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对于老百姓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当国人面对过去望而止步的洋货而今却因中国的“入世”而成为消费的现实如何不喜上眉头呢?老百姓在兴奋、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关注在中国“入世”后,究竟能得到哪些实际好处。
也许是中国老百姓穷日子过得太久了,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国人面对外面精彩的洋货蜂拥而至感到兴奋,新奇不已。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伪劣假冒商品把国人坑得叫苦连天的时候,洋货却以其良好的质量、精美的包装、强大的无所不在的宣传攻势悄悄攻占了中国老百姓的心房。但是一直以来很多价格高昂的洋货还是让大多数老百姓望而却步的。我们常听到在某某国花一两万美元就能将名牌轿车开回家的好事,而在中国却要付出好几倍的价钱。“入世”后,低价消费名牌成为现实,百姓如何不喜上眉头呢?
中国的老百姓,将会在同类产品进行价格、性能各方面的综合比较。总体说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定是大于弊处,尤其当我们审视由此带来的对企业、政府,对其他各行各业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时,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老百姓将是中国“入世”后相对来说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具体让我们来看一看百姓究竟能得到哪些实惠。
1999年11月14日,中美关于中国“入世”谈判成功,就在第二天,国内众多的家电企业迅速表明了立场:中美谈判成功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中国家电业早已为此做好准备。当农业、汽车业、电信业在谨慎评估“入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时,家电业的巨头们在第一时间发出了“热烈欢迎”的声音。
事实上,同在这一天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陶哗就表示:“如果说世贸是一条河,尽管我们的家电企业还算不上游泳健将,但早就已经不是旱鸭子了。”这一切都充分表现出这个行业成熟的市场认识和独立的市场。
为何他们能有这种气魄和信心,探寻这个原因无疑就要求更深理解中国家电市场的现状,横向比较中外家电企业产品及服务各项指标,而这正是老百姓真正想知道的。说白了,谁不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所以全面了解“入世”后中外家电产品现状对于消费者作出最经济的决策也是必要的。
实际上,在过去的10年中,在国内所有的消费品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无疑是家电主业。在激烈甚至有些残酷的竞争中,中国家电业从小到大,凭借中国所独有的庞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成了国外同行几十年才能完成的扩张,在生产规模和技术开发上迅速缩小了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使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家电生产大国。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的营销能力上,中国家电企业与国际一些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中国家电产业升级换代速度的相对缓慢;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差距在短期内难以弥补,尤其是在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方面,国内企业目前能够达到的水平,仅仅是在中游或下游技术上完成改进,但是上游技术资源却被国外竞争对手牢牢控制,比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软件、发动机、压缩机等,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
因此对中国的家电企业来说,他们未来的发展将会循着不断改进技术和压低成本两条主线推进,而无论何种变革,受益的都将是老百姓。
汽车,飞人寻常百姓家,随着中国最后加入世贸的日子越来越逼近,一个话题在老百姓中悄然兴起,有钱的、没钱的、钱多的、钱少的都在寻思:“入世”后,我们真能把一辆车开回家吗?
现在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买得起汽车?据统计,中国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家庭大约有400万户,只要10个人里面有1个有购车意向,那么大约将有1000万户将购买汽车。这是根据有能力且有明确购车意向的高收入阶层家庭数目来进行推算的。
如果按照汽车的普及率大胆推测,其结果更加惊人。美国平均每1.3人拥有一辆汽车,而日本和德国的数量为1.9人。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人当中拥有汽车的人的数量将也必将迅速增加。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对世界汽车即将发生经济预测说:“亚洲的最大潜在市场在中国,如果能出现与过去四小龙国家里人均收入相同的发展趋势,那里的汽车销售势头必将出现强劲的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将是惊人的,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到21世纪,中国每年购买汽车的数量将以200万辆的速度扩张,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每户一辆汽车将不再是遥远的梦。
如果说在中国“入世”前,洋车那高昂的价格还是令众多购车族望而却步的话,那中国一旦“入世”,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洋车的价位将下跌不少,直至和国内生产的品牌价位持平甚至低于时,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也许是生死攸关的挑战,但是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尤其是意欲购车族来说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中国“入世”后金融领域肯定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领域,对于在金融领域提供各项服务的银行、投资公司等机构来说,无疑是面临着重重挑战,但这种“入世”后的影响给老百姓带来的无疑是更大的好处,这里就给百姓们一一细数这些好处。
首先是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将大大提高。简单讲,提高透明度就是该公布的数字要公布,该透露的信息绝不能隐瞒。可别认为这和老百姓没关系,因为这可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大事情。
打个比方说来:如果国民经济是环环相扣的链条,金融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说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这两年接二连三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衰退,事后他们痛定思痛,总结了一个重要教训:就是金融运行的透明度不够,许多金融机构掩盖了大量的真实情况,到出现危机并导致倒闭的时候,监管机构才知道实情,但这时已经太晚了。
中国“入世”以后,我国金融业将分阶段全面开放,这意味着国内银行必须和国外银行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运作。而按照国际通行的金融规则,金融透明度是极高的。金融透明度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反之则会下降。这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欢,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
未来很有可能是这样一幅令人振奋的画面:随着“入世”后金融的逐步并轨,国家在调整政策时,会征求金融市场人士的意见,并充分调研,以防止和避免靠个人或少数人拍脑门决策的现象,而银行的股东会定期收到几乎和一本书一般厚的年报资料;百姓也可以随时翻阅银行数据,以决定把自己的钱交给哪家银行。这可不是让百姓放放心心去存钱?其次,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切实提高也将指日可待。以后老百姓去存钱时,完全可以不用排队,因为每个人都有固定为自己服务的工作人员,只要找到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一对一服务将办理包括存取款、保险、投资在内的一切和资金有关的业务。
现在老百姓存钱要去银行,买保险要到保险公司,买股票则要找证券公司,这些公司之间互不相关,也各有其监管机构,这是我国近年来推行金融分业管理制度的结果,但这种制度很可能在“入世”后被强行突破,取而代之的将是现在在国际上很流行的混合经营。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将出现全能公司,在那里将既能存钱、买保险,还能买卖股票。
中国“入世”后百姓议论较多的是:“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到外国银行存钱了?”这是肯定的。尽管迄今为止中美双方签署的协议具体内容还没有被透露,但金融业必将分阶段开放。
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加入WTO两年后,外国银行将被允许和中国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也就是说,到那时中国的企业将可以到外国银行开户把钱存在外国银行,到外国银行贷款,通过外国银行办理结算业务。
在我国正式加WTO五年后,外国银行将被允许经营个人业务。这样五年后百姓将可以自由选择将钱存在中资银行或外资银行。如果有一天,您的朋友拿出一张外国银行的人民币存折,您可千万别惊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百姓虽然是最大的获益者,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的风险,因为市场并不是风平浪静场所,他要求人们要进行识别,这样才能在市场上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