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亦称“首位效应”、“第一印象”。社会知觉效应的一种形式,指在人际知觉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印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亦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希在有关印象形成的实验研究中首先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至50年代后期,A.S.卢钦斯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仅证明了它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证明了它的作用的强烈性和持久性。[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350页。]
首因即第一印象。人们的第一印象一经形成,便很难被后来的异质信息加以动摇和修正。在交往中,人们比较重视最初得到的信息,并据此对人或事做出判断。其成因主要与知觉者的经验有关。当认知者对受到的外界刺激不能全部认识的时候,只能首先认知部分刺激的某种有意义的特征,然后才逐渐认识其余的有意义的部分。同时也与印象形成时的“一致性因素”有关。当人们首先接受前面的信息时,就会按照这种信息去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从而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首因效应在形成传播效果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先入为主”就是首因效应在传播中的具体体现。正因为如此,传播者要特别注意这个“初次亮相”,因为这对后面的传播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运用首因效应。给采访对象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下一步采访的顺利进行。有经验的记者十分重视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从仪表服饰、态度表情到第一句话,都做精心的设计和妥帖的安排,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对方好感。
《中国石油报》一青年记者有一次到长江大学采访一位教授,正值该教授成功研制出稠油污水处理技术。该记者采访之前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设计的第一个提问是:“听说您发明了一种稠油污水处理技术,攻克了几代石油科技工作者久未攻克的难关,是创建绿色油田、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请问其中的诀窍在哪里?”教授一听记者挺懂行,马上视为“知音”,访谈立马在很融洽热烈的氛围中进行[钟仕安:《浅析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相反,如果给被访者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使得被访者不愿意继续跟记者打交道,很可能就会影响记者的采访。有家报纸的记者曾因对此缺乏必要的认识,采访连连碰壁。他受命去采访某高校一位知名学者,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找到了他。记者不顾阅览室安静的环境,十分兴奋地与学者高声寒暄,迫不及待地表明来意,对方连连皱眉,他也没察觉。学者当即表示“没空”,并婉言拒绝这位记者后来的多次约见。这次采访的失败,缘于记者给对方留下了非常不好的第一印象[沈爱国:《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181~183页。]。
除了采访,在新闻报道的实效性上也体现了首因效应的传播效果。例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仅1个多小时即15时55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全程直播,央视对抗震救灾的实时报道所产生的首因效应在全国人民的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车玥)
92.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如果说一个令人信赖的人所传达的信息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这种影响会随着对信息源的遗忘或者信息源与信息之间的分离而消退。而与之相反,那些可信度低的人的影响力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如果人们更多的记住了信息内容本身而不是记住了令这些信息大打折扣的原因的话)。这种当人们遗忘信息来源或来源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之后的延滞性的说服,被称作“睡眠者效应”。[〔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在传播领域里,由于信息量巨大,受众往往会面临睡眠者效应:时间长了只记住信息本身,而忘记了信息的传达者。
例如,脑白金的广告曾经被很多广告业内人士评价为缺乏创意和美感的广告案例。但有趣的是,当年就靠着这个在网上被传为“第一恶俗”的广告,脑白金创下了几十个亿的销售额。该广告打下大市场,不是用偶然性能解释的。凭借自己雄厚的资金,脑白金对受众进行“狂轰滥炸”,其覆盖率是许多广告不能相比的。据统计,春节高峰期脑白金广告在20多家电视台同时播出,平均每台每小时要播出两分多钟,加起来一天大概要播出40多分钟,脑白金的销量从1998年至今有增无减。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脑白金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国外消费行为学家Anthory R Pratkanis的研究表明:过多的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已引起受众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以及日后的购买行为。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只有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留在消费者记忆深处,这就是“睡眠者效应”[杨京文:《脑白金的广告和睡眠者效应》,www.meil168.com。]。
又如,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包括凶手在内33人丧生。在校方与警方尚未查证凶手身份的情况下,《芝加哥太阳报》(Chicago Sun Times)的专栏女作家迈克·斯尼德(Michael Sneed)于当晚在该报网站抢先报道:凶手是持学生签证的中国人(实际上是韩国人)。此文引发部分媒体的跟风炒作,舆论为之哗然。尽管发表“凶手是中国人”的第一发讯人“斯尼德”和“芝加哥太阳时报网站”均属于低可信度的信息源,尽管随后主流媒体宣布暂时并未查清凶手的国籍,请广大受众不要听信其他途径的传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在这里主要指西方受众)对低可信度消息来源的印象开始变得模糊,慢慢地忘却了这些不值得相信的消息的源头,可信性的负影响有所减弱。受众记住了“误讯”本身,即“误讯”本身的可信度不断提升,而出处的可信度变得逐渐模糊乃至消失。于是人们只记住了“凶手是中国人”而根本没有受众去真正理会是谁报道的,“睡眠者效应”再一次起了作用[《弗大惨案报道》,人民网,《视听》杂志2007年8月9日。]。
产生睡眠者效应的心理原因可以作两方面的分析:
一方面,从动机上看,受众使用媒介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接受新闻信息的内容。虽然信息源的种种因素(如信息源的权威性、可信性、喜爱性)对于受众态度的改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毕竟信息源和他们所传递的信息是两码事。对于受众来说,记住传播的内容应当比记住传者本身更有意义。从根本上说真正影响受众改变态度的是信息内容而不是信息的传达者。
另一方面,受众对信息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色彩,可能会干扰他们对信息内容的接受。受众对肯定性或否定性的信息源会产生或喜爱、满意,或讨厌、反感的情绪情感。而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情感会产生泛化作用,影响受众对信息内容的正确认知,而实际上信息可能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受众对传者的这种消极的情绪情感日趋淡化,理智就会占上风,这时再重新审视内容时,就有可能在“清醒”中“赏识”它了[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8页。]。(赵自然)
相关实验:
最早报告这一现象的是Peterson和Thurstone。他们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初中、高中学生观看电影,试图通过这些电影改变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这些电影相对应的态度测验在电影播放完后立即进行了一次,此外在随后的2~19个月内也有测试。研究发现学生们对其中一部电影《Four Sons》中的人物在六个月后的再次调查中比刚看完电影时更加喜欢。
后来,Hovland等也报告了类似的现象[Hovland CI,Lumsdaine AA,Sheffield FD.Experiments on mass communication.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Hovland等在研究纪录片《The Battle of Britain》对态度改变的即时影响和延迟影响时发现,9周后《The Battle of Britain》对态度的影响比5天后的影响大,态度改变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于是Hovland等创造了一个新概念“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来描述这一现象。
93.水涨船高效应(with-rising effect)
有句成语叫水涨船高,指的是水位上涨,船身也随之升高。比喻基础提高了,凭借它的事物也随着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的欣赏水平也会“水涨船高”。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受众日益变化的心理需求,同时这也说明受众对传者、对媒介信息的反作用。
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近些年来受到的种种批评其实就跟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有关。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正式举办至今,她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因为它与“除夕”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相连,所以与一般的晚会相比更具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大年三十看晚会一度成为中国年文化的新民俗。也曾造成万人空巷的景象。它就像是一种仪式,在每年除夕之夜固定的时段、固定的空间召唤着荧屏前的观众。但是,近几年春晚的吸引力在受众心目中逐步减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好评度都大大下降了[习文:《仪式的建构与颠覆——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个案分析》,《中国电视》2003年第4期,第33~36页。]。
是春晚越办越差了吗?并非如此,当我们回顾早期广受好评的春晚时会发现,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无论是节目编排和丰富程度,歌手演员的表演还是服装、舞美、舞台布置、灯光调度等等,都是完全无法同今天的晚会同日而语的。但是观众却明显感觉春晚没有以前好看了。其影响力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晚会越来越不好看了,而是观众的口味越来越高了。
春晚陷入困顿的原因在于:目前春晚在传者的创作速率与观众的欣赏速率的对接上出现了问题,创作速率远落后于欣赏速率。换句话说,就是春晚创作水平的提高赶不上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而当年春晚的繁荣时期之所以能广受好评,就因为它那时创作的速率远远领先于欣赏速率,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观众的口味。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晚会,走在了观众之前,而如今观众的欣赏要求反而超过了晚会的水平,再加上有越来越多的其他节目或者娱乐方式可供选择,因而观众的不满意也是十分正常的[李三强:《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声屏世界》2004年第1期,第22页。]。
春晚好评度的下降,说明传播者和受众是互动的。传播者提供节目内容影响受众,从而提高了受众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反过来,受众又会对传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传者在节目的理念和方法上持续不断地创新。这种传者和受众的互动是推动传媒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