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反坦克导弹的大量装备,自行反坦克炮与坦克歼击车都进入了沉寂期。与这两者相比,反坦克导弹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一辆现代化的坦克需要400万美元,一门能够摧毁此类坦克的自行反坦克炮,大概需要150万美元,而一辆装有反坦克导弹的轻型装甲车只需要50万美元甚至更低。并且反坦克导弹在射程和威力上,往往占有更大的优势。
3.俄罗斯牵引式反坦克炮
前苏联的地面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仍然大量装备了反坦克炮,且大部分为牵引式。因为前苏联的统帅们认为,反坦克炮是最后一道防线。在敌方巨大的压力下,自行反坦克炮的指挥官有可能会未战先撤。这一举措虽然可以保存自己的部队,但会给整个防线带来灾难性后果。而牵引式反坦克炮的指挥官没有别的选择,要么击退敌人,要么以身殉国——想跑也跑不了。
4.反坦克炮东山再起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行反坦克炮发展迅速。中国推出了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俄罗斯有2S2512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瑞典有CV90/120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等,并且,新的型号正在不断出现。
其实,这些装备都具有相同的特点:与主战坦克相同的火力和轻型底盘,完全符合传统的自行大炮的特点。
其实,反坦克炮之所以东山再起是有它的原因的。首先,反坦克炮较其他大炮更经济。冷战期间,东西方都竭力组建装甲力量,装甲战车的总数超过20万辆。冷战结束后,虽然大多数此类战车已解甲归田,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旧式战车参加了局部战争。对于此类目标,用反坦克炮比反坦克导弹更加经济。一枚导弹价值数万美元甚至更多,而一发炮弹仅需几百至几千美元。
其次,反坦克炮能完成的任务弹性更大。反坦克炮不仅可以用穿甲弹打装甲目标,用碎甲弹炸毁工事,还可以用榴弹打击步兵。
而这些都是反坦克导弹所不具备的,而且导弹代价也过于昂贵。
在冷战期间,由于军队规模庞大,分工明确,反坦克炮的这类优势不能体现出来。随着冷战结束,各国纷纷裁军。这就要求各国武器装备功能更全面,具有更大的任务弹性,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再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反坦克炮备受青睐。冷战期间,先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发明,使得反坦克炮的威力倍增。因此,反坦克导弹在威力上的优势已经消失。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爆炸反应装甲。此类装甲对反坦克导弹的聚能战斗部有非常好的防御效果,但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却没什么影响。这使得反坦克导弹的威力,相对而言大幅度下降。到了90年代,又有了能够干扰和拦截反坦克导弹的主动防御系统,此类系统仍然具有大大降低反坦克导弹的效能,但却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无效。
如此一来,目前最好的反坦克导弹已经不能确保摧毁最好的坦克,但最好的坦克,在较好的反坦克炮面前都会显得脆弱。被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命中后,坦克即使主装甲没有被贯穿,但产生的剧烈振动,也会使坦克的电子设备和观瞄系统无法承受。这两种关键部件受损的坦克,已经不再具备战斗力了。
在这些情况下,反坦克炮的优点被人们重新认识。它虽然无法取代所有的反坦克导弹,但却能够有效地补充反坦克导弹的不足。
5.反坦克炮装甲薄弱
当然,自行反坦克炮最大的弱点,在于自己薄弱的装甲,它通常只能防御轻武器和弹片的打击。这个弱点与它的作战任务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就拿自行反坦克炮来说,有谁见过带有重型护盾的反坦克炮,或者拥有700毫米前装甲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吗?当然没有,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自行反坦克炮,不能装备重甲。反坦克炮与坦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如果没有了这个优势,反坦克炮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只要直接装备更多的坦克就行了。以89式反坦克炮为例,自重只有28吨,使用59式坦克的520马力发动机,正面装甲60毫米左右。
如果炮塔正面和车体前部采用重型装甲,那么,两侧和后方的装甲也得相应增加。
同时,车体前部的装甲也必须加强,至少要接近炮塔前装甲的水平。这样一来,89式的全重就可能达到40吨左右,机动性将大大降低。如果要维持原有的机动水平,则必须增加发动机功率,采用新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而且车体也要重新设计过。于是,89式的全重就要接近50吨,跟96式差不多了。
其实,缺乏重型装甲并不会导致自行反坦克炮作战效能的明显降低。防暴警察手中通常都有盾牌,但战场上的狙击手却不会有这东西。盾牌只能防石块,根本防不了子弹,狙击手带上它反而是个负担。反坦克炮也一样,即使装甲得到增强,在坦克的主炮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反坦克炮的生存,一是靠工事和伪装手段的掩护,二是靠先于敌方开火的优势,争取在敌方火力反应过来之前,重创甚至歼灭目标。另外,自行反坦克炮不需要像坦克一样担任突破任务,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考虑如何防御敌方的地面反装甲力量的打击。
然而,许多威胁是不可能通过增强装甲来解决的。面对敌方的远程大炮、机载反装甲武器的威胁,无论多强的装甲也是无用的。从这方面来说,反坦克炮必须加强伪装,注意反侦察手段。更重要的是,己方的远程大炮、防空部队的空中力量,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第十一节逐渐消失的无后坐力炮
大炮以火药爆炸时产生的燃气压力作为动力来抛射弹丸。但是,力是相互的,有一个向前的力,就会产生一个向后的力,科学家把这种向后的力称之为“后坐力”。后坐力对于大炮来说,是个大麻烦。大炮的威力越大,后坐力就越大,炮身移动的位置也就越大。发射一次就得重新瞄准,严重影响射击的速度。
为了减小这一后坐力,人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包括设置柔性炮架,炮口制退器等等。
当然,无后坐力炮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后坐的大炮,主要用于直接瞄准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争中曾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极多,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后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衰落。目前发达国家军队已不再装备无后坐力炮,但第三世界国家仍在使用。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大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这一装置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大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维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到伤害。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也作了新的贡献: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后坐力炮。无后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41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后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其后喷火焰大,因此比较容易暴露。
无后坐力炮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的发展,已大部分取代了无坐力炮的地位。
第十二节空中利刃——航空机炮
莱特兄弟成功试飞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飞机能那么快成为战场上的主宰力量。一开始,飞行员只是用随身携带的手枪战斗,或者用渔网缠住对方的螺旋桨。之后,步枪和机枪很快都搬上了飞机。但是随着飞机制造材质由木、皮等软性材质,变成铝合金、钢等硬材质,小口径的枪械开始显得威力不足。于是,人们开始研制大口径的航空炮。
1.航空机炮的发展史
1916年,法国研制成了37毫米航炮。
但是由于37毫米航炮采用的是手动装填,射击速度太慢,因此,对行动灵活的飞机毫无威胁。空战中,反应时间短、射速快是最重要的指标。在这一点上,早期的航炮无法和机枪媲美。机枪重量轻、射速快、后坐力小,对飞机的载荷也轻,再加上载弹量大,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航空机枪成为空战的主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