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霞“这是我观察到的父亲的手,每一个突出强劲的骨节诉说着父亲撑起家中一片天的强大,每一处深深褶皱的裂纹刻满了父亲为这个家付出的艰辛磨难……”哈密市八中高二五班的杨青松同学深情地诉说着他的“父爱感言”,手中拿着他画的父亲的手的画。
这是他在展示因高考放假3天的语文作业。我布置的作业是:用心观察你身边让你感动和感触的生活细节,用你的方式(可以是写作、画画、摄影、DV等任何方式)表达出来。这个孩子平时作文很一般,但那一段话却说得很精彩,充满了感情。被孩子的真诚深深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给孩子们讲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大学时看到补鞋老人布满灰尘与裂口的手而泪流满面的记忆。我讲得很动情,孩子们听得更动容。那一刻,只觉得,我的心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站出来展示自己的假期作业。形式上有唱歌的,有写文章的,有摄影的,有专门请人制作的视频的;内容上有关注高考爱心出租车的,有关注厦门公交车失火事件的,有讲述自己旅游途中见闻感受的,有讲述自己深有感触的电视节目的……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作为人文性最强的学科——语文,更应该如此。所以语文老师的第一要务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书本的知识,更不是给学生讲解多少道习题多少个答题技巧,而是用自己的启发引导,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真情实才去启悟学生、激发学生、濡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个情感丰盈、思想敏锐、言行儒雅、人格健全的“文化人”,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来到哈密的半年,我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半年的教学时光,我应该为孩子们的生命成长留下什么痕迹呢?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语文”这颗种子在学生大脑中生根、发芽、开花并结果,让语文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呢?回想起第一节语文课上,“语文与生活相伴,阅读同生命齐飞”的师生互动演讲所碰撞出的求知的热情和渴望,那一双双闪亮的眼睛照亮了我因离家千里而落寞黯淡的心,让我不禁诧异:谁说这里的学生纪律乱、学习差?他们是和中原孩子一样渴望更多阳光雨露浇灌的尊贵的生命!意识到这一点,我的责任感和热情被迅速点燃了。这个班的孩子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习兴趣淡薄,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方式被动,但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对于美好和梦想的渴望,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只是这些都如火山下面的岩浆一般,被暂时压抑了,连他们自己也浑然不觉。所以我的当务之急是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唤醒这一个个沉睡的灵魂,用爱心去换取真诚,用赏识去鼓励进取,用感恩去激发良知,用责任去唤醒意识,激发起他们体内固有的热情和活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于是,当我每节课前给孩子们展示语文趣味知识竞猜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踊跃;当我在课堂上饱含感情地去赞美每一位发言同学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感激;当我把画着红五角星的“作业完成光荣榜”张贴在教室最显眼位置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雀跃;当我把选修课的学习舞台交给孩子们时,我看到了他们的新奇和激动;当我说出把每一个孩子本学期写得最好的作文装订成册时,我看到了孩子们溢于言表的兴奋和更加积极的写作……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不已,也感慨万千:谁说这里的孩子没有学习的激情?教育不是要灌满一个容器,而是去点燃一个火把!终于,阅读课上有了凝神定气的专注,交流课上有了激烈讨论的热情,写作课上有了倾情书写的酣畅,展示课上有了大方活泼的演讲……感受着孩子们点滴的变化,我的心每一天都沉浸在感动和幸福中。教育的目的也许就在此吧: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在用自己的灵魂唤醒孩子们的灵魂,孩子们又何尝不是在用他们稚嫩透明的灵魂唤醒了我某一部分沉睡的灵魂?这节课,我没有讲什么知识,但我相信,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这节课给予孩子们的感动和思考,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很长一段时间。某一天,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绽放出不一定炫目却一定高贵的生命之花。而我,只需满怀热诚,静待花开。
(作者系河南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为哈密市第八中学支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