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勇
民生,简单地说,就是人民的生活。民生问题就是事关人民生活的问题,主要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牵涉面广,社会各界和人民普遍关注,因而,民生问题往往可成为新闻话题,或被传媒放大、遮蔽,甚或被转移。
民生问题与人类共存亡,如影相随。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民生问题的关注点不同。但是,如何处理好民生问题,总是执政者十分关注的议题。唐朝魏征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同志说过“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而今天的民生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和敏感,更为执政者所关注。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达到一定水平后,民生问题成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正在采取措施着力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主要有哪些呢?2007年8月,中宣部宣教局编写的《关注民生》一书中列举了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住房问题、环保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9个方面。此外,笔者认为,还有群众的宗教信仰问题、社会稳定问题、集体泄愤事件问题等。客观地讲,上述问题都很复杂,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党报民生报道的特点与误区
如果从报道对象上来说,民生报道的主体是群众,涉及群众利益,而不是党报上习惯性报道的官员或领导。如果从报道的视角上说,民生报道多是平视,而不是习惯性的俯视。
(一)党报民生报道的特点
如果从新闻价值要素来分析,民生报道符合以下特点:
1.时新性
民生问题总是当下发生或者潜伏的,因而报道内容的时效性和材料的新颖性是容易理解的。
2.重要性
民生问题既然是人民生活中的问题,人民是个集合的概念,民生报道势必能引起大多数人关心,其重要性自然就彰显出来。
3.接近性
民生问题是人民熟悉的问题,也是人民的利益所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且不说是地理上的接近性,心理上的接近性是毫无疑问的。
4.人情味
民生问题面对的是群众生活和发展中的问题,就需要多一些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满足、服务等,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方,充满人情味。
如果从宣传价值要素来分析,民生报道符合以下特点:
1.政策性
民生新闻涉及的多是社会热点问题,既是群众利益的诉求点,也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民生问题,新闻报道必须要把好政策关,遵守宣传纪律,不能信口开河,误导人民群众,给政府工作添乱。这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突出特点。
2.思想性
民生问题有的是要解决政策问题,有的是要解决思想问题,有的是一时无法解决,只能做解释。因而,对民生问题的报道,就是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民生报道的思想性,就是必须要重视舆论导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化解社会危机。
3.外部性
民生问题多是公共问题,涉及公共性的政策问题,以及公共物品或者公共利益的分配问题,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性。民生报道相应会产生好或者坏的社会效果,远远会超出报道本身。
如果要分析作为主流舆论的党委机关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桥梁和纽带,其民生报道又有自身的特点:
1.党性
党报的党性原则,这是无产阶级报刊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所有舆论机构的工作原则。党报必须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围绕大局,服务人民。
2.权威性
党报的权威性,是由其所代表的党和政府的权威性所决定。我国党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资源之一。党和党报在人民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公信力,关键时候看党报和相信党报,这也是党报指导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3.服务性
我国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二为”方针,即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而民生报道的服务性更加突出,因为特定的报道对象和议题设置,落脚点还是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二)党报民生报道的误区
根据笔者的分析,当前民生报道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三点:
1.把社会新闻当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既可以是重要新闻,也可以是非重要新闻。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有交集,但是社会新闻更多的是侧重于趣味性(人情味)、接近性、反常性等新闻素材。
2.把低俗恶俗当通俗有趣
有些新闻工作者报道思想上存在偏差,以为民生报道就应该是“俗”新闻,片面追求卖点看点,以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偷窥心理等。
3.把“制造麻烦”当“仗义执言”
民生报道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必须把握相关政策的界限,从而确定报道的尺度。决不可以仅凭一腔热血,误导读者,给党和政府的工作帮倒忙,添乱子。特别是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党报民生报道的定位与原则
党报民生报道的基本定位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民生的调查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形势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具体政策,充分认识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把行动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当然,做好民生报道,还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不可分,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不可分,与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四权”要求不可分。总之,党报做好民生报道,其意义重大。
三、党报民生报道的策略
笔者认为,党报做好民生报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逐层深入,步步为营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效果可以依次分为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行动引导。实现的效果越多,报道就越深刻。越是深入的民生报道,其功能越是能达成思想的交流和行动的引导。
2.抢占先机,先声夺人
在网络和电子媒体激烈竞争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要想抢占舆论的制高点,并非易事。但是,党报有获取政府新闻信息的便利,有群众的无比信任,怎样做到先发制人,是值得研究的。
3.议程设置,深度策划
这里包含三个议程和三个舆论场的问题:
其一,面对民生问题,群众或者党报的读者可以自发形成公众议程,这是客观存在的,其对应的是民间舆论场,或者口头舆论场。
其二,传媒有议程设置功能,新闻采编人员可以自觉地选择合适的话题,形成媒介议程,其对应的是媒介舆论,这是专业舆论场,代表的是舆论机构的立场和声音。传媒可以顺应民间舆论,发挥“点火效果”;也可以对民间舆论纠偏,遮蔽或者无语,发挥“灭火效果”。
其三,民间舆论场相对的就是官方舆论场,政府和执政党所关注和要解决的话题形成政策议程。
如何做好三个议程的有效对接、三个舆论场的互动,是值得探究的。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个案:3月20日孙被殴致死,4月25日被媒体报道,8月1日国务院正式废止旧的城市收容遣送法规。
4.话语转换,搭建平台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多种声音、多重话语,包括官方话语、精英话语、民间话语等。要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必须要搭建一个话语平台,以有利于交流。
可以借鉴美国社会学家戈尔曼提出的“框架”理论。戈氏认为,社会事件本就散布各处,彼此无所归属,需通过符号转换始能成为与个人内在心理有所关联的主观认知。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框架”的基础。媒介框架就是大众媒介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使用的某种特定的观点、解释说明的方式、对问题的定义方法和评论的基准等认知模式。[1]
传媒就是类似于西方的NGO(非政府组织),或者NPO(非赢利组织),形成公共领域,将其他的多种话语全部转化成媒介话语(或新闻话语)来对话。民生问题多属于公共问题,涉及公共利益,通过广泛的编读往来、各种信息的交汇和反馈,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
5.调查研究,抓住要害
有学者认为,对于一项政策,人们反对或者支持,原因大致分为:其一,利益;其二,习惯和信念;其三,知识,信息与认知。[2]新闻工作者要用事实说话,就必须重视第一手材料的收集,深入社会生活,做扎实的调查研究。民生报道必须要抓住要害,客观反映情况,所谓偏听偏信都是不利于工作的。
6.报道灵活,注重实效
民生报道有的涉及社会稳定甚至国家机密,不适合公开报道,可采取内参的形式及时反映情况,比如突发的泄愤事件、暴力冲击政府机关等恶性事件。大多数民生新闻可以报道,也要讲究方法,运用多种报道手段,比如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图片报道、策划专栏、明察暗访相结合等。
7.加强学习,提高质量
民生新闻的政策性强,新闻采编人员必须要熟悉最新的政策,思路开阔,具有多学科的素养。具体而言,学习内容包括:
其一,学习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特别是要有哲学家和政治家的头脑,善于解剖社会问题,同时研究报道艺术、语言表达技巧。
其二,学习中共三代领导人的著作和现任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熟悉党的一贯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篇章,仍值得我们细读。
其三,学习党中央和政府文件,学习党报党刊,与民生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保持信息的畅通。
〔巩勇:中国传媒大学2008级博士生〕
[1]陈堂发:《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2]李由:《中国转型期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4-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