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先从周围找来干死了的胡杨树干将车轮架住,再拿铁铲将浮土铲除,垫上胡杨树枝、小石子、硬土等,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后,4辆车都驶过了此浮沙路段,在前方一空旷地停了下来,却发现后面的5、6、8号车还没跟上来。2号车用对讲机与压阵在后的8号车的金迪副秘书长呼叫,却没有回音;爬上附近一雅丹山冈用望远镜往回遥望也见不到什么动静。顾和玉有点急了,决定派刘中国和陈新华徒步往回走去看看怎么回事。
我们一齐爬上了小山冈,轮流用望远镜观察,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动静。刘中国与陈新华已走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也无法反馈回任何消息。原先跑在最前面带路的0号指挥车见不到车队跟上,也调头回到了我们停下来的阵地上来。顾和玉决定再让车况好的0号车开回去,并带上一支长枪,留下一支手枪,通过枪声来传递信息。约定:0号车与5、6、8号车会合后,确认各车能通过努力可以车人全撤离的,发一声枪响,车不能全出来的则发二响枪声;2号车得到枪声信息后则向对方发指令性信息,响一声,表示要求努力设法使车、人全撤,响二声以上则表示留下动不了的车,人及能走的车迅速撤离。在罗布泊,让我们真正感觉到,离开了现代通信工具,一切行动都会那么艰难!没有卫星定位仪、卫星电话等先进工具,进入罗布泊荒漠的人便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难保生命安全。2号车的对讲机原来是电池没电了,充上电后,终于与8号车的金迪联系上了。原来6号车一直发动不起来,5、6、8号3辆车都还没离开楼兰遗址停车处。“金迪、金迪,最新情况怎么样?最新情况怎么样?”
顾和玉不停地呼叫。“汽车电池坏了,发动不起来,正在抢修之中!”
金迪回答。“金迪、金迪,还要多久才能修好?还要多久才能修好?”
“目前还说不准,正在抢修中!”
领队每隔三五分钟总重复着同样的问话,对方也总是“正在抢修中”。时间到了17时30分左右,6号车还是没有修好,却传来了“汽车电路也烧掉了”的消息。不能再等了,领队发出指示:将6号车锁好留下,全部人员挤坐其他车辆迅速撤离!领队拿起手枪还向天空连发了“砰!砰!砰!……”七响清脆的枪声。
后来罗晓琼对我说,她当时在楼兰这边听到这一连串的枪声,不知是约定的信号,还以为前方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件,心里惊慌得厉害。9辆车的人只能坐7辆车回去了。7辆车都到齐后,车队在颠簸的雅丹山道上小心翼翼地行驶,人们都在担心着,不能再出现哪辆车坏了的情况了,再也经受不了折腾了。还是有两处浮泥路,不得不让大家都下车来。先行探路并成功避开了这些艰难路段的3号车的驾驶员则停车徒步走回来,引导后面各车走上新辟路段。各位驾驶员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互助和配合的精神令人赞叹。
19时半,7辆车回到了上午来时损坏的1号车停留处。留下修车的驾驶员已检查出了水箱的漏水处,但因缺乏工具,只能将水箱拆卸下进行修补。车队停下来,驾驶员们聚在一起查看、研究有无办法将1号车修好。天色已近黄昏,都准备要放弃修理了,几个驾驶员却都坚持要修好才回去,领队决定,0号、3号、5号、7号车先撤离,走出这危险的十八公里雅丹山道后等候;2号、4号、8号车的驾驶员正与1号车的驾驶员忙于修理,这几辆车就等将1号车修好后再走。我虽已有多年的驾车经历,但对汽车的构造、修理仍是一知半解。我凑了上去看,原来水箱的下方被撞得凹陷下去了一个大洞,防冻液已全漏掉了。没有焊接工具,师傅们就用车上带的吃饭用的木筷子做成小木桩,钉进水箱的下面漏水处,我们都怀疑其作用。师傅们说应该能行。他们一连钉了7个小木桩,再灌上水,果真不漏了,大家都十分高兴。
我们将珍贵的6瓶矿泉水灌满水箱后,迅速装上水箱及拆卸下的部件。1号车修好时,时间已是21时整,天也已完全黑了。谢天谢地,总算让我们能在天黑前将车修好!21时30分,我们后面的4辆车终于走出了危机四伏的18公里雅丹山道,与已在那儿等待多时的4辆车会合。车队在黑暗中赶路。22时许,原排在后面行走的1号车、2号车突然响起喇叭,从车队左边的盐壳滩上超越车队跑到前面去了,同车的冯锦辉说:莫非又发生什么事了?果然,车队停了下来,说要清点人数。因为两辆车发生了故障,为了更多人迅速撤离危险地带,不少人员都没按原先安排乘车,现1号车才坐了两个人!怀疑坐坐停停、几经折腾有人给弄丢了。一听这话,人们的心一下就沉重甚至恐怖了起来。
如果真有人给走散了,在黑夜笼罩的罗布泊荒原,要怎样去找呀!有人在点人数,有人又说要各坐回原来的车核查是否缺人。刘彬麟果断地大声说:全部人员下车,集中点名!大伙一一响应,下车集合点名。金迪拿出赴罗布泊考察方案所列名单进行逐个点名,结果个个到齐,原来是虚惊了一场!哎,先是1号车坏了,接着是楼兰迷路,又是6号车坏被遗弃,还惊恐黑夜走散了人,一颗颗忧惧的心都快要碎了!还有140多公里的路程!顾和玉要求大家坐车不能睡觉,集中精神看,以防车队走错路能及时纠正。其实,在茫茫的罗布泊荒原,就算在白天,我们也分辨不出是否走错路,何况是黑夜呢?我们把一切都寄托于我们的向导郭镇长了!我在心中暗暗地祈祷上帝保佑:千万不要再坏车,不要走错路了!不断提醒自己不要睡着了,还是无济于事。当被人摆醒后已是下半夜了,发现丢掉了一个多小时的记忆。
后来听人说,1号车的驾驶员因太累打了个盹,将车都开到路边的盐壳堆里去了!幸亏没有发生事故。2点整,八辆车连同向导及36名考察人员安全回到罗布泊钾盐基地。
六、从罗布泊到米兰故城考察第三天,10点起床,早餐后离开钾盐基地。到加油站加油时,路经罗布泊镇政府。罗布泊镇于2002年4月4日成立,当时媒体说:“三间简陋的铁皮房子成了镇政府的办公室。”现在镇政府已建起了二层的办公楼,并于2003年引资在镇上建起了第一个加油站,免除了过去进入罗布泊的车辆要自带汽油之苦。借着车队加油的空隙,我们与罗布泊镇首任镇长郭高潮聊了聊天。郭高潮是陕西省丹凤县人,军校大学毕业后,到新疆军区马兰基地当雷达兵,1988年转业到若羌县8105电台,1998年担任若羌县文化局局长。为了保护楼兰古城遗址,当年10月,郭高潮首次进入生命禁区罗布泊,筹建古楼兰保护站。为了保证保护站人员的安全,作为局领导的郭高潮每两三星期进出一次罗布泊。他查阅资料,全面了解罗布泊的地理、地质、生物等各方面情况。凡有人要进罗布泊,总是请郭高潮担任向导。若羌人诙谐地称郭高潮为“楼兰王”,说罗布泊就像他家的后花园。
2002年,根据罗布泊矿产开发的形势,为了促进钾盐开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成立罗布泊镇。郭高潮当了首任镇长。郭高潮说,罗布泊镇是继楼兰古国后1500多年来在罗布泊无人区诞生的第一个政府机构,也是西部大开发在这片茫茫荒原中催生出的崭新城镇。自治区为了保障这里的钾盐开发,于2002年4月批准成立了此镇。该镇辖区,相当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总面积,堪称“中国第一大镇”。国家地质部门经过对罗布泊地区航空物探、卫星遥感探测、地面实际操作勘探,初步探明罗布泊地区钾盐资源储量达到
2.99亿吨。据地质专家测算,罗布泊钾盐资源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完全具备成为中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郭高潮还说,罗布泊镇近期的建设规模定位为:居住人口5000人,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功能完备,集化工、矿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小城镇。他说:“我们将把楼兰文化作为城镇建设的灵魂。”郭高潮介绍说,罗布泊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启动,从哈密往罗布泊镇的380公里公路正在施工建设,很快开通。从罗布泊镇到若羌县320公里道路也即将开工建设,镇上正在规划客运站,开通发往若羌县城的班车,食物、蔬菜、日用品等物资供给困难初步解决,届时想去罗布泊探访的游客可以很便捷地抵达,石油和电信部门也积极介入。钾盐生产企业正式投产后,每年将给罗布泊镇上缴上千万元的税金。人们预言这个镇将会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楼兰新城”。
我们带着敬意道别了郭镇长,离开了罗布泊镇。车队要穿越罗布泊腹地,向西面的米兰、若羌方向前进。车队在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罗布泊盐碱壳的简易小道上行走,翘起的盐碱壳十分坚硬,能轻易地划破车轮。驾驶员们都很小心地驾驶着车辆。在离开罗布泊镇约一个小时后,车队停了下来,欣赏罗布泊独特的盐碱壳景观。顾和玉还带领我们搬动这翘起的盐碱壳,要垒筑盐碱壳堆。盐碱壳很坚硬,轻易能刮破手,却十分轻,里面布满白色结晶体。坚硬的盐碱壳下面是浮土,人行走在上面犹如走在架空的地板上,有空洞之感。据说罗布泊地壳下是“死海”,究竟是什么,我们无从考证。我与刘中国、苏放明、冯锦辉等个个干得汗流浃背,终于一个比人还高的盐碱土堆垒砌完毕。车队继续向西偏南方向行走。盐碱壳逐渐退出了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沙漠,细小的沙就像是海岸边上的嫩土。走了两个多小时后,视野右前方的天边上突然出现了一片整齐的建筑群,像是规划有序的城市住宅花园,又像现代农村一栋栋山庄别墅。有人叫了起来:“快看、快看!海市蜃楼、海市蜃楼!”
车队继续前行,汽车驶入一个由无数个上面生长着红柳的小山包组成的红柳沙包区域。难道刚才所见的“海市蜃楼”就是这些“红柳沙包”?我心中一直不太相信。在辽阔的罗布泊荒原上行车,已两天从未见过任何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痕迹了。当车队在路旁一个红柳小沙山下停下来时,我见到了沙漠中的红柳,心中不禁有几分兴奋。4月的天气才刚转暖,一丛丛红柳只见枝干不见叶子,我靠近折了一些红柳枝条看看,原来这沙海中的丛丛红柳都是有生命力的,正在发芽!小山冈下有个用芦苇搭建的小驿站,想不到里面还有灶台、一口小锅以及一些柴火,小锅看似有人用过不久。领队让人将锅洗干净后,即生起火来烧开水做快食面午饭。考察队员们就在这红柳沙山下的小驿站用上了可口的午餐。席间,作为我们车队向导的罗布泊镇的马主任说,此处正北方的荒原就是我国试爆原子弹的地方。据《若羌县志》记载: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地区实验基地试爆成功。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几天,航空部队在罗布泊地区荒原上空侦察,意外发现了一群100余人的国民党马步芳残部。三天后,这群在沙漠荒原上游弋了十余年的国民党军被接出沙漠。午餐后,车队继续西行。红柳沙包让人感受到了沙漠生命的存在。中科院罗布泊科考队的地质专家却用红柳沙包来破解罗布泊年纪。夏训诚教授说,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和沙层交替沉积形成了清晰的层理构造——红柳沙包年层,与树木年轮一样,具有清晰的年层结构。穿过红柳沙包区域后,接着是几个小时都在戈壁沙滩中行走。途中见到了一天行程中唯一的一批人马。一辆满载货物的拖拉机陷入了一路沟被卡住了,四五个民工在后面怎么推都推不动。
我们到来后,二话不说,2号车即将拖拉机牵引出路沟。原来他们是修建315国道的民工,抄近路从戈壁上返回米兰,已陷车两个多小时,幸亏遇上了我们的车队。时近18时,车队进入一处上坡的沙漠地带。放眼四周,没有任何生命,只有万里黄沙,没有烟波浩渺,只有尘烟滚滚。前面的车辆冲坡扬起的尘土,久浮于空中不散,形成了红尘滚滚的壮丽景观。坐在最后的8号车的王玮、杨文灿后来说,他们拍下的这滚滚红尘,可能是这次罗布泊之行中最好的作品。时近19时,车队终于走完了罗布泊无人区,来到了米兰故城遗址。再往前几公里就是米兰农场了。米兰,曾作为楼兰国的陪都。米兰故城存世2000多年,是古丝绸路上敦煌及格尔木通往若羌的驿站,作为早期的佛教文化遗址,高僧法显、玄奘都曾经在此停留并讲经拜佛,米兰故城遗址主要由吐蕃古戍堡、东大寺和西大寺三部分组成。吐蕃古戍堡是遗址中最显眼的遗址,曾发掘出吐蕃文木简300多件。古堡东西两侧排列着众多的佛塔和规模宏大的寺院遗址。
我们登上高达10多米的土台,环视四周进行观察。与楼兰相比,米兰尚存较多的城墙、佛寺墙基、佛塔等,但遗址损毁同样严重,随处可见被刨挖过的大坑,已找不到半片古陶瓷残片和碎片。告别了米兰,探险罗布泊的行程即转入尾声。车队当天抵达若羌县城入住楼兰宾馆。考察第四天则沿218国道北上尉犁、库尔勒,住和硕县。第五天则经吐鲁番回到哈密,完成了难忘的罗布泊之行。
(选自《天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