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的奔波,所以免不了跌倒或迷失。当孤独的时候,就会感到无比的尴尬和心累,当碰壁的时候就会产生悔恨烦恼,其实这些都只是一种无奈地发泄,总以为这样就会将它变得更苍白更脆弱。其实如果你愿意真正从心底去扭转,那你的人生将永不停止。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难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每当充满信心采取行动时,就永远无法预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成功,亦或失败。不论最终成功与否,这些尝试都是可贵的。才是用智慧和行动书写的经历。事实上,往往可以从失败的经历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失败或过错而惩罚自己,每个成长经历重要的不是悔恨的程度,而是改正的力度。
许多烦恼常常源于同自己过不去,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有了一点挫折、烦恼,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之中,那么其人生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还有的人犯了小错误,虽然没有受到惩罚,但由于道德感过重,自责自贬不已,心中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这样不仅失去了快乐的心境,也影响了自我的精神状态。
有时过分苛求自己,也需要对自己敞开同情之心。当自责犯了某个错误,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时,往往会在真正自我和所谓的“犯错嫌疑人”之间竖起一道障碍。只有拥有了善念之心,才能开启宽恕的大门,才能使自己从自轻自鄙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懊悔就像一剂慢性毒药,总会无休止地磨灭意志,不知不觉消耗内在的快乐。懊悔又像蛰伏在生命长堤上看似渺小的蚁群,仿佛总有一天会被它们慢慢所吞噬。
所以要学会宽恕自己。宽恕是指宽大为怀,尽释前嫌。由同情到宽恕,让自己拥有一个空杯开放的心灵,逐步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愤怒与不平。当做了某件违背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事情时,实际行动和做人准则之间就会出现了一道裂缝。这时,只需要努力去修复这道裂缝,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因为过分的自我惩罚只会使自己越发远离道德标准。
所以失败都是特殊的老师,是宝贵的经验,是正确的先导,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错误的结果,并不都是废物或恶果;有些错误的结果,是歪打正着可以妙用的宝贝。因此,面对错误,大可不必怨天尤人,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要在懊悔的泪水中虚度了人生的美好时光。
避免悔恨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在当下。有许多这样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东西是自己的,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则后悔莫及。其实有许多事,在还来不及用心已成旧事;有许多人,在还不懂得珍惜已成故人。我们常常牺牲当下,去换取未知的等待,牺牲今生今世的辛苦,去购买来世的安逸。
生活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环境总是不可预知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总是层出不穷。意外和惊喜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许多人经常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有许多话来不及说,这实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悲哀。
其实人最可悲的是在年轻的时候,有精力去消遣,去享受大自然的赐福,却没有时间、没有金钱,只是在拼命地劳作;等到有了时间、有了金钱,却已经没了青春。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亲人,因为亲人最需要的是陪伴,是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遗憾的事一再发生,但过后再追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是没有用的,“那时候”已经过去,人也已走过了自己的生命行程。
年轻时为之努力的,也许是老年所不需要的。而一个人倘若抱有百折不挠的事业心,坚持健身向上、尽可能积德行善,对家人对朋友倾注满腔热情,懂得感恩和付出,也许在老掉牙的时刻,仍能够对自己说:这辈子没白活,至于其他,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有一句瑞典格言说:“我们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造成我们心理障碍的,影响我们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或丰裕,而取决于我们的心境改变。如果把心灵浸泡在后悔和遗憾的水中,痛苦就必然占据我们的整个心灵。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余恨。
一个聪明人并不会为他所缺少的感到悲哀,而是为他所拥有的感到欣喜。会享受的人能够超越消极的情绪,但不管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不售来回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回来,后悔、抱怨、消沉都无济于事,反而会阻碍继续前进的步伐,最好的方法就是反省放下,忘记它,然后重新开始,千万不要在过去失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将自己的收入算做资本,真正重要的是要学会从损失里去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