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29岁的卡内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宾夕法尼亚州铁路公司西部管区的主管,也算是少年得志,但是,他已经预见到美洲大陆的铁路革命和钢铁时代的来临,毅然向宾州铁路公司提出了辞呈。辞职后,他到伦敦考察了那里的钢铁研究所,果断地用重金买下了道茨兄弟发明的一项钢铁专利。
当时,很多亲友全都劝说卡内基最好再考虑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其实卡内基开始做交易时也有过犹豫,不过他认为:“机遇往往有这样的特点,它是意外突然地来临,又会像电光石火一样稍纵即逝。这个特征要求人们在资料、信息、证据不是很充足而又来不及做更多搜集、分析的情况下做出决断。否则,有机不遇,悔恨莫及。”后来,卡内基承认,那项专利给他带来了约5000镑黄金的利润。
1872年,卡内基又前往英国考察,期间,他目睹了制造钢铁的新方法,预见到炼钢将是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返回美国后,他毫不踌躇,拿全部财产做赌注,又倾其全力地大量举债,成立了卡内基钢铁公司。
很多人替卡内基果断地“对钢铁不计血本的大投入”而感到忧虑,但是卡内基却认为“这时不做,还等何时? 再过几年,美国处处需要钢铁,哪有卖不出去的理由! 失去机会,赚大钱的机会也许就轮到别人了”。
到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拥有员工超过两万人,产量超过当时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卡内基成功了。
犹豫不决多产生于初始阶段。许多人就是因为未能迈出第一步而丧失大好的时机。当第一步迈出以后,第二步、第三步的决断就好做多了。卡内基大刀阔斧地行动,随着经验的增长,他变得越来越果断,事业也因之越做越大。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他终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无独有偶,美国富翁爱林·福特也具有一种果断的行事风格。在谈到自己的创业历程时,他曾说:“想成为富翁的人必须相信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来决断。心中有数,明确了方向,你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做出果断的决定,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马不停蹄地去做,不要犹犹豫豫。”
当有人问拿破仑是如何征服世界的时候,他回答说,他只是毫不迟疑地去做这件事。的确,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总是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
机会难得,想再回头重新来过是绝不可能的。你渴望成功吗?那么,你首先必须抛弃犹豫与徘徊,培养自己决断的能力,并毫不犹豫地去做。如果凡事都能延续这样的思路和方法,那你就能驾驭住复杂的环境,及时地把握住人生的契机,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慧心物语
果断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气质,它能够使我们着眼当前、放眼未来,拨开重重迷雾做出正确的抉择,它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抛弃犹豫与徘徊,培养自己决断的能力。
010 制订计划,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或奔波于上下班途中,或穿梭于单位各部门之间,或坐在电脑旁处理一大堆文件、材料……繁忙的工作任务、沉重的压力和责任,是不是让你觉得工作杂乱无章、没有效率,似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你想改变这种状态吗?答案当然是“想”,如何做呢?每天制订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就是对即将开展的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如提出任务、指标、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如此我们就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面引用一则事例。
理查斯·舒瓦普是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总裁,由于这是一家拥有十几万名员工的大型跨国公司,每天的各种工作就像雪片一样,舒瓦普不得不整天忙来奔去的,他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更为公司的低效率所担忧。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呢?舒瓦普左思右想、一筹莫展,最后决定不惜重金去向效率专家艾维·李寻求帮助,希望对方可以教给自己一套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的方法。
艾维·李对瓦舒普说:“好!我只用十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可以把工作效率提高50%的最佳方法。如果你觉得方法确实管用的话,到时你就给我寄一张支票,并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字。”是什么方法让艾维·李对自己如此有把握呢?他给出的方法是——“你今晚需要做的事情是把你明天要做的工作计划一下,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以此类推。早上一上班,马上做第一项工作,然后再做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
一周之后,舒瓦普填了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寄给了艾维·李,因为他在这一周的时间内整整做了原来两周才能做完的工作。2.5美元?人们纷纷惊讶于这个高额支票。对此,舒瓦普解释说:“是的,艾维·李确实已经教会了我提高工作效率的秘诀,我认为这2.5美元是我经营这家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舒瓦普的事例告诉我们,做好工作计划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的确,那些善于做计划的人,即使面对再繁杂的事务,他们也能够安排得井然有序、应对自如,进而取得极高的工作效率。许多颇有名气的商界精英更是将凡事多做计划、先思考后行动、磨刀不误砍柴工列为公司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计划的重要性,美国作家阿兰·拉金在自己的著作《如何掌控你的时间与生活》一书中说:“一个人如果做事缺乏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他的生活就只有‘混乱’二字,这也就等于计划着失败。相反,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事情,然后照此实行,他们就是生活的主人。”
一切往前看,对于每件稍微大一点儿的事情都应该做一个计划,事业是,人生也是。不过,如果只有长计划而没短安排,那么长计划要实现的目标就不容易达到,所以,有长计划,还要有短安排。长计划是明确工作目标,大致安排;短安排是具体的行动计划。
山田本一原本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日本运动员,后来他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1986年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先后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一时间轰动了整个世界。当记者问山田本一凭什么取得惊人的成绩时,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用了同样一句话回答:用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山田本一是在故弄玄虚,毕竟马拉松比赛是一项非常考验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说:“起初比赛时,我总是把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的终点线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我就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了。后来,我把比赛目标进行了细化。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黄色的房子、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抵达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就这样在四十多公里的赛程中,我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如此便能轻松地跑下来了……”
山田本一说的不是假话,众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山田本一的正确。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一个明确计划,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计划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确实,人生需要计划,但这些计划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走。大计划未雨绸缪,小计划查漏补缺。把大计划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计划,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并且脚踏实地向前迈进,走得稳、走得远。
再来看一个事例。
尹梦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音乐创作上,她梦想有朝一日做个出色的音乐家,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偌大的音乐界有些陌生,她在音乐方面的发展不顺遂,时常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走,一会儿雄心万丈,一会儿随波逐流。
“唉,我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个星期该做什么?”尹梦将自己的迷茫倾诉给了大学老师。
“想象你五年后在做什么?”突然间,老师冒出了一句话,“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后再说出来。”
沉思了几分钟,尹梦回答道:“五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出现在市场上,而且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
“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老师继续说道,“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出现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那么你的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能够证明自己实力、说服唱片公司的完整作品,那么你的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那么你的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好曲,那么你的第六个月就是筛选准备录音的作品,那么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那么,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对不对?”
听了老师的话,尹梦犹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高兴地说道:“好了,我现在已经知道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
如果要问一个人有什么理想,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若问怎样规划自己的未来,很少有人能明确详细地答复出来。计划太大,就容易感觉自己什么都可以做,但又什么也做不了,许多很好的发展机会就在这种自我犹豫、自我怀疑中失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因此,每当在最困惑的时候,我们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五年后最希望自己在做什么?然后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规划,而且要细化。做好了这些工作,你就可以很实际地走出目前的困境。而且,做好了计划,即使工作再紧张、生活再忙碌,你也能坦然处之、游刃有余。
慧心物语
一切往前看,对于每件稍微大一点儿的事情都应该做一个计划,事业是,人生也是。无论你的生活多么烦琐、处境多么艰辛,只要确实地做好了相关的计划,就能很实际地走出目前的困境,轻松愉快地面对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