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空间的混合和渗透
在Hybrid Building的规划设计中,引入了复合功能的概念,把各种城市职能空间引入住区设计中,成为集居住、购物、工作、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体。住区内部同时容纳了2500位居民所需的各种设施,餐馆、食品店、洗衣店、花店等不同的功能沿通道布置,在空中8个塔楼通过呈环状布局的餐馆和服务设施相互连通。从而良好地实现了居住区内功能的融合。
住区设定了不同空间层次,形成丰富多元的领域空间:底层山丘花园和景观、不同的居住单位、空中的服务设施以及屋顶花园。五座山丘花园利用建筑挖掘出的土方堆叠而成,形成在路径上穿越空间的独特感受。
(2)不同人群的混合
针对住区内老、中、青不同的人口组成,住区中分别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场所,如儿童活动场地,包括秋千、滑梯、沙坑、攀爬器械等;青年人活动场地,包括篮球场、冰场、滑板区、影音宅等;中年人活动场地,包括咖啡茶座、太极平台、网球场等;老年人活动场地,包括阅览室、太极平台、有锻炼器材的园地等。
五处不同的活动场所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各自独立,同时又为所有居民共享。
(3)住宅户型的多样
住区内部户型的设计打破了我国住区户型标准化生产的格局。建筑共包括728个居住单元,包含不同的户型,同时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类别。这样户型多样混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职业、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居民的混合。
(4)与城市的互动
住区内的电影院、旅馆和底层沿街商业的设置在满足区内居民使用功能的同时,旨在实现居住区与城市功能的互动。电影院、精品酒店、旅馆等可以将外部人群引入,由于住区本身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地理特征,周边的城市配套设施则可以方便地服务于住区内部居民,从而实现区内功能与区外功能的互动。
Linked Hybrid作为一个商业与文化的开放社区,充满生气与活力,不仅为社区创造出舒适的环境、更多的交往机会,也完善了城市的区域功能。
3)海上海新城
海上海新城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与虹口区交汇处,由创意商业街、创意LOFT和创意生态居住三种建筑形态组成,是上海第一个打破商住边界、打破办公和休闲边界、打破经营和学习边界的综合性小区,占地面积8.49万平方米。
(1)不同功能混合开发
“海上海”项目中主要涵盖三种业态:居住、办公和商业,其中7幢住宅建筑面积为9万多平方米,3幢LOFT 建筑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商业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混合模式主要以“区域功能的混合”和“区块功能的独立”来实现。整体表现为一个城市综合体,尺度与周边环境呼应,各个功能区内部则是相对独立的。
商业街是一个沿主要通道辐射开来的半开放空间,大小店铺错落有致。在商业街的三个入口,分别设计了讲堂、会馆和剧场,成为居民集会、参与城市生活、与城市互动的主要场所。商业建筑与办公楼之间的线形空间为步行街道,南北贯通,步行街道不仅是商业建筑的主要交通体系,也是办公楼重要的步行出入口。商业街西侧的连续店铺成了商业与住宅天然的分界线。
创意LOFT是3幢高80m的建筑,沿大连路依次排开,内部多为错层空间。与商业街一墙之隔。9万平方米的创意生态居住坐落在区域东侧,是在“大混合区”内的相对独立的一块区域。
从海上海办公、商业、住宅5:2:6的比例来看,海上海新城的开发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住区开发。这一点也可从其开发时序看出:办公、商业在前,住宅在后,它更多的是作为城市职能空间的延续。
(2)一体化的住区空间
“海上海”的住区空间不仅为儿童创造了游戏、玩耍的空间,如放置常见的儿童游戏设施,也为老人设计了聚会聊天的场所。住区通过中央的活动步道和两条景观轴线,将整个住宅建筑空间完全连为一个整体。中央活动步道成为整个住区的核心,也是住区的客厅,是所有居民共享的环境。它为社区中的所有人打造了共同活动空间,使不同年龄和不同阶层居民群体在社区活动中互动互助,形成一体化的社区生活。
(3)整体开放,与城市功能混合互补
“海上海”项目本身是作为一个区域混合商业节点来定位的,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区处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区内,紧邻控江路商圈,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十分成熟。“海上海”充分利用周边优质的城市资源,并将自身定位为周边商圈的延续,通过多种功能混合的方式将人流引入办公区域和商业步行街,同时南北贯通的商业步行街又不影响东侧的住宅区,实现了区块本身与城市层面的互动。
6.3开放型住区模式
C.佩里的“邻里单位”理论虽然在某些领域纠正了基于功能主义住区理论的偏颇,但它过分强调单元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而隔绝了与周围环境系统的关系,尤其是某些学者批评这种理论完全忽视了城市发展的规律,是反都市化情结,甚至会导致民族和社会的分离。通过对“邻里单位”的反思,我们已经认识到,城市住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住区还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只有开放系统才可持续,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化,才能与周边迅速发展的城市同步进行发展,从而在空间、社会上进行相互融合与渗透。很多传统居住空间就具备这样的特征:“早期居住邻里的传统模式并不是紧密封闭的,而是一个个相互渗透联系的区域——更像是一个城市连续体,不是一系列单个细胞,城市连续体具有无比优越性,如有利于聚集规模及随着时间而灵活变动,有利于居民生活的丰富性、亲和性,以及生活习俗、城市文脉的延续变迁等。”因此,城市住区与城市系统及周围环境关系的营造同样是城市住区整体营造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与周边城市环境息息相关的开放型城市住区。
20世纪80年代法国建筑大师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提出了“开放街区”的城市设计理论。唤起了人们对即将消失的城市街区、开放空间、广场和街道的关注。他认为城市的结构形态不是由建筑实体或者街道网络决定的,而是由个体建筑与城市街道之间的媒介决定的。因此,“开放街区”注重院落、街道和广场的内部机能,主要强调城市邻里的混杂性和多样性,强调建筑的生长、转化与消亡带来的可能性。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住区选择在城市郊区及新开发的区域中,“开放型”模式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对广场和开放空间的关注,更加适于此类住区,尤其是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规模型住区。
6.3.1开放空间
1)相关概念
通常我们可以把特定区域范围内建筑物外部的公共空间理解为开放空间(Open Space)。关于开放空间的概念和范围,国内外学者存在各种说法,其强调的对象及内容也有所差别。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指出开放空间是“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活动”。
美国规划师A.波特菲尔德认为:“开放空间给人的感觉是看起来在竖向要素之间没有边界,有人认为开放空间是积极的、有用的、刻意规划的,也有人认为开放空间是消极的、无用的、缺乏建设的、有害的。”
C.亚历山大认为“公共用地实际上是任何住宅团组的灵魂和心脏。……公共用地具有两种特殊的社会功能。第一,它可能使居民在他们的住宅和私人宅第以外感到心情舒畅,从而使他们感到自己和更大的社会体系保持联系——虽然不必感到和任何特定的邻居保持联系。第二,公共用地可以作为居民聚会的场所”。
可以看出,开放空间的范围既可以包括区域城市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也可以指日常生活中的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人工设施。实际上,开放空间通常应具备下面几个方面的特质。
(1)开放性:也就是指通畅的可达性,要求该空间是可以进入且不受到干扰。
(2)大众性:即空间服务对象主要应为多数社会公众而非少数权贵。
(3)功能性:开放空间不仅具有供人观赏的职能,同时还应提供满足使用者公众交往、信息交流、休闲游憩以及日常使用的可能。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住区设计的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城市化过程下的内向聚集到城市郊区化带动下的大规模住区建设向外扩散的过程。从国外的规模住区开放空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来看,在经历了无序蔓延和物质规划导致公共空间活力丧失等问题后到重视开放空间的设计,有两条线索成为贯穿郊区规模住区开放空间发展的主线。
(1)公共价值的提升与回归:开放空间失落的根源是其公共价值的丧失,私人领域的强调和封闭的郊区住区破坏了开放空间的公共性本质。人们逐渐重新认识到开放空间公共价值的重要性,既是凝聚住区的交流与交往的纽带,同时也是重新建立人们之间良好互动和交往关系的空间载体。
(2)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20世纪后的住区开发的一个主要转向就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特别是在郊区规模住区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开发中,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次、多角度空间建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构成要素
住区开放空间是指满足住区居民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面向公众的室外空间。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街道、院落、广场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等。它是住区公共空间形成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住区中进行交往行为的物质载体。
开放型住区的构成包括物质形态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两个方面。对于物质形态的开放空间,按空间形态和功能来划分,其主体主要是由广场开放空间、绿地开放空间和交通开放空间构成:
(1)广场开放空间:指以硬质铺装为主(绿地率不超过50%)的开放空间,如结合商业设施、公共交通等形成的综合性活动场地与广场,包括各类广场、运动场地和活动设施与为居民提供多样的交往、商业购物、休闲活动场所。
(2)绿地开放空间:指以水、绿色植物和土地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和公园绿地,是平衡开放空间内人工环境的重要因素,包括地形地貌、绿化植被、水体等软质要素,主要为居民提供休憩活动场所,同时也起到涵养水土、改善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其范围涵盖通常意义上的居住区级公园与绿地、小区级公共绿地和居住单元公共绿地以及其他块状和带状绿地。
(3)交通开放空间:包含住区内沟通城市和各个功能体的交通空间和街道空间,不包括住区单元内部道路。大型住区的交通空间由各等级车行道、步行道、交通广场、公交枢纽站点和线路等组成。
3)功能区分
按照住区居民活动的行为特征、空间的使用功能与空间特征将住区开放空间分为四类:休憩型开放空间、服务型开放空间、交通型开放空间、主题型开放空间①。
休憩型开放空间:指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交往、休息、游憩、游戏活动等基本活动功能的空间,包括小公园、公共绿地、散步道、游戏场等空间。这类空间强调领域感、认同感和家园感,其空间特征是以自然的绿色植被为主景,主要强调自然与环境。
服务型开放空间:指提供公共服务设施的场所,如休闲广场、商业步行街、会所、文化中心等场所,其空间功能包括商业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活动等内容,其空间特征是容纳大量的人群与公共活动,以硬质广场空间为主,结合小品、绿化与活动设施,是住区中公共属性最强的区域。
交通型开放空间:交通型开放空间不仅有交通功能,还是组织空间和观景的线路,为构建住区功能与空间形态的骨架,具有通行、认知、观景、休闲散步和邻里交往等功能。
主题型开放空间:为提升房地产附加值,满足市场与住区人群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通过整合各种业态与产业资源如旅游、商贸办公、体育产业来促进住区价值的多元化,形成具有复合功能的住区产业。这部分复合功能形成的主题性开放空间在功能上除了满足基本的居民活动需求以外,还提供了如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等主题性较强的功能活动。
6.3.2空间特征
1)开放空间的公共性
城市住区不仅仅具有居住的功能,而且也是推动和约束社会关系的场所,是在居住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范围、社会文化、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等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公共空间领域的营造是城市住区整体营造的核心内容。住区的公共空间,既包括住区内的公共实体空间环境和共同使用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包括地域社会文化观念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