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76机上装有全天候昼夜起飞着陆设备,包括自动飞行操纵系统计算机和自动着陆系统计算机。机头雷达罩内装有大型气象和地面图形雷达。伊尔-76安装有电子对抗设备,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红外诱饵发射装置、外挂电子对抗吊舱。多种伊尔-76的改进型上装有雷达瞄准的2门23毫米口径的自卫火炮。在许多民用的伊尔-76上也有这一火炮系统,这是因为苏联军方希望民用的伊尔-76在战时也能迅速为军方所用。
轰炸机
轰炸机是对地面目标及海上目标实施轰炸的军用飞机。它的特点是:航程远,载重大,突击力强等,按载弹量区分重型(10吨以上),中型(5~10吨),轻型(3~5吨);按航程分远程(8000千米以上),中程(3000~8000千米)和近程(3000千米以内)。按执行任务区分战略轰炸机和战术轰炸机(歼击轰炸机)。
“二战”期间的美制B-29、英制“兰加斯特”、苏制杜-2轰炸机等都是着名机种。战后,美国研制了B-52亚音速轰炸机,载弹量达18~26t;苏制Tu-20型,载弹量15~25吨。20世纪60年代末,可变后掠翼超音速轰炸机问世,美制FB-111、苏制“逆火”图-22M等,它们都备有先进火控系统。可保障全天候精确轰炸,可携带常规炸弹、精确制导炸弹、巡航导弹和其他导弹。
随着现代武器准备的发展和空战特点的改变,今后轰炸机将向抗电子干扰、“隐身”、提高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提高轰炸精度等方向发展,以B-1、B-2隐形轰炸机为代表。
轰-5轰炸机
轰-5战术轰炸机,是我国以苏制伊尔-28喷气轰炸机研制的轻型战术轰炸机。轰-5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平直翼型,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一种前线轰炸机。机头的玻璃舱是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为导航和光学轰炸瞄准提供了良好视野。
1948年7月8日,苏联伊留申飞机设计局的试飞员V.K.克契纳奇驾驶伊尔-28轰炸机原型机首飞。1950年“五一”节,伊尔-28首次公开出现,同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共生产几千架。伊尔-28轰炸型是伊尔-28的基本型,可携带常规炸弹或小型核武器。
中国空军首次在1955年1月18日发动的解放一江山的三军联合战役中使用了杜-2和伊尔-28轰炸机,成功地掩护了登陆部队作战,有力打击了敌人的环岛防御工事和守军舰只。
之后,中国军方打算获取苏联授权组装生产伊尔-28,但在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此计划破产。中国军方开始通过局部改进伊尔-28的设计,自行仿制生产,并取代号为轰-5。轰-5于1963年1月开始投入研制,1966年9月25日,首架轰-5在哈尔滨厂试飞成功。1967年4月,轰-5进入量产,随后装备部队。1984年,轰-5停产。轰-5采用了两台涡喷-5甲型涡喷发动机,该发动机是歼-5战斗机使用的涡喷-5发动机的改进型,单台推力可达26.48千牛。
轰-5的主要设备包括轰炸雷达、自动领航仪、敌我识别器及各种通信导航设备等。炸弹舱在机身中部,正常载弹量1000千克,最大载弹量3000千克。
机头一门固定航炮,机尾炮塔有两门活动航炮。炸弹舱内携带4枚500千克或12枚250千克炸弹。翼下还有8个挂架,可挂火箭弹或炸弹。机头机尾各装两门23毫米机炮,总备弹量为650发。
轰-5基型衍生出了轰-5甲,加大了航程,减小了起降滑跑距离。还有鱼雷轰炸机、核弹投放机、轰教-5教练机和光学摄影侦察型轰侦-5、电子对抗机等机型。其中轰侦-5的航程大于轰-5基型。
轰-5在国内装备了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在海军内使用的是轰-5鱼雷型,主要作为鱼雷轰炸机使用,可外挂鱼雷和副油箱。
轰-6轰炸机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制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图-16于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联军中担任了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我国于1959年开始引进并仿制图-16,在此基础上研制出轰-6轰炸机。
至今该机仍是我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还在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不断进行改进。预计轰-6系列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轰-6是当时中国试制的吨位最大的飞机,全机零件多,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及工作量大。该机于1968年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中型轰炸机的历史,填补了许多航空工业的空白。
轰-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双梁盒式结构。焦点线后掠角35毅,翼弦平面下反角3毅,安装角1毅。整个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机翼后缘全展长上装有内、外襟翼和副翼。襟翼为后退开缝式,最大偏转角35毅,副翼上装有内气动轴向补偿和调整片。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型机身。机头有玻璃镶嵌的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驾驶舱下机腹部的凸起内装导航雷达。驾驶舱内两名飞行员均有独立的操纵系统,操纵系统分硬式操纵和混合式操纵。起落架由前、主起落架和尾橇组成。前起落架装有油液氮气缓冲支柱,双轮,有前轮转弯机构。主起落架也各有一个装有油液氮气的缓冲支柱,支柱头部各铰接有一个小车架,小车架上装有前后并列的4个机轮。在机身尾部还装有着陆阻力伞。仿制时还有一些小改进,如图-16的垂直尾翼翼尖为木质结构,对材质要求苛刻,结构复杂,工艺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结果在试制时从大量的木材中勉强做出了一件。最后决定用玻璃钢代替木材,经一年多时间设计制出了玻璃钢翼尖,强度、电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发动机舱位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采用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仿制的涡喷-8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推力7650千克,最大推力9310千克,瞬间推力10300千克。由于国内工业技术的限制,涡喷-8发动机比原型的图曼采夫发动机推力小3000多千克,但经过在气动外形上的努力,轰-6的速度比图-16基型还略有提高。涡喷-8的原型为苏联夭廿-3禺发动机,最大推力93千牛,相当于涡喷-6的3倍,全重3.1吨,最大直径1.4米。为生产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匹配几百台精密、专用、大型设备和大型试车台。它的涡轮盘毛坯要万吨水压机锻制,每台发动机,其原材料需高温合金15吨,有色金属9.5吨以上。当时世界上仅美、英、苏才有能力生产这种大推力发动机。1961年,涡喷-8试车成功。从这个漫长的认识客观规律的征程中,中国设计、工艺、生产人员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发动机专家。
轰-6的主要作战武器为多种普通炸弹,舱内正常载重量3000千克。
机上装有共7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头一门,机身上、下、尾部炮塔各两门,由射击瞄准雷达或光学瞄准具控制。1981年,在轰-6机上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深受部队欢迎。为了提高轰-6的自卫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轰-6机加装自卫干扰设备的改装。
其炸弹武器包括核弹、普通炸弹、高阻爆破炸弹等。主要作为常规轰炸力量使用,并能使用我国研制的各种空投型核武器。
轰-6原型机研制成功后,西飞进一步研制了轰-6的第一个正式型号轰-6甲。在此之前,西安飞机制造厂于1963年接收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9年用苏联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实际上这是一架我国组装的图-16),改装为核航弹运载试验机,代号21-511任务,1964年改装完毕。1965年5月14日,中国轰炸航空兵某师李源一机组驾驶这架图-16飞机,首次空投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8年5月15日,轰-6甲通过生产定型,解放军空军拥有了国产化的大型轰炸机,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投产。1967年,轰-6甲执行了我国第一次氢弹试爆,并取得成功。
随后在甲型的基础上发展了轰-6乙型中程侦察机,1979年定型,装有航丁-42型红外相机。到1975年,轰-6丙型开始论证,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飞,1983年5月完成鉴定,同年底交付空军。主要改动包括加装电子干扰、电子侦察、电子警戒及可投放金属丝或金属箔条,增强了轰-6的自卫能力。之后还发展了轰电-6玉/域电子干扰机、轰电侦-6玉/域电子侦察机等。1987年玉型机由空军开始研制,1990年6月首飞,1992年定型。域型机1993年开始研制,1996年定型。
海军航空兵于1967年轰-6还在研制时就提出了研制反舰改型轰-6丁(轰-6D),因“文化大革命”影响,1981年8月29日才首飞成功。经多次导弹试射后,1984年12月24日轰-6丁通过技术鉴定,批准生产交付使用。1985年通过鉴定。轰-6D主要作为反舰导弹载机,保留了原有作战能力,装备了C-601、C-801等多种反舰导弹。
轰-6基本技术数据如下。
机长:34.800米;翼展:34.189米;机翼面积:167.55平方米;机翼平均气动力弦长:5.021米;机高:9.850米;最大平飞速度:1014千米/小时;巡航速度:0.75马赫;正常起飞重量:72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5800千克;最大着陆重量:55000千克;正常载弹量:3000千克;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自卫武器:7门航炮;实用升限:13100米;最大航程:6000千米;起飞滑跑距离:1670米;着陆滑跑距离:1655米(不放减速伞),1050米(放减速伞)。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是“二战”期间最着名的轰炸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德国在这种轰炸机的帮助下成功发动闪电战,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图卡轰炸机从1938年开始服役,仅1938年一年就生产了950架。在“二战”开始之前,德国空军就已经装备了9个俯冲轰炸机团,共350架斯图卡轰炸机。斯图卡轰炸机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它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发声装置。这让斯图卡在俯冲时能够发出一种极为尖锐的声音,以制造一种恐怖心理,打击了敌人士气。
1939年9月1日,德军撕毁《日内瓦协议》,发动对波兰的全面进攻,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对波兰的整个会战中,德军出动了200多架斯图卡轰炸机攻击波兰重要据点和保护德国的突进机械化部队。
其中140架Ju-87对华沙市附近的桥梁、炮兵阵地、街道和铁路进行了大规模准确的轰炸,摧毁了波兰人精心修筑的大量坚固据点,迫使失去了重要据点的十多万华沙守军投降。9月16日,斯图卡袭击了布祖拉河两岸的许多渡口,当场击沉了海尔港内1540t的“韦佛尔”号驱逐舰及“克里夫”号布雷舰。
9月9日,15万波兰军队终于会合到一起,它们向波兹南的德军发动大举进攻。
但是此时德军的空军联络小分队已经和巡航的斯图卡联络上,冲锋的波兰人还没有遇到德军的地面部队就遭到大批斯图卡的轰炸。
在整个对波兰的战役中,斯图卡大显神威,仅仅损失了38架,大约占参战斯图卡总数的10%(这个数字少于德国空军的平均战损——18%),这也成就了斯图卡轰炸机的赫赫声名。但是由于大部分波兰空军主力在开战一周内就失去战斗力,而且波兰军队也缺少足够的防空武器,使得斯图卡的一些缺点被掩饰了。这些缺点在之后的战役中集中爆发出来!
在1940年争夺丹麦和挪威的战争中,斯图卡表现得仍然十分出色,除了用精确的投弹支援德国步兵以外,斯图卡R型还曾成功封锁了海岸线,切断了英国远征军对这两国的支援。但在随后的法兰西战役中,斯图卡的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出来。
首先,斯图卡的速度很慢,机动性很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己方战斗机保护,在敌方的战斗机攻击下,斯图卡打不过又逃不掉。其次,斯图卡的机身较为脆弱,关键部位没有装甲保护。如果遭遇到敌军防空火力和敌军战斗机的袭击,很容易战损。最后,斯图卡的航程较短,需要占领敌军的机场予以使用,这在战时并不容易。在大不列颠战役中,斯图卡就因此吃了大亏。会战一开始336架Ju-87B参与对英国的轰炸。但是德军主力Bf-109战斗机的航程太短,无法全程保护轰炸机。在英国上空斯图卡经常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下遭遇英国机动性极强的喷火式和飓风式的打击。斯图卡根本无法对付,曾经一天之内被击落30架。为了避免更重大的损失,德军停止了使用斯图卡轰炸英国。
Ju-87DD型是斯图卡的最终版本,也是最完美的型号。它是在Ju-87B的基础上,根据法兰西战役和大不列颠战役的教训进行的最终改进型。它主要针对斯图卡的三个主要缺陷:航程短、空战能力差和对地空武器防御能力差进行了完善。采用新式的1400马力的尤莫211J型引擎。全新的引擎让飞机时速提高到400千米以上,航程扩大到1200千米,载弹量也增加到1800千克(载弹量相当于一般的轻型中空轰炸机了)。为了提高空战能力,在后舱换装了一挺双联装MG17机枪,增加了飞机的自卫能力。为提高对地面武器的防御能力,在关键部位加装了重达1000千克的装甲。这种设计使得飞机在俯冲的时候可以承受机枪和小口径火炮的打击。D型除了保留斯图卡系列差劲的机动性能以外,整体作战能力比B型提高了一倍左右。整个D型作为斯图卡的主力机型,“二战”期间一共生产了3000架。
Ju-87G型是斯图卡系列的反坦克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机翼二侧改装二门37毫米Flak18型长管反坦克炮,配有24枚钨芯穿甲弹,初速高、穿透力强,火力十分强大。该飞机1943年改装成功,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大量使用。其实这也是德军无奈的举动。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后很快发现自己的主力坦克都无法和苏联主力T-34坦克对抗。
传统的斯图卡的反坦克作战,都是以近距离投掷炸弹,用破片将坦克摧毁。
这对于英、法装甲薄弱但是机动性强的坦克很有效,但是很难破坏装甲厚重的苏联坦克。曾经有过30架斯图卡空袭一支集结的苏联坦克部队,结果斯图卡投出了全部的炸弹,只摧毁了一辆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