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高
我不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城市的品位,但哈密这座城市的格调和韵致,却是其他省区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哈密没有密密匝匝的建筑和鳞次栉比的高楼,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纷繁嘈杂的声音,哈密却独有一份清静与散淡。早晨的哈密街市上除了东来西往的学生和匆忙而行的车流外,就显得格外空阔。早上10点钟,哈密街市上依旧是冷清的,过了10点钟才有商铺陆续打开门面,一天繁忙的商品交易才陆续展开。傍晚时分,天山上还是一抹金黄,很多商铺就纷纷开始打烊了,远通市场上的各位商家抖开包袱,收拾起各种细软和玉石碎料开始打道回府。在哈密你不时可以看到各种曲艺协会。唱大曲的、演秦腔的、玩空竹的,在这里都能找到市场。
每年的7月份,时代广场上各种形式的文艺会演都经常在晚上演出。民族舞蹈、传统小戏、地方曲艺、流行音乐、红色经典,都在这里上演。尤其是2012年自治区各县市文艺交流会演,南北疆各县市的演出,民族特色浓郁,个性突出,更是把哈密的广场文化演绎到极致。
哈密的胸襟是开阔的,哈密的气度是包容的。
有人说哈密市是一个大拼盘:这里包括地方、兵团、铁路、油田、罗钾等很多单位和系统。其实哈密市更像一个大棋盘,棋盘上却没有楚河汉界。一条只有1000米左右长的融合路,却是地方、兵团、铁路、国家电网4家共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吐哈石油城建在西北郊外,如今成了哈密市百姓生活的新亮点。随着河南援疆展开,更多的疆外企业入驻哈密,布局在哈密周边,哈密就像西北的民族服装一样有了更多的亮丽色调。
哈密人不欺生,不管你是天南地北的,口内口外的,哈密的的士司机从来不会因为你迥然相异的方言而漫天要价。开出租的维吾尔族师傅即使有时用生硬的汉语慷慨激昂,仍会不乏友善地对待客人。夏天在广东路南边广场上,一边是大曲秦腔的热闹喧天,一边却是麦西来甫舞曲的悠扬婉转,各有所乐。新疆的特克斯县城是全国有名的八卦城,据说外地不熟悉的人半天摸不到东西南北,只能在城里绕弯弯。可是哈密的街道比八卦还要八卦。
哈密的街道很少有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就连世居的老哈密人也说不清东西南北。但哈密城市的绿化绝对是全国一流的。
哈密是全国年降雨量最少、最干旱的地方之一,但哈密市的绿化却搞得非常好。即使在中原非常不起眼的榆树,在这里也被修整得有模有样,街道两旁数不清的品种多样的榆树,形成了和中原迥然相异的绿化风格。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参观北京故宫时说过这样的话:故宫里的建筑我们美国人有钱可以再建,但故宫里生长百年的参天大树我们却是没有办法的。
而在哈密,上百年的参天古树却多的是。
哈密盖斯墓内的几株老榆树都有数百年的历史,而院内还有一株银白杨据说已经存活400多年了。在西河坝还有很多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栽下的“左公柳”,树冠高大,树干粗壮,表皮斑驳,形态各异。盛夏时,西河坝人民公园里的这些古老的左公柳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枝繁叶茂,相互交错,就像一群须髯老者在诉说着世事的沧桑……哈密街市的干净也是出了名的。
这让很多其他省区的城市会感到汗颜。在这里最勤快的就是哈密的清洁工,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打扫。春天榆钱纷落,街道两旁,遍地都是,都是清洁工们挥洒汗雨清理走的;秋天里满街落叶缤纷更是他们一年最忙的季节。
哈密是一个既需要雪又怕下雪的城市,干旱缺水的哈密需要雪,但每下一次雪,经冬不消,给行人车辆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这时除了清洁工全体出动外,很多机关干部都参与扫雪,扫雪大军全城出动,格外壮观。
哈密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在哈密街道两旁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分类垃圾箱。而一个城市的卫生,更主要的是依靠自觉而热爱脚下的土地的民众,在时代广场、建国路旁,一位老者很用心地捡起脚下细小的烟头放入垃圾箱中。那一幕让人看了格外温馨和感动。
2011年迎新年演唱会在哈密体育馆进行,而坐在前几排的就是哈密市的武警战士和哈密市的环境卫士。无独有偶,2012年自治区各县市文艺会演在哈密时代广场连续演出,而坐在舞台最前面的方阵就是哈密市的园林工和环卫工。我突然明白了:一个优美的城市不仅需要它的百姓对它的热爱,更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对这种热爱的精心呵护。这也许就是哈密魅力的源泉所在。在当今的中国大地上,也许每天都在进行着吐故纳新,新旧交替,而在哈密,它的品位则永远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不断地提升着。
(作者系河南援疆干部、援疆期间为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