干燥,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
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和润燥止咳的作用。
莲子:既能祛余暑,又能滋补强身,是秋天适时补品。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煲汤服,可消余暑、化暑湿、健脾胃、增食欲。
藕: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故有“暑天宜生藕,秋凉宜熟藕,生食宜鲜嫩,熟食宜壮老”的说法。
黄鳝:入秋食鳝,不但补益力强,对人体血糖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烧鳝段、清炖、炒鳝丝、黄鳝粥等均可。
蛇肉:在驰名南国的菜肴中,秋天的肥蛇最受欢迎。蛇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轻身耐老、延年益寿的功效。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胡桃:能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又能益气养血、润燥润肠。
花生:深秋后花生成熟,用鲜花生仁,或生研冲汤服,或水煮煎服,不宜炒吃。
红枣:秋食红枣,可滋阴润燥、益肺补气,如能与银耳、百合、山药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海藻: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具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此外,秋季还适合食用梨、荸荠、海蜇、胡萝卜、荠菜、平菇、海带、番茄、兔肉,进补则适宜食用黄芪、人参、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
温馨提示:
秋季食补要注意防止热量过剩,由于秋季气候宜人,食欲旺,加上食物丰富、品种齐全,容易进食过多,导致长秋膘。
秋季食补有良方
番茄鸡块
原料:鸡脯肉300克,土豆1个,柿子椒1个,辣椒1个,番茄3个,盐、五香粉、料酒各适量。
制作:鸡脯肉切块,放盐、五香粉、料酒腌制。番茄用开水烫过以后去皮,切碎入锅熬成酱备用。土豆切小块,柿子椒、辣椒切小菱形块备用。鸡块下锅炒至八成熟盛出备用。土豆块下油锅煸至八成熟,倒入少许水盖上盖焖至土豆变沙变软。倒入番茄酱、柿子椒、辣椒块翻炒片刻,出锅盛盘。
功效:柿子椒是一种外形漂亮、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它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是其他辣椒种类的两倍,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芝麻粥
原料:芝麻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芝麻炒熟,研(压)成细末,待粳米粥煮熟后,拌入芝麻细末同食。
功效:芝麻性润滑,具有润肺养肝、润肠通便之功效,以之食粥,气香味美,尤适于肺燥咳嗽、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菊花粥
原料:菊花50克,粳米100克。
制作:先将菊花煮汤,滤出清汤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初秋易生燥热疾病,以菊花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对于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具有一定疗效。
鲍鱼羹
原料:鲍鱼、豆腐、盐、味精、香油、葱、姜、清汤。
制作:将鲍鱼改刀后,放入清汤中,以微火炖煮90分钟,加入豆腐和调料即可。
功效:口味鲜美,鲍鱼软嫩,营养丰富,滋补虚损,强身健体。
花生陈皮猪脚汤
原料:花生仁100克,陈皮1片,猪脚3只,生姜2~3片。
制作:花生、陈皮洗净,稍浸泡;猪脚刮净毛,洗净,斩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以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3小时,再放入适量食盐与少许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食用,花生、猪脚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功效:汤中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胃、肺经,有补脾益气、养血润燥的作用;陈皮补气健脾,滋而不腻;猪脚性平味甘、咸,入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因而此汤既适用于登山郊游的健筋骨,又适合于初秋风燥时润肌肤,还适合秋凉时节温补气血。
红枣补血饭
原料:大米200克,红枣20枚,黑芝麻25克。
制作:大米淘洗净,拌入洗净拍碎的红枣,加适量水焖煮成饭,开锅时搅入文火炒香并碾碎的黑芝麻,分两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补血,尤利于气血不足、病后体弱、胃虚引起消化不良和食欲欠佳者食用。
温馨提示:
秋季这些食物不能同吃:柿子与螃蟹、维生素C与虾、海鲜与啤酒、豆腐与菠菜。
§§§第四节 冬挂冰凌巧食补
冬季养阴滋补,应从饮食下手
冬季受冷气温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食欲均发生了变化。中医认为,此时机体处于封藏状态,阳气不致妄泄,因此正是养阴滋补的大好时机。秋冬养阴,既不宜食用生冷食品,也不宜食用燥热之物,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这时就要调理饮食了。
1多补充热源食物
膳食中应多补充产热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类及其制品等。
2多补充含蛋氨酸的食物
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叶类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