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3500000001

第1章 破译神奇的科学发现(1)

生命的起源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刚形成时,也是没有生命的。它是经过漫长的化学演化,物理变化和人类的创造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大气中的有机元素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分子。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生物单体。这些生物单体进一步聚合作用变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蛋白质出现后,最简单的生命也随着诞生了。

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最基本区别是:第一个区别是它能从环境中吸收自己生活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排放出自己生活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这种过程叫做新陈代谢。第二个区别是能繁殖后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不管他们的繁殖形式有如何的不同,他们都具有繁殖新个体的本领。第三个区别是有遗传的能力。能把上一代生命个体的特性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的新个体能够与上一代个体具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特性。生物体不断地变异,不断地遗传,年长月久,周而复始,具有新特征的新个体也就不断地出现,使生物体不断地由简单变复杂,构成了生物体的系统演化。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物质。没有蛋白质和核酸,就没有生命。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产生这些有机高分子的物质是可能的。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根据推测,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在海洋里越积越多,浓度不断增加,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有机高分子物质经过浓缩而分离出来,它们相互作用,凝聚成小滴。这些小滴漂浮在原始海洋中,外面包有最原始的界膜,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境分隔开,从而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即多分子体系。这种多分子体系已经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了。现在,已经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制造出了类似蛋白质和核酸的物质。虽然这些物质与现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相比,还有一定差别,并且原始地球上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过程是否如此,还不能确定,但是,这已经为人们研究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些线索。

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原始生命的发生。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不过,我们可以推测,有些多分子体系经过长期不断地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终于形成具有原始新陈代谢作用和能够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

关于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但是绝大多数实验只是集中在第一阶段,因此,在对于生命起源问题还必须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神奇的行星光环

161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刚刚发明不久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土星,发现它的侧面仿佛有一些什么东西。遗憾的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弄清楚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

其实那就是美丽的土星光环,土星光环厚约10余千米,宽约6.6千米,它可以细分为几个环带,中间夹着暗黑的环缝。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戴有光环。其中土星的光环最为壮观和奇丽,曾被誉为美丽的天体,它戴着的光环曾也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1655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通过长时间对土星的观测,终于知道了土星光环形状不断变化的缘由:我们在观测时,土星以不同角度朝向我们,当它的侧面朝向我们时,薄薄的光环就仿佛隐藏起来了。而当正面朝向我们时,那美丽的光环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977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天文学家,各自观测到了一次罕见的天文现象——天王星掩恒星。这次观测的结果使科学家们都甚为惊奇。在天王星遮掩恒星之前,人们已经观测到一组“掩”,在天王星本体掩星之后,又观测了另一组类似的“掩”,而造成这些“掩”的原因,就是由于围绕着天王星周围的一些“光环”。这些环都极细,而且彼此都离得较远。1986年1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飞越天王星时,又发现了几个新的环带。现在,已经知道天王星共有11道环。

1979年3月初,“旅行者1号”从离木星大约27.5万千米处掠过,发现这颗巨大的行星也有一群细细的环。木星环厚约30千米,总宽度超过6000千米,光环与木星的中心距离约为12.8万千米。

1989年8月,“旅行者2号”宇宙飞船飞越海王星时,证实了海王星也有光环。海王星的光环有5道。

可是,这些行星的光环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们经过观测研究后发现,行星的光环主要是由无数的小碎块组成的。碎块的大小可以用米做单位来度量。每个碎块仿佛都是一颗小小的卫星,在自己的轨道上绕着主体行星运行不息。

科学家们对行星环的成因进行了三种推测:第一,由于卫星进入行星的洛希极限内,从而被行星的起潮力所瓦解;第二,位于洛希极限内的一个或多个较大的星体,被流星撞击成碎片而形成光环;第三,太阳系演化初期残留下来的某些原始物质,因为在洛希极限内绕太阳公转,而无法凝集成卫星,最终形成了光环。

不过,对于光环的成因,科学家们目前还只能是进行猜测而已。更令他们疑惑不解的问题是那些窄环的存在,因为根据常规,天体碰撞,大气阻力和太阳辐射都会对窄环造成破坏,使它消散在空间。究竟是什么物质保护着窄环使其存在呢?一些学者提出,一定有一些人们尚未观测到的小卫星位于这个窄环的边缘上,它们的万有引力使窄环得以形成并受到保护。这种观点被人们后来的发现所证实,因为人们不仅在土星还在天王星的窄环中,也发现了两颗体积很小的伴随卫星,它们的复杂运动相互作用,使光环内的物质运动也缺乏规律性,也许这正是不同的行星环具有不同形态的原因所在。

对于神奇的行星光环,科学家们仍然不断提出新的推测和假说。然而,随着天文新发现的增多,行星光环反而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了。

神秘莫测的地滚雷

滚地雷,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中的能量炮。这种现象早在1838年便有文献记载,科学家已研究逾160年,有关的报告多达数千份,也有两千多份科学论文出版,但是我们对此现象仍未有合理的解释。

1956年夏天的一个正午,在苏联某个集体农庄,两个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白杨树下滚落的一个橙黄色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头牛被炸死了11头。

孩子们被震倒在地,但没有受伤。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火球是罕见的球状闪电。

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球状闪电来去如风,先在纱门上留下了一个篮球大的洞,然后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毁坏了一台旧轧干机。俄罗斯一位教师的经历更可怕,一个直径80厘米的球状闪电在他头上来回跳动不下20次,然后悄然消失了;此外,苏联也有报道说,一个球状闪电飞进了一个盛水的大锅里,水立刻沸腾起来,球状闪电在锅里翻滚了10分钟才熄灭;另有一次,一个足球大小的球状闪电沿街滚动,跳跃,接触到地面时,竟炸出了一些深0.5米,直径1米的坑,最后,随着一声轰响,火球钻进地下。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纪录。它十分光亮,略呈圆球形,直径大约是20~50sm。

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根据众多的目击材料,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球状闪电的基本轮廓。这种发光的球体大小在高尔夫球和足球之间,颜色有白,绿,黄,橙之分,其亮度可与100瓦灯泡相当。

球状闪电持续时间一般在5~10秒左右,它会随气流的起伏在近地的空中自在飘飞,有时逆风而行,可穿门窗进入室内,甚至穿过炉子烟筒。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碰到障碍物爆炸发出巨响而消失。球状闪电运行速度缓慢,有时与人跑步速度差不多,极少情况下它会发出轻微的唿哨声,嘁嘁声或咝咝声。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至今也没有人拍摄到高质量的照片来做科学研究。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气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或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舱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的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接近冷聚反应领域与等离子体现象相关的理论。更有人提出球状闪电和龙卷风一样都是等离子团的现象。还有人设想,最佳的理论可能是把电磁学,电学和等离子及纳米理论综合起来的想法。

2002年1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在其学术杂志《哲学学报》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球状闪电理论的文章。这些理论分别由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提出。对滚地雷发生的原因做了如下三种解释:

1.球状闪电由含有水合离子的小水滴组成,通过离子反应来释放能量。

在这个理论中,球状闪电是一个包含等离子体的电化学结构,这一结构是由温度,压力,电磁场和重力场的微妙平衡来维持的。

2.球状闪电由聚合体细丝缠绕而成,通过表面放电来释放能量。

在该理论中,灰尘中的自然微粒,比如来自纤维素,煤烟或硅土中的微粒,它们都能形成细丝状结构,这些细丝聚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高度充电的球体,当它表面放电时,就发出了光和热。

3.球状闪电由金属纳米粒子链构成,其能量释放是通过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氧化来进行的。

在这个理论中,普通的闪电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这样的物质释放金属蒸汽,这种带电的金属蒸汽浓缩成一个网状的金属纳米粒子球。

总之,对球状闪电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包含了很多秘密。如果了解了其中的本质,我们可能就会找到导致人体自焚和通古斯大爆炸的真正元凶,或许由此还能找到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为人类造福。

月球的秘密

自古到今,人们对月球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月球是怎么来的?它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上面有生命吗?科学家们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不停的探索着。

我们先来谈谈月球的起源吧。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起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46亿年以前,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对于月球之谜,还有更加令人惊异的。

1.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中,经分析发现:99%的岩石年龄比地球上年龄最大的岩石还要更长。阿姆斯特朗降落后拾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而其他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2.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分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3.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汽之谜。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阿波罗”计划在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汽团。有的科学家们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汽?看来这些水汽来自月球内部。

4.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5.月球放射性之谜。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

同类推荐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必知的科技大家

    必知的科技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化学探谜

    化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马克·吐温创作成熟期的重要的代表作品。一个叫哈克贝利·芬的小男孩因为难以忍受刻板烦闷的生活,逃亡到了密西西比河上,恰巧与一个叫吉姆的黑人奴隶相遇,从此二人相助相随闯过了许多难关。哈克贝利·芬是一个流氓无赖酒鬼的孩子,自从住进了一个寡妇的家里,他就被迫去接受一系列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礼教和法规。这对崇尚自由和温情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难忍受的痛苦,于是他就抓住机会从那个地方出逃,来到了密西西比河上。哈克贝利·芬碰到黑人奴隶吉姆是一个巧合。吉姆因为不甘于终生做人家的奴仆,也刚刚从主人家里逃了出来。密西西比河上相遇后,二人就结伴前行,从此经历了一桩又一桩的险事,还碰到了那个在九年前就出现过的汤姆·索亚。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热门推荐
  • 听闻你也暗恋我

    听闻你也暗恋我

    六岁时,他牵着她的手,扬言说要永远永远保护她,和她永远永远在一起。当时也年仅六岁的小笙笙望着肖言,纯真的娃娃脸上充满疑惑,她问他,“永远是多远?”某人红着脸却一脸认真,“永远就是很远很远,总之,我会保护你的!”承诺过后,是一别经年的离散。重逢后,洛笙笙成为了肖言的同桌,每天不亦乐乎的替其他女生送情书给某人。终于有一天,当洛笙笙再次将其他女生的情书递到肖言的面前,某人的冰山脸上终于有了表情,他一把将捧着一摞情书的落笙笙抵到树旁,神情凝重,他说:“洛笙笙,别再把其他女生写的情书送到我这里来。”她一脸迷茫如当年的看着他:为什么?某人沉着俊脸,却是眼神坚定的望着她说:“因为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1v1校园小甜饼,青春里你要的温暖温馨甜蜜浪漫全都有~】
  • 一代天神传奇

    一代天神传奇

    一代天神陨落经过轮回转世,重生至天魔大陆,几年后成为一代传奇。
  • 高冷老公傲娇妻

    高冷老公傲娇妻

    他是l国的黑道老大。对所有事都胸有成竹,可唯独对她无可奈何。小时一年的相处,换来的确是一生羁绊。
  • 吾是创世神

    吾是创世神

    18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对于陈洛来说却是人生的转折18岁的那一夜,他获得了他女朋友给他的“礼物”——分手信本应在伤心与落寞中度过的他,在11:59转变为12.00时不见了那一夜,他解开烙印在脑海中记忆的枷锁,那一刻,原本属于他的力量回来了。原来……我是创世神啊…记忆与力量回来的那一刻,他从心底感叹那个念头刚刚闪过,他便得知了另外一个消息,这个世界不止他一个创世神……是朋友,是盟友还是敌人?所谓的面貌下,到底是善良还是邪恶。想知道那一切,升级吧,给你所掌握的“力量”升级,这样你才有知道的权利。——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这是本人的第一篇小说,如有不好,请多包涵,同时也可以提出来。还有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对了,还有简介可能写的不太好,里面说的有可能没有写到,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是一篇写文明战争的故事,绝对会让你们喜欢的。那么就谢谢喽!
  • 斗落天穹

    斗落天穹

    2030年地球毁灭,人类却没有灭绝,他们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延续了下去。在另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里,他们能否冲破天穹,再创奇迹?
  • 元始大帝

    元始大帝

    苍龙大陆诸国林,立征伐不断。穿越而来的嬴武本来想要平平淡淡过一辈子,没想到系统傍身的他却被迫争伐天下。建立无上天朝,收集天下气运,从而跳出轮回!
  • 那一夜的月亮

    那一夜的月亮

    甜甜的梦,在旧梦初醒之后,美好的梦,由现实继续呈现。
  • 豪门千金

    豪门千金

    被抛弃的豪门千金,长大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在那个家里,有几个年纪与她相仿的亲人,还有一些觊觎他们家家产居心叵测的人。一步登天的少女,她要如何让自己适应那高高在上的身份,以及面对那些邪恶的嘴脸?
  • 美丽的公主未婚妻

    美丽的公主未婚妻

    青春美丽美丽的公主未婚妻帅气的王子般的男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