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链坠潭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银链坠潭瀑布的上游河滩上,散布着无数的乱石,乱石将溪流分割成无数股细流,经过一段百余米的流程,便有一堵叠嶂分溪水为两支。左支从南、西两面潜入石林基部,成一碧潭;右支则从北面汇入碧潭。由于坎壁上布满了石灰华,水层极薄,加上石灰华表面有鱼鳞状的细小起伏,故水流流在石灰华上,似轻纱曼舞,十分优雅,阳光照射下来,瀑面上道道银光,闪闪发亮,似无数条银色的珠链缓缓翻落而下,故得名银链坠潭瀑布。银链坠潭瀑布最奇之处,还在于石灰华组成的瀑滩,造型十分奇特,它宛若一把张开的扇子,呈锥状舒展着;又如一只只开屏的孔雀,争奇斗艳,各显神采。
龙门激水溪水跌入银链坠潭瀑布之下的深潭中后,便消失在石林之下成为暗流。暗流经过一段短短的路程,又冒出地面,形成与雅静清秀的银链坠潭瀑布相对的另一景色——龙门激水。只见跌水切过龙门,如玉龙狂舞,飞花碎玉;由于石灰华坝的层层阻挡,激起无数水花,如珍珠凌空飘洒,阳光一照,现出彩虹横空、盘龙戏珠等瑰丽景色。龙门两岸,芭蕉翠绿,叶上悬挂着颗颗水珠。瀑下深潭,浪群兜着圈子,你推我拥地向下奔去,涌向弯弯曲曲的打帮河。龙门之上,现筑有吊桥一座,游人从桥上行走,俯视滔滔龙门之水,耳闻轰轰水流之声,不禁会感到有点头晕目眩了。
天星洞位于银链坠潭瀑布稍上游,是黄果树瀑布群风景区中较为壮观的一个洞穴。
关岭大瀑布是由7级瀑布组成的多级瀑布,在总长数千米的河段上,形成一个总落差为410米的大瀑布。沿着滴水滩瀑布上行,便可依次观赏到关岭大瀑布其余6个瀑布各自的景色。
红岩碑在关岭县城南10千米处的晒甲山上,山顶上有红色峭壁,在高6米、宽10米的范围内,有40余个字。字为青色,大的一个字1米多,小的0.2~0.3米,仿佛天然形成,字形非篆非籀,人莫能识。最早在明代嘉靖年间(16世纪中叶)就有关于此碑的记载,直至今日仍未有定论。
关索岭在关岭县城东22千米处。山顶有关索庙和御书楼。关索庙供奉传说中的关羽第三子关索。传说中,关索忠勇爱民,有其父遗风,诸葛亮南征,关索为先锋,路经此岭,饥渴无水,关索以乘马刨地出水成泉。现此岭半山有马刨泉。御书楼有康熙皇帝御书“滇黔锁钥”匾额。两岸奇峰峻石,断壁矗立,林木苍郁。主要景观为喀斯特地貌,景点有仙人岩、少寨溶洞群、桂花台、鸬鹚架、江心岛等。沿岸村庄、田畴、水车串成一幅优美清新的田园风光画卷。
天生桥位于高屯镇东南2千米处,桥身为一巨大的石崖,平地拱起,飞架河谷之上,状如一个巨大的S一形。桥拱跨度103米,桥宽118米,拱高至河水面33米,拱顶岩层厚约40米,堪称世界之最。天生桥融奇、险、秀为一体,鬼斧神工,巍峨壮观。
仙人岩位于景区西部,距高屯镇约3千米的八舟河岸,顶端有四石并立,岩脚有一洞,洞厅约800平方米。
石龙山位于八舟河旁,距县城15千米,方圆几十千米均为原始森林。山上“森林密箐,诸峰罗列,烟郎山椒俨然像伏狮。”相传山中古时建有寺(庵),为八舟一带佛教圣地,历代香客络绎不绝,现只有遗址留存。
桂花台位于八舟河东岸,有40米高,台上有自然生长的数百株桂花树。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区内,总面积19.6平方千米,属湖泊类型风景名胜区。
惠州西湖在惠州城西,包括丰湖、鳄湖、平湖、菱湖和南湖5湖,南北长约6千米,东西宽约4千米。湖内洲渚交错,沿着竹岸杨堤,可见掩映着的红棉水树、百花洲、点翠洲、泗洲塔、九曲桥等景物。湖边山影,倒映水中,烟云聚散,深具曲折变幻之妙。
百花洲在西湖明月湾附近。
明代在洲上建落霞榭,又名花墩。
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在旧址上建镜芙轩,称之为落霞旧址,后改名百花洲。在落霞榭可尽览湖光山色。
点翠洲在平湖中。北宋洲上建有孤屿亭,明代建有点翠洲亭,即风亭,风景似杭州西湖“三潭印月”。1913年在此洲上建留丹亭,以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所牺牲烈士,现辟为文物陈列馆。
惠州西湖历史悠久,始建于五代,宋代已有“五湖六桥八景之说”,明清时得到更全面发展,与杭州西湖齐誉海内外。人文景观丰富,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历代400多位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诗词碑刻和文物古迹。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等一批革命志士曾在这里领导了着名的东征战役,为惠州西湖增添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内涵。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携妾王朝云、子苏过,谪居惠州三年,留下朝云墓、六如亭以及苏轼助款修筑的苏堤、西新桥、东新桥等遗迹;还有苏轼手迹与宋、明、清名人题咏的摩崖石刻。
朝云墓在西湖孤山。朝云随苏东坡谪居惠州,葬于此。墓由僧人筑亭覆盖。
清代道光名士林兆龙曾为之写联:“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故此亭称为六如亭。墓旁碑廊有苏东坡九方遗墨。
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又名大圣塔,因苏东坡“玉塔卧微澜”的诗句而有“玉塔微澜”一景。塔为砖木结构,外面7层,内分13层。现存为明代重建。光绪初年,雷破塔顶一角,长了一株榕树。登临塔顶,可眺惠州全景。
飞鹅岭在南湖北部,山势如鹅张翼。有仙人乘木鹅至此而成岭的传说,惠州也因此有鹅城之称。孙中山、周恩来先后于1923年、1925年登临岭上指挥作战,现尚有战壕与机枪掩体等遗迹。
罗浮山
罗浮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史学家司马迁把罗浮山比作“粤岳”,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它位于广东中部的东江之滨,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境内,总面积260多平方千米,景区大小山峰432座,飞瀑名泉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罗浮山山势雄伟挺拔,风光清静幽的,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着名的避暑胜地。罗浮山又有神仙洞府的美誉,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罗浮山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境内的西樵山为姐妹山,故又名东樵山。
罗浮山主峰飞云顶海拔1296米,峰顶盘圆平坦,花草并茂,云雾缭绕,日出景观壮丽。奇峰怪石林立,400多个峰峦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像玉女,像罗汉,像狮子,像骆驼,真是“满山皆奇石”“峰峰有灵境”。飞瀑名泉众多,罗浮山“满山皆甘泉”“无泉不成瀑”,其中最着名的有白水滴、黄龙洞、白水门、流杯池等,瀑布泉水丰富,终年不竭,入口清凉甘甜。冲虚古观内的“长生井”泉水,宝积寺背后的“卓锡泉”及酥醪观旁“酿泉”为罗浮山三大名泉。冲虚观内的“长生井”泉水为“含锌的优质天然矿泉水”。洞天奇景遍布,全山有大洞天18个,小洞天几百个,洞天是“洞中别有天地”之意。洞景最佳的有朱明、华首、白鹤、黄龙、酥醪等洞。
罗浮山山水绮丽,风光优美,古迹繁多。山上寺观遍立,强盛时期就曾有“九观十八寺二十二庵”之传。较为出名的五观五寺是:冲虚观、酥醪观、白鹤观、九天观、黄龙观;华首寺、宝积寺、延祥寺、明月寺、拔去寺。除冲虚观、延祥寺保存较为完整外,其余寺观已湮没,仅留遗址。罗浮山不仅是道家修炼的神仙洞府、佛家的胜地,也是群贤聚集之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英雄豪杰神游造访者络绎不绝,太史公司马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韩愈、苏轼、杨万里、刘禹锡、朱熹、屈大均、汤显祖等都有咏罗浮山的名篇佳作和题刻。
罗浮山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多科植物生长。尤其在峰峦峪地、洞溪山涧,生长着1200多种药用植物和四时佳果,有天然中草药库之说。粤东四市之一的药市就设在罗浮山冲虚古观的左侧,称洞天药市。主要特产有:罗浮山百草油、云雾甜茶、酥醪菜干、岭南佳果和矿泉水等。
冲虚古观建于晋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知名道教圣地,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冲虚观有三奇:主殿三清殿周围大树环绕,屋顶却无落叶;观内无蜘蛛网;长生井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斗米才能换斗水,三奇至今仍难解其谜。后殿三清宝殿,供奉道教尊神玉清、上清、太清,殿内金碧辉煌,观宇屋顶双龙戏珠,屋檐雕梁画栋。
会仙桥桥全长6米,宽2.9米,高3米,桥面为弯石条砌成,柱头均雕作细劲支承四方体,栏板高52厘米,桥板正中有“会仙桥”三字,为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于清宣统三年所书。相传来源于宋学士苏东坡被贬惠州后巧遇八仙中的何仙姑、铁拐李的故事。
黄龙观位于罗浮山西麓玉女峰下,是罗浮山着名的十八洞天之一。黄龙观是罗浮山道教圣地,终年香火鼎盛,游客不绝。站在“黄龙观口”石碑前仰望黄龙洞,但见青嶂如黛,玉女峰下有一翠球,状如龙珠,翠球两侧有一条白纱随风飘动。翠球就是黄龙洞胜境,纱带就是黄龙瀑布。
朱明洞、元帅楼朱明洞,道教列为第七洞天。秦朝时安期生曾在此寻找长生不老药;汉朝朱真人在此建朱子庵设朝斗坛,修炼太清神丹;东晋葛洪在此炼成九转金丹成道;宋朝时,有人在朝斗坛挖得铜龙六条、铜鱼六条,置观内作为镇山之宝;明朝增城人湛若水在此建精舍讲理学。新中国成立后,部队曾在此建起元帅楼,先后有林彪、叶剑英等7位元帅曾在此疗养。
华首寺是罗浮山第一禅林寺庙,罗浮山佛道并存,和睦相处。兴盛时有九观十八寺,十八寺中以华首寺为第一禅林,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距今1270余年。相传有500华首真人会集于此而得名。冲虚观、黄龙观、华首寺连成一线,作为道佛信徒、香客朝拜地,成为核心景区。
洗药池是由青砖砌成,面积约15平方米,是葛洪和妻子鲍姑平时洗制采集到的中草药的地方,池旁有一苍劲巨石,呈椭圆形,宽4米,高3米,这是古钓鱼台,临池的巨石上有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咏:“仙人洗药池,时闻药香发,洗药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葛洪自幼博览医学古籍,着有《时后备急方》二卷和《仙药篇》,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中草药的知识。
九天观原名明福观,距朱明洞冲虚观2千米,南汉时期建,距今有700余年历史。宋时由苏东坡书写观名(已佚)。明《一统志》载:其内有西华道院,乃张远庵退居之所,观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邝露读书观中,自号明福洞主。清初观渐衰,西华道院亦废。乾隆年间重修建,名九天观。民国时期重修,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正殿为金阙宝殿,下殿为王灵宫殿,左殿为吕祖殿、地母殿,右为客堂。观前有放生池,池旁有7棵水梦松。旧志称:
“基奇古,殆千百年物。”
蝴蝶洞全长300多米,每年夏秋季节,罗浮山蝴蝶漫山飞舞,以此洞为多,因此而得名蝴蝶洞,洞从山腰处穿插而过,当游客出来时,豁然开朗时已是身在另一天地。
飞来石相传冲虚观有位道士值更打坐,忽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有霹雳巨响,次日见此挺立一巨石,不知从何飞来。数旬后,自桂林来游僧说一夜风雨,雷神击穿山峰成穿山,而巨石不知去向,因两者时日相近,便认此石是从桂林穿山飞来的,故称飞来石。
登山索道全长1800米,往返3600米;高差500米;海拔高820米,运行速度每秒钟为1.25米;单程运行时间为21分钟。该索道循环式双人吊椅178个,每小时可乘游客500人,是岭南最长的一条索道。
东江纵队纪念馆1938年10月21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向内地推进,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党组织,勇敢地挑起了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重担,保卫国土,抗击敌人。1943年12月2日,根据指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正式成立,东江地区人民的抗日武装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东江纵队远离党中央,孤悬敌后,处于敌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包围、夹击下,坚持抗日,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1000多人的人民抗日武装,活动遍及东江、北江以及港九等广大地区,建立了450万以上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东江纵队纪念馆于2002年12月1日正式开馆。
桂林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漓江为轴线,北至兴安,南到阳朔,东及灵川,西达龙胜,面积2064平方千米,分为龙胜、临桂、兴安、灵川、桂林、漓江、阳朔7个景区。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始于南朝,兴于唐代,盛于明清。桂林的无穷魅力,源于其拥有世界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地貌构成的奇特自然风光与悠久丰富的人文胜迹。素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称绝于世。
龙胜景区该区以田园风光、温泉瀑布和珍稀植物为特点。在和平乡的龙村一带,层层梯田沿山坡筑就,田随山转,水顺田流,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瀑布如天悬白练,落差达50多米,水流从一座酷似雄鹰展翅的石崖上飞泻,穿岩击石,银花四溅,亿万雾珠化成道道彩虹,艳丽夺目,美不胜收。矮岭温泉以优良的水质及周围茂密的森林而成为度假、旅游、疗养胜地。花坪自然保护区则是科学考察、探险旅游的好去处,共有动物115种,植物1300多种,竹有20多种,杜鹃花达30余种,其中以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杉最为珍贵,被称为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竹的世界,花的海洋。
临桂景区该区因风景名胜与人文荟萃而着名。境内地形复杂,山区、丘陵、平原、岩溶地貌兼而有之。自然景观有水仙岩、化岩、红滩瀑布和九华瀑布;文物古迹有古桂柳运河、陈氏宗祠、李宗仁故居等。临桂人杰地灵,人才荟萃,在清代的三朝科举中,临桂连出两位状元,8位进士,史称“三科两状元,一县八进士”。
筑于唐代的古桂柳运河,又名南陡河,上接漓江,达湖南、广东,下通柳江,达桂西以北以及云、贵,成为沟通西南各省的动脉,对唐代及历代边疆开发、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均有重要作用。有“北有灵渠,南有陡河”之誉。
兴安景区该景区以历史遗址和山岳景观见长。
灵渠建于公元前214年,和都江堰、郑国渠并列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的凿通,使海洋河三七分流,从而沟通了珠江与长江水系,保证了秦军的南粮北运和物质供应,完成了统一祖国的大业。迄今,该工程不仅完整地保存,而且仍灌溉着4万余亩农田,其建造技术堪称世上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