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云南物流环境与战略发展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物流环境中,云南担负着沟通中国西部与东盟陆上五国地面运输通道的重任,在联通南亚与欧洲的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规划中,云南将成为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的物流中心和陆路商贸中心。
一、云南物流环境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综合情况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面积的4.1%,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8位,在西部10省区市中列第6位。云南是一个边疆省,与东盟国家的缅甸、老挝、越南3国接壤,国境线长4060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线的五分之一,历史上就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重要陆水通道,古老的丝绸之路。全省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区位条件非常优越、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浓郁,是一块正待开发的宝地。
近年云南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显着改善,特别是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省内立体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与国内省市和周边邻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使云南全方位对外开放、大规模利用外资的条件日趋成熟。云南省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烟草、生物资源、矿产、旅游、电力五大支柱产业,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光机电、现代生物技术和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中国最大的安全型烟草科研开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磷化工基地、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云药产业基地、林浆纸工业基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西电东送能源基地。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完成57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第19位,创近12年来的最高排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20.94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451.0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228.07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7∶43.2∶39.1调整为17.9∶43.0∶39.1。全省人均GDP达到12587元(按年末汇率折合1842美元),比上年增长10.3%。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2194.5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8.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交通运输基础情况
如前所述,云南为了改变历史上交通闭塞的状况,把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基本上形成了省内立体交通网络,正在打造连接东盟、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2003年以来,云南交通运输业进入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时期,仅2004年一年就开工10条高速公路;2008年创下了同一天开工7条高等级公路的新纪录。交通投入总量连创新高。“六五”期完成7.18亿元,“七五”期完成16.81亿元,“八五”期完成80.17亿元,“九五”期完成382.41亿元,“十五”期完成790.73亿元,
“十一五”期仅头3年完成966.47亿元。基础设施总量迅速增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0.03万公里,比1978年新增15.85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5284公里,其中,农村公路达17.7万公里,比1978年新增15万公里,平均每年新增5000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2508公里,居全国第七,西部第一;高等级公路达8004公里,在全省路网中的比例占3.93%。至2008年年底,全省共有营运线路5384条,其中跨省区客运线路256条,跨州市客运线路986条,老挝及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6条,全省有等级客运站377个。
水上运输方面,全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积极开发右江-珠江水运通道,开辟了水富-上海内河航线,努力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实现了云南水运从走出省门到跨出国门的重大突破;建成了景洪港关累码头、思茅港、大理港,关累码头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第一个“水路窗口”。至2008年年底,全省水运通航里程达2764公里,比1978年新增1184公里。
(二)与东盟贸易情况
云南与东盟国家最重要的贸易联系方式是每年一届的“昆交会”。前十届(1993~2002年)昆交会为起步摸索阶段,昆交会在发展中壮大,从第一届的1000多个展位发展到第十届的1300多个展位。从第十届昆交会以后,昆交会的市场定位逐渐清晰。2003年昆交会首次设立东盟馆,东盟国家展位有243个,昆交会面向东盟的市场定位初步明确。为使昆交会演变为中国——东盟博览会,2003年昆交会提出了昆交会“漂亮转身”的观点。2004年,昆交会改名为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使昆交会从单纯的出口变为进出口双向的交易会,丰富了昆交会的内涵。同时,昆交会增设南亚馆,南亚馆安排展位20个,在昆交会的市场定位上首次增加了南亚作为昆交会的又一重要目标市场。2005年昆交会进一步明确了昆交会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化特色,明确了昆交会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市场定位。
2005年的昆交会上,由中国贸促会、印度工业联合会及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印经贸合作发展会议”、由商务部主办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定》报告会和云南省商务厅主办的“面向东盟国际物流企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把昆交会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特色进一步深化。2006年昆交会与“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9+2”)同期举办,同时,昆交会首次设立中国品牌馆。
2008第十六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云南(东盟)国际客车展览会”为副会名,表明昆交会面向东盟和南亚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明确,更加符合云南对外开放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为核心,以东南亚、南亚为基础,依托“两三角”(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两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跨越“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市场定位。
1.2008年云南与东盟口岸运行总体情况
2008年口岸进出口额31.1亿美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22.1亿美元,同比下降9.8%,进口9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出口货运量465.3万吨,同比下降28.5%,其中出口197.4万吨,同比下降32.9%,进口267.9万吨,同比下降24.9%。出入境人员1618.1万人次,同比增长5.2%,其中出境815.1万人次,同比增长4.9%,入境803万人次,同比增长5.5%。出入境交通工具194.6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2.2%,其中出境99.8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4.3%,入境94.8万辆(艘、架、列)次,同比增长0.1%。同时,云南启动了河口公路口岸、磨憨口岸、勐康口岸连检楼及瑞丽口岸查验火场建设项目。河口公路口岸、天保口岸扩大对第三国人员开放,已被列入国际口岸开放计划,待国务院审批。
其中对缅边境口岸:中缅边境口岸全年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的42.8%,共计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出口9.1亿美元,同比增长23.1%,进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82.1%。云南对缅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对缅进出口额的89.5%;进出口货运量占全省口岸的51%,共计237.1万吨,同比下降36.7%,其中出口79万吨,同比下降23.6%,进口158.1万吨,同比下降41.7%;出入境人员占全省口岸的68.2%,共计11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其中出境558.5万人次,同比增长15.5%,入境545.7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出入境交通工具占全省口岸的88.4%,共计172万辆次,同比增长3.2%,其中出境88.4万辆次,同比增长5.5%,入境83.6万辆次,同比增长0.8%。
其中对越边境口岸:中越边境口岸全年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的25.5%,共计7.95亿美元,同比下降34.3%,其中出口5.96亿美元,同比下降35.6%,进口1.99亿美元,同比下降30%。云南对越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对越进出口额的81.1%。进出口货运量占全省口岸的37.3%,共计173.4万吨,同比下降27.5%,其中出口97.7万吨,同比下降45%,进口75.7万吨,同比增长23%。出入境人员占全省口岸的22.3%,共计361.6万人次,同比下降14.8%,其中出境180万人次,同比下降14.8%,入境181.6万人次,同比下降14.8%。出入境交通工具占全省口岸的5.6%,共计11万辆(列)次,同比下降17.7%,其中出境5.6万辆次,同比下降17.1%,入境5.4万辆次,同比下降18.3%。
其中对老边境口岸:中老边境口岸全年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的5.9%,共计1.8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其中出口1.4亿美元,同比增长56.6%,进口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云南对老进出口额占全省口岸对老进出口额的60.3%。进出口货运量占全省口岸的7.1%,共计32.8万吨,同比增长42.2%,其中出口7.2万吨,同比增长28%,进口25.6万吨,同比增长46.8%。出入境人员占全省口岸的4%,共计6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其中出境32.1万人次,同比增长4.9%,入境31.9万人次,同比增长5.3%。出入境交通工具占全省口岸的5.1%,共计9.9万辆次,同比增长13.6%,其中出境5万辆次,同比增长13%,入境4.9万辆次,同比增长14.2%。
以上数据表明,缅甸是云南陆上贸易的主要国家,越南则是广西陆上贸易的主要对象。我国中西部贸易与物流的走向,在云南和广西有不同体现,主要以与东盟国家贸易主体不同而划分,这也是今后广西与云南规划物流战略的根据。
2.云南与东盟进出口情况分析
云南对外出口商品主要以原材料、半成品和初级制造业为主,其中化工、机电、农产品、有色金属和纺织占前位,高新技术产品完成出口82046万美元,同比增长19.1%。进口产品以原材料为主,占67.4%的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完成进口132127万美元,同比增长165.9%。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特点决定云南国际物流数多量大,对物流基础设施要求高,但物流效率低下。
云南十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缅甸、越南、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巴西、加拿大、智利、德国,十大贸易伙伴占全省对贸易的54.3%。而东盟国家的缅甸和越南成为云南两个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印度和日本是紧随其后的贸易伙伴。从贸易国别来看,亚洲国家占一半以上的份额,美洲与欧洲次之,物流运输方式在亚洲可选择陆上运输,对美洲与欧洲一般选择海洋运输,物流通道受限制。
2008年,云南与东盟贸易总额为27.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亿美元,降幅9.3%。这是近五年来云南对东盟贸易的首度下降。云南对缅甸贸易增长迅速,贸易额11.9亿美元,增长34.6%,超过越南再次成为云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对越南、印尼、新加坡贸易额分别为6.5亿美元、2.1亿美元、1.8亿美元,分别下降33.6%、36.2%、56.5%。
从进口看,云南自东盟进口金属矿砂2.1亿美元,下降46.2%,占云南对东盟进口总额的25.6%。其中,主要进口品种铜矿进口6198万美元,下降79.7%。木材、蔬菜水果、生橡胶、腰果及坚果分别进口1.6亿美元、1.1亿美元、7288万美元、2387万美元,分别增长25.6%、1.1倍、37%、2.4倍。
出口方面,云南对东盟主要出口品种为机电产品、农产品、磷及磷酸、有色金属、化肥、电力及纺织品,贸易额均超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最大,2008年创汇4.8亿美元,增长33.6%,占云南对东盟出口总额的25%。农产品3.1亿美元,增长23.8%,其中蔬菜水果出口量最大,增长也最快,金额达1.1亿美元,增长1倍。在越南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电力出口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全年出口32.5亿度电,创汇1.5亿美元,增长29.9%。而作为云南传统出口商品的有色金属及化肥出口则呈现下降态势,出口额分别为1.8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下降39.5%和36.2%。
贸易方式方面,云南与东盟贸易中的一般贸易首度下滑,贸易额14.2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6.8%。近年来云南与东盟国家有色金属冶炼等多项加工贸易停止,受其影响云南与东盟加工贸易额仅9760万美元,大幅下滑66%。边境小额贸易则平稳增长,实现边贸额12亿美元,增长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