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主载自己的历史和预言。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中国商周时期到清朝的多时间段多层次的中国汉语方言口音和通古斯人口音、吴越人口音、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口音、印支人口音融合而来。
大和族为日本的主要民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冲绳列岛约有120万琉球人。通用日语,北海道地区有少量人会阿伊努语,冲绳列岛还有少量琉球人会琉球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49.6%和44.8%。
日本独特的历史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了独特的日本文化。下面逐一介绍这个岛国的风土人情。
第一节 “道”的艺术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日本人不仅在实践中追求技艺的完美,而且在理论上把艺术创造以及日常生活中一切具有技巧工艺等审美意味的活动,都以中国的“道”来称之。这些道就是指出神入化的技巧及合乎规律的自由创造的能力。而日本人认为各种技艺在至高境界都存在像“道”那样深奥神秘的力量,就像“道”那样无形无影,但确实显示着一种神力。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唐朝的佛堂供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日本书道也同样源于中国,日本书道开始由尊重个性,保持流派传承向注重自由表现的方向发展。书道要求执笔者具备高潮的技艺,高深的意境,以至否认书法的文学性,强调自由地运用笔墨的超然境地。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以“和、敬、清、寂”4字为精义。
在世界上有广泛声誉的还有日本柔道。
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日本剑道是从武士的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击剑运动。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日本空手道是经琉球王国(现在的冲绳)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格斗运动。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他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与柔道和空手道等运动相比,合气道作为一种精神锻炼和健身运动,很受老年人和女性的欢迎。
1.禅在茶中——茶道
喝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司空见惯,喝茶还需要讲究什么礼仪吗?这只是我们的想法。对于日本人而言,喝茶也是一种道。在日本,日本人还将茶道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大学里也有专门的茶道学。
那么,茶道到底是什么呢?
日本茶道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融哲学、宗教、文学、伦理、道德、绘画、建筑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文化艺术。“茶禅一味”、“和敬清寂”及“世代相传”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其目的是要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织丰时代茶师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继千利休之后,他的第十五代传人元千宗室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在他的着作《茶经于日本茶道史上的意义》一书中曾提到,“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被后世尊为‘茶圣’的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中日两国人所供奉之最早和最高的经典着作。不仅日本的茶种、种茶、制茶、煮茶、饮茶的方法以及茶器、道具等皆源于中国,而且中国的文人、僧侣于饮茶时所形成的‘他界观念的意境’,那种对幽洁、高远情趣的体味和追求。也提供了日本茶道精神的原型。中国古代的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均对日本茶道的理念和世界观有深刻影响。”
知识小百科
《茶经》
公元758年左右,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着《茶经》。《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产物。《茶经》被誉为“茶时百科全书”。
大致说来,日本的茶道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物质性的,就是饮茶所需要的工具,如茶室、茶碗等;第二部分是精神性的,如茶会主人通过各色器具的搭配组合所营造的精神追求,以及茶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所积淀下来的与禅密切相关的一切哲学内涵等;第三部分则是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东西,如点茶、饮茶的动作和流程。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主人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茶道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正是茶道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茶道。礼法分3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表面上看起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茶道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学习茶道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薄茶是茶道最基本的礼法。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另外在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茶道用器具可分为4类: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等。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等。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等。
进入茶室时,要从一个高于地面,像洞口一样的很小的入口进入。首先伸头环顾一下茶席并行一个礼,然后低头,膝盖先着地,进入茶室。两膝交替向前蹭,进入茶室后,保持身体基本姿势不变,转过身来,面向外,将自己的鞋子竖立起来靠在墙角。拜见、欣赏挂在和摆在一个名为“床间”的地方的挂轴、插花、香盒等茶道具,然后走到自己的坐席。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后(按规矩需要“正坐”,即双腿并拢,小腿着地,臀部坐在双脚上),将扇子放在身后,正客的扇子尾部向右,其他客人的扇子尾部向左。
茶会是茶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茶会里,人们一边品茗,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茶会的成败与否。
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主人与客人通过茶道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最后,茶道的具体礼法,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达到高潮。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日本人茶道技艺高超,举办的茶会都以清静和寂而闻名,来到茶室入口,便可看见一个利用天然石凿成的石钵,钵内满是苔藓,盛满纯净的水,客人进入茶室之前,用石钵里的水洗手和漱口,以起到净化精神的作用。拜见、欣赏“床间”的茶道具时,就会发现室内的光特别柔和,置身其间,首先就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室内别无其他摆设,不繁不丽,席地而坐,将视线投向壁龛,壁龛里挂着一幅古字残片,置身于这种独具匠心的艺术空间,会引起人们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茶道仪式就在这样静寂低回的氛围中开始了。
正坐之后,品一杯香茗,看着清烟袅袅升起,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庭园的青竹透过纸窗投在铺席上的影子,就像是泼上去的一幅竹水墨画,香茶的袅袅烟气变成了氤氲云雾。茶室内寂然无声,茶客落入冥想,就会心生一种美的“空寂”与“幽玄”,所谓“茶禅一昧”,以茶入禅,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世俗的缘分扰扰在那一刻顿时消解。
如今日本茶道流派纷呈,茶室与茶道的道具都有不少的改变,但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本质不变,仍然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道作为一种礼仪教育,对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有好处。在日本中小学生课本里,可以看到茶道已成为学生课余学习的重要科目,起到了修身养性的作用。姑娘出嫁前,需要经过特别的茶道程序训练,以作为主妇有条不紊地操持家务的基本训练之一。
除此之外,茶道还具有缓压解忧的作用,是白领阶层缓解压力、寻找心理平衡、消除身心疲劳的好方式。深受年轻职业女性的欢迎。节假日期间,她们去茶道室,或是去寺庙,参加茶道仪式,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作为一门文化学科的分科,茶道还被列入了日本大学教程。其学位制也设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2.徒手制敌——空手道
空手道,曾被称为唐手、空手、琉球手等。空手道的起源于中国,这是为日本各界所承认的。还有两件事实是日本空手道界人士所公认的,那就是在“唐手”之前,已有“那霸手”和“首里手”两种名称,是现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源流。
发展到了现在空手道已经成为一项体育比赛项目。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联盟”,并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当前空手道正式的国际组织为世界空手道联盟(WKF),正统空手道主要有松涛馆流、和道流、刚柔流、系东流4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联盟的型(套路)的比赛标准仅以松涛馆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为标准。
松涛馆流的创始人即为现代空手道始祖船越义珍(1870~1957)。
船越义珍为日本冲绳人,1936年,他在东京设立第一间的空手道场命名为松涛馆,同时将原本叫做唐手的空手道正式改名为空手道。该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
松涛馆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北派功夫,共有26个规定型(套路)。
其技术特征为大开大阖,不绕弯子动作走直线,多用弓步大马,注重腿法运用,刚猛型空手道的典范。类似中国武术中的北派少林拳。因为其动作幅度大,而且又不复杂,困此深受欧美人士的欢迎。在欧美国家,很多年轻人都非常热忠于学习空手道,随着空手道运动的全球化,刚猛直接的松涛馆流空手道的优势则更为明显。
该流派的代表团体有日本空手道协会(JKA),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联盟(SKI),国际松涛会(ISKF)等数个国际性联盟及松涛会、松涛同盟会、松涛馆、松涛联合会、三田会、稻门会、拓空会等。其中日本空手道协会(JKA)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具规模的空手道流派团体。目前全世界共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空手道团队加盟日本空手道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比赛。
刚柔流空手道的创始人是宫城长顺。宫城长顺于明治21年出生于琉球(即现在的日本冲绳),14岁加入那霸手名师东恩纳宽量的门下,18岁赴中国福建省,学习中国拳法。归国后将独特的技法系统化。该流系“南船北马”中的南派功夫,深受南少林拳白鹤门的影响。其流派的名称就来自白鹤门流传秘书《武备志》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刚柔吞吐身随时应变”,因此得名刚柔流。该流派空手道有明显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战步、猫足立为主,讲究刚柔并济。在修行时注重气、息、体的锻炼。刚柔流共有13个规定型。
刚柔流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刚柔会,世界刚柔流空手道联盟,刚柔馆,刚柔联盟,正刚会等,该流派在东南亚地区有相当大的影响,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空手道流派之一。目前世界上另一大空手道体系即全接触式硬式空手道的代表人物-极真会的创始人大山倍达即是日本刚柔会山开祖师山口刚玄的弟子曹宁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