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精彩———开花:
释迦牟尼拈花一笑,但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什么是开花?在人生中,把自己最美好的一切奉献出来。不问果实,一切正果已在花中。
———佛涛上人
尘心无我,何惹心尘?我无尘心,并非超脱俗世故作深沉,只是让心境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人在红尘,难免染上尘埃,要想看透不看破,谈何容易?往事如烟,一世年华,自在花开又花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夜明珠,在散发着幽幽的光芒,那是真诚、善良的本性。也许从未听说过修炼,但如果明白了慈善和宽容所蕴涵的魅力时,本能的就知道了光明和正义的可贵,甚至明白了人是应该生存在阳光之下的。
人有时会选择沉默,但沉默久了就想倾吐,沉默里总蓄积着什么,或是沉淀,或是空虚。忙碌着,像自己盼望的那样天南海北的飞,却还是隐隐觉得空虚,料是自己忙碌了躯壳而忽略了内心。记得曾经一个人说:人是靠两条腿走路的,一条是物质,一条是灵魂。两条腿平衡了,才能走得好。人若自省,必生沉默,不知道这是不是智慧的发端;我不想戴着虚伪的面具,虚空的做人,也不想做那种无聊的人格消遣。
面对人生旅途的风风雨雨,总想让自己沉静,想平淡,想潇洒,想超脱,想实实在在的把握自己,想留一份纯情,坦坦荡荡的面对外界;想独自静静的领略黄昏的温柔,绿荫的清幽,蛙鸣的悠扬。然而世俗的喧嚣,常常扰乱耳鼓;尘世的霓虹,令人眼花缭乱;月的圆缺,花的开谢,人的聚散,都会让人黯然神伤;想起曾经面对的点点滴滴,也曾心语无言……人这一生的成长,大概需经历一个先“知”后“觉”的过程。知要向外求,觉要向内求。外观内省,内外兼修,人才能通达明白。生活,若只求诸外,而不求诸内,总是矛盾丛生。人在年轻时以扩张的姿态入世,矛盾里来,纷争里去,在不断的历练中积累阅历、认识世界,有了“知”;到了一定年龄,折腾不动了,不再迎着矛盾上,而求化解回避,人生进入某种收敛的姿态,就需要“觉”来认识自己、安顿自己。
人生,安顿好自己其实很重要。所谓“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一个人活得是否快乐,既取决于处境,也取决于心态。周国平先生说: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是人生两大职责。成长中自设的矛盾减少了,人生会更安稳。在我看来,“觉”就像人心灵张开了慧眼。观人观己、观物观心,知长知短、知得知失,知进知退、知取知舍,知为知不为。觉中反求诸己,“渐渐尊重心性,越活越像自己”。
人生也像太极,一半是外在、一半是内在,外在是现实的、显性的知,内在是精神的、隐性的觉。知让人动,觉让人静,知觉互补,乃得平衡,知觉互动,和谐乃生。“觉”,后才能“悟”。当一个人的认知系统能够内外贯通,物我圆融的时候,大概就离开悟不远了。据说,佛就是大觉悟者。这倒又让我想起木心先生的一句话,大意是顿悟要置于渐悟中,否则就会迷。我想,觉的过程,也是一个渐悟的过程吧,就像苏醒。凝思良久,回想人生是嗟叹,是自怜,是欢悦,是欣然,还是成功,如滚滚的洪潮汹涌,一种感叹划破内心的深处。人生的步履走过艰险,历尽风雨,一路前行,尽管世事炎凉,但未曾因随波而逐流,因逆浪而退缩。当走出了那一方风风雨雨的天地,才蓦然醒悟,人生苦短,生命的长短又何足惜,其实死不一定是终结,谁知道它是不是另一种新生呢?
这些日子反观自己,终究还是抛不开得失二字。一个“患得患失”就把人羁绊住了。人往往在得失之间肯定或否定了自己,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了一个或明或暗的基调,这是大多数人都逃不开的现实功利性。人到中年了,一定要选择停,看。因为体力和精力都有限,前面还有更高的山。
回看自己上山的路,足迹里分明看到:得失多因个人的长短,命运的背后多是因果的种子。人,知道了自己才能知道情势,知道了情势才能知道进退;知道了自己才能知道需要,知道了需要才能知道取舍。某种程度上,如果说人被命运所驱使,倒不如说人导演了自己的命运。如果说人生真有宿命,你的性格就是你的命,你的选择就是你的运。目力有限,就应让自己多修慧眼,法眼和佛眼。
尘心无我,是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心无尘,生命便蕴涵着高贵。而我本宇宙之间的一个孤独游子,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一样,没有深沉典雅、馥郁味醇;淡淡,清清简单直白,清澈见底;宁愿淡散清香也不去沾染世间尘埃;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把一个平平淡淡的自己,交给这个真真实实的世界。敛首低眉处,曾站在红尘的缝隙里,轻叹世间的凉薄;走过了半生的人生旅途,倍感生命的脆弱,几番挣扎,几多反省,终于走出了心的梦魇……我常常痴迷于仰天凝望,独对无尘的心,悄然问,很多世事谁能说得清楚?谁又能判定孰是孰非呢?有些事说透了也就碎了,悲欢都已无所谓。一些结局是既定的,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尘心无我,我无尘心。
人应该把生命的一部分用来自觉和思索;才能寻找内心深处的花开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