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感染,即在慢性乙肝病毒基础上,再感染上丁肝病毒。这个时候极有可能出现:(1)自限性肝炎。一般临床症状不会太严重,病程也很短,有自限和恢复的倾向。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丁肝病毒唯一的攻击目标;(2)慢性进行型丁型肝炎。即为慢性乙型肝炎恶化或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突然演变为进行性活动性肝炎,病情变得十分严重,呈进行性发展。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这种情况的预后非常差。
9.戊型肝炎
与甲型肝炎一样,它的传播途径也都是粪-口传染,因为生活水源被戊肝病毒所污染,而引起大型爆发及流行。1986~1988年,在我国新疆南部、辽宁,就曾因水源被污染而造成戊型肝炎的爆发流行。
戊型肝炎产生的病理损害,比甲肝更加明显,恢复起来也显得更加缓慢。其血清胆红素升高的水平和持续的时间,也都比甲肝要长久。
10.肝炎病毒传染途径
肝炎病毒的传播有许多复杂的途径,现在我们主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
(1)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都是经口传染。被甲型肝炎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所污染了的食物没有经过煮熟,或饮用水没经过煮沸,或手以及器皿等,没有经过清洗干净,它们携带的病毒就经口被吃进人体,在小肠引起感染。甲型肝炎病人在发病前1~2个星期里,其排出的粪便中会携带大量的甲/戊型肝炎病毒。
因此,病人在还没出现症状而被发现之前,就已经由其所排出的粪便,通过上述较为隐蔽的传染途径,迅速地传染给周围的人。
(2)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的传染方式相似,主要是由那些带有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意外地通过伤口进入体内,而不小心受到传染。只是丁型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只能感染给那些已经带有乙肝病毒的人,从而使感染者造成重复感染,或者和乙肝病毒一起经过伤口同时侵入人体,而引起人体感染。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传染的具体途径为:
(1)由皮肤、黏膜的伤口,接触到了那些带有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和其他身体的分泌物,让病毒趁机进入体内而受到感染。
(2)通过带有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病毒的注射针头、针灸针、文身针、穿耳洞针、刮胡刀或牙刷而进入体内。
(3)输入带有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剂,而让病毒趁机进入体内受到感染。
11.预防措施
我们知道,肝炎是当今世界上传播传播范围最广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呢?
(1)预防甲型和戊型肝炎,一定要从防止病从口入做起,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在必要时,可选择注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进行釜底抽薪地预防。
(2)预防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肝炎,必须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任何可能带有病毒的血液及血液制品、针头通过表皮黏膜、伤口,把病毒传染进体内。
同时,为了预防其他类型肝炎,近年来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已经在其他类型肝炎的诊断剂、预防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不断取得了许多进展。美国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开发丙型肝炎疫苗。
在过去,人们开发甲肝疫苗和甲肝治疗剂的进度是非常慢的,可现在,美国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一种实验效果极佳的新型甲肝疫苗。这种疫苗只要注射一次,就可以立刻刺激机体产生出杀死甲肝病毒的无数保护性抗体,它的药效几乎达到了100%,并且在人体中有7年的有效期。因此,对于预防和根治各种肝炎,我们应当对其充满信心。
第九节恶贯满盈的肿瘤病毒
1.肿瘤的病因
我们知道,“肿瘤”,是由于基因对细胞失去控制,细胞成为异己,在体内进行疯狂地生长引起的。
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类,所有的恶性肿瘤都统一叫做癌症。
肿瘤病的病因,十分复杂。早在1908年,就有一位学者证明,鸡的白血病是由一种滤液中非细胞结构的因子引起的,这种滤过性因子,就是病毒。从而,证明了肿瘤的病因是由病毒引起的。
众多引起肿瘤的病毒中,有2/3为RNA病毒,1/3为DNA病毒。
前者只是会引起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乳腺癌;而后者能引起的肿瘤可就多了,这些病毒包括乳头状瘤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和疱疹病毒等。
2.RNA肿瘤病毒
这类RNA肿瘤病毒,在自然界分布非常普遍。几乎所有脊椎动物都逃脱不了它的致癌折磨,从爬行类(蛇)、禽类直到哺乳类和灵长类动物都会因它而得肿瘤。它可诱发白血病、肉瘤、淋巴瘤和乳腺瘤等。RNA肿瘤病毒,一共有4个型,它们在结构和形态都基本相似,在电子显微镜的视野下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每一个成熟的病毒颗粒,内部都有一个电子密度较深的核心,这个核心由核衣壳紧密包围。
3.DNA肿瘤病毒
在自然界中,DNA肿瘤病毒,能够广泛地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其中有一些动物注射了DNA肿瘤病毒后,就立刻诱发了肿瘤,并且使体内正常细胞神秘地转化为恶性表现型的细胞。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与动物和人类恶性肿瘤相关的DNA肿瘤病毒,一共有5个主要的科,包括了乳头状瘤病毒科(如人类乳状瘤病毒)、多瘤病毒科(如猴病毒40―SV40、小鼠多瘤病毒、人类BKV和TCV等)、腺病毒科(如人类腺病毒)、疱疹病毒科(如人类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人类EB病毒)和乙型肝炎样病毒科(如人类乙型肝炎病毒)。
虽然多瘤病毒和腺病毒在实验中能诱发动物体内发生肿瘤,并使体内细胞性质发生本质转化,但它们在动物和人类的肿瘤产生中却并没有起到多少重要作用。相反,动物的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和乙型肝炎样病毒科中的某些病毒,在它们本身宿主的自发性肿瘤发生过程中,却起到了病因作用。
第十节歇斯底里的疯牛病毒
1.认识疯牛病
我们知道,牛海绵状脑病,又被人们俗称为疯牛病,是由一种侵犯牛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的致命性病毒引起的疾病,这个病原是一种非常规的病毒——朊病毒,正是它引起的一类亚急性海绵状脑病,这类疾病还包括绵羊的痒病、人的克-雅氏病(又称早老痴呆症)以及最新发现的一种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等。
疯牛病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是:生物体的认知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并且导致死亡。
其中人的克-雅氏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主要发生在50~70岁人群的脑病,这种脑病能相互传染,它真是一种令人恐怖的疾病。
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突然宣布,英国20余名克-雅氏病患者竟然与他们那儿流行的疯牛病传染有关,这一消息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为此,英国一夜之间将疯牛病疫区的1100多万头牛全部屠宰处理,造成了约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引起了全世界对英国牛肉的恐慌与拒绝。
2.疯牛病的传染与防治
疯牛病的具体感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通常是这样的,人们用那些被疯牛病病原体感染的肉和骨髓制成的饲料来饲养牛,这些饲料被牛食用后,经胃肠消化吸收,再经过血液循环而聚集到大脑,病毒在那里不停地破坏大脑,使大脑失去功能,最后变成海绵状,这样,疯牛病病毒终于导致牛得了疯牛病。
而人类之所以会感染疯牛病,通常是和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食用感染了疯牛病的牛肉及其制品,也会导致感染,特别是从脊椎剔下的肉。
(2)人类使用的某些化妆品,有的是来源于植物原料,也有的是来源于动物原料,所以这些化妆品中也有可能含有疯牛病病毒(化妆品所使用的牛羊器官或组织成分有:胎盘素、羊水、胶原蛋白、脑糖)。
(3)一些科学家认为,“疯牛病”变异成人类“克-雅氏病”
的原因,不是因为吃了感染疯牛病的牛肉,而是因为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他们认为,环境中严重超标的金属锰含量,就是引起恐怖的“疯牛病”和“克-雅氏病”的病因。
现在人类对于疯牛病,根本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严格地防范和控制这类病毒在牲畜中的传播。一旦发现有牛感染了疯牛病,应立即予以全部宰杀,并对它进行焚化深埋处理。但也有一些看法认为,即使染上疯牛病的牛,经过焚化处理,但这灰烬中仍然有无数疯牛病病毒,把灰烬倒在生活式农耕区,病毒就又可能因此而到处散播。
第十一节爱耍花招的禽流感病毒
1.认识禽流感
禽流感由来已久,自从1878年它在意大利鸡群中现身,造成一场严重的家禽疫后,禽流感就没有再停止过对我们这个世界的骚扰。1955年证实,引起禽流感感染的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1959年人类终于首次在苏格兰分离得到H5N1和H5N3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
2.流行状况
自进入20世纪以来,我们这个世界已经确证前后共爆发了13次大规模高致病AI。
2003年末-2004年初,在亚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相继爆发了史无前例的H5N1高致病性AI,截至2004年2月10日,亚洲国家共扑杀家禽5000多万只。此次AI的流行,对其他相关的一些产业诸如:饲料工业、食品加工业、出口企业、餐饮业、羽绒制品业以及相关联的产业,同样也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3.禽流感病毒
我们知道,这种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而流感病毒,又属于RNA病毒的正粘病毒科,它一共有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特别喜欢以禽类为宿主,在禽类中爆发禽流感,而它的一些亚型又能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另外两种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是分别只感染海豹和猪。
甲型流感病毒,在电子显微镜的视野之下,是形态各异的病毒颗粒,其中球形的甲型流感病毒颗粒的直径为80~120纳米,核衣壳外有一层囊膜。其核衣壳内的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人类依据其囊膜上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把它分成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最为严重,病死率也十分高。
科学家已经通过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H7N7、H9N2),在经过6~9个月禽间流行后,竟然会迅速变异,一夜之间成为高致病性毒株(H5N1)。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类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因此禽流感病毒,本来是很不容易感染给人的。那些个别造成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它们之中发生了变异的病毒。这种变异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后进行基因重组,如猪既可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这种病毒都具有8个基因片段,从理论上讲,它们完全可以在猪的体内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二是病毒基因序列,由于某种特殊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突然产生变异。1983年4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先是爆发H5N2型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低致病性禽流感,当时人们根本没有在意它,这场流感也就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一直持续到同年10月份,这种低致病的H5N2型毒株,竟突然由低致病性突变成高致病性毒株,在人们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造成饲养的禽类大量死亡。
4.流感与禽流感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由于它是透过飞沫(谈话或咳嗽时喷出的唾液)和接触传播,所以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经常流行,它是一种很普通的疾病。
禽流感与普通流感,同属A型流感病毒致病,其感染性全部体现在病毒的H抗原上,现在普遍影响人类的流感病毒属H3和H1型,而从禽鸟传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则属H5型。
1997年5月,中国香港出现了全世界历史上第一宗人类受H5型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是一名才3岁的儿童,尽管当时医生给它服用了阿司匹林,也没能把它从病魔手里救出来,最后死于雷氏综合征。直至1997年8月,人们才从化验结果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竟是受到禽流感感染。接着在1997年11-12月,中国香港又陆续发现更多病人受禽流感影响。
现已有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迅速感染给猪,这样就有了这么一个理论:得了两种流感的猪起到一种“混合器”的作用,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这只猪的身体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最后终于就出现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病毒,从而这种新病毒就能在人群中肆无忌惮地增殖和传播,因为这种病毒具有不同的血凝素表面糖蛋白,所以人群在这种强大的病毒面前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