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教过比尔·盖茨的一位大学教授评价他说:“他是我所教的学生当中最好的学生,我不能想象还有比他更聪明的人。搞软件对他来说几乎是不费力的。”比尔·盖茨的一位同学也说:“他是一位天才,问题就这么简单。他说他的脑子里尽是一些软件开发方案,而我们不能不信他的话。”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比尔·盖茨拥有独特的能力,他对身边的人构筑了非凡的信誉和影响力。
影响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别人对你的能力的认同。换言之,富有影响力的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被别人看成是独特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信念一旦产生,人们不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而且会做出异乎寻常的决定去追随他。因为一旦拥有对这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人们就会坚定地认为,他是如此非凡,他肯定知道问题的全部答案,有办法变理想为现实。
对于一个富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来说,在他所有被下属所崇拜的才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作为拥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导者,他与普通领导人之间的区别,往往在于他不仅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而且拥有相应的知识及技能,这些往往被人们称为智慧。他们之所以给人以如此的印象,是其非凡能力使然,同时,这也说明他们在其下属那里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专家影响力。一般来说,这种专家影响力使得下属们坚信,在这样的领导者手下,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追随领导者。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领导者非凡的战略眼光既非天生,也非神授,而只能解释为是从以前的实践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对现象的领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这种能力往往是与实践经验一起发挥作用的。他们之所以比其下属表现得更聪明,关键是他们拥有其下属没有的经验和知识。
作为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仅仅提出激动人心的战略设想,仅仅拥有高超的劝说能力,是不够和不充分的。有影响力的领导者还必须能够在下属中建立强有力的信念,使他们深信自己有能力和实力将远大理想变为现实。因为,领导者所提出的战略设想往往是软的或潜在的,还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其间还会有很大的风险。为此,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建立起别人对自己的信念:一方面,使别人感到自己确实与众不同,有非凡的能力;另一方面,用自己对所提出的战略设想的超乎寻常的承诺来打消别人的疑虑,同时要用实力向人们表明自己的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处于竞争的年代,一切都靠实力,靠实力说话,靠实力办事,影响别人靠的也是实力。只有实力增强,别人才能信服,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你、追随你。
影响别人,就要打动别人的内心
巧“弹”弦外之音,批评时让对方听出话中之话,这比直接批评更能打动他的内心。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可以说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然而,你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人时,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纠正他的错误,却有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果你喜欢直接指出别人的错误,有时候非但不能使他改正,反而可能会令对方对你产生误解或怀恨心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那么,用表扬的方式纠正别人的错误是个不错的方式。
美国资深传记作家艾达·塔贝尔夫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她在为鲁比诺写传记时,曾见过一位和鲁比诺先生在同一办公室里共事3年的先生。他说几年来自己从未听到鲁比诺先生直接命令别人做过什么。鲁比诺总是提出建议,而不是命令。他从来不说类似这样的话,诸如“去做这个,去做那个”,或者“别这么做,别那么做”。他会说“你可以这么想”,或者“你是否认为这样会好一些呢”。每当他口述完一封信时,经常会问:“你对此有什么想法?”而在阅读完助理写的信时,他又会说:“也许这句话我们这样说会更妥当一些。”他总是给人们机会去主动地做事情,而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他让他们自己做,并从自身的错误中学到东西。
使用这一技巧能让人们轻易地改正错误,因为它维护了人们的自尊。尊重他人的作用在于鼓励合作的同时避免了对抗。
无礼命令所引起的怨恨通常会维持很长时间——即使这个命令是为了让对方更正明显的错误。
戴尔·尼尔顿是来自宾夕法尼亚州怀俄明市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他说自己有一个学生曾违法将汽车停在了车道上,并因此堵住了通往学校商店的入口。一位教师咆哮着走进教室,怒气冲冲地问道:“是谁的车堵在了车道上?”当那个学生回答是自己的时候,他喊叫道:“马上把汽车给我移开,否则我就要用链子把它拖走。”
学生的确做得不对,汽车不应该停在那里。但从那天起,不仅学生本人为那个教师的行为感到气愤,班里其他同学也都尽可能地让那位教师难堪,为他的工作设置障碍。
如果那位教师当初不那么做,应该使用怎样的解决方法呢?假设他以一种友好的方式问道:“是谁把车停在车道上啊?”然后建议能否移开,以便其他车辆出入,那么学生一定会高兴地移开车,同学们也不会因此而愤愤不平。
使用提问的方式不仅能让命令显得更加顺耳,往往还能激发被询问者的创造力。如果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决定执行命令的权利,他们会更加乐意接受这个命令。
所以,有影响力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喜欢被指使,要用提问取代直接命令。
有影响力的人在试图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时,应该在心中遵循以下规则:
1真心诚意。不要承诺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忘记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利益上。
2明确自己想要他人做些什么。
3同情他人。问问自己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4考虑一下他人在按照你的建议行事后能够得到怎样的利益。
5尽力满足他人的利益要求。
6当你将自己的请求传达给他人时,要表现出这么做是为了他的利益。
当然,如果相信只要使用这些方法就会永远得到他人的赞许,未免过于天真,但是大多数有影响力的人的经验显示,这么做能够更加轻易地改变人们的态度,打动人们的内心。
两分钟的世界,一辈子的“生产力”
英国著名形象设计师罗伯特·庞德曾说:“这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另一分钟让他们喜欢你。”确实,人与人的交往,形象很重要。你进门的一刹那,就决定了别人对你的印象。
将你的“形象”强化和放大
古代哲人穆格发说:“良好的形象是美丽生活的代言人,是我们走向更高阶梯的扶手,是进入爱的神圣殿堂的敲门砖。”
同是人生,有人潇洒,人见人爱,有人却哀叹自己满腹才学,无人赏识;有人展现真我,活出精彩,也有人怨苍天无眼,命运不济。为什么同样的人生,却有着不同的境遇、不同的结果呢?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完美的人生,但很少有人真正去注意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形象。这种形象不仅仅是仪容、仪表的刻意修饰,更是温文的性格、积极的心态、文雅的修养带给人的影响力。
一个注意形象并自觉保持好形象的人,总能得到人们的信任,总能在逆境中得到帮助,也必定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找到发挥才干的机会,最终做到时刻用自己的魅力影响别人,活出真正精彩的人生。
所以,好形象是人生的一种资本,充分利用它不仅能给你的日常生活添色加彩,更有助于提升你的影响力。
宋庆龄女士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女性,她除了拥有崇高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外,还具有美好的仪表形象。
美国作家艾斯蒂·希恩曾在作品里这样描写她:“她雍容高贵,却又那么朴实无华,堪称稳重端庄。在欧洲的王子和公主中,尤其年龄较长者的身上,偶尔也能看到同样的影响力。但对这些人而言,这显然是终生培养训练的结果,而孙夫人的雍容华贵与众不同,这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影响力。它发自内心,而不是伪装出来的。她的胆略见识之高,人所罕见,从而能使她在紧要关头镇定自若;同时,端庄、忠诚和胆识又使她具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够消除人们由于她的外表而产生的那种柔弱羞怯的印象,使她具有坚毅的英雄主义的影响力。”
领导者具有好形象,除了可以展示个人的气质、风度外,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形象是人生的一种潜在影响力,宋庆龄女士的一生就印证了这个观点。
西方有句名言:“你可以先装扮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看起来就像个成功者”对于追求成功的人而言更加重要,在外形上接近有影响力者是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走向成功的最关键一步。因为在人们的意识中,具备这种成功形象的人大都是已经有影响力的人,因此,“看起来像个成功者”能够让你:感受成功者的自信;激励你走向成功,具有成功者那样的举止、行为;使你被人们首先认可是具有潜力的成功者。因而,当成功的机会到来时,你就是成功者!
最近刚被提拔为主任经理的罗伯特·盖德对此深有体会。
罗伯特·盖德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但是,在进入德意志银行之前,他多年得不到提拔。在进入德意志银行三年以后,他接受了形象设计师的忠告,积极地处处以领导者的形象和姿态来要求自己,他最大的爱好是模仿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无论是外表还是言辞,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他都以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人为标准。三年来,步步高升的罗伯特·盖德终于坐在了自己前老板的椅子上。罗伯特·盖德总结自己的经验:像有影响力的人那样思考,像有影响力的人那样举止,像有影响力的人那样说话,那么,你就是有影响力的人。
有人说:“形象是一个人的招牌,坏形象会毁了你的一生,而好形象会令你的影响力迅速提升。”
由于我们的形象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形象,无论好坏,也都是充满着独特影响力的。因此,形象是每个人向世界展示自我的窗口,向社会宣传自我的广告,向别人介绍自我的名片。别人从我们的形象中获取对我们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又影响着他们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同时,每个人都在这个最基本的互动过程中追逐着自己人生的梦想,实现着生命的价值。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好形象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将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使自己获得成功。如果只注重培养能力,而忽略了对形象的塑造,必定影响其成功的速度。
戴上诚信的帽子,确保万无一失
许许多多的虚伪行为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胜枚举。它们像细菌一样侵蚀人们的灵魂和机体,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走向生活,应该从诚信开始。
有这样一句话:“人的品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品格高尚的人,才是真正有影响力的人。
1969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安德森在一张表格中列出了500多个描写人的形容词,他邀请近6000名大学生挑选出他们所喜欢的做人品质。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们对做人品质评价最高的形容词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候选词语中,其中6个和真诚有相同的内容,它们是:真诚的、诚实的、忠实的、真实的、信得过的和可靠的。大学生们对做人品质给以最低评价的词是“虚伪”。在5个评价最低的候选词语中,其中有4个和虚伪有关,它们是:说谎、做作、装假、不老实。
约翰·安德森的这个调查研究结果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普遍意义。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真诚的、信得过的人,讨厌说谎的、失信的人。日本著名的佛学大师池田大作说:“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就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
一个人只要真诚地为人处世,诚实守信,就容易获得他人的合作,甚至有的朋友为你的诚信去牺牲他的宝贵东西也不在乎。真诚地做人、守信地做人,就容易让人接纳,能交到更多的朋友,生活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既然诚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呢?以下几点可作为参考:
第一,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交友时所需要的一种可贵的资本。
有良好习惯的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更让人乐于接近。有很多人,就是因为有一些不良习惯,使得别人始终不敢对他抱有信任之心,因此也无法和他继续交往。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自己是不太清楚的,但那些与他发生交往、产生业务往来的人却看得很清楚,因为他们大多是很看重这些问题的。
第二,必须事无巨细,“言必信,行必果”。
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告诉我们要注意自我修养,做事、承诺必须恳切认真,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应该随时设法纠正自己的缺点;行动要踏实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与人交往时必须诚实无欺——这是获得别人信任的重要条件。
第三,给自己储藏一份让人信任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