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88900000011

第11章 时代脉搏——科技通信(8)

我国最早使用无线电通信的地区是广州。早在1899年,在广州督署、马口、前山、威远等要塞以及广海、宝壁、龙骧、江大、江巩等江防军舰上设立了无线电机。

1900年,南京首先自行开办了磁石式电话局。以后苏州、武汉、广州、北京、天津、上海、太原、沈阳等城市,在1900年到1906年之间也先后自行开办了市内电话局,使用的都是磁石式电话交换机。

1901年,丹麦人濮尔生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机,在天津私设电话所,称为“电铃公司”。电铃公司将电话线从天津伸展到北京,在北京城内私设电话,发展市内用户不到百户,都是使馆、衙署等,并开通了北京和天津之间的长途电话。

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培训班,聘请意大利人葛拉斯为教师。他还托葛拉斯代购马可尼猝灭火花式无线电机,在南苑、保定、天津等处行营及部分军舰上装用,用无线电进行相互联系。

1906年,因广东琼州海缆中断,在琼州和徐闻两地设立了无线电机,在两地间开通了民用无线电通信,这是中国民用无线电通信的开始。

1907年,北京市内电话改为共电式。4月1日,内外城电话一律改为共电式,月租费墙机由4元改为5元,桌机由5元改为6元,通话质量改善,用户已发展到2000户以上。5月15日,英商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的万门共电式交换设备投入使用。

1908年,英商在上海英租界的汇中旅馆私设了一部无线电台,与海上船舶通报。后由清政府收买,移装到上海电报总局内,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无线电台。

1911年,德商西门子德律风公司向清政府申请,要求在北京、南京设立无线电报机,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试验。电台分设在北京东便门和南京狮子山,通报试验结果良好。辛亥革命时,南北有线电通信阻断,南北通信就靠这两地的试验电台沟通。

1912年,国民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改组为交通部,设电政、邮政、路政、航政四个司。同年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京津长途电话线路加装加感线圈(即普平线圈或负载线圈),提高通话质量。国际无线电报公会规定我国无线电的呼号范围为XNA——XSZ。

1913年8月,交通部传习所设有线电工程班和高等电气工程班,分习有线电、无线电各项工程。同年,北京设立邮电学校,设高等班(二年毕业)和中等班(一年毕业)。1919年4月增设“电话专修班”,招收学员20名,成立北京无线电报局,装设5千瓦无线电发报机,地址在东便门外。

1919年4月,北京无线电报局迁至天坛。在北京无线电报局东便门原址设立远程收报处,应用真空管式无线电接收机直接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6月28日,将直接收到的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签对德和约的消息,传报给正在总统府前静坐示威的学生,鼓舞了“五四”后的反帝爱国运动。从此打破了外商大北、大东、太平洋三家电报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

1920年9月1日,中国加入国际无线电报公约。

1921年1月7日,中国加入国际电报公约(万国电报公约)。

1923年1月23日,中国最早与外国通报的无线电台建立。5月,由英商承建的喀什噶尔电台建成,与印度北撒孚通报,效果清晰良好。

这是我国最先与外国进行无线电通报的电台。但该电台与乌鲁木齐通报不佳,英商因此悄然溜走。

1924年3月29日,上海华洋德律风公司在租界装设的爱立信生产的自动电话交换机投入使用,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自动电话交换机。

1924年,在沈阳故宫八角亭先建立了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世界各国的新闻,并与德国、法国订立了单向通信(即单向接收欧洲发至中国的电报)。

1924年秋,北大营长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真空管发报机,实现了与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和云南的远程通信。

1927年6月,沈阳大型短波电台竣工,装设了10千瓦德制无线电发报机。年底,成立了沈阳国际无线电台,与德国建立了双向通报电路。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通信的开始。1928年,又增设了美制10千瓦短波发报机。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承接转发北京、上海、天津、汉口等各地的国际电报,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国际电台。

1928年,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了27个短波无线电台。

1929年1月14日,上海建设了功率为500瓦的短波无线电台,开始与菲律宾通报,并由菲律宾中转发往欧美的电报。

1930年12月,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正式开通中美、中德、中法电路。这是当时唯一由国家经营的国际电信通信机构。上海南京间开办真迹电报。

1931年起,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北、湖南等省先后开办省内长途电话业务。浙江省的长途电话沟通了全省各县。广东建设了广州、香港之间的长途电话地下电缆,有线三十余对,全线长160千米。这是我国第一条地下长途电话电缆。

1931~1934年,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广州、杭州、汉口等城市陆续开办市内自动电话局。

1933年,中国电报通信首次使用打字电报机。

1934年1月,交通部提出建设“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的计划,计划建设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联络长途电话线路。干线总长3173公里,于1935年8月竣工。

1936年,浙江省电话局首先在杭州、温州间装设德制的单路载波电话机。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载波电话。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开通。1936年,中国上海与日本东京之间开通了无线电话电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无线电话电路。

1937年,中国在长途干线上开始装用单路或三路载波机。

1942年,中美试办无线电相片传真。

1943年,中国利用载波电话电路试通双工音频电报。

1946年,中国开始建设特高频(超短波)电路。

1947年,上海国际电台开放电传机电路。

1948年,上海、旧金山间开放单向无线电相片传真。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0年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2年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1952年9月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北京至石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年,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年,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1956年2月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办会议电话业务。首次会议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年,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年,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月20日正式开放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1963年,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同时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年,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年,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在上海安装试用。

1970年,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年,北京开始建设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4年,北京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条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直达电路。研制成功石英光纤。

1978年,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1980年,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9月16日,上海用150兆赫兹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年5月1日,广州用150兆赫兹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上海贝尔公司组装第一批S-1240程控交换机,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6年7月1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投产。7月2日,我国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1987年,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兆字节/秒)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1988年,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兆字节/秒)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千米。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8年3月27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1988年5月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年,第一条1920路(140兆字节/秒)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1989年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1990年7月,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C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140兆字节/秒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1991年,一万门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通过鉴定。1920路(6G赫兹)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设备通过鉴定。

1991年3月,第一个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通过了技术鉴定。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研制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

1991年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兆赫兹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2年7月,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1993年9月19日,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1994年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1998年5月15日,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验。

1999年1月14日,我国第一条开通在国家一级干线上的,传输速率为8×2.5Gb/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使原来光纤的通信容量扩大了8倍。

2002年1月8日,中国联通“新时空”CDMA网络正式开通。

中国联通计划在3年内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国,总容量达到5000万户的CDMA网络,成为世界最大、最好的CDMA网。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动从5月17日起在全国正式投入GPRS系统商用。这意味着,现阶段世界范围内最先进、应用最成熟的移动通信技术GPRS在中国实现大规模应用,中国真正迈入2.5G时代。

2010年,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现在3G已在千家万户使用,如家用电脑、苹果手机等。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遗传简介

    探索未知-遗传简介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究式科普丛书-宽广美丽的草原

    探究式科普丛书-宽广美丽的草原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各样的草原,以及草原上的景物、动物、植物等资源,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感性认识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草原,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探索未知-森林环境

    探索未知-森林环境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破解的天书上

    破解的天书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探究式科普丛书-生物界种类最多的家族:节肢动物

    探究式科普丛书-生物界种类最多的家族:节肢动物

    本书从各个角度对种类繁多的节肢动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且配有相关插图,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这种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
热门推荐
  • 逆杀成仙

    逆杀成仙

    修仙归来,揭开仙魔最后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是一个不相信天命故事,逆杀时刻! 内容瞎扯勿带现实
  •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在最好的时光来到你身边

    嘉倩的42个暖心故事,是采访了近千个人,与500多个人交换梦想才写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给人打开一扇窗户,让人看到阳光、眼泪,或自己。这些故事可以成为生活调味品,也可以放在枕边睡一整年。希望她像一个老朋友,在你最失落,或最风光的时候,来到你身边。
  • 大武屠

    大武屠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布局者何在?破局人何在?且看那不公世道之下,乔逸如何一步步逆乱阴阳,冲破苍穹,一举抓出潜藏在五界六道之外的布局者……
  •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一个稀里糊涂的军校女学生,就那么稀里糊涂的穿越了。林冲,岳飞,李师师,都来了。老板,公主,皇后,都做了。不撕逼,不宫斗,不复仇,不苦情。整体轻松,偶尔沉重。
  • 心中的向阳花

    心中的向阳花

    她以为她这辈子就这样,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谁知道,遇到他,走上了跌跌撞撞,坎坷不平的道路,艰难时期,相互扶持,最后迎来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老婆,不要取下眼罩,放心跟我来。我牵着你,很安全的。”走了一会儿,“好了,到了,看看我送你的礼物,喜欢吗?”她取下眼罩,顿时睁大双眼,看着眼前的一切,眼里的光芒再也遮不住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寂颜

    寂颜

    她,本是天庭上仙,因间接杀死上仙江素素,被贬凡间,独自承受天煞孤星的命格。他,是天界战神,素素因他而死,所以被幽禁在蓬莱仙岛百年……本是一对有情人,可叹世事如此弄人。百年后,两人相遇,她却早已忘却前尘事,执意爱上别的男人……身世之谜,痴怨恨离,最终,皆化为窗外一轮弦月,该放下的,得放下……
  • 时代风云乱世曲

    时代风云乱世曲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的增加,一个个种族也在灭绝,但也有新的物种在进化而出,似乎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从来都不缺少,不论是那个种族灭绝,总会有新的种族出来替代,似乎这是一种更新进化,同样也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淘汰赛。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那个种族的灭绝,都没有轮到人类。人类的能力太强,以至于被自然而然的封印了强大的能力,只能在缓慢的步伐中一步步自我解封,自我进化。本书略显装B,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五行战于野

    五行战于野

    玛雅预言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但在这场旷世浩劫中却引发了剧烈的能量波动。维护世界能量守恒的五行使者纷纷醒来,能量石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玛雅遗子——四大莫时,并没有与他们的文明一同毁灭,反而成为五行使者寻找能量石路上的关键人物。被关在六道轮回之外的黑泽卷土重来,使五行使者的前行之路布满荆棘。末日并没有过去,一场真正的浩劫正在进行。
  • 最初之界

    最初之界

    当人类只剩下唯一的火种时,陈易只能披荆斩棘独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