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63100000012

第12章 做人不比较,做事不计较(2)

比如,远离家乡、身处异地的人,每逢阴雨连绵时,看着昏暗的天空中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满眼望去,天地间一片萧条的景象,便会感慨万千,十分悲伤。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便会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烦恼尽去。

其实,因为风景而高兴或难过,都是自己心中所造。人们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谓的“不如意”,就是“不如人意”,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心觉得不如意。要摆脱内心的烦恼忧愁,感受生活的快乐,关键在于能否拥有积极的心态。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能展现自己的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能好好地掌握自己;我们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可以充分利用今天;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在生活中,一个人应该做到不被别人的言语所诱惑,而是要围绕着自己的心去生活,这样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色彩。

把嫉妒转化为动力

佛心智语:

嫉妒是心灵的地狱,与其让嫉妒啃噬着自己的内心,不如将嫉妒之情升华,把嫉妒转化为动力。

嫉妒,是一种啃噬人的内心,让人欲罢不能的妖魔;是一种与人有害、于己无益的消极情绪。

在嫉妒面前,不论家世地位,不论出身背景,都躲不开这种病毒的侵袭。

嫉妒的人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来折磨自己,无端生出许多怨恨,自寻烦恼。嫉妒是心灵的地狱,是笼罩在人生道路上的乌云,总是以恨人开始,以害己告终。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远古时代,摩伽陀国有一位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很特殊,全身白皙,皮毛柔细光滑。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不只照顾它的生活起居,还很用心地教它。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将白象清洗、装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交给国王。

国王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太漂亮了,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十分生气、嫉妒,不悦地返回王宫。

回到王宫,他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不知道国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应该可以。”国王说:“好,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

隔天,驯象师依约把白象带到那处悬崖。国王就说:“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缩起一只脚。国王又说:“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很听话地照做了。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

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这次要小心一点,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了,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国王心里妒火中烧,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飞过悬崖吗?”

这时,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不可思议的是,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脚悬空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欢呼起来。波罗奈国王很高兴地问驯象师:“你从哪儿来?为何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便将经过一一告诉国王。国王听完之后,叹道:“人的心胸为什么连一头象都容纳不下呢?”

嫉妒是一种危险的情绪,它源于人对卓越的渴望与心胸的狭窄。嫉妒可以使天才落入流言、恶意编织而成网中而被绞杀,也可能令智者陷入个人与他人利益的冲撞中而寻不到出路。它不但损害着他人,也伤害着自己。

产生了嫉妒心理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正视嫉妒,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动力。与其让嫉妒啃噬着自己的内心,不如将嫉妒之情升华,把嫉妒转化为动力,化消极为积极。

千般凡事不挂心

佛心智语:

做一个宽心的人,点燃一炷心香,凡事不挂心,才能在人世间无碍行走。

《嘉泰普灯录》中有一句诗:“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禅师们在讲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时,常会引用到这两句话。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照到地上的千万条江河,每条河里都有一个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晴空,如果没有一点云,整个天空,将处处都是无际的晴天,所以“万里无云万里天”。

水是水,月是月。月光照耀下,水中有了月。只是水中的月不是月,只是水的幻象;月在水中,只是水的反射罢了。正如《金刚般若波罗蜜》中所说,千万人心中,千万尊佛。千万佛如同千江水月,万佛即是一佛。心无所求,心如止水,心佛相应,此心便是佛。

唐代朗州太守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他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禅师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禅师仍然专注于经卷上。

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的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冷冷说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问道:“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惟严随述偈曰:“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顿悟,下山后随即解甲归田,隐居山林。

惟严禅师形象地点出了修道的境界——“云在青天水在瓶”。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一个那么高远,一个那么浅近,这是一种自在的境界。天上的云,瓶里的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拥有纯净的颜色。

但是身处世界的人们,很多时候都失掉了云朵本来的纯净之色,清水本来的纯净。世界虽然是有瑕疵的,混有多种杂乱的颜色,但是无论童颜之时,还是鹤发之龄,都应该保持一颗开阔无界的心。

修行达到了“云在青天水在瓶”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阔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能够在岁月的枯荣中体会生命的短促、人世的无常。自然界一草一木的凋零与成长都是最直接的提醒。它教育我们,怀平常心看淡尘世喧嚣,也敦促我们,怀感恩心珍惜生命的一切馈赠。

睿智的人总是懂得手持一盏心灯行走于世。这盏灯如太阳,可以照破黑暗;如良田,可以滋养善根;如明镜,可以洞悉万象;如大海,可以容纳百川。灯光点亮人心,灯光照亮远方的道路。

宋代禅僧茶陵郁曾有一首悟道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被尘网关锁的人,要做一个宽心的人,点燃一炷心香,凡事不挂心,才能在人世间无碍行走。

有豁达气量,能跳脱烦恼

佛心智语:

胸襟宽广,看远一点,不被眼下的烦恼所役,才能开拓出人生大道。

一个人的眼界会随着心界的开阔而不断扩大,心界大,眼界才大。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断拓展眼界,不断提高成就的过程。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世,常常抱持着宽容的人生态度;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往往不受欢迎。若要欣赏彩虹的美丽,就必须宽容雨点,若是在雨点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么能在彩虹出现的刹那拥有怡然自得的心情,观赏美丽的风景呢?

胸中装得进天下,方能为天下人所容。心胸豁达开朗的人,凡事看得高、看得远,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容易有成就;心量狭隘自私的人,处处与人计较,琐碎小事就能扰乱他的心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减少了。心量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道路。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

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对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说:“城垣造完了。”

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 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

信徒回答道:“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问道:“当你造毫毛时,是用你全部的心去造? 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

信徒回答道:“用全部的心去造。”

接着,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能大能小啊!”

同类推荐
  •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坛经》注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佛法三藏经律的核心内容传递给大地的有缘人。作者出生普通农民家庭,感受到人生苦空无常与虚妄。为解脱人生困惑,26岁开始接触佛法。为弘扬禅宗正法,2004年于云南鸡足山剃度出家。近年来,在多个地方教授六祖禅宗文化。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修心

    修心

    本书讲解了在如今这样一个繁华浮世里静心、清心、养心、修心的重要性。美好和善良的心,是人最强大的后盾,也是智慧的化身,由此,它教会我们懂得自己,善待他人,从而心性清透、人生通达,社会和谐。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热门推荐
  • 魔之都市

    魔之都市

    上古时期,有人,魔,神,仙,鬼,妖,天,蛮荒八界,每一界都有一个皇,而主角白辰是一个神魔之子,也是拥有全世界都妒忌的混沌之体。
  • 一分钟口才训练:让你大受欢迎的说话技巧

    一分钟口才训练:让你大受欢迎的说话技巧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我要和首富离婚

    我要和首富离婚

    重生后的姜雨柔想离婚,冷傲说:“不管几辈子,只要我不同意,你就只能是我的。”“妈妈,我们败光她的家产,看他还嚣张!”浩浩给他妈妈出主意,他也不想要这个坏爸爸。“儿子,妈妈就是生个足球队,都没用。”姜雨柔也很无奈的说。
  • 灵乌啸天

    灵乌啸天

    本来的他,一出生就降生在了绝世家族,可奈何命运天定,偏偏被死去的东岳大帝所转生,从此,就站立在了正义与邪恶的边缘,光明与幽暗的边际,面对抉择,几度走火入魔,最后感化东岳大度,夺得千载传承,终成一界主宰。【讨论群QQ:511945110】
  • 默默地相守

    默默地相守

    14岁到15岁的誓言20岁到21岁的坚守誓言,不知你是否还在哪里等着我
  • 梅有酒时郎有竹

    梅有酒时郎有竹

    女孩倾酒幼时便于男孩辞竹相识,两个人一起长大,经历过很多很多事。朋友的背叛,父母的失踪,她所剩下的只有他。而他所想要的也只有她。她想唱戏,他就建戏园子;她想演戏,他就收购公司;她想要什么,他就给她什么;她想做什么,他就为他铺路;只要她不离开他,她做什么都可以……【1v1双洁,半宠半虐吧】
  • 我在末世玩私服

    我在末世玩私服

    开局一个新手箱,神器神功全都有。易水寒:我特么直接在末世起飞,小小的旱魃而已,你特么再来十个我都搞定。
  • 穿越之农门娇娇女

    穿越之农门娇娇女

    小透明贺馨儿为救坐轮椅的老太太被撞身亡,再次睁开眼变身十岁小萝莉!陌生时空宝宝怕怕,呜~呜,人家要回家。多亏温柔体贴大堂哥的陪伴,贺馨儿走出迷茫,准备做个货真价实的小萝莉。顺便发家致富带领便宜爹娘过上好日子!还要把大堂哥打造成闪瞎人眼的高富帅,迷倒万千少女,哈哈哈……大堂哥的俊脸黑成锅底,“小傻瓜,我只想迷倒你”贺馨儿小脸一白:“大堂哥,你这是闹哪样?”
  • 斗破苍穹之吾为炎帝

    斗破苍穹之吾为炎帝

    大千世界,吾为炎帝。灭火灵族,创无尽火域,遇武境之主,碰青衫剑圣。域外邪族,侵我大千,炎帝,主宰大千。炎帝之威,万火焚苍穹。一缕幽幽之火,人神胆颤。少年牧尘。
  • 炀慕枝

    炀慕枝

    常曰:世间万物,法律维序。昔日风华少年,尝遍人间苦难,问:法律真的能护住每一个人吗?常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完全自由的北城,温暖,真情与原则却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逐渐黑化小狼狗×表里不一大小姐大小姐:“每天送一束花给你,把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颜色都给你,你喜欢我,好不好?”小狼狗:“最美好的颜色一直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