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棺木形制与汉族棺木截然不同,棺身齐头拱盖,盖为三角形,底似梯形,下宽上窄,头大足小,一般长2米左右,宽0.5米,高0.45米(含棺盖),边厚约0.04米。为了防止棺盖脱落,有的棺木头尾均设有插榫孔洞(即插销和扣榫),有的还在棺盖和棺身相结合处钉了铁爪钉,少数棺头前面钉有“火焰板”或“马头板”。在清理出的一些人骨骨架中发现有打牙的痕迹,这一凿齿习俗的由来和延续也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元代的《云南志略·诸麦风俗》载:“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巅崖之上,以先坠者为吉。”即说仡佬族人死后,放入棺木之中抬到较高的悬崖上放置,先放入的棺木是最为吉利的。
在黔北的芙蓉江沿岸,也发现了大量仡佬族悬棺。芙蓉江属于长江水系,从地理文化的角度看,应该与长江三峡的悬棺是一脉相承的。芙蓉江上的悬棺大多没有用木头担抬,而是利用岩腔和崖隙,一半戳进山体,一半悬在空中。日久天长,棺木风化,风一吹有的悬棺还能像琴一样鸣叫;而尸骨里的磷挥发出来,沾在棺木上,夜间闪闪发光,给峡谷增加几分幽趣。当地百姓称悬棺为“癞子坟”,“癞子”是指包括瘟疫在内的一切传染病,因为对死亡的恐惧,相传古时候人们对“癞子”的尸体不是像一些地方那样焚烧,而是迷信山水之险,希望他们在悬崖绝壁上无路可走,就不能再投胎转世,来人间害人了。如今,当地人还常用“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俗语来形容一个人尴尬和无奈的处境,有一些地方仍然把“下葬”称做“上山”,这些应当都是悬棺文化的影子和延续。悬棺葬有单墓,也有双棺并排。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残存数十处悬棺葬,大阡镇铧耳山悬棺葬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岩穴葬
山洞是老祖宗最早的栖息之处,尽管人们早已走出了洞穴,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但老人亡故将其安放洞中与先祖同在是理所当然之事。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停放在岩穴里,有的岩穴是天然的,也有的是人工开凿的,称之为岩穴葬。岩穴葬墓地多为悬崖峭壁,前临溪河,后为峭壁。置棺岩穴,敞而不闭。《遵义府志》中记载,在峭石凌空,飞猿莫渡的峭壁的半壁洞口中,置有朱棺。或入或出,莫测其内。据调查,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310处自然岩穴葬,10余处人工开凿岩穴葬;在正安县发现岩棺234具;习水县三岔河岩墓群,墓室石壁上刻有清晰的渔猎图及“章武三年”字样,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阡镇石人马炼洞,下临溪河,绝地千尺,四周树木丛生,洞中石乳满目,一墓置其间,肃穆幽静。岩穴葬可以一个家庭聚葬一穴,也可单人一棺占一穴。但先葬入穴者,不独占岩穴,后葬者无论是否同一家庭,皆可葬入。岩穴葬根据墓葬形式,可分为直穴式和横穴式两类。直穴式墓口为正方形,墓室纵深;横穴式墓口呈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墓室浅显。至今务川、正安等地边远山区,仍有仡佬人行此墓葬。
(三)石板葬
石板葬的名称有很多,如“古墓”“暗罐”“地椁”“梭椁”“蛮子坟”“古老坟”“桩桩坟”等,是由人工开凿石板镶成石板棺,置木棺于内,地表无封土的墓葬。石板墓一般前后两头石板为正方形,左右两壁和底顶多系整块长方形,板长五六尺,厚五六寸。底板中凿方口接泥黏土。也有两块底板组合,中留空隙。墓式多为单函,亦有一式双函、四函、六函、八函,最多的有一式十六函。这类墓无墓志碑铭,少数墓只有口传墓主姓氏,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隆兴镇火石坡有一处十六函的“暗罐”,据考证是申氏八弟兄八妯娌的墓;玉溪镇淞江八函墓是韩氏八弟兄古墓。石板墓的外壁粗糙,但内壁平整。建造工艺精湛的宋墓,在内壁浮雕人文、龙虎、花卉等图像。凤冈县境内发现几种不同葬式的石板墓:一墓设三道门,第一、二道门能开,第三道门封闭;一墓建三层,一层放棺门,二层放殉葬品,三层壁上刻“金玉满堂”四个字;一墓深埋地下,为横葬,呈“非”形,墓门用牛尾锁锁住。门面有一巷道,巷道左右各三函。
(四)石灰坟
石灰坟,即用石灰筑就的坟墓,也是仡佬族人安葬亡人的一种葬式。据道真仡佬族张姓家族谱牒安葬一节记载:“凡安葬,关系甚大,人子尤当究。如心圹(墓坑)既毕(挖好),先布石灰于塘底筑实,厚二三寸。然后用筛过石灰二分,筛过江沙(河沙)、黄土各一分,以乌樟叶浸水成汁,三合拌匀,再下圹底筑实,厚二三寸。四旁纳圹,傍用炭灰抹棺,中用薄板隔灰,墙壁抹平。棺盖上放炭末面上三合泥,轻轻用筑物筑实,再上三合泥,筑实成坟而止,埋碑石于中。”石灰坟葬法可避水侵蚀,防止蛇虫蚂蚁的侵害,避树根伸入棺内。石灰坟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已发现多处,如棕坪乡赵山村的石灰坟,坟内用竹子一根接一根铺设成穹顶模式,然后用三合泥筑实而成;大阡镇东山村一排五函连墓,墓室底、左右墙壁、前后回头均平直,墓门呈下直上半圆形,墓盖均为穹顶;玉溪镇7座石灰坟,其构造一模一样,墓室长1.92米,宽0.37米,高0.4米。墓室不能置棺木,只能纳尸体。棺盖与棺墙、底板前后的回头都是整体,似三合泥做的棺木。至今仡佬族人安葬亡人时仍保留一些风俗,墓圹挖好后,孝子守圹,将圹底的异物要全部清理干净,棺木下圹时,要掀棺盖清理棺材,若不清理守圹,有异物随葬,传说对后代子孙的成长不利。
(五)生基墓
生基墓,是仡佬族人生前修建的墓地,又称干栏墓、修山。生基分为明堂生基和响堂生基。
明堂生基在石板墓的基础上,加上石横梁,正面浮刻二龙抢宝的图案,上方雕凿成履瓦屋面,墓室左右用石柱扣榫,用石板作八字墙,与墓室呈八字形,墓柱上阳刻或阴刻墓对,石板墙面雕刻有墓志铭或家训格言、诗词及各种花鸟鱼虫图案。墙壁上扣瓦屋面似石脊岭,脊岭末端有雕刻的石狮和石鸟屹立左右。墓门分成三截制作,上部刻有各式花窗,中部是形形色色的“万卷书”,下部是《渔》《樵》《耕》《读》《牧》等民风民俗图案,形状似生前居住的楼阁大门,为第一层。第二层是阴龛。阴龛的高度和大小根据墓室的多少来定,首先在墓室瓦屋面石脊下竖两根石圆柱,墓室多的则要竖4~6根,石柱上刻对联,柱后便是墓主人的碑位。碑位左右立有小石柱扣榫呈八字形石板,刻上孝子贤孙的姓名。第三层是在阴龛的瓦屋脊梁正中竖望山石。望山石上通常有“捧腹罗汉”的浮雕,或雕太极图,如今多为福、寿二字。左右两边多镶刻有三角形的图案,石板与望山石形成整体,两边矮中间高,犹如一座山的形状,因此修生基墓又叫“修山”。据调查,这种类型的生基墓始于明朝中期,一直延续至今。明代建筑的此类墓,阴龛没有吞口式,如棕坪乡“牟氏佳域”,从右至左横书,墓柱上没有对联。墓门壁前多为一礅礅长石条封闭墓门,以防盗墓。
响堂生基是相对于明堂生基而言,出现的时间稍晚,大约兴起于清朝嘉庆年间。第一层墓前加宽80~130厘米不等的吞口。吞口前沿基石上树一根至多根不等的四方石柱或圆柱。上面多为文人墨客题写的诗词或浮雕的各种图案。两函响堂生基的吞口较为宽敞,如遇暴雨,可以供十来人站在其中避雨,人在里面说话还有回音,因此而得名为响堂生基。二层的阴龛在吞口瓦屋面脊岭出竖柱建筑,望山石树在阴龛上,建筑式样与明堂生基完全相同。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生基墓雕工精细,图案栩栩如生,整体建筑规模宏伟,蔚为壮观。独墓单室甚少,多为父母子媳共墓,但忌翁媳单茔。如大阡镇的一座郑姓墓,其联曰“父子同山久,婆媳共地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内的生基墓中,最为有名的要数忠信镇王寅亮生基墓,夫妻合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高5.5米,宽6米,亭廊三层,呈塔形。底层设三墓室,门上中雕三国人物,左刻状元、书童和花、鹿,右镌花、鸟、虎、狮及人物。檐浮雕二龙戏珠。二层建4柱3殿,刻饰孟宗哭竹、王祥卧冰。三层为彩堂,彩柱上有蟠龙透雕,两翼凤凰展翅。此墓整体构造俱佳,雕工精湛,在清末墓式中别具一格。
(六)土葬
土葬是一种常见的葬式,即将尸体入棺埋葬入土的墓葬方式,蕴含着我们通常所说的“入土为安”的精神追求。明、清以来大部分仡佬族人家已经放弃了那些费时耗力的特殊葬俗,改行土葬。最早的土葬是将尸体放入挖好的坑内,把土掩上,地表无封土。后来发展为在墓上面起封土堆,称为“坟”。坟区别于墓,墓指死者入葬的地方,坟是在墓上垒起的土堆。葬时挖坑置棺填土,上以石土垒砌坟墓。一般墓长六七尺,前高四五尺,宽三四尺,墓尾高尺许,宽二三尺,墓前顶竖一块三角形石板称望山石。有的用料石包坟,墓前壁正中嵌墓碑刻墓主姓名,右刻墓志,左记同胞兄弟姐妹和孝子贤孙姓名,以留后考。
(七)牌坊葬
牌坊葬专门指贞节女子死后的墓葬,仡佬族也有这种葬俗。贞节女子死后为其请旨立坊,坊立于节妇墓前,称之为立牌坊或牌坊葬。通常,少妇夫亡,父母年老,子女年幼,家境贫寒,少妇历尽千辛万苦,至死不嫁,孝敬父母,供其食、医其病,尽养老送终孝道。同时严教其子读诗书,识礼仪,入学中举,报效国家。这样的贞节女子深为民众旌表。地方官府或其亲戚向皇上请旨建坊,得到皇上旨意,奉旨立牌坊于节妇墓前,以显节妇美德,世代敬仰。
(八)竖棺葬和倒埋坟
在仡佬族地区还发现有两种古老而奇怪的葬式,一种是竖棺葬,即埋葬时将死者头朝天,脚立地置入直立的石板棺中。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三桥镇接龙乡富村沟有两座周姓古墓,墓主分别叫周应龙、周应虎。关于这种特殊的葬俗,其原因一直以来还没有定论,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提到了这一葬式,称这是僚人的一种特殊葬俗,妇女七月生子,死后则用这种竖葬的方式。另一种特殊葬俗——倒埋,即民间所说的“横苗竖仡佬”。一般墓葬以头枕山峰,脚朝山脚为顺,仡佬族墓葬则相反,脚登山,头枕空。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杜家湾发现了一座这样的坟,坟仍是由大石板镶成,传说是在“追苗赶汉”的时候所埋。此坟前高后低,前宽后窄,与一般的石板墓的埋式呈反方向。无论竖葬还是倒埋,都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的意思。
三、独特的丧葬习俗
(一)报丧
家中亲人过世后,便要立即鸣炮以示报丧,鸣炮用鸟枪或铁炮,如今多用鞭炮。炮声一响,便知道寨子里有老人寿终了,都会纷纷前来帮忙。然后即刻通知远近的亲戚朋友前来吊唁。死者亲属获悉家有丧事,必须立马赶回奔丧,如果子女亲属不到,将停尸待葬,直到子女到齐后才可发丧。在一些仡佬族地区,报丧者要拄着一根三面都削去树皮的泡木棍前往,但不直接进入对方家中,而是走到对方家门口时,高呼“有白喜事”,并把泡木棍插在路口。对方出门,得知消息后,要立即拿出一张凳子放在路口,并呼叫亡人的名字,意思是请他的亡灵在此坐下休息,接着再杀掉一只鸡,称为“上路鸡”,请亡人领牲,再供上酒饭,燃香烧纸,以示得知亡人故去的消息后及时祭奠,然后即刻赶赴丧家奔丧。至亲好友及四邻获悉丧讯后都会前往死者家中吊丧,帮忙办理丧事。即使曾有过积怨的,在此时也会前往,共赴急难。吊丧者不能空手,要送上丧礼。明清至民国时,一般送香、草纸、鞭炮,也有送布帛的,写上吊唁。至亲也常常会送钱粮。出嫁的女儿则会请吹打的队伍进门,或者送上全猪、全羊等。现在多为送钱、送物、送花圈。
(二)丧吊
丧吊是指为亡人守灵的习俗。老人在病危之时,儿女们都要日夜守候在身旁,直到老人落下最后一口气。然后要为老人理发、净身、穿衣。通常要用柏枝和茶叶煮水擦洗身体,男子死后要剃光头,穿青布衣服,女子死后要将头发梳成一个发髻,穿青色衣服。按规矩,老衣穿单不穿双,少则3件,多则7件,有意思的是还要故意在新衣上烧一个小洞,或者剪一个小口,防止在黄泉路上被其他鬼魂把新衣抢走。头上包青帕,并在额头上打结(交叉反缠),表示生投死不投,还其祖宗本来面目。老鞋底只纳9针。接着用纸封闭神龛,将老人的遗体移放到堂屋中的座椅上,接受儿孙们最后的跪拜,拜完后烧老袱纸,并用布袋将纸灰装好,放入棺内,再让老人的遗体入棺。棺材底部垫上布单或者柏枝,将遗体放入后再盖上老被,半掩棺盖。棺下点上长明灯,并焚香、供粑,孝子们纷纷披麻戴孝为老人守灵。
贵州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一带的仡佬族,人死后要砍一根形状如拐杖、四尺来长的泡木棍,木棍的顶端要留起一对小枝杈,形若头角。再用棉线按亡人的寿数,每岁一根,外加天一根、地一根计算,织成链环形的长带,称之为“寿带”,将寿带系在泡木拐杖上,做成所谓的“云梯”,竖靠在亡人头部的棺材边,通常是男左女右,据说这是让亡人得以登天的天梯。出殡时由男亡人娘舅家或女亡人娘家长房或幺房中的一人手持“云梯”,送到坟地,称为“执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