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因好友炎樱在日本,张爱玲欲东渡日本谋职,并准备由日本转道赴美。遂放弃港大的学籍赴日,此行无果,三个月后又回到香港。找到一份在美国新闻署香港新闻处做翻译的工作,译过海明威《老人与海》,玛乔丽·劳林斯《小鹿》、《爱默森文选》、华盛顿·欧文《无头骑士》等,并将台湾作家陈纪滢《荻村传》译为英文,书名为Fool In The Reeds。结识居住在香港的宋淇(笔名林以亮)夫妇,后来还参与宋淇主持的《美国诗选》、《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两书的翻译工作。这一期间开始用英文写作长篇小说The Rice Sprout Song(即《秧歌》)。
弟弟在郊区农村中学教书,住在学校。
1953年
2月,就职于美国新闻署香港办事处,与麦加锡成为朋友。
《秧歌》中文本先在以美新处为后台的《今日世界》杂志连载,英文本在美国出版,美国《纽约时报》、《星期六文学评论》、《Herald Tribune》、《时代》周刊相继发表书评。构思《色,戒》,直到1957年才写出发表。同时以中文写作长篇小说《赤地之恋》。
父亲在上海病逝,享年57岁。
1954年
《赤地之恋》先后在香港《今日世界》连载。7月,《秧歌》出单行本,《赤地之恋》由《今日世界》出版中文、英文单行本。(英文名The Naked Earth。)
同月,《张爱玲短篇小说集》由香港天风出版社出版。内容与《传奇(增订本)》同,加一篇序言。
10月25日,张爱玲将《秧歌》寄给居住在美国的胡适,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
《五四遗事》刊于夏济安主编的《文学杂志》。
1955年
1月25日,胡适将《秧歌》“仔细地看了两遍后”,回信表示对此书的欣赏。在胡适为此书扉页的题辞上说“写得真细致、忠厚”、“近年我读的中国文艺作品,此书当然是最好的了。”并要她多寄几本给他。
2月20日,张爱玲给胡适回信寄了五本中文版《秧歌》,及《传奇》、《流言》与《赤地之恋》的英文本。秋,由麦加锡作保,乘“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经由日本,移居美国。入境检查时体重一百零二磅,身高五尺六寸半,被检查人员误记为身高六尺六寸半。经炎樱介绍,住在纽约救世军办的职业女子宿舍。到纽约后,11月即与炎樱一道拜访胡适,自己又单独拜访一次。
11月底,胡适又到职业女子宿舍来看她,这是她与胡适见的最后一面。她后来曾写散文《忆胡适之》,追念这位长者。
英文版《秧歌》由纽约司克利卜那(Scribner)公司发表。
1956年
2月,获得爱德华·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 Dowell Colony)写作奖金,搬到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的Peterborough居住,为期两年,张爱玲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名为《粉泪》(即Pink Tears),也就是《怨女》英文本《北地胭脂》(Rouge of the North)的前身。在这里,她结识了美国左翼作家赖雅(FerdinandReyher)。赖雅1891年生于美国,二十几岁即有戏剧作品入选麦克道威尔基金会的戏剧节,1914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1917年赖雅与美国女权运动家吕贝卡·郝瑞琪结婚。20年代文名大振,结识庞德、乔伊斯、康拉德等欧美文学大师,与著名作家刘易士、布莱希特交往密切。
8月14日张爱玲与赖雅在纽约结婚。
9月12日,英文小说Stale Mates发表于美国The Reporter双周刊上。
从这一年开始,在宋淇安排下,为香港电懋影业公司编写剧本,计有1957年的《情场如战场》、1958年的《人财两得》、1959年的《桃花运》、1963年的《小儿女》、1960年的《六月新娘》、1962年的《南北一家亲》、1964年的《一曲难忘》和《南北喜相逢》等。电影剧本《情场如战场》开始摄制。
1957年
1月20日,小说《五四遗事》(中、英文)在台北夏济安主编的《文学杂志》1卷第5期发表。
3月,《秧歌》由哥伦比亚公司改编成剧本。搬家到彼得堡松树街25号公寓。4月15日,《秧歌》在该公司的电视频道上播出。
5月,小说《粉泪》被司克利卜纳公司退稿,出版受挫,张爱玲沮丧病倒,情绪极为低落。《粉泪》后改名《北地胭脂》于1967年在英国凯塞尔出版社出版,之后张爱玲又将它改译回中文,取名《怨女》在台北出版。
夏志清《张爱玲论》在台北《文学杂志》发表,肯定张爱玲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本年,《赤地之恋》英文本出版。8月,母亲病危,张爱玲给母亲寄去100美元和一封信,年末,母亲黄逸梵在英国逝世,享年61岁。
1958年
7月,由胡适作保,申请到南加州亨廷顿·哈特福基金会(Huntington Hartford Foundation)的一个半年期的名额。该基金会是A&P超级市场后裔办的一个文艺营,专门接待文艺家。半年以后又与赖雅移居波士顿。
7月26日,赖雅67岁生日,赖雅在生日后立下遗嘱,他全部的个人物品都留给张爱玲。
11月13日,向亨廷顿·哈特福基金会报到住下。居留期间,将中文《荻村传》改写并译成英文。后在香港出版。
12月,胡兰成将《今生今世》(上)寄赠张爱玲。
1959年
5月13日,告别亨廷顿·哈特福基金会,前往旧金山。住在布什街645号公寓,月租70美元。
9月,收到胡兰成《今生今世》(下)。
11月,收到美国入籍通知书,开始办理各种手续。8个月后,取得美国公民身份。
1960年
7月12日,在旧金山加入美国国籍。
1961年
10月13日,为创作剧本《红楼梦》赴香港。取道台湾,由麦加锡安排与台湾大学的青年作家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王祯和等会面畅谈,又由王祯和陪同到花莲、屏东,观看当地的山地舞与民族风俗。
10月底,赖雅在美国中风。由于身上的钱已经不够回美国家用了,得知赖雅病情基本稳定,无生命危险后,她又乘飞机到香港,预备赚些钱后再赶回去。
11月,到香港,努力撰写的剧本《红楼梦》未获通过,为了谋生给香港电懋影业公司编写改编《南北一家亲》、《桃花运》、《人才两得》等电影剧本。剧本中一些粤语对白系与宋淇合作。
本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用专章论述张爱玲,称她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夏志清论述张爱玲的文章由夏济安在台北《文学杂志》发表,引起台湾学界对张爱玲的关注。
1962年
3月16日,返回美国,精心照料赖雅。后与丈夫移居华盛顿,把根据好莱坞影片改编的《南北喜相逢》寄到香港。因剧本丢失,未拍摄。
7月,译玛乔丽·劳林斯(Marjorie Rawlings)的《小鹿》改名《鹿苑长春》出版,附“译后记”。
10月11日,《南北一家亲》在香港上映。王天林导演,雷震与白露明主演。
1963年
3月28日,在美国的《记者》杂志上发表英文散文“A Return to the Frontier”(《重回前线》),记这次台港之行。《美国诗选》(与人合译)在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张爱玲译了爱默森五首诗、梭罗的三首诗。《欧文小说选》(与人合译),在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张爱玲译了欧文的一篇小说《无头骑士》。
10月2日,剧本《小儿女》在香港首映,王天林导演,雷震与尤敏主演。
开始与夏志清教授通信,直到1982年共100封。
1964年
《爱默森文选》(翻译)在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分“计划”、“生活方式”、“诗”、“人物”、“书信”五章,前有“译者序”。
4月,申请美国一所大学的教职,需要香港大学出具证明,港大仅只证明她“两入两出”,未提她拿过奖学金的事。
7月24日,剧本《一曲难忘》在香港首映,钟启文导演,张扬和叶枫主演。
9月,《南北喜相逢》在香港首映,王天林导演,雷震与白露明主演。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在台湾出版。张爱玲译了辛克荣·路易士、欧纳斯特·海明威以及汤姆斯·沃尔芙三位作家的作品。
1965年
本年前后,由于麦加锡帮助,张爱玲为美国之音编广播剧,把莫泊桑、詹姆斯、索尔仁尼琴等人的小说改编成广播剧。长篇小说《怨女》在香港《星岛日报》连载;改写《十八春》为《半生缘》。申请迈阿密大学驻校作家,雇人照料赖雅,后来又将赖雅接到自己身边。
1966年
4月,《怨女》单行本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英文版次年在英国出版,名The Rouge of the North。是年,开始《海上花列传》(出版时名《海上花》)的国语译注。
6月4日,为追讨在港大时所得奖学金的“名分”致函英国驻美使馆求助,这是张爱玲和港大最后一次的“沟通”。
本年,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系主办中西文学关系研讨会,张爱玲应邀到会,谈香港的电影业情况。并结识庄信正博士。
9月,开始担任迈阿密大学驻校作家。
1967年
在迈阿密大学做短期的驻校作家。
4月,到纽约康桥(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雷德克里夫女子学院作驻校作家。开始英译《海上花列传》。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看了《红楼梦》许多不同版本和有关研究著作,开始了对《红楼梦》的研究。在哈佛期间曾应华人女作家於梨华邀请到纽约州立大学做过演讲。
10月8日,赖雅在波士顿病逝,享年76岁。中英文对照的《睡谷故事》(即欧文的《无头骑士》)与他人译欧文的另一篇小说《李迫大梦》由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
英文长篇小说The Rouge of the North(即《怨女》)在英国伦敦出版,反响不佳。
1968年
台湾皇冠出版社重印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秋歌》、《怨女》、《半生缘》、《流言》先后在出版(《半生缘》在《皇冠》杂志刊出),掀起一场“张爱玲热”。同时着手《红楼梦》与《海上花列传》的研究。
台湾记者殷允经夏志清介绍采访张爱玲,在他后来出版的《中国人的光辉》一书中,张爱玲作为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被描述。
1969年
3月,美国亚洲学会在波士顿开年会,张爱玲到场并参加夏志清主持的一个小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