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52

第52章

首先是开课目的、开课基础及教学要求。所谓专业文献,就是每个专业的博士生应当学习和了解的基本文献。前些时候刚编排出来。开设“专业文献”课程的目的,我想有这样三条:促使学生了解专业文献解读的基本思路;促使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文献的基本组成;促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文献解读的一般历史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得知道应该读哪些书,如何读书,以及以往有哪些人做过哪些解读,形成了什么样的观点。至于开课基础和教学要求,我不明白是针对教师的还是针对学生的,姑且当做针对学生的吧,那就这样写好了。

开课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般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献有所把握。(这些都是废话,既然是这个专业的博士生,当然会有初步的乃至基本的常识。但除此之外,还能说什么呢?只好如此。)

教学要求:认真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期末提交论文。(以前都是这样写的,别的也说不出什么来。)

然后是教师的教育背景,已授过的课程及授课对象,相关科研成果,这些都很简单。教材当然就是那本刚编排的“专业文献”了,参考书得好好琢磨一下。“专业文献”后面,已经提供了进一步阅读材料,那些可以作为参考书使用。不过,我还是想再具体些。开列了十本:

1.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民出版社,1981.

2.夏甄陶:《关于目的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陈先达等:《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

4.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

5.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李秀林等:《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人民出版社,1990.

7.肖前等:《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8.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9.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段忠桥:《理性的反思与正义的追求》,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解读总是历史性的。我们今天对于“专业文献”的解读思路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和认识论再到实践唯物主义,始终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思想关怀。“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这种思路的开端和基础。此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解读和阐释图景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老师们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肖前、陈先达、夏甄陶等前辈做出了特别的贡献。可以坦然地说,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镇在我们哲学系。第二本到第七本书就是标志。进入新世纪后,郭湛老师在主体性问题研究上做了新的开拓,安启念老师重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链条,段忠桥老师基于英美马克思主义的背景传达了问题意识和思想旨趣。这些都是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骄傲。通过“专业文献”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进程和我们专业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后者堪称是前者的缩影。在培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认知的同时,培养对我们专业的历史与现在的认同,当是这门课必要的效应。

为了确定上面的十本参考书,我先是给一位同事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咨询一位朋友,她获得了我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我希望她能确认一下,一位前辈的著述中哪一本最为重要,可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具有里程碑的作用。那位前辈是她的导师。说实在话,我尽管在这里度过七年的研究生时期,对一些前辈的著述及影响还是不甚了了。在探讨这个问题的同时,顺带说道,可以一起合作,做一些学术史的挖掘、梳理和拯救工作。这是学术发展本身的需要,学科继往开来的需要,也是作为学生应尽的义务。

教学大纲包括各章节主要内容、目的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各章节学时安排,并说明教学方式、考试方式等具体教学环节。作为“专业文献”课,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是最好的方式,考试方式自然是平时讨论占30%,期末论文占70%。每个章节的学习中,都采取一篇经典附加中外诸种阐释的方式,内部解读和外部解读相结合,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相结合。经典作为过去某事某地的作品,在后来的不同语境中不断重现,始终是历史的、当下的存在。它不只是德文或英文的书写,也是汉语的书写,不只是书本中的存在,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写作的过程中,几次抬起头来想歇一会,转而想,写完再说。10点半的时候,终于可以发给教务老师了。然后是中午的懒散和下午的无所事事。每天只能做一件像模像样的事。一件事情做完了,很难立即置之脑后,它缠绕着,丝丝缕缕,纠结着,挥之不去。没有什么可以被轻松地打发掉,认真过,它就总是一件事。

师生合作

导师和学生,前导师和学生,导师和前学生,不管怎么称呼吧,联合署名发表论文,在学术界司空见惯。这种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写作不比种地,两人乃至多人种一亩地,这个容易理解,就是分工明确,有机配合。想象合作写作的情景和细节,则不是那么容易。理论文章尤其是这样。坐在办公室里无聊,姑且揣测一番。

情况一:文章为导师所写,出于提携后进的意图,把学生的名气署在自己后面。

情况二:导师写出文章后,征求学生的看法,后者虽然不才,毕竟年轻,对新知识新动向有所感触,冒昧提出几点意见,深得导师欢心,于是副署学生的名号,以资嘉许。

情况三:导师写了一半或大半,临时有事或者生病,又觉得自己的这篇文章不得拖延,时间意味着产权,自己能想到的,别人最多迟那么几天也能想到,务必抓紧推出。于是委托自己的高徒续笔。

情况四:导师构思奇妙,却无力或无暇动笔,只好把梗概口授给学生,由后者执笔完成。导师稍作润色,大功即告成。初衷源于导师,排名自然领先。

情况五:导师见多识广,常常冒出一些想法,甚至只是一个主题,吩咐学生论证发挥。学生还算聪明,草成初稿。导师积多年修炼的功力,不会写或者不再会写文章,修改的水平还是绰绰有余。多多少少做一些调整,文章得以出炉。惯于善后的导师,排名却不甘落后。

情况六:导师没空写文章,或者原本不会写作,但科研考核需要,正好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提请指点。导师装模作样地看几眼,云里雾里,洋洋洒洒地指点一番。学生恍然大悟,恭恭敬敬地把导师的名字加在自己前面,顺带修改若干标点符号和用词,以表明导师确实对文章有功。

情况七:学生写出文章,无奈名不见经传,无从发表,央求导师,借他的名字一用。性质由独立变为合作,且是导师领导下的合作,文章顺利变成铅字。

情况八:导师对学生厚爱有加,学生无以回报,幸好写作能力不错,撰文一篇,将导师名字挂在自己前面,以表谢意。而且,学生不会事先告诉导师,他知道导师不喜欢这样。

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

情况一大概不多,但还是存在。修行靠个人,师傅领进门。“领”有各种方式,导师凭借自己的学术成果,让学生的名字在学术刊物上亮相,也算一种。

情况二鲜见,手头没有现成的例子,好像在小说中看到过。教学相长,弟子至少在某一点上不必不如师,导师不耻下问,遂有合作的高雅和愉悦。

情况三古今中外都出现过。把导师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是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历史上有个‘颜李学派’,最早由颜元创立,后来由于李塨的继承发展,有了更大影响。一个前辈学者说,一个已故大师对他讲起这个典故。言下之意,他担负着当世颜元的重托。

情况四通常发生在年迈或懒惰的导师身上。年纪大了,亲自写作劳力费神,但理论尤其是人文理论,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越是年长,越是思想旺盛,高见迭出。学生于是发挥助手的功能。也有一些导师,年富力强,就是懒得动笔,正好有一学生悟性极高,师徒合作,强强联合,相得益彰。

情况五要真的出现,对学生的天资和写作水平要求很高。常常有导师感叹,学生真是越来越差了,我每每就想,他们是否对情况五满怀期待呢?

情况六好像是越来越多了。网上有一则报道,说的是导师把三个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凑成一本书,署上自己的大名,堂而皇之地出版了。法院判决,导师并不违法,若能副署学生的名字,更是无懈可击。研究生不断扩招,甚合着这类老师的心意。想想看,每年招收三名学生,和每个学生合作一次,就有三篇文章出笼,把三人的学位论文攒在一起,又有一本专著问世。著作等身的目标指日可待。

情况七越来越普遍。培养方案上要求,论文答辩前务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若没有导师的名号赖以借用,学生如何是好?学术界的生态已然,芸芸众生无以抗拒,只能顺应。导师从中渔利,也是被动使然,好人好事的自然回报而已。

情况八类似情况一的响应和翻版,不同的是,文章的品质若有问题,导师百口莫辩:说自己承担责任吧,根本就不知道文章这回事;说不负直接责任吧,自己又是第一署名,实在是哑巴吃黄连啊。拜托那些以文谢师的学生,一定要保障文章的原创性和创新性,否则,感谢二字得打引号了。

末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意见:只要是第一署名,就得负起直接的、首要的责任。如果自己的名号为学生窃用,那也简单,起诉学生好了。“事不关己”的态度肯定是不行的。

论文指导

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让我提点意见和建议,我照例说挺好的,格式方面规范点,句子再通顺些,就可以了。学生表示不满,您不能总这样啊,拿给您看,就是希望多听听看法,好做进一步修改,您不提意见,我们怎么会有提高呢?学生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很少发挥,也有我的考虑。

对于写文章,我向来的态度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把内心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就是最好。第一步就是这样。从小到大,我们看了很多书,语文老师分析范文,提示了许多好的写法。但归根结底,我们要自己写文章,写自己想写的文章,能写的文章。叶圣陶的文章是好,兴许我也可以摹仿,但即使惟妙惟肖,也是叶圣陶的风格。夏丏尊的文章怎么看怎么好,可是我摹仿不来,也就根本不能成为我的写法。摹仿、借鉴的目的,还在于形成自己的套路。或者这样说更贴切些,所谓摹仿和借鉴,是要求得他们怎样写出内心的思想的,然后我们好写自己的内心。

写作是有规范的,字词句都有一套成型的要求,不能胡编乱造,生硬做法,语文课尤其是语法的学习,就是学习这些规范。但仅仅知道规范,是不能写出好文章,更不能写出独到之处。作家都有自己的规范,他摹仿过,借鉴过,渐渐地,有了自己得心应手的表现方式。他随心所欲地写过,起初可能云山雾海,莫衷一是,慢慢地,中心有了,聚焦点有了,独特的风格和气势有了,他也就成为作家。

写论文也是这样。除了一般性文章的基本要求外,论文有其特殊的规范,按它来写,读者才会作为论文来看待。但这个地步的规范,还是外在的东西。我能告诉学生的,常常提示学生注意的,就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怎么写才能像一篇论文,我所能做的其实就是这个。“像不像”是我的职责所在,“是不是”就要靠学生自己的摸索和天分了。我对学生论文的要求是“像不像”,学生的意欲和目标在“是不是”。我说论文不错时,是就“像不像”而言的,学生自觉不够,是就“是不是”来说的。学生寄望于我的,是指点如何能够“是”,很多年前我做学生,也是这样。说实在话,不是不负责任,或保守诀窍,真正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真正的文章是自己写出来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即使我走过的路比较平坦,走得比较长,也不能以此作为范例,要求学生重复。何况,我远远不能算是作家,以身示范不足取。学生应当写出自己的套路和风格来。什么是自己的呢?我不知道,学生开始也不知道。他必须写,不断写,在写作的过程中琢磨,怎样写能感觉到新意,从别人的文章中不曾读过的,自己先前的写作中不曾体会的,而今淋漓酣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向死而生,我们不至于如此决绝,但崇高、慷慨、悲壮,一气呵成,荡气回肠,的确是包括论文在内的所有文章应有的气势。

古文和今文里有太多的名篇和经典,我们写文章,应当向它们看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和它们一样。“是不是”论文,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写作的目标,是写出自己的“是”来。这个“是”,暂且可以理解为真理、本质、存在一类的东西。文章的真理,生活的本质,世界的存在,“是”包含很多内容。不一定“文如其人”,但文章的“是”和作者的“是”不无关联。不一定要求作者现实的“是”,却也至少有自我意象的“是”。在这个意义上,文章写的不“是”,根源在于作者的不“是”,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自我的想象中,他都不“是”。

同类推荐
  •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精选唐朝三百余首古诗,囊括了各种题材,隐居、干谒、应试、落第、恩遇、迁谪、忧国忧民、辞官归田、相思、离别、慈幼、友爱……明白易解,反映了唐朝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细细品味,也可获陶冶性情之益处,并修养、激发人心。
  •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本书选取61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从美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角度切入,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上,对作品进行品读与评鉴。每篇赏读文章约千余字,篇幅短小精悍,笔风轻快灵动,且注重文化解读和个人体会,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原创性。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也可供诗歌研究者参考。
  • 同桌的致命弱点

    同桌的致命弱点

    这是一本散发青春气息的学生经典散文。这些作品隽秀、清新、抒情、内容丰富多彩,谈到了人生百味、生活感悟、心灵对话、爱情真谛等。语言优美、故事生动,它点滴着生活的篇章,采撷人性的光辉。是每一位青年读者都不可不看的经典读物。
  •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

    本书内容简介: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似乎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然而于无声中听惊雷,历史散文丛书“吴越风流”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独辟蹊径,更上层楼,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四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
热门推荐
  • 凤霸天下:邪君走开

    凤霸天下:邪君走开

    卧槽,居然魂穿啦!他奶奶的,居然魂穿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好吧我承认这里的鸟拉屎而且还很不凑巧的拉我脸上了——不过?为什么我要一穿成废材?姑奶奶我可是二十一世界新一代神起好不好?!有没有搞错!同父姐妹百般欺凌,亲父亲母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这日子没法过了啊,姐手痒痒的很呢。没关系没关系,神兽当狗骑,大师当奴婢,美男身边绕,小日子也惬意————————————————--“喂喂喂!你干什吗啊你,我们很熟么?”某女淡定的把某只咸猪手拿开。“唔,我也不知道熟不熟啊——”某男故作思考。“睡过算不算熟?”
  • 鸡的传人

    鸡的传人

    为什么不是龙的传人?因为你是鸡的后代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兰谱散章

    古兰谱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巫师沐羽之血色森林

    巫师沐羽之血色森林

    巫师沐羽,一个关于魔法世界的故事,充满爱与玄幻,即使儿童文学,也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一个关于沐羽,关于喀纳斯魔法学院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新疆,故事人物有汉族也有新疆各少数民族
  • 执掌万兽

    执掌万兽

    天道无情,以天下黎庶为养料。大道不悔,以羸弱之身为栋梁。究竟是不敌天道,沦为养料之一。亦或者,成为栋梁,为天下亿万生灵遮风挡雨。谁能更胜一筹。
  • 宇宙未来科技系统

    宇宙未来科技系统

    “坦克?弱,有我星际战舰强吗?”“蛤?外星人入侵?不用管!一个反物质星际轨道炮就没了……” “生化危机里的红后?可笑,我的人工智能比她还厉害!” 宇宙未来科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 侠武逍遥游

    侠武逍遥游

    少年将手中断剑抛在地上,长叹一声:“生杀随你,但侠义永存!”说完,闭目等死。李成虎的眼角微微抽搐,这少年触动了他心底里深埋着的那根弦。“唉!没想到啊,这人吃人的乱世之中,还能有你这么一位恪守本心的少年!好好好好......”李成虎接连说了四声好,又接了一声长叹:“唉!你走吧......”少年也不做作,双手抱拳,嘴里悠然吐出:“你今天放我一次,这份人情我记下了,未来的某一刻,我也会饶你一次。”说完,少年捡起断剑,朝着自己右侧的眼睛刺下。血流如注。“你既已经饶了我,依据江湖规矩,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我的手要用来杀你,不能留下,这只眼我留下了......”说完,转身出了大殿。PS:最近很苦恼,稿子不满意。武侠征文前4天发的,如果有人喜欢这个类型的,希望加群交流。群:7107930欢迎大家过来提意见,共同打造属于我们的武侠江湖。
  • 春秋知夏冷

    春秋知夏冷

    人说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浪漫,但不知,只有公主才有资格和王子在一起。
  • 极品龙少爷

    极品龙少爷

    家族背景雄厚的龙飞,想依靠自己的能力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他用自己的信念栓释一个全新的黑道,构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他以少爷自居,行事风格放荡不羁,堪称完美极品少爷!狂歌笑舞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看这个极品少爷如何逍遥花丛,如何玩转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