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节)记叙“我”在双腿残废后15年来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抒写“我”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第二部分(第二节)述说母亲的崇高母爱,表达“我”对母亲的无限悔痛、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第三节)用多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作者以亲身感受和强烈的情感展示母爱的深沉,以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写母亲默送儿子去地坛,翘首伫望,焦急的寻找以及一时找不到“我”时的步履茫然而急迫……在这重复多年的无声行动中,显示母爱的伟大,使人难以忘怀。二是借“我”之口,直接写母亲的心理活动。她对残疾的儿子不断地“暗自祷告”、“自我安慰”,整日“心神不定坐卧难宁”。这些直接的心理描写,把深挚的母爱写的感人肺腑。三是侧面烘托,文章中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的难以遏制,从侧面烘托出母爱动人的力量。
文章在很多地方成功的运用了象征、类比手法与排比句式。作者落笔地坛,却重点抒写母爱,因此对“我”来说,地坛和母亲都是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这在整体上是一种象征性的类比。文章的第三部分,以一天的时间来对应四季,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的感受,用多重排比句式,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和看法。作者将排比、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丰赡,韵味悠长。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文章开头细致介绍地坛的历史与今日的荒凉,对表现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举例说说本文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展现母爱的深挚的?
三、找出本文第三节中运用比喻、排比、类比手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五十九)迟子建
迟子建(1964-),黑龙江漠河人。中国当代作家。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班。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散文集《伤怀之美》,长篇小说《树下》、《伪满洲国》等。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做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草茎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肌肤浏亮,她在敛声屏气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不由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它去了哪里?它死了吗?
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蜕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看见了那滴水。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莹莹欲动,晶莹剔透。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1],她看见体内流出的第一滴血时确信那是几年以前那滴水在她体内作怪的结果。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胸脯也越来越丰满,后来她嫁给了一个种地的男人。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有说也说不尽的话,好在夜晚时被男人搂在怀里就总也不想再出来,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她的柔情。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她的奶水真旺啊,如果不吃那滴水孕育出的稻米,她怎么会有这么鲜浓的奶水呢?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渐渐地她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步履蹒跚着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阵。再也不见碧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之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
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耳朵大声地叫,即使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她老眼昏花,再也没有激情俯在她男人的肩头咕哝不休了。而她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有一年的秋季她的老伴终于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然而埋葬他后的一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青春时光。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她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而她每天又都喝着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
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颊为她敲响丧钟。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合上眼帘。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渗透到她辛劳一世的泥土里。她不在了,而那滴水却仍然活着。
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一片草地,她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她还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
(《北方的盐》,迟子建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注释】
[1]蚋(ruì):一种蚊子一类的昆虫,成体雌虫以刺吸牛羊等牲畜的血液为生。
【作品讲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式的散文,从一个小女孩在一片草茎上发现了一滴露珠起笔,为全文确定了一个诗意的语调,而小女孩在凝望水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这一情景的安排更别具匠心,很巧妙地暗示了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
文章多次提到一滴水,但其中有五次最为关键。第一次是那滴水落入泥土,滋养稻谷,它隐喻了小女孩的成长发育;第二次是那滴水变为小女孩体内的第一滴血,它暗喻了小女孩的婚嫁;第三次是那滴水在“作怪”,使小女孩有了旺盛的奶水,它暗喻了小女孩的生儿育女,哺育后代,第四次是那滴水变成了小女孩的泪水,这里暗喻了小女孩的衰老,体现了她经历人生风雨之后,迟暮之年时的孤独与哀伤。第五次提到那滴水已经是小女孩走完人生之旅,面对死亡之时,她仍然确信那滴水还活着,并活在她的意识里、周身的血液里、眼帘里,在她生命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中。那一滴水,落入泥土,滋养稻谷,小女孩的成长、婚嫁、生儿育女直至衰老、死亡,始终与这一滴水相关联,显然,水滴不仅映照出小女孩黑亮眼睛的镜子,它与她的生命融成了一体;而且,水滴经历了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的生命相伴随,它已经成为母性生命生生不息、人类藉此生命的力量不断繁衍的美丽象征。
童话的逻辑是超出生活常态的,本文就多有出人意表的神奇想象。文章不仅写生命的生长老衰,还写到生命与生命的转换、循环、再生,结尾写“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又来到了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按照现实逻辑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作为一种诗意的想象却是美丽动人的。
本文集中地艺术性地表达了作者的温情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拒绝生活中的苦难,但拒绝在苦难中的绝望和沉沦。它认为一切都有因,一切都可恕,一切都会变,一切都可盼,一切都是美。
【思考与练习】
一、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
二、本文用一滴水贯穿全篇,谈谈你对这种结构方式的看法。
三、作者怎样描写“她”在自己老伴去世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