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孩子还不知道盗窃虚拟物品是不是犯罪,所以说现在也是这方面努力。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相信我们现在在反账号盗窃绝对是一流的,很多概念很多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因为没有经历过。
“域名风波”
我们认为ICQ只是一个即时信息的代名词,何况如果说到注册专利,我们早已在国内注册了,而他们当时并没有注册,所以他们强行要求我们更改域名,是一种很霸道的行为。
与AOL之争
为了能有一个好的网站入口,马化腾分别在1998年11月7日和1999年1月26日注册了与QICQ对应的oicq.com和oicq.net域名。然而在1999年8—9月的短短数十天内,拥有oicq.com和oicq.net两个域名的马化腾公司分别两次收到持有ICQ软件及icq.com域名的AOL(美国在线)发来的投诉书,称腾讯公司注册的域名侵犯其知识产权,要求腾讯公司将域名oicq.com和oicq.net免费转让给他们。
当时的一个大背景是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后,和香港华娱电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在中国非常火爆的OICQ是复制了当时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ICQ,其所有者是美国在线,因此,美国在线当然不会轻易任由腾讯公司使用OICQ这个名字。
马化腾表示:
我们具体改域名的时间大概是今年(2000年)4月份。其实ICQ很早就留意我们了,去年(1999年)的八九月份的时候发过两次律师函过来。第一次只是一个简单的声明,可能是他们那边的华人帮忙汉化的吧,发过来的律师函全是很大的汉字,然后还附带了几张图片,全是我们网站以前老版本的截屏图像。当时我们没有理他。后来又来了一封很厚的律师函,是属于正式起诉的那种。我们认为ICQ只是一个即时信息的代名词,何况如果说到注册专利,我们早已在国内注册了,而他们当时并没有注册,所以他们强行要求我们更改域名,是一种很霸道的行为。
AOL确实有点仗势欺人,他们在当时律师函上说,现在已经有一个smsicq的案例,是AOL赢得了这场官司。而这可以让法官作为案例比较,因此你们也注定要输的,劝你们早点撤换域名,不要再争了。
2000年3月3日,AOL正式向位于明尼苏达州的NAF(全美仲裁论坛)递交起诉书,并以律师函通知腾讯公司向NAF提交域名争议答辩书。
面对如此强势的AOL,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找到了IDG,请他们帮忙找律师应诉。根据NAF(全美仲裁论坛)的仲裁书,腾讯公司对美国在线的指控做出了答辩。在仲裁会议上,两位律师分别代表美国在线和腾讯公司进行了仲裁辩护。
2000年3月21日,仲裁员詹姆士·卡莫迪最后签署了仲裁判决书,判定腾讯将这两个域名还给美国在线。AOL指责腾讯公司一直企图通过注册“0icq”来代替“oicq”,用数字“0”来代替字母“O”,并阐述这是腾讯公司恶意注册的一个明显例子。尽管腾讯尖锐地指出当时AOL并没有在美国境内注册“oicq”,更重要的是甚至没有在中国注册,但是仍然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仲裁结果唯一产生混乱的是在2000年的某一天,oicq.com这个腾讯曾经使用过的主域名之一,突然出现万人掉线的情形。而且这次掉线并非出于技术故障,而是腾讯有意为之。腾讯就这样悄然停止了这个域名的使用。
当有人问道后来为什么腾讯公司还是改换了域名时,马化腾无奈地说道:
最后出了判决结果,我们也没办法。其实也就是和金智塔公司处于相同的境地。
至于当时金智塔是个什么样的境地,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
1999年12月8日,金智塔公司为了其开发的国内第一款图形MUD《人在江湖》,通过深圳某一电脑公司在美国Network Solutions注册了两个国际域名gameicq.com和gameicq.net,取gameicq的目的是想体现在线游戏的宗旨:In Game,I Seek You(在游戏中,我找到了你)。2000年7月上旬,美国在线发了一封正式书函给金智塔公司,称ICQ是他们的专利,域名gameicq.com含有ICQ,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并要求金智塔公司将域名gameicq.com免费转让给他们。7月下旬美国在线发了第二封正式书函给金智塔公司,威胁金智塔公司如果不立即放弃这个域名他们将付诸法律解决。8月13日美国在线又发了一封长达数百页的国际信函给金智塔公司,信中控告金智塔公司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并要求金智塔公司于8月17号向WIPO提交域名争议答辩书。
2000年10月11日,位于瑞士日内瓦的WIPO域名争议仲裁中心(以下简称为WIPO仲裁中心)对域名“gameicq.com”和“game-icq.net”作出了裁决,WIPO仲裁中心新西兰籍的仲裁员Ian Barker QC判定深圳金智塔电脑软件公司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gameicq.com”和“gameicq.net”,应将这两个域名还给美国在线。
类似的纠纷还有:美国著名新闻机构CNN与上海美亚在线就“cnnews.com”域名的争议。2000年10月初,美国著名新闻机构CNN通过律师致电美亚在线,认为美亚在线旗下的网站“www.cnnews.com”与CNN商标接近,要求美亚在线停止使用这一域名,并要求在10月16日之前把“www.cnnews.com”无偿让与美国CNN。
面对如此强势的仲裁,马化腾甚至没有把这次更名事件做特别的公告,一切都好像本该如此的样子。为避免再次受困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问题,马化腾带领着腾讯做了一系列的改变。2001年3月,腾讯推出最新测试版OICQ2000 Build0325。这次“OICQ2000”直接更名为“QQ2000”。
从此,登录腾讯的网站,也会发现所有OICQ文字均已经被QQ所代替!似乎在转眼间,OICQ从网上蒸发。并且腾讯一直在免费使用的一些家喻户晓的头像———史奴比、大力水手、Kitty猫等美国迪士尼公司独有的卡通图片也从QQ中消失了。用户可以自己设置头像是QQ一个颇有创意的亮点,作为一个ICQ的简化软件,这是QQ自创的设计,对于快速识别用户以及提高软件的趣味性无疑加足了分数,广大网友对于此项设计十分满意。
面对.com域名
眼睁睁看着苦心经营的品牌付之东流。2001年4月,腾讯公司为避免再侵犯知识产权,将其即时通信软件的名称“OICQ”更名为“腾讯QQ”,并启用新域名tencent.com及tencent.net,此后整整两年时间,腾讯公司一直以tencent.com域名作为其主要网站入口。
但好景不长,腾讯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与腾讯业务极其相似的“QQ信使”、“QQ俱乐部”网页,这些网页来自一个域名为QQ.COM.CN的网站。
2002年12月,腾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提出对QQ.COM.CN域名的投诉书。真是当了被告当原告。虽然被投诉人在网站内容上与腾讯QQ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还有利用QQ名称之嫌,然而,北京鼎扬科技有限公司杨飞雪注册了QQ.COM.CN域名的时间早于腾讯现有名称诞生的时间(早在1999年6月23日就已被注册)。2003年1月16日,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不支持投诉人腾讯的投诉请求,驳回其投诉,并一致裁定维持被投诉人杨飞雪作为QQ.COM.CN域名注册人地位。
不幸的是,继QQ.COM.CN域名被同行提前拥有后,腾讯QQ再次在CN二级域名开放的20分钟内,被别人抢注了QQ.CN域名。QQ.CN被确认为厦门注册商商务中国(www.bizcn.com)升级成功,注册人是原先三级域名qq.hl.cn的持有者黑龙江数据通信局的刘先生。所有与QQ品牌相关联的域名,腾讯一个都没有。
.CN域名允许转让、买卖,因此一些含金量高的CN域名成为争抢的对象。商务中国表示,原先三级域名的注册时间决定了注册人对其二级域名的优先升级权,qq.c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目前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享有优先权的注册人其实并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升级申请,或是注册成功后没有及时交费导致域名面临被删除,这些域名在.CN正式开放后就是公众平等注册了。
2004年1月7日,互联网业界发生了这一幕:qq.com.cn域名的原拥有者杨飞雪,被一家名叫“北京中科三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域名代理商判定为此域名是非法持有,随即当日,该域名的所有权就转移到了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旗下。对于此事,业界争议声很大。
于是,在2004年1月19日上午,腾讯公司通过公关公司跟网易商业报道取得联系,并发来一篇关于QQ事件的说明。说明全文如下:
腾讯公司一贯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直密切关注与QQ相关的域名情况。公司法律部门调查发现,QQ.COM.CN域名的原注册人已于2002年被吊销,已不具备拥有该域名的法律资格。腾讯随即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及相关法规向主管机构提出域名申请,并于2004年1月7日依法注册了QQ.COM.CN域名。作为该域名的合法拥有者,腾讯将可以为广大QQ用户提供访问便利,更好地维护广大QQ用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