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产习俗
自古以来,赫哲人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沿江而居,夏渔冬猎,长期过着规律按部就班的生活。当时间进入七十年代,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猎业在发展进程中逐渐退出了生产舞台,伴随着渔业生产的旺盛时期,农业生产也随之介入,荒山逐渐变良田,赫哲族地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全国赫哲人口最为集中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就是典型之例。坐落在黑龙江畔“三面环山水一湾”,街津口正是渔农兼顾,两业并举的火热势头。这个势头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渔业开始因环境污染,渔产品逐渐减少而从主业中退出,取而代之的主业生产则是逐年兴旺的农业。在这样情形下,多种产业似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种植业、养殖业、山货采集也竞相发展开来,随着这些产业的诞生,旅游业也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应运而生。
一、渔业生产习俗
赫哲族的生产习俗是赫哲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发展衍变的结果也是根据季节和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古至今逐渐形成并沿袭下来,在渔业生产中尤为突出。早年赫哲族用坚硬如铁的柞木制成鱼叉叉鱼,又制成石叉叉鱼。据有史料记载赫哲族渔民用一种树的树枝做伐织成网,来网鱼。它的基本加工方法是把树皮剥下来,这种树支非常坚韧、柔软、结实。放进水里浸泡月余后就呈丝状散开,然后渔民将这些树皮晒干、僵团织成渔网,用它来网鱼。这种最原始的渔网线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直到从外地引进尼龙、胶丝等网线取而代之才将这一古老的树皮网线放进历史。
赫哲族捕鱼方式有很多种,都是生产习俗。其中有冬季捕鱼的袁钩捕鳇,铃铛网,冬板挂子网;夏季有用渔叉叉鱼、钝钩、淌网、挂子网等。每到秋季,赫哲渔民就到千里之外的乌苏里江捕大马哈鱼。
在黑龙江中下游,早年沿岸人居极稀少,呈现水江资源原始自然生态环境。在极其宁静的水域环境里,各种鱼类蜗居在自己喜爱的水域,如江边、泡沼、小河之中的即近激流又靠稳水之中的领域里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这样,各种鱼类越来越多,赫哲渔民们在浅水中甚至可以不用任何渔具直接抓鱼,在深水中也可以直接捞鱼或用鱼叉叉鱼。
滚钩捕鳇,滚钩捕鳇是赫哲人在明朝发明的一项重要捕获大型鱼类的冬季捕鱼习俗和方式。滚钩捕鳇主要是捕获鲟鳇鱼。在明清时期,鲟鳇鱼是进贡朝廷的上好贡品。因此,捕获大型鱼类——鲟鳇鱼的捕鱼习俗也随之诞生。
捕获鲟鳇鱼冬夏都可进行。但最早还是在冬季捕获。赫哲渔民利用鲟鳇鱼肚皮紧贴江道水上游的习惯发明了袁钩。吉凶钩即用钢丝打造成一掌左右长的带倒削的鱼钩,这种鱼钩钢性十足非常锋利。渔民把用兽油油过的木棉绳拴上带钩由的袁钩,每一尺一钩,每一米一漂和石坠,然后有规律地缠在木杆上,每杆二三百把钩,根据不同水域的地势大小而定下多少杆钩,一般下八月九杆钩约七八百米长。下到江氏的袁钩,被石坠坠在江底,又被铁漂将袁钩浮在离江底半尺高,飞速逆水而行的鲟鳇鱼撞上横栏江底的袁钩,越是挣扎缠在身上的袁钩越多,越多的袁钩刺进鱼肉里,鲟鳇鱼就越是无法逃脱,最后被渔民捕上冰层,捕获的鲟鳇鱼最大每条一百多斤,最小的也有几十斤。
冬季铃铛网。冬季铃铛网是赫哲渔民在1958年发明并推广使用的,它是在刚刚封江的冰上,在离岸边三四十米远处建起的木板房,木板房和岸边的冰下水底横栏一道网障子,逆水而行的鱼儿遇到网障子便顺网向里拐进网障子一端的网筒里,在进网筒门时鱼尾拨动门帘似的渔线,冰上网房里的渔民看到渔线拨动后就锁口找网赶鱼,把网筒里的鱼儿捉到冰上的网房子里。网房子里铺着床铺住人,昼夜守着房内火炉看守鱼线是否拨动,捕到的鱼儿大多是狗鱼。每到黑龙江刚一封冻,沿江岸的冰上就每隔几局来坐落着一座铃铛网,很是具有独特风情和壮观景象。这是赫哲渔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一种抗寒的捕鱼方式。
冬板挂子网历史悠久,从用树皮做线织网时就开始了。渔民冰在上凿冰眼,然后用木杆通过冰眼把网线在冰下串联后从两端下到冰层下的水底渔网,下这种网在露天的冰天雪地中进行,受刺骨风寒的侵袭,但顽强的赫哲渔民在风暴中与寒冷搏斗,已习以为常,在丰收的喜悦中早以忘记了寒冷。捕获的鱼儿常见的有冷水鱼狗鱼雅不赤哈鱼、鲤鱼、鲫鱼等。
夏季捕鱼有多种方式,比如叉鱼,下钝钩,淌网,挂子网等。叉鱼是最原始的一种捕鱼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水域中鱼儿密集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八十年代后由于黑龙江沿岸人口增多捕鱼活动频繁,窝集在一起的鱼儿放弃原本宁静的后又喧嚣动荡的水域,寻找无人涉足的生存领域。这样,叉鱼就成为过去的历史。
下钝钩又叫下豆饼钩,下这种钩专钓鲤鱼。每年夏季六七八九月份,赫哲渔民开始划着木船利用此种捕鱼方式进行夏捕和秋捕。最适宜的捕鱼时机是涨水的江满河漾之时鲤鱼开始聚集到河边江边处吃青草和交尾的最佳时候。下钝钩的诱饵是把豆饼切成麻将大的方块拴实在钩绳上,从豆饼块上突兀地拴一个半尺钩由的用铁丝围成的比指甲稍大的秃钩,鲤鱼看到豆饼感到这个小钩阻碍,就把这个小钩吞进嘴里,然后又把它排出腮外,这样,恰好鱼钩嵌住腮壳边,再加上鲤鱼拨动,就越卡越实,鲤鱼就无法逃脱了,这种捕鱼方式的发明创造充分体现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
淌网,顾名思义,是横江底顺流淌的网。淌网这种捕鱼方式是赫哲渔民常规的一种捕鱼方式,在民国十几年间传入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中。每到明水期,每只渔船上有两人操纵撒网捕鱼,前把是撒网起网的小骨子,后把是撑舵指挥的老把头。渔民把几百米长的淌网横江撒下,渔网在江底顺流下梳,逆水上行的鱼儿撞上淌网就基本上无法逃脱了。解放后此网改进为三层为一体的淌网,这种网捕一直延续至今。
挂子网是小于淌网的单片网,它只适于大江小河中的稳水域,一般只适于捕获小型鱼类,如鲤鱼、鲫鱼、鲶鱼等。
秋季捕鲑。秋季捕大马哈鱼(鲑)是赫哲渔民早年延续至今的最为重视的隆重的捕鱼季节,最为浓郁的习俗是每逢“白露”时节,赫哲渔民便早已做好准备找好一只船的伙伴,带上干粮米面,备足渔网和御寒棉衣及其他生活用品,双人划桨从黑龙江下游出发,到千里之外的乌苏里江捕大马哈鱼,因大马哈鱼是回游性鱼类,江里生,海里长,江里死,而乌苏里江不仅江水清澈又是入海口,所以,乌苏里江是大马哈鱼聚集的最佳水域,赫哲渔民每年在此捕鱼一至两个月,而后满载丰收的喜悦回返家乡。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和党的民族政策及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赫哲族的捕鱼工具也不断更新。1982年国家无偿拨给赫哲渔民每户一只崭新的机动渔船,从此,赫哲渔民告别了人力划桨的历史,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还大大地减轻了捕鱼的劳动力。渔民们昔日划桨到乌苏里江捕大马哈鱼需行程半个月,而用机动渔船只用三天即可到达。
赫哲渔民捕鱼是有禁忌的,这是每个渔民和家属都必须遵守的。
1.捕不到鱼时,不能乱说,如:“妈的,怎么捕不到鱼呢?”等;
2.撒下渔网捕到很多鱼时,不准说:“这一网咋打上来这么多鱼呢?”等;
3.不管吃什么鱼籽,都不许说:“这一口吃多少鱼啊!”;
4.用渔叉叉到的鱼,不准用刀子剖开鱼泡,不然下次叉不到鱼或者鱼能脱钩、脱叉跑掉;
5.寡妇不准到渔船上及打鱼的网滩去,否则,就会倒霉晦气,打不到鱼;
渔业生产随着早年原始自然而兴盛,也随着近年江水污染水资源枯竭而衰退,至今,捕鱼的生产习俗已成为副业留存在生产生活之中。
二、猎业生产习俗
直至八十年代,狩猎生产仍是赫哲族赖以生存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早年赫哲人多用弓箭、伏弩、激达(机枪)、木夹子等各种狩猎工具进行狩猎。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捕获的野兽也只是一般小型猎物,而且数量也不多。据说距现在约有七八十年前左右时间,由于汉族地区传入火绳枪,对猎取大野兽才有进一步进展。解放后,猎民狩猎开始使用钢枪如半自动步枪等,直到八十年代后期赫哲猎民的狩猎业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养殖业的盛行。
在远古时代,赫哲人的祖先,经常以当地特制的枯矢石弩向中西王朝进贡。这种捕兽武器杀伤力很强,这是黑龙江口、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赫哲先人,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
聚居在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主要以猎取貂、狍子等细毛兽为主,其他大野兽如鹿、熊、虎等为辅。而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赫哲人早期的狩猎生活中,鹿茸、鹿胎是猎人最喜猎获的。在乌苏里江畔的赫哲人则以不同方式猎取鹿茸、鹿胎、乳舅等各种细毛兽。冬季赫哲人常以各种兽皮制成冬衣御寒,利用兽皮制作冬衣是赫哲族由来已久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以东的“乌德哥”或称“乌德海”和沿海一带称其“奇雅喀拉”或“恰喀拉”的这些人,俗称“狍皮鞑子”之名,略有歧视之嫌。
1.猎犬:猎犬在赫哲族生活的历史进程中不仅是伴随左右的亲密伙伴,而且还是他们在狩猎过程中的得力助手。最让赫哲人喜爱的是因为他们还是护身的忠诚卫士。赫哲人称犬为“音达”,上好的“音达”只做猎犬,而一般的“音达”作为畜力或为冬季雪地上的狗拉“拖日乞”的运输交通工具,拉“拖日乞”的“音达”也可卸下成为猎犬,跟随猎人进山捕猎。“拖日乞”又是狩猎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因而,赫哲人每户都要养狗,多的三五只或十几只,少则一两只。在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及松花江的广大地区,古时称“犬国”,那时的“使犬部”即由此而来。最突出的是在元、明、清朝代较为盛行,因此在该地设置许多“狗站”,以利交通和传递信息之使。
有猎犬陪伴在猎人身边,主人心里就有依靠,心里就踏实,猎犬在狩猎过程中的作用与马和枪同等重要。
得心应手的好猎犬,一般在猎人发现洞内有野兽时,它就会用前足挠洞口,帮猎人震撼洞内猎物,猎人控洞到黄昏,无法再进行时,猎犬便主动把守洞口,只等次日猎人再控。有时在野兽出洞的瞬间,猎犬出其不意迅速地将其咬死,待猎人发现后,将其收回。
猎犬在赫哲人中从不买卖,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只猎犬,只能等待他人的赠送,而通常赠送的幼犬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狩猎场上真的得好帮手。史书记载:犬女真,地多良犬(通考)田犬极健力能制虎最难得,又外藩犬可停业驱策。故元史有犬站认代马,今费雅哈,赫哲部落尚役犬,以供负载14。即泛指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使犬部的赫哲、费雅喀人对犬的使用。
如果是好的猎犬,在它死后,主人会以特别的方式将它掩埋起来或挂在树上,不便其尸体被野兽撕食,以表怀念之情。
2.海东青鹰:海东青鹰原在东海,即名曰海东青,是赫哲猎人捕获野兽的得力助手。在黑龙江省赫哲地区的抚远县的海东青镇,因当地猎民常用此鹰狩猎而得名。若是毛色纯白的海东青鹰,为上等鹰,又有芦花鹰,鹰高三尺余,飞的很高,喙如钢钩,能擒狍子、兔子、天鹅之类的禽兽。这种鹰极为贵重,辽朝统治阶级最会利用此鹰狩猎。而到清朝,统治者则常派人于每年年底张网铺开,守在草丛中捕鹰。
3.机枪:赫哲语称机枪为“激达”,是赫哲人从古至近代的狩猎工具。“激达”为铁制一长菱形有双面刀的锋利锐器,很似匕首。“激达”在制作过程中可大可小,一般在一尺左右,枪下有一铁库,用于安装木柄,柄长三四尺或六七尺。
在狩猎过程中,猎人可持“激达”在冬季刺杀树洞里“蹲仓”的黑熊,在弓箭和火绳枪没有打到黑熊而且黑熊反扑的危险情况下,赫哲猎民就用“激达”一枪刺死黑熊,否则就会丧失生命。
4.弓箭:弓箭是用创码树或枸木弯成的单层弓,但也有双层弓。但外层用松木,里层用黑桦木,中间就是狍、鹿筋,再用细鳞鱼皮熬胶粘在一起,其弓便坚固韧性大,弹力强。这是在狩猎工具中最古老的一种狩猎武器,曾经有一百四五十年在大部分地区应用。它的箭矢杆用“王不骨头”(赫哲语阿森拉刻)木做成,时代在发展,随着铁的应用,箭矢也被铁矢所取代。
5.伏弩:赫哲语中伏弩为“舍拉迷”,汉语又称地箭。伏弩一般捕获鼠鼠(索肋)、貂(斯博)、水獭(住空),这是小伏弩,如果捕大野兽可用大伏弩,是将大伏弩藏伏在野兽常走的道上,用60公分的架子架起,每当野兽走来,稍角在肖栓(希日恩)上箭头迅即弹射出,扣在野兽身上,伏弩的箭头和弓箭的箭头一样,都是用“王不骨头”(阿木拉刻)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