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皮纸的工艺流程大致为皮板→坯纸→成品纸。首先将树皮剥下,成把扎好,用石碾碾砸成细小的碎片,然后放入河水中浸泡两三日。取出后放入浓度为20%的石灰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再晾晒两三日,存放在窖子里密封,并用水蒸煮数日,取出放入河水反复淘洗,将石灰石完全洗去后再次放入水中浸泡两三日。然后取出沥干,用纯碱、草木灰与枸皮拌匀,腌渍一段时间后再次放入窖子密封蒸煮数日,并再次用河水反复漂洗,将碱水等彻底清除,用水车河碓舂料,经过反复地舂料,就制成了皮板。第一个流程就要经过反复的浸泡、漂洗和蒸煮等工序,耗时20天左右。接下来,将制成的皮板切成刀口纸,放入滤箩中滤出刀口纸中的浊水然后放入装满清水的木槽(木槽长1.8米,宽1.2米,用木板隔成一大一小两部分),用细木棒反复拍打直至刀口纸与水分融合形成纸浆,再加入化根水(与纸浆的比例为1∶4),使纸浆成为均匀的糊状,然后用特制的竹帘子舀纸,舀出的纸即坯纸。坯纸呈纸糊状,还没有成形。需要将坯纸叠放在木榨上,榨干其中的水分。然后将它们平摊在“纸背”上,用刷子刷平。“纸背”是一种自制的烘干设备,内膛燃有微火以烘干坯纸。烘干后,坯纸便有了纸的形状,坯纸裁剪成15厘米长、14厘米宽的成品纸,最后成捆打包(通常100张成品纸为一包,称之为一刀),盖上自己的图章,便可以向外出售了。
草纸塘皮纸生产技艺当地人称为“舀纸”,可以说是纯天然纯手工制作的原生态产品。其生产工具有近20种,如竹帘子、纸背、木榨、滤箩、木槽、窖子、河碓等等,没有一种是机械设备,完全依靠人力和自然力操作。生产一张皮纸,要经过72道工序,近一个月的生产时间,可以看出皮纸生产技艺之讲究,要求之严格。据了解,一年中以九月、十月所造皮纸为最好,因为这个时候的枸皮养分最充足,柔韧性最好。
草纸塘皮纸作为一种手工民用纸,其柔韧性好是最大的特点。草纸塘皮纸除了用于书写外,还是制作灯笼、风筝、斗笠、油伞、纸扇、字牌、花灯、舞狮道具等物品的主要原料,不仅在周边地区销量很好,还远销外省市。
据说,这种古造纸技艺是由当地仡佬族人卢氏祖先从东部的印江一带迁入草纸塘时传入的。20世纪80年代,草纸塘的皮纸生产一直兴盛,几乎家家都生产皮纸,最鼎盛时全寨有皮纸作坊40多家,一年可生产皮纸400多万张。近年来,由于工业纸的普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打工热潮的冲击,再加上造纸原料枸皮的缺乏,致使草纸塘皮纸的生产日趋衰落。
四、印染工艺——紫瑰色
紫瑰色是一种常见的野生灌木,在植物学上有它的名字,而黔北地区的仡佬族人却用这个名称来命名他们的一种传统印染工艺。仡佬族人发现生长在阳山上日照充足的这种植物比在阴山上生长的要好,趁新鲜之时将其枝叶用清水煎煮,便会产生紫红色的汁液,十分漂亮。于是聪慧的仡佬族人便用它来做染料,经济又实用,并将这种印染工艺也称为“紫瑰色”。紫瑰色与蜡染、蓝靛染被同称为“姊妹花”,主要流行于黔北凤冈县一带。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工艺大都受到现代技术的大力冲击而被取而代之,“紫瑰色”也逐渐消亡,只有从一些古稀老人的记忆当中,还能了解到这种传统印染工艺的大致情况。
过去,仡佬族人都是自己纺纱织布来做衣服或床单被褥,印染时,将白布被单、床单、窗帘、围裙等与制成的紫瑰色染料同时放入铁锅中,加入大量水,边煮边搅动,待完全煮透以后,取出拧干,平铺在草地上,让阳光暴晒。晒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洒上染料汁液以加强染色效果。待完全晒干以后,原来的白布就被染上紫红玫瑰花一样的颜色。如果是阳山上生长的植物做成的染料,越洗颜色越鲜艳,而阴山上生长的植物做的染料,其颜色则显得较为昏暗。用这种植物所染出的颜色,叫“紫瑰色”,而这种工艺名称也叫“紫瑰色”。
所染制的图案比较随意,可繁可简,可粗可细,由印染者自行发挥其想象。既可以精心设计,也可以临时编排。需要注意的是,图案的设计必须在染色中同步进行,将布料从蒸煮的锅里取出平铺在草坪上时,立即将设计好的图案,如花卉、飞禽走兽和人物竹柳等铺在湿布之上,也可在湿布上扎结使成“狗牙瓣”,还可随意发挥。经烈日暴晒,待布料干后,被图案遮挡住的部分,仍是白色,阳光照射的部分就变成了美丽的紫瑰色,两者界线清晰,反差强烈,印上的图案十分美观。
第五节民间体育
仡佬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体育运动。这些运动看起来平常简单、朴实无华,却贴近生活,参与性高,为长期辛勤劳动的仡佬族人带来了欢乐和休闲。这些体育活动有的近似武术,既可健体又可防身;有的轻松愉快,风趣幽默。有打竹绣球、甩鞭、登刀梯、摔抱腰、抢花炮、板凳拳、档耙拳等等,其中以打竹绣球最为有名。
(一)打竹绣球
仡佬语称“嘎嘟朗喈”。关于这项运动还流传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叫竹青的仡佬族姑娘,心灵手巧,美丽善良,聪慧过人,小伙子们都非常喜欢她,纷纷向她表达爱慕之情。竹青向求爱者们提出,谁的篾球编得好,打得好,就嫁给谁。于是小伙子们铆足了劲苦练球技,最后有一个名叫竹平的青年以精湛的编球技艺和玩球技术赢得了姑娘的芳心。从此,竹绣球便成了仡佬人爱情的象征。如今,不少仡佬族青年仍以赠送竹绣球互表爱慕之情。
竹绣球,就是用细竹片编成的小球。通常选用新嫩的斑竹、金竹或楠竹,劈成一条条窄小的竹片,削去竹黄,手工编制成拳头般大,形状像鸡蛋的小球,这项运动也俗称“打篾鸡蛋”,“篾”就是劈成条的竹片。“篾鸡蛋”一般重约250克,有实心和空心两种,空心“篾鸡蛋”里面装有铜钱或石粒,玩的时候会发出声响;实心的里面填满了稻草、棉花等填充物。有的还染上五彩斑斓的颜色,称为“五彩球”。“打篾鸡蛋”是由最早流行于民间的“飞”演变而来。南宋时朱辅的《溪蛮丛笑》中就有对仡佬族过年节“打篾鸡蛋”的记载:仡佬“土俗于岁节数日,人赴野外,男女分两队,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如今,这种活动仍然广泛流传于黔北一带仡佬族民间。通常在农闲的时候进行,也在春节期间作为竞技比赛项目。
“打篾鸡蛋”的玩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叫“过河”。通常在院落里或较宽阔的空地上举行,首先在场地中心画上一条界线,称为“河”,把场地一分为二,人们自行分成两组,每组4~8人,各站在“河”的一边,拉开阵势。有点像玩排球,游戏者用手拍、托、推、扣,还可以用脚踢,如果“篾鸡蛋”碰到了手足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或打不过河,则为失败。如果“篾鸡蛋”在本界内落地,对方可以越过河界占领落点的地盘,将某一方赶出全部地盘便获胜。这种打法需要参加者的技巧娴熟,最重要的是队员之间要密切配合,是锻炼弹跳、臂力和耐力的一种好形式。
另一种玩法叫“牛撵牛”,实际上是一场追抢“篾鸡蛋”的争夺战,通常要在旷野中进行。这种运动对参加人数没有限制,也不用分组。活动开始时,由一人开球,尽其全力将“篾鸡蛋”随意抛向远方,越远越好,其余的人随之争相追逐,抢到者再次抛出,人们再次抢接。最终抢到并抛出次数最多者为胜。人们为了追抢“篾鸡蛋”,往往奋力奔跑,不顾一切滚成一团,场面十分热闹有趣。这种玩法可谓是一项特殊的长跑运动,每次往复抢球、抛球往往要跑一二十千米,是锻炼耐力和速度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玩法叫“换窝”,通常在平坦的场地中心挖一个比“篾鸡蛋”稍大一些的圆坑为“大窝”,四周按照参加人数少一人各挖一个小坑为“小窝”,大窝与小窝相距2米左右,每个小窝站一人,以抽签的方式决定一人为进攻者,然后大家像打曲棍球一样手持木棍或竹棍进行攻击或阻击。守小窝者只能用棍阻击,不得用手抛或脚踢或触及人体,进攻者如果冲破了层层防线,将“篾鸡蛋”赶进大窝便获胜了,要高声喊“换窝了”,而阻拦者则全体失败。
“打篾鸡蛋”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娱乐身心。在务川、道真一带都十分流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还将这项运动纳入学校的课程当中,让更多年轻的一代加入到这项传统民族体育中来。2006年,该项活动被列入了遵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7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贵州省代表队的“打篾鸡蛋”第一次在全国民族运动会上亮相,当即在148个表演项目中脱颖而出,获传统体育项目表演类金奖。2009年,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举办了以“打篾鸡蛋”为主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此项活动比赛规则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二)甩鞭
这是一种带有武术性质的强身项目,是仡佬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流行于务川、道真等地区。过去,通常用枸树皮制作鞭绳。每年到枸树上水的季节,人们便上山剐下枸树皮,然后将枸树皮紧拴在木棍一头,头粗尾细,做成一根长约4米的鞭子。甩鞭时,使劲舞动棍子,让枸树皮在空中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甩鞭有砍、撩、挡、劈、架、夹等多种技巧,使长鞭甩击,声若炮炸。甩鞭者常常比试各自鞭绳的长短、宽窄、用力大小、音响程度,以及鞭技高低。鞭技好的甩鞭者,可以摧折碗口粗的树枝,对势者难以近身。现在的鞭绳已有所改进,有的用桐麻皮或苎麻拧成,也有的用皮带做鞭绳。
(三)登刀梯
又叫“上刀山”,许多民族的宗教活动中都有这项内容,如苗族、锡伯族、满族等,同样也是仡佬族傩坛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登刀梯本身充满了惊险与刺激,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从事这项活动,因此往往带有一定的宗教意义,寓意驱魔、祛邪等。登刀梯主要流行于务川、道真一带,是一种惊险的轻功体育表演项目,也是巫傩文化中的一项仪式,为了达到除去妖魔鬼怪的目的。所谓的刀梯就是将钢刀等距离固定在木桩上做梯栓的梯子,梯顶插青布旗,挂一只盛装一个鸡蛋的竹篮子。法师通常头包红布帕,腰系红布带,袋挎竹卦和鸡蛋,有时还要背上一个小孩。在紧锣密鼓声中,赤手抓刃,赤脚踩刀,逐级登上梯顶。到达梯顶后,要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卜卦吉凶,如视“凶方”,即以鸡蛋掷地,寓意“祛邪”。接着摘下青旗,取下竹篮,翻过刀山,仍然抓刃踩刀顺梯而下。此项活动需要胆量,更考验功夫。
(四)摔抱腰
仡佬族民间体育活动,类似于摔跤。通常,在劳动之余或节日聚会里,仡佬族群众都乐于举行摔抱腰活动。两名选手互相抱住对方的腰部,待裁判员发出口令,便用力将对方抱起,这是一场力量与技巧的角逐,谁先将对方抱起来,双脚离地,并摔倒在地便为赢,连赢两次者取胜。如能摔倒所有对手者称为王。如今,摔抱腰已成为民族运动会中的比赛项目。
(五)抢花炮
是仡佬族的一项传统体育竞赛活动,深受青年人的喜爱。“花炮”是一种直径为5厘米,重40~50克的金属圈,圈上缠有红布或红线。抢花炮需要一个较为宽敞的场地,场地中心设一个“发炮点”,两端各设一个6米×4米的炮台,放置一个花篮。比赛时将参加人员分成两队,每队10人。场上还设有三名裁判,场地中一名,两边的炮台区各一名。有些类似篮球比赛,花炮在队员们的手中传递着,双方成员奋力拼抢,抢到后进入对方炮台,并将花炮投入花篮中,便获得一分,最终积分多者为胜。比赛一共40分钟,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发炮以后,先抢到花炮的队员向本队队员传递一次后,便可组织进攻对方的炮台。一方队员巧妙传递花炮、努力掩护队友,另一方队员全力抢夺、奋力拦截,场面十分激烈。因花炮小巧,易藏于手,在双方争抢中神出鬼没,令人眼花缭乱。双方为抓住进攻机会,故布疑阵,迷惑对方。场上形势变化莫测,增添了激烈、紧张而有趣的竞赛气氛。抢花炮是一项斗智斗勇、需要充沛的体力又讲究配合默契的竞赛活动。
(六)打花龙
这是一项仡佬族传统体育活动,据说来源于宋代仡佬先民传统游戏“飞”,主要流行于黔北一带仡佬族聚居地。花龙的制作类似于竹绣球,也是用竹篾编成的空心小球,内装有铜钱、磁片或碎石,活动时会发出响声。编制的“花龙”,讲究外形好看,响声大。打花龙是一项随意性很强的活动,对场地通常没有要求,规则也十分简单。人们在闲暇时拿出自己编制的花龙,邀约在草坪或山坡上,两人一组,互相传递花龙,花龙内的铜钱、磁片或碎石相互碰撞,会发出悦耳的响声。在指定时间内接住花龙次数多的人为胜者。人们还将接花龙次数分上、中、下三个等级,30个以上为上,21~29个为中,20个以下为下。打花龙活动是一项参与性很高的活动,男女老幼皆宜,深受仡佬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