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碑文记载,武则天为建造此寺曾“捐助脂粉钱二万贯”,并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当年曾建大房9间,因年久失修均早已塌毁,两壁上只留下一些当时建筑的痕迹。
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北部,奉先寺旁边。从北魏晚期开凿,直到唐代武则天时建成。历时约200年。洞口两侧刻有治疗各种疾病的药方140多条,是研究我国古代医药学的宝贵资料。洞窟也因之取名药方洞。
古阳洞紧邻药方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洞窟。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开凿,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建成。洞中石刻绝大多数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洞内南北两壁雕刻的三层佛龛,极其精巧华丽,各龛的拱额装饰都很精美。后壁左边菩萨上部还雕造一个歇山式的屋形龛,应是北魏房屋建筑的制式。
洞内的造像题记,古朴浑厚,遒劲自然,所谓的“龙门二十品”中,古阳洞就独占19种,为研究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石窟寺在龙门西山南端。洞口外壁有火焰形尖拱楣额,尖拱两侧刻有精美的飞天。洞内正龛两侧刻有菩提树,转角处雕有供养人像,南北两壁下部各雕“礼佛图”一幅,是龙门石窟中仅存的完整的“礼佛图”了。
龙门西山的洞窟尚有敬善寺、魏字洞、唐字洞、火烧洞、路洞等,雕像、题记都很丰富,各有特色。
香山洞窟位于伊水之东的香山上,窟龛开凿年代晚,数量也少,大部分是唐代开凿的,但雕刻技巧及风格,别具特色,有一定艺术价值。主要洞窟有看经寺、万佛沟、擂鼓台等。
白园位于龙门香山琵琶峰上,是唐代着名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墓地周围松柏葱郁,肃穆幽静。现建为一仿古园林,建有乐天堂、听伊亭、白亭、白池、道时书屋和荟萃当代书艺精华的诗廊。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2千米处,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造的第一座寺院。被尊誉为中国佛教之“释源”和“祖庭”。寺东南有24米高的齐云塔,为金代建筑。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郊,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墓地。墓地封土成丘,高达20余米,周围翠柏参天,围以八角红墙,墓前有八卦碑亭,亭内的石碑上刻有“汉寿亭侯关云长之墓”及关羽传记。墓前有关帝庙,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所建,有殿宇廊庑150余间,碑刻70余方。
王屋山-云台山
王屋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河南西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整个风景名胜区由王屋山和云台山两部分组成。
王屋山在河南西北部的济源市,区内群山叠翠,谷深洞幽,石径奇险,道观庙宇星罗棋布。共有奇峰35处,奇洞名泉26处,碧潭飞瀑8处,秀坪幽谷15处,同天福地景观5处。
王屋山风景区,以攀登天坛绝顶为“主旋律”,顺次分为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天坛顶和王屋洞5个主要游览点,各点之间又以自然风景珠贯相连,从而构成一条错落有致、节奏鲜明、曲径通幽、浑然天成的游览线。全线约长25千米。
游览线的起点是阳台宫。宫后的天台峰状如凤首。宫前的九芝岭向南扇翅展开,形似凤尾。登高而望,还有凤膀、凤肩、风背、凤腰、凤翅和凤心石等。
站在山门前击掌,回音很像鸟叫,说是“凤凰鸣”。人们把这种奇异的地形比作“丹凤朝阳”。
阳台宫现存建筑总的布局是依山就势,自南而北,由下而上,高低错落,构图幽雅。主体建筑三清大殿和玉皇阁,一前一后,雄踞于中轴线上。三清殿重修于金正大四年(1227年),明正德年间维修时仅换了部分石柱和平板枋,其余主要梁架、斗棋等,仍是宋、元遗物。玉皇阁为重檐楼式三层建筑,巍峨飘逸,极为壮观。阁内的8根冲天大柱高约16米,径粗两围。这两座建筑物的数10根石柱上,雕有云龙文饰,还有百鸟朝凤、喜鹊闹梅、苏武牧羊、张良进履、八仙过海、黄帝战蚩尤等各种浮雕,构图生动,刻工精美,艺术价值很高。
院中古柏均在千年以上,中有七叶菩提一株,粗近3米,高14米,枝叶繁茂,已有1200余年树龄。院中有碑数10通,着名的李白《上阳台帖》真迹,已送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
迎恩宫是古代山上道士迎接皇帝和圣旨的地方。宫北的华盖连珠峰蜿蜒而下,到此结成一小孤峰,形如垂珠,故名垂珠峰。峰西有紫微溪,东有滴水涧,汇流于前,所以此处叫做“二龙戏珠”宝地。宫周围有5座小丘环绕,说是“五官朝宫”。此宫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8座,均为乾隆时重建。
登天坛顶并不是游览的最后高潮,因为天坛神山还有一个奇韵天成的“深宫后苑”——王屋洞。那才真正是仙家所说的“清虚小有之天”,杜甫曾经北寻过的“小有洞”(《忆昔行》)。天坛胜景以恢宏博大取胜,王屋洞则以深邃迷离着称。
王屋洞包括王母洞和灵山洞,离天坛顶尚有7千米惊险奇诡的羊肠小道。旧时香客一般都是先登天坛,然后退回坛下,西寻太乙池。太乙池在黑龙洞前,济水之源。
王屋山下有愚公村,相传“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现有愚公雕像。
云台山在河南西北部的修武县,距焦作市30多千米,古名覆釜山,后因山势险峻,峰间常有云雾缭绕而得现名。共分真庆宫、万善寺、温盘峪、子房湖、老潭沟、小寨沟、三秀峰、茱萸峰、浓秀谷、百家岩10个景区。区内重峦叠嶂,泉瀑争流,满山遍布都是原始次生林。
茱萸峰为云台山主峰,海拔1304米,因山上多茱萸而得名。从山腰蹬300级云梯即可达峰顶,登临极巅,遥望黄河如带,三秀峰、云门峰、杜鹃峰、浮丘峰等如众星捧月,遥遥环拱,奇峰秀木,蔚为壮观。当年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是在此写下了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峰下有一高20米的石柱,酷似一棵大灵芝,若换个角度看,则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后人取名为三秀峰。
老潭沟、小寨沟和温盘峪均以潭瀑景观着称。老潭沟内的云台山大瀑布,落差高达300余米,极其雄伟壮观,为我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小寨沟为两山夹峙的一条长约三里的峡谷,壁间沟底,都有清泉涌淌,汇成潺潺山溪,随着山势跌宕起伏,形成无数潭瀑,可谓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幽静恬雅,澄澈如碧,被誉为“潭瀑川”,景色十分幽静秀美。温盘峪也是一条峡谷,总长约一千米,最窄处仅三四米,峡谷呈阶梯形,山峰雄峙,流水湍急,瀑声如雷,内有首龙潭、黑龙潭、青龙潭、卧龙潭、黄龙潭、眠龙潭、子龙潭、白龙潭和苍龙潭9个水潭,被称为九龙溪,峪顶草木相连,不着痕迹,进得谷内,恍若仙境。
百家岩在云台山中天门山下,是魏晋时期着名的“竹林七贤”的隐居地。
当年“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达20余年,现尚存“嵇康醉酒池”“刘伶醒酒台”等古迹和多处唐宋以来的石刻。
云台山天然洞窟有数10个之多,出名的有10大洞天,其中药王洞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洞深40余米,洞内最阔处10米,洞中有孙思邈雕像及金人所立的《孙真人碑》。洞口一株两围来粗的红豆杉,已有数百年历史。
蓬莱阁
蓬莱阁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面积有32800平方米。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统称为蓬莱阁。自宋嘉裕年间起,历代都进行了扩建重修。秦始皇访仙求药的历史故事和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给蓬莱阁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而古来即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裕六年(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是双层木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阁中高悬一块金字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是“八仙”过海的地方。
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黄金白银为宫阙,珠干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蓬莱”者,“蓬草蒿莱”也。据说,蓬莱这个神山名就是这样来的。
实际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莱”作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经传开了。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兴,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通典》:“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东巡至蓬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淤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于据清代《蓬莱县志》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名“望仙”,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泰山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总面积462平方千米,分为登天、天烛峰、桃花峪、玉泉寺、樱桃园、灵岩6个景区。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宗。它崛起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市之间,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城区北,海拔1545米。泰山,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中国东方,以五岳独尊的盛名享誉古今。自古以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
泰山是大自然钟神造化的产物。它孕育于25亿年前的古代造山运动,成形于1亿年前的燕山运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形成今日之雄姿。
泰山花岗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至今泰山北部张夏一带中上寒武纪地层剖面,仍是世界寒武纪地层中最有意义的标本。
泰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泰山周围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就已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了相当影响。商周时期的“齐鲁文化”,影响至今。
古代“受天命”而称帝的所谓“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和权力的象征,从先秦时代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前后连续四千多年数以百计的君主、帝王或代表帝王的使臣前来朝拜祭祀泰山,给泰山冠以“天齐王,天齐仁圣帝”的封号。视“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为“国泰民安”。因为帝王的封禅施礼,儒、道、佛教相继传入,泰山尽显昌盛,山上山下,庙观林立,香火鼎盛。
尤其是宋代以后,以碧霞元君为代表的道教在泰山及各地得到空前发展,以至“泰山行宫”遍布全国各地。
泰山,钟灵毓秀,英才俊杰竞显风流。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到徐志摩、郭沫若……他们登泰山,吟山水,抒奇志,叹人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文墨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