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摆脱了为搜集、整理、记忆、储存、传输、检索、处理、加工等烦恼的时候,人脑就有可能有更多时间去从事专业的创造,人的智力作用将会显得更为重要,人智永远需要强化。
知识重要
“知不知上”(七十一章),知重要。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实际是知识开发、创新、利用、传播的经济,知识的作用更为显现。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成为生产财富的资本,是创新的必备源泉。
知识的追求是新,有知识就有新,没有知识就没有新,有小知有小新,有大知就有大新,有很多知识,就有可能出现很多的新。
关于创新标准与目标
创新有一个标准问题。昨天我不会,今天我会了,是新;昨天我这个企业没有,今天我有了,是新;昨天我这个地区不见此物,今天我掌握了,是新;昨天我们国家对此一片空白,今天我们发现了,把握了,是新;昨天这个世界没有,今天这个世界上有了,是新。让我们为祖国逐级创新、创造国家的新、世界的新而努力。
创新有一个目标问题,要从自己主观条件出发,考虑客观因素,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成功可能性最大的作为目标去创新。一般都是先选容易实现的。先选个人的新,然后考虑去选企业的新、选地区的新、选国家的新、选世界的新。不能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那套浮夸作风,当然也不能保守了。
创新条件
创新要有决心,目标是正确的,那就要大胆地干,百折不挠地做,不怕被人笑,不怕遇压力,不怕遭困难,不怕遭失败,哪怕是千百遍不成功也不动摇。
创新还有一个环境问题。社会要给予支持,给予力量。创新失败了,给予宽容,给予鼓励;成功了给予肯定,给予喝彩。切忌妒忌、打击、看笑话、看热闹、挖苦他人。
创新靠教育。江泽民同志说:“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我们要强化教育,强化学习。以心灵去求索、学习,要学习新鲜知识;也要学以往的经典知识,温故而知新。新是通过知识的积累、叠加而得的。今天得一点,明天得一点,积土可以成山,不能鄙弃今天的点滴努力。
创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劳动,有艰苦,也有欢乐。苦之殷殷,乐之甜甜。著名学者王国维总结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时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被发现了,是大大乐事,是经过“望断天涯路”,“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得的。
关于管理创新
现在说一点关于管理创新的问题。
企业中的人,领导人,一般职工,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与本领,把创新意识糅合在“为无为”中,创造新。
需要强调,在现代管理中,从企业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其胜负存亡的关键要素。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的设备更新,工艺改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等等,都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待于企业创新思维的有效发扬与运用。
当前国际范围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有第三次、第四次技术革命浪潮等说法。有资料表明,美国大多数公司的营业额,有20%—30%的增长是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推出了新产品而获得的。估计未来的10年内,这个增长因素将会扩展到占营业额增长比率的50%。这就催促着我们的企业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工作。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任何企业只有两个且仅仅是两个基本功能,就是贯彻销售观点和创新。德鲁克的所谓两个基本功能,实际是统一的,统一于“创”字上。有销售的“创新”,产品或其他的“创新”,才能有争取到更多顾客的“创新”,进而取得更多效益上的“创新”。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深知发明创新活动的重要,在1975年,该公司不惜投资3.3亿日元,发动全公司职工提出各种发明创新建议。全公司职工积极响应,共提出发明创新建议38万多件,采用率高达83%,有力地推进了公司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改善等,当年就获得效益160亿日元。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搞这项运动中,坚定地认为,搞好发明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不在于职工有多少创新禀赋,而是在于调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在于职工的创新意识的迸发,创新智慧的开掘。
我国类似这样的事例也很多,如武汉钢铁公司,1990年,17种重点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钢材的实物质量优于当时的苏联,接近美国和日本。武钢的成功,原因就在于其中60%—70%来自这个“创”字上,发动职工提创造性建议,进行工艺创新,管理创优。
企业主要是两个创新:围绕产品搞创新,围绕营销工作搞创新。围绕产品搞创新,开发新产品,改进老产品,产品质量务求优,成本务求低,交货求及时等;围绕营销工作搞创新,搞好商品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手段、营销服务。
愿祖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八、“有室之用”与“有无相资”
让创造的智慧潇洒无羁
创造主体在创造中,应该具有自由独立的品格,拥有自由思索的环境,运用他所掌握的全部创造智慧与能力,去观察社会,思考社会;去观察自然,思考自然;去观察宇宙,思考宇宙。以“无”为天地始,以“有”为万物母,去寻求新的社会发现,新的自然发现,新的宇宙发现。
创造者在施展创造思维时,不要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受制于书中说的,领导讲的,权威议的,本着“有”产生于“无”,“无”孕育着“有”为思路,作“重返自然”想;作“返璞归真”想;作“恍兮惚兮”想;作“其中有精”想。使创造的机理、创造的火光,如腾空的火焰闪现。
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称老子的哲学是田园哲学,《老子》风格是浪漫风格。传说中的老子在老年时,是骑着青牛,踩着阡陌田野走向函谷关的,创造的智慧应该像老子思想那样是潇洒无羁的。
创造要有勇气
创造者在创造中还应该具备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有必胜之志才有创新毅力。不少人创造失败了,不是败于其智力不足,环境障碍等,而是败于自己创造意志的不坚定,创造信心的不充分,是自己打败了自己。
创他人所未曾创造的事业,是绝不会一帆风顺的,常常要冒失败的风险,冒遭人非议的风险,要有毅力,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①
这里又不妨学点老子,老子就是敢于提出新思想的人,如他提出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十九章);“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三十八章)等观点,是很有点反潮流精神的,当时人们的伦理观、仁义思想占上风。
创造要善于思辨
创造者还要善于思辨,要像《老子》十一章所说的那样去观察和思辨问题。他这样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三十条辐共集到一个毂(车轮中心供车轴穿过的圆木)上,因为有了毂中间的那个空(无),车才能起到车的作用。揉捏泥土制作器皿,因为有了器皿中的那个空隙(无),器皿才能起到器皿的作用。开门凿户建造房子,因为有了门与窗及室内四壁合围的空隙(无),房屋才能起到房屋的作用。因而“有”这个东西之所以能给人们以方便,其实都是凭靠着“无”这个东西才起作用的。
20世纪以前,国外建筑理论较多地注意建筑物外观形态的设计,到20世纪现代建筑理论兴起,才开始强调建筑空间(无)的重要性,强调建筑空间(无)是建筑体的实质与灵魂,认为设计好这个“无”,是建筑美学最根本追求之所在。
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就讲过这样的话:“建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一两万年前或更早已经出现了……只要有人定居的地方,就一定有房屋……为此,人们要求有一些掩蔽的适用的空间。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懂得这个道理:‘当其无,有室之用。’这种内部空间是满足生产和生活要求的一种手段。”①
① 《梁思成文集》,第4卷,235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还有如此趣事:1946年,梁思成作为联合国九国建筑选址委员会考察代表团的成员,赴美国工作、讲学期间,访问了当时著名的美国建筑学家赖特,赖特笑问梁氏来美目的,当赖特听说他是来学习建筑理论时,却严肃地说:“回去,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接着他背诵了《老子》十一章中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话。赖氏十分重视《老子》十一章中关于“凿户牖以为室”那段话,还把它作为校训写在他创办的学院的墙壁上。
有无相资地认识问题
《老子》十一章上的话,从创造思辨的角度说,给了我们以下三点启迪。其一,要有无相资地认识问题;其二,要全面地观察问题;其三,要打破习惯思维看问题。这三者相互关联,很难分清其绝对界限。这里,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分别论述。
本题讨论第一个问题:要有无相资地认识问题。
从老子对车、器、室的议论中可以看到,“有”依托“无”而存在,实体的“有”在虚廓的“无”中生存与发展,“无”的变化促使“有”的变化。
但是“有”与“无”相辅相成,有无相资,“无”也依赖于“有”才能使它发挥出“无”的功能,才会随着“有”的变化而变化。
自然,这“有”的变化,“无”的变化,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变化的,也就是说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无序的。
虚实互济地认识问题
从老子对车、器、室的议论中,还可以看到,“虚”者衬托“实”,“实”者依附“虚”。一个事物所以与另一个事物相区别,一方面是因为构成事物的“实”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构成事物的“虚”也是各异的;有无的依托关系也不一样。比如,车有它自己的“实”,自己的“虚”,有它自己的虚实、有无关系。同理,器与室也各有自己的“实”“虚”、有无关系。
由于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有无、虚实及其发生、存在、发展的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进行研究。
有无、虚实的辩证关系
其实,这“有”,这“无”,这“虚”,这 “实”,构成了认识事物的一个辩证关系。
对此,学者徐方平在1986年第10期《学术论坛》上论述了《老子》中蕴涵的这个思想。
徐把老子与现代科学家普里高津等人联系起来作分析。徐认为,直觉思维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低层次思维作分析,如直接归纳法;另一个是建立在辩证逻辑基础上的高层次思维作分析,如直觉思维。
徐认为老子、普里高津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就是属于辩证的直觉思维方式。认为,老子的“道”是“悟”出来的,这个“悟”,就具有辩证思维的色彩。普里高津等人推崇把“两面性”(辩证)的思维方式与科学顿悟相结合,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老子的思想方式的一致性与相似性。
徐认为老子提出的“有”、“无”概念,都是辩证逻辑的概念。
笔者认同徐方平观点。所谓辩证思维主要有三个方面:是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是发展地看问题,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是联系地看问题,而不是割裂地看问题。老子在讲“有”、“无”、“虚”、“实”等问题及其相互关系时就是这样地去认识问题的。
笔者还认为,老子讲的上述“有”“无”关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说的,关于这点,我们也务必充分认识。
九、“知常曰明”与全面观察问题
继续讨论《老子》十一章给我们的第二个启迪:要全面地观察问题。
全面认识事物
创造思辨的起始点是事物。认识事物、改造事物、创造事物。观察事物的关键在于认识事物要全面。
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要作整体了解,看左又看右,望前又望后,识里又识外,知其来龙,明其去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外界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尽管这个事物已被大脑改造过,但本源是客观物质。
“道法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体,规律只能从现成的事物中去寻找,去发现,凭脑袋是“发明”不出来的。事实是客观的,客观的事实只能客观地、全面地去求索。
科学家巴甫洛夫讲过一段关于观察问题重要性的话,讲得极好。他把事实比喻为空气,说:鸟的羽毛无论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鸟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科学家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不能腾飞起来。如果没有事实,那理论就会变成虚妄的挣扎。
全面认识事物,最根本的是要观察,观察事物的表象、事物的本质。不会观察,就永远发明不了新事物,永远当不了创新者,永远成不了科学家。瓦特若不对水壶所冒出的水汽做观察,他就发明不了蒸汽机;阿基米德若不对人入水洗澡水溢盆外这个事实进行观察,就发现不了浮力定理。
1928年的一天,医学家弗莱明在一次观察用泥土封闭培育细菌的实验中,发现离泥土越远的地方,细菌繁殖得越多,越靠近泥土的地方,细菌越稀少,几近于零,原来它们被溶解了,变成像露水那样的东西。经过再探索,从中分离出一种物体来,即能抑制细菌生长的青霉素。对此,弗莱明说:青霉素是“从一个偶然的观察中产生的,我惟一的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