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科技化原则
鉴于当今社会中科技进步与居民日常生活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今后我国住区建设中应该加强对科技因素与手段的运用,即通过对原有住区空间环境与设施的科技升级或在新建住区中采用现代科技设施,满足不同阶层居民对于住区的使用需求。此外,伴随当今社会生活中以互联网与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化、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普及,在城市住区建设的过程中,使得及时搜集、整理以及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相关建设经验与信息成为可能。在具体建设的研究与探讨阶段,通过计算机辅助与模拟的手段对建设过程加以预览,并将其作为社会各界参与住区整体建设研究讨论的相应依据,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绩。同时通过组建住区局域网络,形成相应的居民虚拟社区等手段,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向居民提供方便其参与住区空间环境管理与维护的多种交流平台,从而借助不同的科技手段与方法,使住区居民逐渐形成对于其住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5.4住区建设效益分析
住区一旦建成,必然给社会带来影响,主要可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5.4.1经济效益
从近年来建成的住区来看,其容积率呈不断升高趋势。较高的容积率显示了土地较高强度的利用,虽然对节约土地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过分的提高容积率也存在适得其反的效果,是不符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宗旨的。如:单体平面设计上过于追求高容积率的大进深、小面宽的现象,造成住宅在日照、通风等条件上的日益恶化,同时带来功能上的使用不便,表现最直接的是日照不足,视线卫生间距不够,造成前后栋楼相互干扰过大,绿地严重不足,使得市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住区经济效益是与环境效益互为影响的,由于对土地利用效益的讨论是建立在土地集约利用前提之下的,在住区环境品质和土地的集约利用之间是能够找到一个契合点的,实现利益均衡的住区环境品质。无论是建筑师或者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在市场环境中设计和建造住区,更全面地了解其中的关系有利于具体操作的适度得当。
重视居住环境,是住宅商品化后的一个普遍趋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不能单靠降低容积率、扩大绿化用地来改善居住环境,而在较高的容积率指标情况下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成为我国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标志。国家在《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中,即提出了住区环境价值论,突破了单一追求容积率的建设思想。“小康住宅建设将‘文明居住环境爷作为总目标,要求营造小区良好的室外居住空间和优良绿化环境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容积率必须与小区整体效果相协调,充分体现环境价值。”
5.4.2环境效益
居住环境的主体是人,住区是为现代人规划设计的聚居环境,人的生活活动,有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性的综合需求,住区空间就要满足人的需求,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优化住区形态布局,加强住区间的联系,促进其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在住区层面上促进不同阶层的相互交往、理解,就需要通过物质空间环境配置和非物质的组织引导公共生活增加人们接触的“介质”。物质空间环境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公共开放空间、公用设施的配置和空间布局,创造有特色吸引力的社区公共生活中心并方便到达和使用;②住区空间和建筑形态的个性、标志性与整体性的结合,完善住区标志体系;③住区中心和边界的清晰关系;④完善住区设施的配置,提高生活满意度;⑤住区环境的美化与适用结合,提供丰富的室外活动场地。另一方面,通过这些公共活动场所和公共中心的活动,使人们从接触、观察开始增强交往和社会理解的可能性,促进比“同质邻里”更大范围的社区归属感,影响各阶层之间形成地缘上的心理认同。
1)生态空间环境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理和心理健康所必需的,现代社区已逐步把它放到了首要地位。
(1)空气环境:空气的含氧量、净化程度,首先取决于大环境。在大环境的前提下,就要求小环境达到基本的或更好的空气质量。公共绿地、人口密度、绿化率是保证小环境的规划指标。
(2)日照条件:根据所在地区和纬度的不同,阳光年照射时间及高度角也不同。人们需要阳光,而住区是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保证室内外的日光照射时间,是必须要重视的。因此,规定居室日照标准——居住建筑日照间距、公共绿地的日照率标准,是保证日照的主要规划指标。
(3)水环境:水的大环境在于所在地的水指标。居住小环境不允许造成水的污染。对饮用水的传输系统、低位水池及高位水箱要进行清洗、保护,不能被污染。水池、喷水池、园林用水的清洁度,也要达到规定标准,不给人们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污染。为了改善住区环境,自然水体的引入,必须要符合观赏性水体水质的标准。
(4)植物绿地:花草树木能起到调剂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在城市环境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保证绿地率,保证人均拥有能进入活动的公共绿地面积必须按规范达标。
空气、阳光、水和绿地是居住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生态环境,既依赖于居住地的大自然赋予,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划设计、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来创造。
2)物质空间环境
物质空间环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包括住房、广场、绿地、交通空间、商业、服务业、文化设施等公共建筑设施和公共工程设备。住区规划就应该为人们创造丰富的物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住区规划不仅要统一部署人们生活需要的物质空间环境,更要在后续的规划设计中,维护改善这些物质空间,给居民的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空间环境。
3)精神空间环境
精神空间属于人的高级空间领域。人们需要安宁、愉悦的空间环境,优美的景观环境,多彩的文化、艺术环境。住区的物质空间是文化的载体,要在设计中注入优秀的思想、文化、艺术,使其有丰富的内涵,从而形成丰富的精神空间环境,安宁、愉悦的环境,给人以轻松、安全的感觉,使人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放松。景观,给人们美好的视觉感受;文化、艺术给人以精神感染力,引发人的思索、探求,又能使人陶”性情、给人以享受。精神空间环境,将带给人们美好的情操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不同民族、历史、文化环境所形成的民风、习俗各不相同,从而形成某一人群对聚居方式的某些认同感和排斥性。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尊重民风习俗,发展认同,避开排斥性内容,使各不同民风能和睦共聚,组构文化交融的社区。
交往空间属于社会和精神空间的范畴。人是依赖社会而生存的。工作交往、文化精神的交往,带给人们社会心理的健康,它和身体的健康同等重要。住区中室内、外交往空间的布置,就是要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
5.4.3社会效益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不同层次的需求,排成一个需求系统,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友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环境的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循序提升。也就是说,当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必然要追求精神上的需求。结合我国社会调查分析,可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求: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没有噪声干扰、要求冬暖夏凉等求得生存的保证,乃是生理上优先的需求。
(2)安全的需求:它包括个人私生活不受侵犯、避免人身和财产遭受伤害与损失等,也是一种求生存的基本需求,自古至今从来如此。
(3)社会交往的需求:人与人的接触、邻里关系、互助互爱等都是文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人类活动。离开社会交往,城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4)休闲的需求:指的是闲暇时间如何消遣。休息、游戏、文艺、体育、娱乐等,各人爱好不同,内容十分广泛。
(5)美的需求:它不仅指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美,还指在这样的空间里人们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产生一种自豪感,不禁令人自觉地尊重别人,并受到别人的尊重。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住区规划不仅仅是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需求,更要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居民诸如社会交往、游戏消遣和审美需求等。
1)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旨在达到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互相友爱、健康向上,有助于使人们从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压抑感和不安全感中解放出来。为此,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应为邻里交往创造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并通过不同活动的组织和持久的建设,提高居住者对住区的心理认同。
(1)交通空间的交往:住区交通影响着和制约着居住者的活动和行为,通过道路的布局和设置,为居住者增加邻里之间的接触、熟悉和交往的机会。
(2)住宅门前场地的交往:住宅门前场地是邻里共同停留的小环境。
场地设计应使其具有一定的领域感,为邻里交往提供亲切的环境条件。
(3)户外休闲、健身场地的交往:户外空间和绿地成为居住者方便、安静的休闲、健身交往的场地。通过开启与围合相结合,既与路径相连,又有绿篱等适当分隔,还有适宜的坐椅可供休息。
(4)公共活动场地的交往:应使公共活动场地与居住者发生积极的功能联系,并对附近居住者具有吸引力。公共活动场地是住区邻里交往中心,需考虑其位置和环境的容量。
2)领域划分
“领域”的概念来自个体生态学,是指针对其他组织成员的受保护区域。
心理学及社会学的研究表明,领域空间是个人或一部分人所专有的控制空间。当空间被侵犯时,空间的拥有者将会做出相应的防卫反应。人的领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它受人的文化背景所影响。
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在于将所有空间都设计成为积极的空间。把各种空间划分成不同的领域,从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半私有领域直至私有领域,创造出良好的空间序列。促使居住者产生归属感,推动居住者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和美观;协助建设和改善居住环境,并积极参加住区各项社会活动。
3)安全防范
安全是人类求生存的第二位基本需求。在现实生活中,防盗问题已成为居住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在现代化住区建设中,已推广采用住区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
4)减轻压抑感
人是受周围环境影响的。西方城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城市生态学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表明: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城市压力(如拥挤、噪声和污染等)。当这种压力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出现“认知超载”,导致城市病态,包括社会病态、身体病态和精神病态。
日本曾对高层住宅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由于高层住宅的封闭性,对居住者容易产生压抑感,虽对生理健康影响稍轻微,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严重的,导致很多人依赖烟酒来寻求心理平衡。
(2)高层住宅造成居住者外出不足,老人易有孤独感,儿童会体力低下、自理能力差、不适应集体生活。
(3)高层住宅防范性差,公共部分容易成为犯罪的温床。
针对上述情况,他们提出了相应措施:
(1)增强领域感。通过私有的、半私有的、半公共和公共的领域的建立,既利于保障居住者的私密性,又利于加强邻里关系和提高防范性。
(2)增强邻里交往。利用住宅内建立的2人至3人站着闲聊的空间-5人至10人的聚集空间-制订活动计划,营造休息娱乐的空间;促使邻里关系由彼此熟悉面容-见面打招呼-彼此聊天-共同活动,建立起互助友爱的情谊。
(3)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通过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户外活动空间,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居住者到户外活动。
总之,以社会学角度对住区规划的认识和评价可以看出,“住区”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的创造,而是基于物质环境能够满足居民生活中的精神和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