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生态环境状况
自然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水、空气、土壤等必要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是不相同的。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优越的自然资源被人类最先利用,之后人类向其周边逐渐扩散。考古学中发现的与农业起源相关的人类遗址一般都具有这样的区位条件,人类最初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具备了人类发展农业的三个重要因素:土壤肥沃;水供应有保证;气候温和,土地相对平坦而且雨量不大,因此土壤不致受到冲刷而流失。这三个特点是这些区域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人类起初的生存和发展。即使今天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但这三个特点中水、土、气候等基本因素仍是农业发展乃至人类生存的基本核心因素。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南北长456公里,东西宽50~250公里不等,两头尖,中间宽,形似橄揽,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南部是黄土高原丘陵山地,中部是半干旱、半荒漠地带,北部是卫宁平原引黄灌区。黄河干流自南向北穿行于宁夏中北部,沿黄河两岸地区,土地平坦肥沃,灌排体系完善、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这里田园如画,物产丰饶,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然而宁夏的南部山区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一地区包括原州、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同心、盐池以及中宁县的山区等国家扶贫重点县(区),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宁夏总面积的65%,人口25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1%。与北部黄河灌区相比,这里山大沟深,沟壑纵横,交通闭塞,干旱缺水,土地贫瘠,植被稀疏;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灾害性天气多,年降水300~600毫米,且分布不均,年蒸发量1000~2400毫米,地下水源奇缺,水质很差(同心县、海源县北部地下水的矿化度在每升3克以上,有的地方高达5~20克)。由于生态失衡,贫困人口居住分散,这里公共服务成本极高。如要解决田坪乡李沟村520人饮水难的问题,需投资80万元建一座扬水站,再需投资几百万元,翻三座山,穿四道沟修几十公里的输水管道;若要解决兴隆镇洞洞村,653人行路难问题,需投资千万元架桥7座、挖土方30万立方米,才能铺成14公里的油路。
因此,宁夏南部山区历来有“苦甲天下”的说法,早已被联合国组织鉴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区”,是典型的“老、少、穷”地区,六盘山片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也是宁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宁夏2012年前的扶贫标准是2008年确定的1350元/人,2011年11月中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为与国家扶贫标准保持一致,宁夏2012年扶贫标准也确定在2300元。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宁夏全区贫困人口规模为101.5万人,占全区农村户籍人口的25.6%,主要分布在12个县、市(区)和移民安置区的132个乡(镇)1567个行政村。目前宁夏有35万人居住在生存条件极差的偏远山区,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对南部山区贫困人口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工程,累计搬迁贫困人口66万人。近30年的扶贫实践表明,传统的扶贫方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宁夏南部山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宁夏举全自治区之力,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先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贫困,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
(二)宁夏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类在改变着地球上资源的分配、分布,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为自己的生存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更丰富、思想交流更便捷。在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也破坏着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人口的过快增长,会对社会、生态带来巨大影响;贫困使人们更容易破坏环境而寻求生存,使得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由于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使其产出降低,使得穷人的生活更加贫困,生态恶化导致贫困后,人们会无力改善环境,甚至由于缺乏教育、卫生等社会资源而不能走出恶化的环境,增加了对环境的依赖,使环境更加恶化,如此形成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
曾几何时,那黄土高原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六盘山上森林覆盖,古树绕云。史载,长安三百宫、咸阳阿房宫均取六盘山林木建盖。丝绸之路经宁南固原州,六盘山下,商贾、使节、僧侣穿梭,马帮、驼铃声声,成吉思汗10万人马驻扎六盘山,忽必烈让其子在此盖行宫……
1.过度开垦耕地,导致土地沙化
西海固(主要包括固原市全部,海原县等)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以养殖军马为主的畜牧生产基地。到了明朝,由于大规模的发展屯垦,使原本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兼营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固原州(含今天的海原、固原、同心、西吉等地)耕地面积69万亩。清代顺治、康熙颁布开荒训令,朝廷在西海固大力实行招民开垦。光绪三十四年(1908)统计,固原州耕地为121.1万亩,宁夏南部山区大片的森林和草场被辟为农田,开荒所及直到山梁顶部,300年间增加了76%。民国时期仍旧大量垦荒,至1946年,仅固原县就有耕地183.7万亩,40多年又增加了50%,固原地区逐渐由半农半牧演变成农业区。盐池、同心两县自古以来保持以牧业为主的格局,近100年来不断垦殖,耕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农业比重逐年增加,沙漠化迅速扩展,对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化起到了消极的推进作用。
2.过度砍伐,森林遭到破坏
人们为了生存,违背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经营,破坏森林、植被,滥垦、滥牧,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有机平衡。当地的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748.2万亩增加到1997年的1414.1万亩。大量原始森林被砍伐,林田变为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50年代,位于西海固地区的六盘山的天然林覆盖率为36%,到了80年代,植被覆盖率只剩下18.3%,下降了近一半,西海固因而成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资料记载,1952年到1957年,固原县平均6年发生1次干旱,1957年到1990年,平均5年1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几次连续3年以上的大旱。
我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生态脆弱带上,虽然这些生态脆弱带最初并不是生态环境质量最差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些地带的脆弱性,加之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快速退化或恶化。极强的生态脆弱地带的生态退化和恶化面积大量存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就是因过度开垦耕地,过度砍伐,使森林遭到破坏,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地沙化最终表现为生态恶化。从生态恶化区域、经济贫困带的分布情况看,生态脆弱、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二、宁夏生态移民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造成西海固(主要包括固原市全部,海原县等)地区贫困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1958年西海固人口仅有58.8万,1980年增到104.8万人,增长了1.7倍,人口增长率为78.23%;到2005年,猛增到150.6万人,是1958年的2.58倍,人口增长率为156.12%。西海固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同样,西部地区人口增长也高于全国增长水平,从1990年到2005年15年间人口的增长以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最为显着,超过2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78.28人,远远超过1978年联合国提出的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临界标准,即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7人,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20人,这种过快的增长趋势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西部人口高增长的背景下,生态恶化地区的人口增长更为迅速,人口矛盾更为突出,其人口增长方式主要是自然增长。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增长往往大于其他地区,西海固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和贫困地区,以西海固地区的人口增长和全国、全区的平均增长做比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