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法的实施
一、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
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法律、运用法律的实现;
(2)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和守法。
法的执行,简称为“执法”,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法的遵守也叫守法,专指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以法律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活动。
二、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
法的适用通常称为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在我国,依照法律体制和司法体制,法律适用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共同行使司法权。
(一)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
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合法、及时,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二)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有: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三、法的效力
法的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适用的效力。
(一)对人的效力
法对人的效力是指法适用于哪些人。法对人的效力的原则有:
(1)属人主义;
(2)属地主义;
(3)保护主义。
(二)空间效力
空间效力即法律在哪些地域范围内有效。一般而言,在一个主权国家内,法律适用于主权管理范围所及的领土,还包括延伸意义的领土,如驻外、在国外的本国船舶和飞机等。
(三)时间效力
时间效力即法律何时生效、何时终止以及对其颁布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的问题。
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的是( )。
A.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B.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法的适用是指( )。
A.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D.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3.下列哪个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权力?( )
A.司法权
B.行政权
C.立法权
D.军事权
4.下列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法的规范作用是从法的规范性角度考查的
B.一切法的社会作用都是相同的
C.规范作用是社会作用的目的
D.实现社会作用的前提是法律被颁布
5.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
C.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关系客体
6.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本质的属性是它( )。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国家意志性
C.具有普遍性
D.体现了当事人的意志
7.在特殊情况下,( )可以成法律关系的主体。
A.公民
B.企业
C.事业单位
D.国家
8.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 )。
A.单一的立法体制
B.复合的立法体制
C.制衡的立法体制
D.折衷的立法体制
9.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归根结底取决于( )。
A.国家结构
B.意识形态
C.经济基础
D.历史传统
10.法律规范生效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是( )。
A.批准之日
B.通过之日
C.公布之日
D.实施之日
11.法律规则的三个构成部分是假定、行为模式和( )。
A.权利和义务
B.法律事实
C.法律责任
D.法律后果
12.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
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
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
13.关于政治与法的关系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内容的重要根据
B.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C.政治是阶级社会的现象,法既是阶级社会的现象,也是无阶级社会的现象
D.政治的发展变化,直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
14.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 )。
A.每个人自己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人的相互行为
D.人的思想动机
15.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项正确?( )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2.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 )
A.权力制约
B.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C.法律至上
D.权力本位
3.立法体制的形式与下列哪些因素密切联系?( )
A.国体
B.国家的结构形式
C.国家的管理形式
D.政体
4.下列哪些属于法的普遍性的含义?( )
A.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
B.法的效力的重复性
C.一切具体的法的效力都是相同的
D.相同的事项和相同的法律主体适用相同的法律
5.关于法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法有赖于国家
B.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C.法相对于国家权力有相对独立性
D.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需要法
6.法不是万能的,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法不是社会调整的唯一手段,法的实现要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相配合
B.法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动性之间存在矛盾
C.有些社会关系不适宜由法律调整
D.有些事实在法律上不能确定
7.下列有关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法的本质是与法的现象相对而言的一个范畴
B.中外的思想家提出各种各样的法的本质的学说,因此,法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答案
C.法的本质是通过法的现象逐渐认识的
D.法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主客观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8.马克思说过:“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说法有( )。
A.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并不关心行为主体的思想
B.法律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来调整社会关系
C.对法律而言,行为主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行为才是唯一的标准
D.法律作用的直接对象是人们的行为
9.法律具有国家性,这意味着( )。
A.法是以国家名义创制的,代表的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B.法律在一国主权所及范围内普遍有效
C.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D.法律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10.下列有关法与自由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是法所体现或促进和实现的价值之一
B.法是保障自由和实现自由的重要的社会条件
C.法既要保护和实现自由,又要对自由作出合理的限制
D.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三、判断题
1.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 )
2.司法具有被动性,而行政不具被动性。( )
3.法的实施的全过程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 )
4.法律与党的政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规范性,后者不具有规范性。( )
5.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前后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
6.权利能力是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
7.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发展过程。( )
8.法律和道德是由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
9.法的内容最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
10.法的社会作用直接体现法的本质和目的。(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D
6.B
7.D
8.A
9.C
10.C
11.D
12.B
13.C
14.A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
3.BC
4.ABD
5.ABCD
6.ABCD
7.ACD
8.ABD
9.ABC
10.AB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