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区内涵非常丰富,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其最基本的东西是最为永恒的,那就是居住是永远满足人们生活世界领域的基本要求。随着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住区规划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的研究,而是拓展为更多方向上的发展。
7.1住区设计的变革
在城市的总体布局中,不同的区位具有不同的主导功能,如商业区、商务区、文教区、休闲景观区等。城市住区的性质及其各功能部分的构成,不应预先设定,而应使住区性质适应所处城市区位的特点。住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应根据周边区位性质和市场需求,合理决定自身的功能及布局。对于周边缺乏的项目,可在住区规划中加以补充,以完善区域的整体功能;而对于周边已有的设施,则应避免重复建设。当周边某些产业较为密集时,应对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年龄构成及消费特征做出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进而在住区的总体布局和单体设计中,安排有利于这些业主工作和生活特征的形式。
住区的规划设计应对所处的城市区位做出反应和调整,实际上应将住区与周边区块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总之,只有充分考虑所处的城市区位特点,才能开放性地融入城市,一方面共享更多的城市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又能使住区所属的各项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满足周边发展需求,并带动区域品质的提升。
住区界面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原有的“配套”概念实际上假定了“居住小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而新的住区规划模式追求与城市的相互交融,无需各系统的自完整性。在新的住区规划中,应放弃在一个地块上将各项公建与居住进行“捆绑”式布局的思想,而应将原有的各项配套设施分解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商业设施完全由市场主导开发(这必然会产生沿街道布置、对外开放的格局);公益性项目(如学校、幼儿园、文化体育、街头公园等),应根据城市相应系统的总体布局安排,由政府主导规划,独立设置,并从其所服务范围的土地出让中抽取资金,统筹建设并对周边社区开放。
至于许多居民关心的安全问题,在放弃以往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模式的同时,可在住区基层实行封闭式管理,将封闭范围限制在一幢或几幢楼宇组成的群体之间,从而形成一种大开放、小封闭的住区格局。
7.2扩展领域中的住区设计
“住区”与“社区”互为关联,住区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不仅是设计理念的更新,也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结果,可以分别从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的视角来认识扩展领域中的住区设计。
1)生态学视角——生态内涵
目前,住区中的人、生物与环境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在倡导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住区的生态性备受关注,生态学已成为住区规划所涉及的重要领域,生态设计手法也在住区规划中被广泛使用。从生态学出发,住区规划不能单以社会与经济为导向,应更多考虑住区的生态意义与价值,赋予其更多的生态性能,使住区成为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水准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住区的生态性规划内容包括:住区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突出家庭、群体、人格、制度等的生态属性;生态管理活动规划,以生态学习、生态对话、生态教育等为主;住区硬件设施的生态规划,偏重于生态技术的应用和节能手段的普及。
2)经济学视角——经济内涵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经济也就成为社会经济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发展社区经济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社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社会科学,为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社区建设及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目前社区规划渐已把社区经济规划作为重点,运用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别从社会、城市、社区、居委会等不同层次来进行社区经济发展规划、社区产业等的综合规划布局,并指导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经济相关性很高的社会工作,使其产生经济效益,扩大社区的盈利渠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可以控制的街居经济(即由街道办事处以及其下属的居民委员会所创设的经济实体及其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包括对社区产业和服务业以及社会再就业等的组织和空间安排等,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居民的社会需求和生活需求,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3)管理学视角——社区管理
城市社区管理的实质是社会管理。广义上的社区管理就是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环境等多方面的社会管理活动;而狭义上的社区管理则是就城市社区内部社会生活及各类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涉及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治安管理等方面。目前,社会管理的重心不断向社区转移,社区的外延也随社会和经济发展而不断扩展,因此社区职责范围在不断扩大,日趋多样化,已具有政治、整合、教育、服务、娱乐、凝聚等功能,社区管理成为社区规划的重要内容,应把其看做社区内所有成员和机构共同参与的自我组织、服务和管理,充分体现地方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从科、教、文、卫、体等多方面,对组织、党建、服务、文化、教育、环境、治安管理等具体内容作合理的规划部署,强调社区自治,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法制,形成社区主导的管理局面,条包块管、以块为主的管理格局,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框架。
4)政治学视角——和谐社区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的新理念,它要求形成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代际结构的和谐。而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社区,更应该注重和谐社区的构建,处理好社区内外各种复杂关系,这就成为目前社区建设与规划的新课题。要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需运用社区空间多元权力主体和谐的“管治”原理,进行社区制度和社区治理的规划,通过建立居民的自组织体系,不断增强以社区为微观架构的社会自治理能力,与政府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引导社区沿着“依附型-合作型-自治型”的模式不断完善社区自治的制度基础、组织基础和经济基础。社区规划把居民参与、关系网络和信任度这三大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的整合,为社区管理、社区自治、社区资源利用和社区功能开发提供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7.3住区模式的新趋向
1)邻里型住区模式
邻里型住区模式源于C.A.佩里的“邻里单位”思想。从规模上,邻里型住区适于较小的尺度范围,不仅可以作为小型完整住区,也可以作为大型住区中的一个单元细胞,是针对某个尺度范围内、邻里之间的一种住区设计模式;从城市关系上,邻里型住区强调视线通透、空间渗透、功能融合和边界融合的城市空间关系;从内部空间组织上,邻里型住区结构明晰、具有多层次的领域界定,同时重视街道空间关系;从管理上,邻里型住区实行“小封闭、大开放”的管理模式,重新将城市生活引入住区。邻里型住区是开发型住区常见的模式,在实践中,以万科开发建设的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北京万科“西山庭院”、天津万科“水晶城”等为典型代表。
2)混合型住区模式
混合型住区模式本是西方国家为解决因居住空间分化而带来的环境质量低下、社会犯罪率增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不同阶层间的隔离与矛盾,甚至社会敌视与冲突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住区模式。这些问题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也已初步显现。混合型住区的理论根源来自于简·雅各布斯和柯林·罗等人对《雅典宪章》的激烈批判和反思,强调同一空间内的功能混合、社会阶层混合、建筑式样与类型混合,在管理上注重空间单元内业主的多元化、社区功能的多样化和服务设施的宜人化,培育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并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国内混合型住区模式的实践以北京“建外SOHO”、北京“Linked Hybrid”、上海“海上海新城”等为代表。
3)开放型住区模式
开放型住区模式源自“开放街区”的城市设计理论,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即将消失的城市街区、开放空间、广场和街道的关注,开放型住区注重院落、街道和广场的内部机能,特别强调开放空间的公共性、尺度与类型的多样性、性质与功能的多样性,在物质空间上创造出层次鲜明的机构、连续开放的交通、开放适度的空间、主题鲜明的广场和融入城市整体绿网的住区绿化,进而带来城市邻里的混合性和多样化,强调建筑的生长、转化与消亡带来的可能性。这种模式在国外的实践有代芬特尔-斯廷布鲁格住宅区设计方案和中俄合作项目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住区规划,在我国则以上海金地格林世界住区为典型,总体上反映的是对西方传统住区格局的怀念。
4)复兴传统的“新中式”模式
“新中式”住区设计是近十几年我国建筑界的一个新设计概念,是与现代建筑结合的设计手法,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部分传承,在功能上满足现代生活的新需求,结合当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并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新科学技术提炼出传统建筑符号元素和内涵。“新中式”住宅试图继承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或建筑形式要素等,并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
使用现代结构和建筑材料,以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取代木结构;在技术设备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功能布局上使用现代设计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在形式创造上抽象传统建筑符号,如色彩、庭院、里弄等。
现代“新中式”的实践探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新古典派——传统住区的新继承;折中派——传统符号的新拼贴;抽象派——历史传统的新诠释。“新古典派”以早期的北京菊儿胡同和苏州桐芳巷最为典型;“折中派”以北京观唐别墅、成都清华坊为代表;深圳万科的“第五园”和上海“九间堂”皆属“抽象派”的开创性作品。
“新中式”住区设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表达的建筑风格,表现中国文化的手法,这种手法并不是直接传统建筑符号的移植与模仿,而是追求精神上的共鸣,追求蕴含在建筑形体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神似”的表达。
目前一些住区在传统要素的形式创造上作出了一些探索,但是大部分的“新中式”住区,尤其是作为商业开发行为的项目而言,主要是作为商业策划的独特噱头,并成为权贵阶层的象征而远离大众。
7.4走向开放的住区空间
可以看出,“住区”规划与设计与旧有的居住区规划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住区规划尊重城市环境,延续文脉,与周边环境协调,能够创造出适时适地的住区;其次,住区规划对“人性化”设计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有更多考虑,注重与居民相互沟通,提出“公众参与设计理念”及“社区建筑师”制度等,使得一些住区设计理念能够从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到后期实施运营中一直贯彻下去;第三,不同于居住区公共建筑配套原则,住区更加注重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利用与城市职能空间的延续等,同时关注居民的实际应用及对交流空间的创造,能够根据不同区位及设计理念进行灵活设计。
相较而言,随着社区理论的不断介入与渗透,住区规划对社会工作者来说也更加开放,因此,在研究住区规划模式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真正实现以社会学角度来思考与规划住区。这需要建筑师与规划师做到以下几点:
(1)建筑师与规划师应从认识层面上改变对住区设计的理解,并在实践领域中强化这一理念。因为今后城市住区设计更多地将面临社区复兴改造、历史遗产的保护等课题。这将使住区规划的内容更加丰富,单一的技术处理模式已不再适应社区规划的要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将不断充实城市住区规划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更多的社区工作者也应当加入到住区规划的行列。
(2)提倡“公众参与设计”与“社区建筑师”制度。由此可见,住区规划已不再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独占领域,其设计理念需要更加开放,让居民参与进来,表达自身的意愿和不同的需求,并在后续的社区规划中得到反馈。另一方面,建筑师和规划师也应当加入公众参与的行列,不仅仅在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能够采用专业的规划图纸来表达社会调研和统计的结果,在后续的社区规划中也应当不断参与,在社区维护与改造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因此,提高规划师的认识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提高建筑师全方位素质的内在动力还是使住区空间能够真正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开放的住区空间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上,它更是一种对封闭式、一次性住区设计理念的更新,使得住区规划是一个能够根据居民需求与社会发展不断进行调试、不断进行设计的过程,并能够与后续的社区规划进行无缝良好的衔接。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其中会成为一个设计活动策划与组织者,从而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