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谢启良
谢启良于1933年出生于正安县谢坝乡的普通农家,他本分执着,艰苦追求,自学成才,掌握了黔式桥桁吊装技术,堪称一绝,成为专门造桥筑路的工程师。从20世纪50年代起,谢启良开始参与公路桥梁设计,曾荣获贵州省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自学成才先进分子。1980年,贵州省交通厅潘成杰等桥梁专家带着研究成功的黔式桥桁理论,选择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忠信至山岩公路,横跨芙蓉江的长岩桥作为黔式桥桁科研试验桥,该桥由谢启良组织施工,截至1981年竣工,整桥系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跨度人字扒杆悬臂拼装桁架组合拱,即黔式桥桁,为中国首创。经专家鉴评,该桥荣获国家交通部优秀银质奖、贵州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从此,谢启良组织起来的施工队伍成为黔式桥桁的施工骨干,随即在铜仁德江、黔东南剑河等地建筑黔式桥桁。谢启良和他的技术骨干立足施工现场,放眼未来事业,不断钻研,造就了一支勇于拼搏的施工队伍,不断丰富和发展建造黔式桥桁吊装组织拱技术。1994年,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乌江上的江界河大桥,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拱一次吊装成功合拢,标志着黔式桥桁设计科研水平和施工吊装技术达到了巅峰水平,谱写了世界桥梁科技的新篇章。谢启良家中的一幅精致对联:“平生追求光明路,半世修造幸福桥”,正是他人生经历和追求目标的最好表达。
七、杨胜万
杨胜万,1944年出生于贵州省务川县涪洋场郊的一个仡佬山寨,仡佬族。他自幼好学,9岁时和哥哥离家读书,但家境十分贫寒,他从小勤工俭学,贴补生活。逆境中成长的经历,磨炼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1965年,杨胜万在重庆邮电大学毕业,后分配入伍,他最初在连队任无线电技师,后在团机关、广空机关、军委空军机关、空军指挥学院工作。1988年恢复军衔后,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晋升为少将,成为仡佬族迄今为止唯一的将军。
参军入伍后的杨胜万将军很少回家乡,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养育他的仡佬山区那片贫瘠土地。身在北京的他,每次见到家乡人便倍感亲切,常常盛情邀请乡亲来家中做客。他还常常慷慨解囊,资助老家穷困人家的孩子上学。他曾连续数年给家乡希望工程捐款,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他任空军政治部处长、副部长期间,积极提建议、出政策,组建干部子弟学校,照顾边远地区干部和飞行干部子女考军校,不经意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八、赵银周
赵银周是贵州省黔西县人,在当地仡佬族雅伊支系中是颇受敬重的“博帔”(即掌坛的祭师)。
赵银周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少量自耕地,在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靠佃耕别人的田地和给富裕人家帮月活或打零工为生。他不识字,但天资聪颖,记忆过人,直到耄耋之年,仍然能够演唱长达数千行的古歌《叙根由》。他对仡佬语和汉语都很精通,对古歌的内容也烂熟于心,并有精到的理解。
古歌《叙根由》流传于纳雍、大方、织金、黔西四县的仡佬族雅伊支系中。其成形年代,目前难以确考。据老人们回忆和推断,至少可以上溯到300年以前。仡佬族雅伊人祭师的承袭,是以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世代相承的。家族中无合适的继承者时,才不得已传给外姓徒弟。他们传唱的这部《叙根由》当地又称之为《十二段经》(12段落)。
后来许多地方的雅伊仡佬中,虽还有自己的祭师,但几乎没有人能演唱《叙根由》了,周围的人们都会从很远的地方来请赵银周去主持祭祀祖先的仪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赵银周将他使用多年的法器取回来,珍藏于家中房梁上。这种法器是一串由一个老虎下颌骨做总承,用若干根一尺多长的细麻绳分别系着鹰爪、獐牙、岩羊蹄角、黄麂蹄角等串成一挂扇形的坠饰物。祭师在祭祀时,右手执牛角酒杯,左手握虎颌骨坠饰(法器),不时伸到右前侧的竹筛中去抓搁置其中的给副祭师用于击节的、无锄把的旧铁锄,如能抓起,被称为吉利,所吟唱的古歌的某章可以告一段落;如不能抓起,则要反复再唱那个章节。更不可思议的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古歌的演唱实践被迫中断了10多年,而且在周围的仡佬族语言环境逐渐丧失的情况下,赵银周老人仍然能够完整、清晰地演唱古歌《叙根由》,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这其中体现出老人对先祖流传下来的古歌那份执着的爱。
更加难得的是,本族中许多人家已经不再进行传统祭祀活动之时,赵银周老人对古歌的热爱仍不减当年。每逢有好酒菜且条件方便的情况下,他都要摆放餐具,甚至点上香,祭祀先祖。一般情况下,他也会将自己手中的碗筷向上举一举,洒几滴杯中酒,以示对天神和祖宗的祭奠。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据说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也会避人耳目,巧妙地施行。每到此时,他心中崇敬的天神、祖先以及古歌的内容,犹如放电影般在脑海中掠过。天长日久,自然铭记于心,永远不忘。
如今,赵银周老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为我们保存下来一份珍贵的仡佬族文化遗产。
九、文国朝
文国朝,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务川县都濡镇鹿坪村人。他自幼喜欢唱歌,可以说他所到之处,都有他的歌声。他说,唱山歌是他的生命,曲调是他流着的血,唱词是他吃着的饭。他还说,他唱的山歌很多,有情歌、打闹歌、薅草歌、小调等,最拿手的是跳花灯。这些歌有的是从小跟长辈学来的,有的却是自己的原创。通常是运用现有的曲调,自己加一些独特腔调或唱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唱风。
文国朝会唱的各类民歌有成百上千首,经他改编后在民间传唱的有《好看还是映山红》《荷包歌》《吹闹号》《放牛调》《高山画眉叫得乖》《郎在墙上打石榴》《二郎号》《太阳不晒花不红》《五更转》《上山虎儿》《出台腔》《打闹号》《梦见情哥来看我》《十八扯》《后园阳雀叫三声》《望乡台》等。他擅长即兴编歌,出口成歌,把生活全都放入歌曲之中。
文国朝演唱的山歌曲调保持了仡佬族的原生态唱法:高音高唱、低音低唱,演唱中上下滑音、装饰音频繁而出,节奏明快,歌声嘹亮,高亢有力。歌词与旋律的组合十分恰当。在当地,文国朝被称为“歌王”,可以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许多人争相向他学习,面对前来请教的人,文国朝通常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他的很多徒弟,如今仍活跃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传承着民间音乐艺术。
1958年,文国朝参加了贵州省文艺调演,他演唱的仡佬族山歌获得二等奖。1960年,他被聘为务川县艺术学校的教师。在校期间,他编导的《大闹花灯》歌舞,参加贵州省花灯调演,荣获了优秀奖。1979年,他参加了贵州省民族民间音乐调演,受到专家的欢迎与赞扬,现场很多领导和观众被他的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1987年,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因不慎摔倒而结束了他精彩的一生。
文国朝的许多歌曲被《中国民间音乐集成》《贵州省民间音乐集成》采编入书。为了研究发掘文国朝的民族民间演唱歌曲,有许多音乐艺术家对他的演唱风格、歌曲旋律很感兴趣,以他的歌曲为素材,加以提炼,创作出了很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后人常常以文国朝的歌曲作为素材,打造出许多民族民间艺术精品,由此可见文国朝对仡佬族民间音乐具有多么深入而持久的影响力。
十、李齐邦
李齐邦,生于1951年,仁怀县哑塘仡佬乡哑塘村人,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歌手和民间艺人。父亲李发金就是当地享有盛名的仡佬族民间歌手,受父亲的影响,李齐邦自幼喜爱民间文艺,向父亲及其他有名的民间艺人学习表演各种歌谣舞蹈,可谓子承父业。由于多种原因,哑塘仡佬乡的多数人已经不会说仡佬语了,他仍然坚持用仡佬语唱仡佬族民歌,时常用汉语和仡佬语混唱,反映了仡佬语和汉语融合的过程和特点,这对于研究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价值。
李齐邦能唱千首以上的民歌。从内容上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在劳动生产时演唱的打闹歌,讲述历史故事的叙事歌,谈情说爱的情歌,以及盘歌、丧歌、结亲歌、酒歌、节令歌等类别。他的嗓子洪亮圆润,感情朴素真实,演唱时还根据歌曲的不同内容赋予一定的表情,显得更为生动传神。在日常生活中,李齐邦还注意搜集整理传统民歌,并整理后公开发表。他对仡佬族民间舞蹈也有浓厚的兴趣,芦笙舞、钱杆舞、踩堂舞等他都能纯熟地表演。此外,他熟悉仡佬族的很多民间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等,在劳动间隙、节日庆典、茶余饭后,随手拈来,向大家声情并茂地讲述。他讲的某些故事经过整理加工后,还发表在《南风》等刊物上。
李齐邦最擅长的还要算表演民间花灯歌舞和花灯戏。他表演花灯时,身段活泼轻快,表情生动逼真,唱腔吐字清楚,宽厚动听;他能唱多种花灯调子和花灯词。他演唱的花灯调“绣荷包”“梳妆调”“行程调”和花灯词“说春”“说古人”“虫虫灯”等,内容丰富,曲调动人,唱腔优美,自成一格。他表演花灯剧时,生、旦、净、末、丑都能表演,演什么像什么,幽默风趣。他不仅自己经常为当地人民表演各种民间艺术节目,还组织仡佬族中的民间文艺骨干共同研究、提高民间艺术表演水平,为当地和邻近地区的各族人民表演。他对发掘民族民间文艺宝藏,提高民族民间艺术表演水平,活跃、丰富仡佬族的文化生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