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3100000022

第22章 将心比心做人,在因缘中干好分内事(3)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许多人都把“吃亏”看做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然而很多时候,“吃亏”只不过是事情的表象而已。一件看似自己吃亏的事,很可能会变成对自己非常有利的事。

“吃亏是福”,这是古人留给后人的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吃亏”是一种做人的智慧,是一种低调的生活态度。但是,社会上肯吃亏,愿意吃亏的人往往很少,分毫必争的人则比比皆是。“吃亏是福”从表面上看是消极的哲学,但它实际上说的是大智若愚的智慧。肯吃亏的人一定心胸旷达,即使吃亏也能给人带来安稳与宁静。肯吃亏的人能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正如古人所言,用争夺的方法,永远得不到满足;但是如果适时让步,则可以得到更多,这就是“吃亏是福”真正的意义所在。

《福报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农夫在一座废寺的荒地上开垦。在他犁地时,犁头碰到了石头。于是,他便想移开这块石头。农夫正打算找人来帮忙移开石头,却见一个老翁站在他面前,问他为什么要掘掉这块石头。

农夫回答说:“这块石头阻碍了我的耕犁,我耕种的面积也会少一点。为了增加我的耕地与收成,我就想搬掉它。”

不料老翁却说:“你开垦这块荒地一年也没多少收入。如果你愿意保存这块石头,我就给你万两黄金。”

农夫听了以后十分惊讶,不明白老翁为什么对石头如此执著,于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老翁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老翁是天人化身,这块荒地是一座佛寺的遗址。当年,老翁的邻居正建这佛寺,只缺一块地基石。于是老翁便毫不犹豫地将传家宝捣衣白石捐出来建寺。正因为老翁捐出了传家宝,他往生后上天界,住在七宝所成的天宫,享受天福妙乐。今天早晨,已成为天人的他以天眼观察到农夫要挖掉这块地基石。因为这块白石是天人升天的根源,天人唯恐损失天福,所以特地前来阻止。

农夫听闻天人的话,不敢再轻易移动石块。天人也安心地返回了天宫。

这个故事说明了“吃亏是福”的道理。表面看来,老翁捐出自己的传家宝建寺庙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但正是因为他吃了这点小亏,他才转生为天人,得大福报。吃亏大多是指外在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获得了幸福。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点儿也不肯吃亏。一种人肚量小,吃了亏就想不开,茶不思饭不想,就像是被剜了肉一样;一种人火气太大,吃了亏就会发怒,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大打出手,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还有一种人心眼太小,吃了亏就要睚眦必报,常常弄得别人怨声载道,让自己因小失大。

其实,将心比心地想一想,自己不愿吃亏,别人当然也不愿意,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不懂得退让,就容易发生冲突,最终自己也无法获益。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的同时,不妨收起私欲,多吃点亏,不要只想着占便宜,小便宜往往会带来大亏。

大智者,常常是若愚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亏,有付出必然有回报,过于斤斤计较,往往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当我们在生活中、在人际交往或者在生意场上感觉自己吃了亏的时候,不要去抱怨,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一切,这样你才能从吃亏中收获更多。

不偏私,不自私

佛心智语:

当我们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了自己。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通常不为人所察觉。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私欲较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然而,生命不应以自私为主旋律。

佛家在主张修持内心的同时,也主张无私。修佛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超脱,更是为了去普度众生,担负众生的罪恶,愿意去代替他们受苦。以一人一肩之力承担一切的罪恶,这是佛家的无私与伟大,是佛家的真境界。无私不但是成佛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怀无私之心的人,总是把他人的悲苦装在心里,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一边。

为人处世时,一个人倘若一味利己,一味自私,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不自私的结果,往往不是自损,而是自利。

有一个禅师,道行非常高深,他知道自己有一个弟子的阳寿即将结束,便让他回去看看自己的母亲,见最后一面。

这个小沙弥便起身回家了。在路途中,小沙弥看到一群被水困住的蚂蚁,心生怜悯,就从路边摘下一片叶子放在水上。蚂蚁们顺着叶子爬上去,得以逃生。

小沙弥探完母亲后,回到寺庙,却依然安然无恙。禅师十分奇怪,因为他发现小沙弥的阳寿又延长了。他询问小沙弥途中是否发生过什么事情,小沙弥便提到了帮助蚂蚁逃生的事情,禅师笑着说:“原来如此!”

小沙弥自己阳寿将尽,却没有只顾自己赶回家看母亲,而是停下来帮助蚂蚁逃生。这一善举在他看来可能是不经意的,是举手之劳,可是却为他赢得了寿命。可见,随时随地都要拥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

自私自利是个人主义的道德境界,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则会因帮助他人而得到好处。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事业,弟子们为了实现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积功德。

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把钱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化缘太多,可惜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难以负担,佛教还有能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值得大家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学佛之人,如果有禅,不但为自己想,更为别人想,哪里能说禅者只重悟道,不重慈悲呢?

克制一时的自私,收起短视的目光,细水长流,才能不断收获。生活中,有很多只为自己活着的人,他们不肯为别人的生活提供便利,更不肯为别人放弃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对于这样的人,别人也一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便利。

我们生活在一个联系逐渐紧密的世界,当一个人摒弃自私的行为,为别人付出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帮助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担当全部,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维系在与别人互助的基础上。许多时候,与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也才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非无法弥补。我们应该时刻想着: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因为自私而抛弃别人,那别人也一定会抛弃我们。只有无私的人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取得众人的信任与拥戴。

大师点拨人生:

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只在于衣食住行上,凡事只想到自己的欲念享受?如果把人生界限定位得这么狭隘,生命就很没有价值,也十分渺小。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扩大、提升价值观,将自私的心念转化为拥抱众生的大爱。

——证严法师

自私的人得到再多,也不过是一己之满足。而心底无私博爱的人,能收获整个世界的欢乐。

世间上没有人处处得意、天天欢喜,有时不如意的事情会接踵而来,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但是,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还会坏事。所以,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要轻易骂人;再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心不气了,最后就没有事了。

——星云大师

嗔怒一起,往往会将理智燃烧殆尽,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因此,要懂得控制自己,不将怒火倾倒于他人。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天的我们应说:“人不为人,天诛地灭。”损人者必自损,害人者必自害。做任何事,首先要为全体的他人着想。所谓全体,在家里指整个家庭,在社会指整个社会,在国家指整个国家。全体受益,个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

——圣严法师

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为他人着想,社会必然一片祥和。社会祥和,身在其中的我们,自然就能受益。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9:忙中修福慧

    星云日记39:忙中修福慧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九册。收录星云大师1996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健全自己”、“以一当百”、“自知之明”、“忙中修福慧”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11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法无定法”、“兼善天下”、“人生之最”、“命运操之在我”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星战风波

    星战风波

    少年林阳星际之独裁战神!身系恶魔、天使、死神之魂!手握神剑、神枪、神炮战星辰!脚踏生死轮转不死不灭之门!轻松破宇宙无敌战队!骄傲斗星河强硬牛人!潇洒抱暗黑霸道魔女!逍遥夜战空降独宰女!谁有不服,前来一战!保证不打脸!
  • 旧人旧时光:我认为我未曾爱上你

    旧人旧时光:我认为我未曾爱上你

    她是穷丫头,他是大少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偷吃了她的小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她摇身一变,成了千金小姐?“丫头,现在我可以名正言顺的娶你了吧。”某恶魔用手搂住她的腰,亲上她的小嘴。“喂!我说你,怎么每次都这样啊”“哦~~丫头,你想和我进一步发展?”【本文更新不稳定,男女主身心干净】
  • 我的人间只有你

    我的人间只有你

    重生后,她从一个高冷学霸变成了一个人人像杀的豪门小姐。前世的她是京南大学的风云人物,不知为何穿到了同名同性豪门小姐身上。母亲娘家破产,母亲在一次车货中去世。在她无衣无靠时,他出现了......就这样开始了掉马甲生活女主霸道,男主腹黑
  • 放下也是缘

    放下也是缘

    他说:“晴儿,今生跟我到处漂泊,我也知道你爱我无怨无悔,可是我还是为不能给你安定的生活而感到难过。”笑晴:“褀哥,有你在我身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伟琪“晴儿,来生我们要生在太平盛世,我要十里红妆,骑着白马来接我最爱的晴儿。让全世界的人都祝福我们。”我笑了、、、、、、为了他的承诺,我倒了孟婆汤,请求菩萨让我不要忘记你,可是当我找到你的时候,你是十里红妆娶新娘,可是新娘却不是我,我泪流满面走到他面前说:“你还认识一个叫柳笑晴的女子吗?”他说:“小姐我们认识吗?”我说:“执子之手,生死两忘吗?”、、、、、、
  • 重生谋略

    重生谋略

    被飞驰而来的超速党撞飞,晕在血泊里……再睁开眼睛,时光倒退,居然回到了她四岁的时候,回到了那个她出生的小山村,重新活过一遍,面对憋屈受气的父母和超级极品、强势的亲戚以及接踵而来的灾难,她惩恶人,斗小人,护亲人,寻爱人,上辈子欠了她的人,她必要你不得好过,上辈子爱着她的人,她将抵死相报。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校草时间

    校草时间

    某天,当叶兮兮问起程天逸:“为什么你从来不会对我生气?”的时候,程天逸淡淡一笑,接过她的话:“因为……我不敢生气,我怕你不哄我。”
  •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站在巨人肩上-从诺依曼谈人工智能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黄昏店铺

    黄昏店铺

    世间万物,纵横繁衍,皆交汇于此。万物皆由混沌而生,又皆终归于混沌。黄昏店铺,处于混沌中,又在现实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是不断变换方位,又似是从未动过。可我就在这儿,等着你。
  • 特工狂娇:异世的华丽冒险

    特工狂娇:异世的华丽冒险

    砰!“穿越了,我穿越了咩。”“哈哈,方岩小子,想不到你也跟本小姐来了,真是缘分啊。”“地球好危险,妈妈,我要回火星……”云妖娆从来都在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乖乖女,但是,事情的发展,远非她可以控制的。尤其是和一群逗比会有这样奇怪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