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
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8941平方千米,景区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咸水湖、念青唐古拉雪山和现代冰川遗迹,以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下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完整而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生态系统,全球稀有的高原代表性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也孕育出藏民族独特神秘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属断块山。西接岗库卡耻山脉,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同时将西藏划分成藏北、藏南、臧东南三大区域。东西长约600千米,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西北侧为藏北大湖区,其中最大的是纳木错湖。拉萨市位于山脉东南侧。在拉萨市与纳木错之间,有三峰并峙,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山岭陡峻。东段波密县、察隅县一带的河谷下降到海拔2000~3000米,形成高山深谷。当地降水量大,有利于冰川发育,是海洋性季风冰川区。察隅县北部的阿扎冰川位于海拔6610米的若尼峰,峰上雪线不过4600米,冰川延伸20千米,末端下降到2500米,穿行于森林带中,形成蓝白两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是雅鲁藏布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纳木错是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形成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且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拉萨以北当雄县和榜额县之间,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125米。纳木错是西藏三大神湖之一,也是藏传佛教的着名圣地,“纳木错”
一词是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
之意。纳木错东南部是直插云霄、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是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水天相融,天湖像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蓝的天、碧蓝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
纳木错的湖水含盐量高,流域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
每到藏历羊年,僧人信徒还有环绕纳木灵湖朝拜、转湖念经的风俗。纳木错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湖中5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它们是五方佛的化身。此外还有5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岛上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奇异的石峰和幽静的岩洞。
唐古拉山-怒江源
唐古拉山-怒江源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多县境内,总面积约为8598平方千米。由于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条件,景区包括了羌塘草原、大陆性冰川、雪山、大河源头、高原地热等自然景观,和一批体现高原民族与恶劣气候抗争并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景区峰险谷深、水流湍急、雄奇壮观,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
“唐古拉”是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是在5000米的高原上耸起来的山脉,东段是西藏与青海的界山,东南与横断山脉相接。唐古拉山山脉高度在6000米左右,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峰名)6099米,它与喀喇昆仑山脉相连,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山体宽约150千米,主峰格拉丹冬是长江正源沱沱河和通天河的发源地。现在还有小规模更新世冰川残留,刃脊、角峰、冰川地形普遍,中更世形成的冰川比今天的大约28倍,准平原面上可形成小片冰盖,它的两坡冰川堆积物厚达800米以上。冰川消融后,山地就急速上升。两侧则承受更多的泥沙石砾,发生地层下陷,形成近东西走向的湖区并喷出温泉。山坡上形成喀斯特地形。南坡比北坡的冰川少。
唐古拉山是怒江和长江的发源地。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分布,青藏公路经此。
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混生有垫状植物。
怒江源出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上游叫黑水河,藏名叫“那曲”。怒江两岸,东边是怒山(又名碧罗雪山),西边是高黎贡山,许多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峰顶积雪皑皑,而怒江河床海拔仅800米左右,河谷与山巅高差3000~4000米,山高、谷深,水流声如怒吼,故名怒江。怒江大峡谷不仅可以漂流探险,两岸还有许多飞瀑流泉,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色雄奇壮观。
风景区是珍稀动植物的家园,有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野驴、野牦牛、黑颈鹤等,以及雪莲花、虫草等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
风景区内羌塘草原上的藏族一直保持着古代羌族的游牧传统,逐水草而居,保持着游牧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游牧族群的社会结构、等级制度和价值体系等。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千米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是乐山最着名的景观。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传说中的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为海通禅师,他本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见民众饱受洪水之害,便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
为了筹集资金,海通禅师四处化缘,积少成多,20年过去了,可谓历尽艰难,终于解决了经费问题。开凿之日,老百姓兴奋地赶来看热闹,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方可开工。海通禅师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禅师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
海通禅师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禅师死后,他的徒弟们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一座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1米的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为世人所瞩目。
乐山大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入,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左侧也有水沟并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四川黄龙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面积700平方千米。
公元前约2600年,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蚕丛氏)之女为妻,这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岷山上游的历史。公元前约2200年,出生在岷江上游的禹率领氏羌部落从岷江江源起步,开始疏导岷江,部分氏羌人由游牧转向农耕。
黄龙名字的由来,竟和大禹治水有关。据《松潘县志》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导水,自茂州而止,始有蜗江……后黄龙修道成仙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拜。”
黄龙沟尽头五彩池旁的黄龙古寺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得此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5里。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共5殿,现存观音殿及殿内10座罗汉塑像,正殿塑有身披玄色道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坐像。甚至有人凭借形象上的雷同而断言,之所以有黄龙的奇观,原是黄龙真人在羽化升仙前日日磨豆浆,豆浆溢满顺山势而下,长年累月结得的仙缘。
九寨沟
古时候,有大山之神,主管草木万物,名“比央朵明热巴”,该神有9个女儿,个个美貌贤惠、勤劳、善良,然而神则恨女难成大器,又害怕女儿们嫁人而去,自己孤身难待来日,于是便于水晶般大岩中,选出秀丽舒适的楼阁庭院,锁女于其中,不让她们外出。
姑娘们虽深感父爱,但又想走出楼阁看看世界。父亲不允许,她们左右为难,叹山门难出,思来想去,决计变为蜜蜂随父进出。大姐首先实施了这个计划,附于父体,化为蜂,学得父亲开、关山门的方法,一天便趁父亲外出领众妹妹化为彩蝶出山门翔于蓝天。
时值正午,姑娘们来到十二山峰上空,看见地上沟谷纵横,毒烟四起,生灵涂炭。细寻,见清流被污染,人民饮水而病、亡,鸟兽亦遭其害。9位姑娘访得一病危老妈,老妈劝姑娘快快离开此地,因为有妖魔叫“蛇魔扎”,言欲收杀10万生灵,方能得道成仙,天下无敌,溪流中全为妖魔所投毒物。
姑娘们听了此话,恍然明白阿爸近日愁颜的原因,便问老妈:“如此妖魔,比央朵明热巴为何不管?”老妈言道:“他呀,几次都败给妖魔了。”
姑娘们共同商量灭妖大计,并请教舅舅,舅舅交给她们“万宝金针”,说只要把金针筒对着妖魔叫声你们阿妈的名字,万根金针就会刺破妖魔的眼珠和心脏;若还不行,你们再连叫三声我的名字,我即来协助你们。妖魔死后,你们将这绿宝石串珠撒向12座山峰,便会使山沟翠绿一片。
姑娘们记牢舅舅的话,回到山峰脚下,战败了蛇魔扎。后来,9个姑娘分别嫁给了9个强壮的藏族青年,他们分别住在9个藏族村寨里。于是,后人便称此地为九寨沟。九寨沟传说甚多,这是其一。
明代弘治元年《湖广岳州府志》最早描写过百仗峡景观:“百丈崖,一名百丈峡,在(慈利)县西一百六十里,九溪卫西南七十里。山崖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永定最险。”民国《慈利县志》对百丈峡以北的山水称道:“万石笋立,高秀入云,石并赭赤,弥漫皆遍,连峰高卑,闯眼突兀,寄甲天下。中为闸口关,明代旧戍也,是为九溪四关之一。”清嘉庆《慈利县志》又载:“闸口关在九溪卫西南,两崖壁立,本系一山,中劈一径,两旁如削,通茅岗、桑植二司及西南二十四司。”今查明闸口关在索溪峪土家族乡军地坪村,与原朝阳寺仅一水相隔。民国《慈利县志》又载:“(百丈)峡,袤三十里,两岸岈合,县界中分。西崖飞壁有‘百丈峡爷三字,字径丈许,悬崖万仞,大书深刻,疑为鬼工。”
清代乾隆举人庄以宽编纂《永定县志》时,把金鞭岩、百丈峡概括为“层岩涌塔”和“危峡啼猿”,列入永定八景,并写道:“青岩山,其前五山并立,层峙如浮图。中一峰最峻拔,上插宵汉,晴辉雪积,最擅奇观。”
青海湖
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以湖泊为主体,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的高原湖泊风景区。着名的唐蕃古道(唐代长安至吐蕃逻些城)以及丝路辅道在此留存许多历史文化遗址。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湖水蔚蓝而得名,面积达4635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青海省名称的由来和象征。历史上,青海湖曾有鲜水、西海、羌海、青海之名。1929年青海省成立后,才由青海定名为青海湖。
青海湖湖面略呈椭圆形,环湖周长360千米。青海地处青海高原,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9米,含盐度为千分之六。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湖的四周被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橡皮山4座高山所环拥。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青海湖正是具有高原湖泊那种空阔、粗犷、质朴、沉静的特征。青海湖的美是原始的美,不雕琢的自然之美。夏秋之际,湖畔山青草绿,水秀云高,景色十分绮丽。水天一色的青海湖蔚蓝似海洋,它蓝得纯净、深湛、温柔、典雅。冬季,牧草一片金黄,浩渺的湖面冰封玉砌。
青海湖有两个子湖,即东南岸的耳海和东北岸的尕海。湖中分布着5个美丽的小岛:海心山、鸟岛、沙岛、蛋岛和石岛,其中海心山和鸟岛都是着名的游览胜地。
海心山在青海湖中心偏南,故名“海心”。高出湖面约76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四望湖水茫茫,岛由花岗岩、片麻岩等组成,上覆红色黏土,林木葱茏,风光旖旎,恍若仙境。
海心山有许多传说典故。历史上海心山被称为龙驹岛,是北朝时吐谷浑放养“日行千里”的“龙驹”的地方。传说海心山还是神佛移来压泉眼的石山。
鸟岛位于青海湖的西北部布哈河三角洲上,面积0.8平方千米,状似蝌蚪,因多鸟而得名,是青海湖最着名的景点。
鸟岛是群鸟聚会之所,数以十万计的各种候鸟一年一度来此欢度盛夏,成为青海湖的一大奇观绝景。春天,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成群结队从南方飞来,鸟群此起彼落,把整个小岛遮盖得严严实实。到了产卵季节,群鸟筑巢垒窝,全岛铺满了密密麻麻的鸟蛋,俯拾皆是。经过20多个昼夜的孵化,雏鸟相继出壳,叽叽喳喳,全岛一片生气。当雏鸟羽毛渐丰,双亲带着它们到处去游荡、觅食。到9月、10月间,群鸟纷纷向南飞迁。
日月山在青海湖东湟源县,海拔3489米。因土色发红,古称赤岭。相传唐代为了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进藏,经过此地时,将日月宝镜置于此地,故以此得名。
日月山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东西景象完全不同:以东为农业区,阡陌纵横,河湟谷地是全省的产粮地区;以西为牧业区,草原辽阔,干旱少雨。
历史上,这里也是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线。日月山在唐代,是大唐与吐蕃交往的“唐蕃古道”的要地。现在进入西藏的青藏公路也从此经过。1984年在青藏公路日月山口修建了日月亭,陈列唐蕃分界碑等文物和青藏公路修路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