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1700000025

第25章 从遗弃到回归——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中的接受史(1)

作为一个在特定时期成名的作家,张爱玲的文学命运和她的个人命运一样的耐人寻味。她成名之后不久,中国于20世纪40年代末进入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新面貌。这对于本来就与外在的社会保持一定距离的张爱玲来说,新中国越发使她感到陌生和难以接近。而她与胡兰成的结合又成为一些人所攻击的对象。因此,她不得不在50年代初远走国外。从此在大陆文坛上销声匿迹,也在50至7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上被打入另册,湮没不闻。

60年代,海外学者夏志清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把张爱玲写进文学史。并给予高度的评价,由此在海外掀起张爱玲热。到80年代,大陆开始有学者研究张爱玲的作品,相关论著不断出现。90年代张爱玲的去世在海内外引起了一股最大浪潮的张爱玲热。对张爱玲进入文学史的呼声也不断提高。1984年,黄修己的文学史第一次把张爱玲写进文学史,随后的现代文学史写作也大都给予张爱玲一定的文学史位置。本文在纵览诸多文学史写作的基础上,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文学史中的张爱玲接受史做一梳理,从文学史写作的角度探讨其中的原因与问题。

一、“国家文学史”提出的背景和界限

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民族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论者称:五四以来被称为“现代文学”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民族国家文学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470页…也有论者指出: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这样的“文学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它的发展又与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的进程同步。二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学的发展往往和政治卷在一起。1949年以后,这种关系发展得更为严重,文学也越来越脱离艺术的轨道,被迫、也是主动走向国家意识形态。学者吴俊在研究当代文学时,把这种由国家权力全面支配的文学称之为“国家文学”。他指出,国家文学是国家权利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方式,或者就是国家意识形态的直接产物,它受到国家权力的保护。同时,国家文学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权利的代表或代言者之一,它为国家权力服务,国家权力是国家文学最高也是最终的利益目标参见吴俊:《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之《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以此来参照1949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和中国当代文学一样,全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支配,不管是在写作的指导纲要、目标、范围,还是价值诉求与价值归属上,都要依附和服从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想象、设计与实践。文学史书写的合法性,首先是政治上的合法性。此处参照吴俊:《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中《自序:“国家文学”的解说》部分内容。在此意义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也可以称作是“国家文学史”的写作。意指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界限和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下的文学史书写。

国家文学史的写作是一种非个人化的写作状态,大多是指集体编写的文学史,其中也有个人撰写的文学史著作,如王瑶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等,但总体而言,在写作主旨上,没有脱离国家文学史的写作范围。国家文学史的时间限度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这段时间。但这一上下限并无绝对的限制,如80年代的文学史写作,某种意义上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范围之内的写作,但在表述方式上已经体现出意识形态的松动,个人叙事的声音开始出现,因此并不放在国家文学史范畴之内论述。

国家文学史的书写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意义。从大的范围来看,二战以后,中国摆脱了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状态,建立新的国家,作为后殖民时期有关后殖民理论和批评,请参见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一书的有关论述,本文在有关后殖民概念上取廖炳惠《关键词200》中的释义:“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指的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国家在独立之后进入脱离殖民的阶段,因此,特定政治与历史的阶段被用来指称本地人将殖民者的势力、法治与文化予以驱逐并形构民族自觉的活动阶段”。新的国家想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便是中国新文学史的书写。“民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通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页。作为后殖民时期的国家,刚刚掌握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要巩固这一得之不易的新的“共同体”,就必须在文字/文学上做出敌我之间的甄别、筛选。从第一部,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稿》——写作的指导思想、论述对象和论述方式上也许可以看出国家文学史写作的规范和标尺。

黄修己指出,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写作是运用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观点来统帅全书的见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王瑶自己在《〈中国新文学史稿〉自序》中也承认《史稿》是紧贴着党内有关新文学史的指导思想完成的。这一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中,其中又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重要。不管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40年代,还是1949年以后,它一直是中共制定文艺政策指导文艺运动的根本指针,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性。《讲话》明确指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服务,政治内涵极为突出。这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者建立的新政权在文艺思想上实行的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原则。

在这种国家文学史写作视野观照之下,从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到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都不可能找到张爱玲的位置。国家文学史作为后殖民时期书写新的国家想象的重要工具,在论述对象和论述方式上都做出了一定的甄别和筛选。

1951年9月,开明书店出版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在此之前的7月底,张爱玲出席了上海第一届文艺代表大会,11月,长篇小说《十八春》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随后中篇小说《小艾》在《亦报》连载,《小艾》风格和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改变,字里行间流露出向新政权靠近的努力,但她注定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文学评判的标准早在4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转变。1944年迅雨(傅雷)在批评张爱玲的小说时,还认为《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那时的张爱玲虽曾受到批评,却还被认为是“我们”中的一员,而到了王瑶这里,文学的阶级性已成为至高无上的政治标准,一切与此距离较远的作品都在批评摒弃之列。在《史稿》中,冰心的作品被认为是“符合小资产阶级所谓优雅的幻想”;郁达夫的《沉沦》有“不健康的倾向”;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成了一些厌恶现实的知识分子的灵魂的逋逃薮”;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虽“表面上鼓吹革命,但它的实际效果却正是助长了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阻碍了他们去接近真正的革命”见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对于中国在三四十年代沦陷区的作家和作品,《史稿》根本就没有涉及,一字不提。

黄修己认为,当时书写文学史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为谁树碑立传的问题”。他指出,那时正是一个新的政治集团登上国家的统治地位,而另一个刚刚被赶下去,凡是在现实生活中被赶下政治地位的,在历史著作中也同样要被赶下统治地位见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同类推荐
  •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张大千从小画匠到东方之笔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林巧稚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热门推荐
  • 有首歌这样唱

    有首歌这样唱

    她,回国之后遇到了许多温暖的人。一次次失去又重来,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所有答案会因循着爱的轨迹,照亮了整个青春,整个回忆。“对全世界来说,你是一个人,而对我来说,你是全世界。”“深海下面是死亡,而不是花开。”“我希望她爱我。像山间绵长松风,遍野温润绿意,矫饰了仇恨和凶狠,爱成心无芥蒂的样子。”你长大,你疯狂,你悲伤,都是你自己的事情。——顾忱七。
  • 我本轻狂:妖孽一出红尘乱

    我本轻狂:妖孽一出红尘乱

    隐世家族栾家向来不涉及江湖争斗,然而这一届嫡系独女却是加入了魔教,跻身江湖高手前列,妖孽一出,无人争锋,光华尽显,惑乱红尘。某栾挑眉一笑:“说你爱我。”妖孽一呼百应,十三年前的青梅竹马冷傲不羁:“你先说。”昔日背叛的血眸少年低沉落寞:“没有资格再爱你。”多年同僚左护法猛翻白眼:“这种事还用说?”笑傲风月的武盟长老温文尔雅:“娘亲让我娶你回家。”某栾不禁低头叹息,她这是造了什么孽?想当年,她也是一颗痴情的种子,后来下了场雨……淹死了。
  • 偷偷的在暗处

    偷偷的在暗处

    沅浅从未想过踏入那所大学的门的那一天,会遇到那个惊艳了她整个大学岁月的程深。沅浅从小就认知到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在你身边,但是遇到了程深以后,她成为了那个一直在暗处不可能的人。
  • 星空历险记

    星空历险记

    描写的是一个人类穿越到外星人世界的故事,在经历了一次袭击后,他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和友情!这是一个和伙伴一起强大,一起冒险的故事,这是一个人类为了爱情去抗争去变强的故事!这也是整个人类为了生存在尊严抗争的故事!
  • 狩猎好莱坞

    狩猎好莱坞

    来自很多年后的大陆导演意外回到了1986年的好莱坞,从此开始了自己一步步掌控这个世界上最大影视产业中心的传奇之旅。【本书已签约,放心收藏阅读。新书期间每天两更】
  • 跛足之年

    跛足之年

    马领无法忍受工作环境而辞职,与老康做起了似是而非的广告生意,他用这样的话为自己解释:如果我不能做我喜欢做的事,那么我所能做的,就只有不去做我不喜欢的事。马领的生活充满着被动的荒谬,最终他逃之夭夭,在一场搏斗后,踏上一列不知所终的列车……
  • 经纬九度有微风

    经纬九度有微风

    未来的某个时空维度,因为人类过度对位面的开发导致世界即将崩溃,无奈之下位面之灵选择让人类灭绝,以减缓位面的崩溃速度,希望能够找寻自救的出路,但是人类不甘灭绝,将所有的力量集中的一起,和位面之灵展开了一场席卷全位面的战争,终获得胜利,但自此所有的人类没有了肉身,苟延残喘的活在自己研制的巨大虚拟硬盘里面,时间飞快过去,不知过了多少年,拥有无限寿命人们人们开始思考,难道?真是我们错了?
  • 宛丘旧事

    宛丘旧事

    因为一场商业博弈,深陷对赌泥潭的江先生结识了玩世不恭的赵小姐,友谊亦或爱情之间,横亘着几十年前那段血腥往事和那一场撕心裂肺的背叛……为爱发电,写我喜欢的故事,开放式结局,没有标准类型,请不要和其他网文比较,会拖更,但不会挖坑不填。
  • 满眼依旧是你

    满眼依旧是你

    在遇到最在乎的人失去希望,失去最爱,失去希望,所有发生的一切都该选择原谅,还是带着爱继续往前生活,就是生活让我们每天都思考的问题
  • 一切都可以改变

    一切都可以改变

    本书是一本让从高级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受益的智慧集。内容包括:世界在动,你有感觉吗?;改变从眼光开始;做人冒险王;苦练内功,变中求胜;改变需要策划;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克服障碍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