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2月战略转移到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一块苏维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许世友等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中立下了卓越的、不朽的功勋,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长征经过四川
长征途中,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川贵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云川间),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川内),翻越冰封雪盖的夹金山(川内),穿过渺无人烟的大草地(川内),进入甘肃、陕西。整个长征在四川境内停留时间最长,大多数重大的军事行动都在四川展开。
(四)抗日大后方
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是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沿江工业内迁而初步奠定的。抗战中,四川(含重庆)先后接纳和安置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约57个,迁川工矿企业约700家,高等学校48所,难民不计其数。当时四川人口约7000万,八年抗战共征兵300万,为全国各省之冠;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五分之一。八年抗战总计国家支出约1.4万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以上。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6%、稻麦总量的31.63%。四川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946年初,在重庆(时属四川)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加速了实现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的进程。
第四节科技文化优势与杰出人才
一、科技教育文化发展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四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初步建立,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全面启动。176个县(市、区)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整体实现“两基”。普通高中稳健发展,招生175.9万人,在校生505.5万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普通高校招生29.8万人,在校生91.8万人,毕业生13.9万人;招收研究生2.0万人,在校研究生6.1万人,毕业研究生1.5万人。
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87所(不含技工校),招生44万人,增加9.2万人,在校生9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4.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学员268.6万人次。参加自学考试39万人,本(专)科毕业2.0万人。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初步建立。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绩。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0亿元,增长41.8%。围绕壮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核技术及新能源等6大优势领域,重点打造8个战略产品和80个重点产品,推进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达1580家。
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6家。有两院院士57名。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个,新获专利授权9935件,新增中国名牌17个、中国驰名商标24个,认定授牌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30个、示范企业61户、示范科研单位73家。推广新技术1052项,引进新品种700个,开发新产品432个,有2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启动10个产学研联盟试点。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省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154个,覆盖农村人口6116万人,参合率达87.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3个。妇幼保健体系逐步完善,保健机构达202个。血吸虫病、霍乱、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125.7万名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新增省级卫生县城4个,新增省、市、县三级卫生村641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2.92‰。
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2007年,全省中央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启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5.9%、97.1%。出版地方报纸96种、期刊335种、图书5244种,出版音像制品716种、电子出版物134种,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83.7万卷。川籍运动员获世界级比赛金牌6枚、亚洲级比赛金牌16枚。体育彩票销售15.7亿元,增长13.0%。
二、四川杰出人才
李冰: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专家。秦昭王时任蜀守,精通天文地理,善于治水。上任不久即领导和组织人民在古蜀国水利建设基础上,大兴水利。首先是修建位于灌县境内岷江上游的都江堰。主要措施是将江心淤积的沙洲改造成鱼嘴形的坝,故名鱼嘴,迎合水流将岷江干流分为内外两江,控制内江江水,避免洪水之患,通过支流兼收灌溉航行之利。渠首工程后延部叫金刚堤,堤尾筑有一条横亘于内外江的堰埂,称飞沙堰,起泄洪作用,保持内江正常流量。内江出水口称灌口,也叫宝瓶口。
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为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还在成都平原修治许多分水渠道,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网络。此外还主持青衣江的溷崖,导治什邡等县的洛水和邛崃等县的汶井江。这一系列的大规模水利建设,便利了灌溉和航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陆海”,不知饥馑的“天府”。他还在蜀发展食盐生产,治理蜀郡成绩显着,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各地还修有“川主祠”,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文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任蜀郡守。鉴于蜀郡文风不盛,在成都首创学官,正式建立学校,招收各县子弟入学。同时派遣张权等人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和法令政策,学成回蜀任教师。为了鼓励青年入学,规定入学者可免除徭役,成绩优秀者可以为吏。此后蜀郡文风大盛,“比于齐鲁”。影响所及,巴郡、汉中也先后建立学校,朝廷命令全国仿效。文翁所立学校名“石室”,又名“玉堂”,今成都石室中学,相传即在其旧址。
落下闳:姓落下,名闳,字长公,阆中县人。以历算和天文学的杰出成就着称于世,为我国最早的历算学家。创制“太初历”,于西汉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冬至正式颁行,把当年改为太初元年,共施行1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第一部优良历法。在改创新历的全部过程中,他承担了天文观测仪器的改制和天象观察、巨额数据的整理推算等主要工作,创制了天文观测仪,即着名的“落下闳浑仪”。该仪器,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宇宙观——“浑天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成为当时关于宇宙结构的先进学说。他在实测的基础上,考订历代重大的天文数据,改革了不合理的岁首制度,改定为从孟春正月为岁首,即《太初历》一年的开始,依照春、夏、秋、冬顺序,至冬季阴历十二月底为岁终,使农事与四季的顺序相吻合,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其次改革了置闰方法,使节令、物候与月份安排得更为准确。
《太初历》采用的岁首和科学的置闰法被我国的阴历一直沿用至今。他通过巨大天文数据测定,在天文学史上首次准确推算出135月的日、月食周期,即“朔望之会”,认为135个朔望月中,至少有23次日食,根据这个周期,人类可以对日、月食进行预报,并可校正阴历朔望。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汉赋的奠基人。成年后到京城为汉景帝的“武骑常侍”,陪皇帝打猎,以身体不佳为由辞去职务,东游梁国,封为宾客。当时梁国为全国文学活动中心,在此常与文人交往,写下不少作品,其最有名的是《子虚赋》。梁王死后回临邛,在此识卓文君,相爱后因未得家庭同意,遂私奔成都,不久又回临邛,开一家小酒店度日。写下了追求爱情反抗世俗的千古佳话。汉武帝即位后,他倾注全力写成《天子游猎赋》上奏,极得赏识,即封为郎,嗣为中郎将,负责开发西南夷。公元前127年,又回成都,为说服那些不赞成开发西南夷的蜀人,又写了《难蜀父老》的名篇。
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蜀郡成都人。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校书天禄阁,后召为大夫。早年作《长扬赋》《甘泉赋》《羽猎赋》,形式上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赋。后来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鄙薄辞赋,转而研究哲学,作《法言》,提出以“玄”作为宇宙根源的学说,强调如实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性。在社会伦理方面,批判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重视儒家学说,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者为恶人”。于语言学方面,着有《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为研究古代语文的重要资料。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南充)人。自幼师从着名学者谯周,学习研究过许多古代文献典籍。
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管理军府中的文书,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
蜀国后期,刘禅将其降为“书佐”(无级别的文书小吏)。建立晋朝后,晋武帝笼络人才,举他为孝廉,出任佐着作郎,负责编修国史。在任内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受晋武帝赞赏,升为佐着作郎。不久调任平阳侯相,继续收集整理诸葛亮的史料,于泰始十年(274年)编成《诸葛亮集》24卷,共10多万字。
280年开始撰写三国史书,历时15年终于撰成《魏》《蜀》《吴》三书,后人合称《三国志》。一生中着作甚丰,多数散失,只有《三国志》保存完好,流传至今,被视为史学名着“四史”之一。
陈子昂:字伯玉,射洪县人。少时任侠尚义,后专心读书,数年间学业大进。21岁游学深造。24岁时考中进士。武则天临朝称制,欣赏其才华,授官至右拾遗。嗣因对朝政弊端提出严厉批评而遭下狱。在狱中仍然想报效国家,提出请缨杀敌,得到武则天同意,随武攸宜征契丹。他建功立业心切,提出带一万人出师征战,被误认为怀有个人野心,而被武攸宜贬为军曹。政治上失意,壮志难酬,遂以其独特的才华,愤怒的感情,创作出不朽的诗篇,为唐代诗歌革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特别是《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668年以父年老为由,回到故乡,在射洪西山种树、种药为生。后被诬入狱,死于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