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3900000056

第56章 人生,不过一场生死修行(1)

生与死,或许只是一种概念,偏执于一种概念的褊狭与狂热只会让我们更加痛苦。我们要脱离这个概念,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这样我们才能超然自若地生活,以焕然一新的心态欣赏和享受人生,充满谦卑、感恩地感受活着的喜悦。

生命——沈从文

我好像为什么事情很悲哀,我想起“生命”。

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生命是什么,居多人是不曾想起的,就是“生活”也不常想起。我说的是离开自己生活来检视自己生活这样事情,活人中就很少那么作,因为这么作不是一个哲人,便是一个傻子了。“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与生物本性那点兽性离得太远了,数目稀少正见出自然的巧妙与庄严。因为自然需要的是人不离动物,方能传种。虽有苦乐,多由生活小小得失而来,也可望从小小得失得到补偿与调整。一个人若尽向抽象追究,结果纵不至于违反自然,亦不可免疏忽自然,观念将痛苦自己,混乱社会。因为追究生命意义时,即不可免与一切习惯秩序冲突。在同样情形下,这个人脑与手能相互为用,或可成为一思想家或艺术家,脑与行为能相互为用,或可成为一革命者。若不能相互为用,引起分裂现象,末了这个人就变成疯子。其实哲人或疯子,在违反生物原则,否认自然秩序上,将脑子向抽象思索,意义完全相同。

我正在发疯,为抽象而发疯。我看到一些符号,一片形,一把线,一种无声的音乐,无文字的诗歌。我看到生命一种最完整的形式,这一切都在抽象中好好存在,在事实前反而消灭。

有什么人能用绿竹作弓矢,射入云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犹如长箭,向云空射去,去即不返。长箭所注,在碧蓝而明静之广大虚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即可从此云空中,读示一小文,文中有微叹与沉默,色与香,爱和怨。无著者姓名、无年月、无故事、无……然而内容极柔美。虚空静寂,读者灵魂中如有音乐。虚空明蓝,读者灵魂上却光明净洁。

大门前石板路有一个斜坡,坡上有绿树成行,长干弱枝,翠叶积叠,如翠等,如羽葆,如旗帜。常有山灵,秀腰白齿,往来其间。遇之者即喑哑,爱能使人喑哑——一种语言歌呼之死亡,“爱与死为邻”。

然抽象的爱,亦可使人超生。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至如阉寺性的人,实无所爱,对国家,貌作热诚。对事,马马虎虎;对人,毫无情感;对理想,异常吓怕。也娶妻生子,治学问教书,做官开会,然而精神状态上始终是个阉人。与阉人说此,当然无从了解。

夜梦极可怪。见一淡绿白合花,颈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点青渍,倚立门边微微动摇。在不可知地方好像有极熟习的声音在招呼:

“你看看好,应当有一粒星子在花中。仔细看看。”

于是伸手触之。花微抖,如有所怯。亦复微笑,如有所恃。因轻轻摇触那个花柄、花蒂、花瓣,近花处几片叶子全落了。

如闻叹息,低而分明。

雷雨刚过。醒来后闻远处有狗吠,吠声如豹。半迷糊中卧床上默想,觉得惆怅之至。因白合花在门边动摇,被触时微抖或微笑,事实上均不可能!

起身时因将经过记下,用半浮雕手法,如玉工处理一片玉石,琢刻割磨。完成时犹如一壁炉上小装饰,精美如瓷器,素朴如竹器。

一般人喜用教育身份来测量一个人道德程度,尤其是有关乎性的道德。事实上这方面的事情,正复难言。有些人我们应当嘲笑的,社会却常常给以尊敬,如阉寺。有些人我们应当赞美的,社会却认为罪恶,如诚实。多数人所表现的观念,照例是与真理相反的。多数人都乐于在一种虚伪中保持安全或自足心境,因此我焚了那个稿件。我并不畏惧社会,我厌恶社会,厌恶伪君子,不想将这个完美诗篇,被伪君子眼目所污渎。

白合花极静,在意象中尤静。

山谷中应当有白中微带浅蓝色的白合花,弱颈长蒂、无语如语、香清而淡、躯干秀拔,花粉作黄色,小叶如翠珰。

法郎士曾写一《红白合》故事,述爱欲在生命中所占地位,所有形式,以及其细微变化。我想写一《绿白合》,用形式表现意象。

慧心禅语:

也许,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必然,也是一个偶然。人的存在就如同一朵花,当条件充足的时候,我们就萌发;当条件不足的时候,我们便不会存在。若说这世上有什么是公平的,那就是死亡。每个人从一出生,即入死途,只不过是时间长短有别而已。在佛家看来,生死本无常,生是寄宿在人间,死才是回归家乡。所以,作为人,要坦然面对生死,不要因畏死而惧生。终日惶惶,只会让人不得生的愉悦,倒不如向死而生,认真活好每一天。

生命的路——鲁迅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昨天,我对我的朋友L说:“一个死人,在死者自身和他的眷属是悲惨的事,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

L很不高兴,说:“这是Natur(自然)的话,不是人们的话,你应该小心些。”

我想,他的话也不错。

慧心禅语:

生命的路虽然蜿蜒曲折,但终归是前进的。你是否见过一棵小树被狂风折断了腰身,但在北风中挺立了一个季节,在次年春天依然萌生了枝叶?

生命的路虽然脆弱不堪,但终归是顽强的。你是否看到过一只蝴蝶,被暴雨打湿了翅膀,却在雨中挣扎了一夜,最终在黎明前留下了百个受精卵后,悄悄死去?

生命的路虽然短暂易逝,但终归是极致的。你是否听说过传说中有一种鸟,一生只唱歌一次,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在博大的自然环境和漫长的人类历史面前,个体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与微弱。但精神强健、有人格高贵的人,无论生命之路走得多艰难,在态度方面,他们永远选择尊重与敬畏。

记住我——【美国】泰斯特

这天终于来临——在一所出生和死亡接踵而来的医院内,我的身躯躺在一块洁白的床单上,床单的四角整齐地塞在床垫里。在某一时刻,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我的生命实际上已经到此结束。

当这一时刻来临时,请不必在我身上安置起搏器,人为地延长我的生命。请不要把这床叫做临终之床,把它称为生命之床吧。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走,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一次日出,从未见过一张婴儿的小脸蛋或者从未见过一眼女人眼中流露出爱情的人;把我的心脏献给一位心肌失能、心痛终日的人;把我的鲜血献给一位在车祸中幸免死亡的少年,使他也许能看到自己的子孙尽情嬉戏;把我的肾脏献给一位依靠人造肾脏周复一周生存艰难的人。拿走我身上每一根骨头,每一块肌肉,每一丝纤维,把这些统统拿尽,丝毫不剩,想方设法能使跛脚小孩重新行走自如。

探究我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如有必要,取出我的细胞,让它们生长,以便有朝一日一个哑儿能在棒球场上欢呼,一位聋女能听到雨滴敲打窗子的声音。

将我身上的其余一切染成灰烬,将这些灰烬迎风散去,化为肥料,滋润百花。葬我的缺点,我的胆怯和我对待同伴们的所有偏见吧。

如果你想记住我,那么就请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吧,假如你的所作所为无负我心,我将与世长存。

慧心禅语:

当地球处于震动模式时,世界末日的话题再次被提上桌面,很多人开始将自己的愿望付诸实践,比如告白、独自远行,等等。我们开始无止境地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和无名的恐惧。其实,无常才是生命的本色,坦然面对无常,认真过好每一天,才是永生之法。

死亡,其实是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是回归的门户,是通向永生的桥梁。将身体献给自然是形体上的延续和升华,安宁的灵魂将会返回精神的故乡。

了生死——梁实秋

信佛的人往往要出家。出家所为何来?据说是为了一大事因缘,那就是要“了生死”。在家修行,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了要“了生死”。生死是一件事,有生即有死,有死方有生,“了”即是“了断”之意。生死流转,循环不已,是为轮回,人在轮回之中,纵不堕入恶趣,生老病死四苦煎熬亦无乐趣可言。所以信佛的人要“了生死”,超出轮回,证无生法忍。出家不过是一个手段,习静也不过是一个手段。

但是生死果然能够了断么?我常想,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何处去,生非甘心,死非情愿,所谓人生只是生死之间短短的一橛。这种看法正是佛家所说“分段苦”,我们所能实际了解的也正是这样。波斯诗人峨谟伽耶姆的四行诗恰好说出了我们的感觉:“不知为什么,亦不知来自何方,就来到这世界,像水之不自主地流;而且离开了这世界,不知向哪里去,像风在原野,不自主地吹。”

“我来如流水,去如风。”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体会。所谓生死,不了断亦自然了断,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们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我们是被动的。

人死了之后是不是万事皆空呢?死了之后是不是还有生活呢?死了之后是不是还有轮回呢?我只能说不知道,使哈姆雷特踌躇不决的也正是这一种怀疑。按照佛家的学说,“断灭相”决非正知解。一切的宗教都强调死后的生活,佛教则特别强调轮回。我看世间一切有情,是有一个新陈代谢的法则,是有遗传嬗递的迹象,人恐怕也不是例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代旧人,如是而已。又看佛书记载轮回的故事,大抵荒诞不经,可供谈助,兼资劝世,是否真有其事殆不可考。如果轮回之说尚难证实,则所谓了生死之说也只是可望不可及的一个理想了。

我承认佛家了生死之说是一崇高理想。为了希望达到这个理想,佛教徒制定许多戒律,所谓根本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这还都是所谓“事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之“性戒”尚不在内。这些戒律都是要我们在此生此世来身体力行的。能彻底实行戒律的人方有希望达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的境界。只有切实地克制情欲,方可逐渐地做到“情枯智讫”的功夫。所有的宗教无不强调克己的修养,斩断情根,裂破俗网,然后才能湛然寂静,明心见性。就是佛教所斥为外道的种种苦行,也无非是“戒”的意思,不过作得过分了些,中古基督教也有许多不近人情的苦修方法。凡是宗教都是要人收敛内心截除欲念,就是伦理的哲学家,也无不倡导多多少少的克己的苦行。折磨肉体,以解放心灵,这道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以爱根为生死之源,而且自无始以来因积业而生死流转,非斩断爱根无以了生死,这一番道理便比较难以实证了。此生此世持戒,此生此世受福,死后如何,来世如何,便渺茫难言了。我对于在家修行的和出家修行的人们有无上的敬意。由于他们的参禅看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在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西方斯多亚派哲学家所谓个人的灵魂于死后重复融合到宇宙的灵魂里去,其种种信念也无非是要人于临死之际不生恐惧,那说法虽然简陋,却是不落言筌。蒙田说:“学习哲学即是学习如何去死。”如果“了生死”即是了解生死之谜,从而获致大智大勇,心地光明,无所恐惧,我相信那是可以办到的。所以我的心目中,宗教家乃是最富理想而又最重实践的哲学家。至于了断生死之说,则我自惭劣钝,目前只能存疑。

慧心禅语:

某人问佛:“是否佛教一切人都出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是教一切众生明白本有的佛性,不受生死轮回的痛苦,不是教一切人都出家。”

古人有云:“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亡其实是一种修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对于我们平常人而言,拥有一颗平常淡泊的心,随心随性地生活,那么就无所谓生死,也不用去管因果轮回,因为最好的轮回就是无生无死。

一片树叶——【日本】东山魁夷

无论如何,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同类推荐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容膝斋随笔

    容膝斋随笔

    本书为绍兴报纸专门为周一贯老师开设的“容膝斋随笔”栏目发表的随笔结集,容膝斋为周一贯的书房,其间容纳了周老师多年来的思考与感悟。本书内容涉及教育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悟比较有深度,对当前的教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 自深深处

    自深深处

    入选英国《卫报》“100部最伟大非虚构类”作品,王尔德袒露心扉之作;全新译本:根据英文原版完整译出,校以他版,更贴合原著;多达200条详细译注,更容易理解文本;独家收录《人的灵魂》、《说谎的式微》两篇评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作品《我眼中的王尔德》,深度解读原文。
  • 故事也那么迷人

    故事也那么迷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待我长发及腰,娶我可好

    在最美的年华,与最爱的人相约江南,共享浪漫。春风十里,珠帘漫卷,在诗意与古典中,探寻江南的柔媚与多情,那些红颜情事,风月传奇,还有关于你我前世今生的记忆。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风吹发散,行遍江南,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我终于知道,你多情的臂弯,才是我今生最好的港湾。待我长发及腰,卿归来,娶我可好?惟愿诗书琴画,与君好。惟愿岁月静好,与君老。
热门推荐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无月卿

    无月卿

    卿无月,官阶最高的人;无月卿,年纪轻轻就能够呼风唤雨,没人清楚他的真名,但他一贯的作风让人很容易知道,无月卿来过。
  • 四叶草之幸福的轮廓

    四叶草之幸福的轮廓

    她们是三枚一直守候的四叶草,一直认为自己只能做一个默默看着他们的透明人但跌跌撞撞的闯入了三个少年的世界,打开了一场奇迹般的邂逅,青春雨季,有你我相陪,少年的勾引二字,彻底打碎了少女的心,那三位守护我的少年,其实我可以用心去发现他们,他们也更好,好的让我有点揪心…
  • 转归

    转归

    何谓神明,何谓修行?我曾隔着数万年光年看着那人,他的声音在我心里响起:你会种田吗?就像我这样。锄起,界碎。
  • 女神我不想努力了

    女神我不想努力了

    母亲身患重病,找舅舅家借钱却被赶出门。既然如此,女神,我不想努力了!“叮!银行卡到账100万元!”顾天淡淡看着信息通知,抱歉,长的帅是真的能为所欲为!
  •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

    礼让操守所写的,都是我们民族光辉历程中的一部分优秀人物的故事。这些人和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天下为聘:妖娆佣兵妃

    天下为聘:妖娆佣兵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顶级的佣兵女皇零七,嗜血妖娆,一朝穿越,却成为北冥大陆赫赫有名的废材秦瑾瑜。母亲被杀,血脉被封,被逼退婚,她用鲜血立下誓言,三年后,必定踏平秦家。只是当隐藏在血脉里的神祇被唤醒,当周围至亲之人一个接着一个被抓,她是选择蜕变还是继续逃亡?当那个叱咤风云的男人将天下都送到她面前,当面具被揭下,当身份被暴露,当她带领着秦军踏平整个鬼朝,她注定震撼整个北冥大陆。
  • 穿越之王妃是影后

    穿越之王妃是影后

    苏沫凉怎么也没有想到,身患癌症的自己能够魂穿在将军府的小姐林汐身上,什么智商为零,相貌丑陋,简直胡扯!看我一代影后如何收拾这些个白莲花,臭渣男。
  • 快穿美人劫之染指仙君

    快穿美人劫之染指仙君

    姒婳最信因果也遵从因果,身负神魔的血脉暴露,离开天界。好不容易在魔界杀出一片天,成了魔界之主。魔界暴乱,旧伤复发,一朝身死,竟解开了耳后的封印,获得了打开自己血脉之力的钥匙,也被这传说中的虚空兽认了主。性别女、属性渣的姒婳,为了灵魂回归,找回父母,只得跟着这需要气运修炼没有长大的虚无兽,划破虚空,穿越在三千世界完成心愿,并在这些世界中寻找那些拥有大气运的人,获得力量。妖艳贱货,伪白莲花,绿茶婊,本就心机深沉,冷血无情的姒婳将这些诠释的更加彻底了。苏爽文,女主属性渣,不适者慎入。第一次写文,喜欢请多多支持,如果此文不符合您的口味,为了您的身心愉悦,请绕道而行。请不要人身攻击,不然就反弹哦。PS:希望大家看文开心^_^!
  • 王牌神医

    王牌神医

    他是谁?这不重要,请叫他……王牌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