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8400000010

第10章 道家哲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

学习要求

了解和掌握道家哲学及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精髓,从中吸取辩证思维的精华,理解和把握道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学习重点

老子、庄子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

道家哲学的影响

道家哲学是指《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这两部书都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所以历史上称这一学派为“道家”。在司马迁父亲、史学家司马谈看来,道家被称为“道德家”。

“道”是道家理论体系的核心。道家巨擘老子形而上的玄思中,所体悟到的宇宙本体是“道”,“道”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根据,自然、社会、人无不是其具体表现。庄子一方面沿老子的思想路径探索世界的本体意义,另一方面以“道”诠释人生,体验生命的意义,使“道”即体现宇宙的本质又富涵人生的真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中老庄并称的道家哲学。

第一节道家思想的文化渊源——原始

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

道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其文化的渊源,这就是原始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原始宗教的文化思想观念,具体说来包括母系社会的传说观念、生殖崇拜、巫史文化、帝王经验等,这些要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经过道家创始人的采集、转化和创新,成为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母系社会的传说、观念

《庄子·盗跖》讲到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的景象: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妇女在采集活动中比男子灵活、敏捷,因而妇女是当时的主要劳动力。这是母系社会的佐证。神话传说有“女娲抟黄土作人”还有炎帝与黄帝是同母异父兄弟,“各有天下之半”的记载,表达了母系社会的观念。大约距今五千年前,中国社会开始了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龙山文化是这一过渡的代表。神话中女神被从最高神位上拉下来,有三种方式:被杀;被男性以暴力征服污辱;从属于一个更强有力的男神,变成他的配偶。中国神话中的女神即属第三种,中东神话则为前两种。女娲为伏羲妹或伏羲妇,这种传说在今天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区依然存在。

父权制社会崇尚的是征服和力量,表现的是阳刚之美。夸父逐日、刑天断首、鲧禹治水等中国神话传说即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原始道家保留了较多母系氏族社会的思想观念,崇尚阴柔,反对暴力。老子对继承古代思想文化有十分明确的自觉意识,他的思想是对上古文化的继承。《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其中的“纪”原指头绪。母系社会贵阴重柔,守雌谦下的思想在《老子》中比比皆是。如“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二、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古代社会的一种不同于自然崇拜的文化现象,表现了人类对自身的生产和繁衍的重视与神往,也表现了对生命的执着和肯定。生殖崇拜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丰富多彩的,但对道家影响最大的是生命意识和重生主义。

(1)道家思想中有着生殖崇拜的明显痕迹。《老子》第一章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以“道”为天下母。《老子》第六章记载: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女性生殖神,“玄牝”是女阴,《老子》以此来比喻天地的根本。

(2)道家继承和发展了生殖崇拜中所包含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重生主义。道家重视和平,反对战争,强调“以道佐人者,不可以兵强天下”。老子追求“长生久视之道”。他指出: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庄子·让王》中讲述: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又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认为他为天子,倒是可以;但他现在患病,正在治疗,没工夫治理天下。由此,庄子说:故天下之大器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即使天下高位,也不能以之来妨害生命,这才是有道者高于世俗之人的地方。道家贵生,重视生命。所以,道家哲学是生命哲学,因而可以理解《老子》以水作比喻的原因在于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三、巫史文化和帝王经验

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讲了道家的源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源于巫史文化。古代“巫”文化与“史”文化合二为一,巫就是巫术的掌管者、实施者。巫在实施巫术时,要祈祷、歌唱、舞蹈、占卜,还要将结果记录下来,这样便和史官文化合二为一。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就有了史官制度,史官就是巫师。巫事活动多是王事活动,如祈祷、田猎、农耕、畜牧、气象、历法,战争、建制等。

道家源于古代帝王统治经验。《老子》中所讲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与《吕氏春秋·制乐》中记载商汤的内容是一致的。

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可溯源于古代部落的酋长选举制和禅让制。道家不仅继承了古代帝王的统治经验,而且以之为借鉴,提出了一套政治主张和统治之术,例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由此可以说,道家学说是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学说的发展分为早期道家和后来的黄老道学。

台湾学者南怀瑾先生说:“在秦汉以前,中国文化历史由儒、墨、道三家笼罩,到唐宋后,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初年。”

第二节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老子

历代对撰写《道德经》的“老子”到底是何许人,一直有争议。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曾讲到以下三个人。

(1)李耳,老聃。《史记》记载,李耳为春秋末年人(冯友兰说是战国时期人),周朝守藏史。“聃”的意思,汉代学者许慎解释说:“聃,耳曼也”,曼即长,聃指耳朵长大。有记载,“老君耳长七寸”。东汉郑玄《礼记·曾子问》记载,“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考即老。葛洪《神仙传》卷一《老子》篇认为,老子的母亲“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

(2)周太史儋。后孔子129年。

(3)老莱子。隐士,与孔子同时代。元代郭居敬编写的《二十四孝》中“戏彩娱亲”指的大概就是老莱子。

现在认为老子为楚国苦县(即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老子当过东周“守藏室之史”,即执掌搜集、保管国家文献图书资料的官。他是道家哲学真正的开创者和理论奠基人,强调“无为”、任其自然,崇尚阴柔,主张不争,追求返璞归真。

老子一生有两件大事:一是着《道德经》;二是与孔子相会,教导孔子。

《史记》记载:老子见“周之衰”,于是辞官西行,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来临,果然见到老子。尹喜得知老子要隐居,于是希望老子能为他写一本书,把其思想留下来。于是老子着书上下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汉代河上公编《老子章句》将其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文》或《七君道德经》,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冯友兰认为,《老子》一派的思想有许多部分,有些出于老莱子,有些出于周太史儋,这些思想都以韵文的形式流传于世。李耳把它们收集起来,加上自己的创作,编辑成这部书,题名为《老子》。

老子曾与孔子相会,参见《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曰:“时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尤其是葬礼。老子教诲孔子说,君子得其时可以出来做官,不得其时则应隐居起来。君子智慧超人,外表应像愚夫一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因此,建议孔子应去掉骄气和奢望(“去子之骄气与多欲”)。孔子认为,老子的这一段教诲很精深,于是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二、“道法自然”的宇宙观——道论

《老子》书中分“道”论和“德”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和理论核心。有学者认为,《老子》的第一章、四章、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是研究老子哲学中“道”的性质的重要篇章。

(1)道是万物之源。

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是“无”,“一”是浑然未分的统一体,“二”是天和地,“三”是阴、阳和冲气。冲气就是阴、阳和合之气。阴、阳与冲气生出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父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混沌未分,是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2)道法自然——“道”本身没有意志,按照自然行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不主宰天地万物,本身没有意志,这种品质,叫做“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意志,对万物没有什么偏爱。“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却没有一物不是它的所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3)“道”是虚无的,不可以具体之物名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故惟恍惟惚,无形而有实,有实却无形。道常无名。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这段话大意为: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者无法进一步追究,它确实是一个东西。它上面并不显得光明,它下面也不显得黑暗,渺茫难以形容,回到无形无像的状态,这叫做没有相状的相状;不见形体的形象,这叫做“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背后。

(4)“道”具有对立双方相反相成、矛盾双方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辩证性格。“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些都是“道”的辨证性格的具体表现。

三、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德论

(1)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顺其自然,不能将主观意志强加于社会政治生活,应“无为而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这就是说,政令糊糊涂涂,人民反而会变得淳厚;政令清清楚楚,人民反而变得狡诈。

(2)统治者治理社会的方案:一是无为,二是使民不争。

要使人民无欲不争,就要实行小国寡民和愚民政策。小国寡民是一种鸡犬之声相闻、完全平和自然理想的社会状态。所谓愚民政策,就是不让人民懂得太多,否则很难治理。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因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四、“不敢为天下先”的处世哲学

老子的人生态度是与他对宇宙事物的基本看法相一致的。他认为宇宙万物有自己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他又坚持事物“无”、“阴柔”的作用,因而在人生观和处世原则上,提出了退让不争的思想。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慈”是指慈爱,“俭”是指俭啬、俭朴,“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的前面。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善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安居于众人所讨厌的地方,所以说它的行为最接近道的原则。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同类推荐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修订版)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绝代帝后

    重生之绝代帝后

    她是重生而来的魔女他是前世未曾出现的帝王之材……
  • 云剑

    云剑

    步剑辰是一位武林高手,却生性懒散,最怕麻烦。本书讲的便是步剑辰这个喜爱喝酒,又行走江湖的武林高手的故事!
  • 噬魂断生录

    噬魂断生录

    世人常言:人间险恶,人心难测!如若见那世间恶态,当之奈何?是举起屠刀,还是默然无语?我不求垂名,但求这世间清明,为此,哪怕背负再多的罪恶,我也在所不惜!
  • 忙着学习有事托梦

    忙着学习有事托梦

    君木粥无法无天了17年的女魔头过着安逸又舒坦的小日子突然发现自己在家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连夜打包买了站票滚回了国自家的亲亲老妈却说要让她体验一下人间疾苦,于是乎混世魔王变成了苦逼的高三狗他们说回国后的君木粥变了,变的沉迷学习不可自拔难道这天真的变了?!众人表示不信擦亮了眼睛等着狐狸尾巴露出来的那一天,【场景一】君木粥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抱着瓶伏特加,猛的灌了一口,油门踩到底直接撞向男朋友家抄这家伙把出/柜的男朋友暴揍一顿,然后掏出手机打了911报警。君木粥:“911吗?我要自首。对了,顺便再交叫一辆救护车,麻烦快点,谢谢!”911:“……”【场景二】小姐妹:逛街约吗?L家上了新款君木粥:在搞学习,没空小姐妹:迈阿密去吗?你最喜欢的歌手驻唱君木粥:在搞学习,没空……【女主性格比较疯狂!不是傻白甜!】【本文没有定向男主,不喜勿跳!!!】
  • 下一站爱情

    下一站爱情

    四个懵懂单纯的少女一同走进了大学校园,她们的大学、她们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林槿阁和苏阳,真心相爱却因前辈的恩怨纠葛无法牵手。夏爽与秦天阴差阳错却无缘,韩国留学生金正南又来到夏爽身边。罗箩干练精明、『仕途』平坦,但爱情之神却迟迟不眷顾她。校花美丽骄纵,却落入了错位爱情和放纵选择的漩涡……光阴似箭,四年的磨砺,她们都从稚气的高中女生,蜕变为成熟感性的女人。
  • 回望半生

    回望半生

    作者是一名卡车司机,一个手握方向盘在中国地图上讨生活画圈圈的80后,同是也是各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有意识无意识遍览古今中外小说的小说迷,他的文风或带色或清爽总是给我一种真正的小说味道,或真实或隐含都是我们生活写照。当然比起大家,真正的写手我们只能成为初级草根,人过中年,一个脚已深陷社会,见惯了这人间的各种烟火人情,在平庸麻木重复的生活中有一种温情敬意算是对这白驹人生一种告慰祭奠,权当这平淡生活中的一撮盐,让它有味。有什么可笑而言?坚持就是胜利!这亦是可怜的我周围真正有小说风范,有浓郁小说味人。
  • EXO:痴影

    EXO:痴影

    CP:开绵,牛桃/繁星,灿白,勋鹿。“所谓影,就是是暗中保护君主的组织,至于影的命名,来自于君主的影子,传说,第一代君主出现时,他的影子化作了保护自己的力量,而之后便由人来做君主的影子。”来自于我自己创建的“XO小说文吧”,星空只会发表一部分,谢谢。如有不懂得地方,请Q我:1160437974
  •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泣血诛神:噬魂女王乱天下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女主先强再弱再强势崛起,本文慢热型,之间至后半段绝对精彩,接洽了我第一本文里的重点人物】想她封灵界第一天才,却识人不淑一朝身死,穿越重生竟是废材小姐,遭人冷眼,被人欺凌,叔可忍,婶婶不能忍,本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地反击,却因能力不足被人重伤!梦中桃林,与神秘男子的一夜缠绵却怀上怪胎,神龙山上的新婚之日,新郎却化身吸血狂魔!神兽山上九龙腾飞,万兽齐鸣又是为哪般?当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四大神兽,再次齐聚,她的身份终于特低揭晓,浴火重生,诞下双子,重朔真身强势归来之后,命运终把她们推向什么样的境地……?揭开万年风尘的往事,打开轮回万年的情殇,他们最终能否再次携手笑看风云……。
  • 地狱行者传

    地狱行者传

    方云本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在创业中被害死后坠入地府,他遇到被阵法所困的仙人、苦修、机缘,一步一步的鬼修之路使他破天劫,斩鬼神,走向巅峰,强势回归人间!
  • 小女孩的贝壳日记

    小女孩的贝壳日记

    感受着前方传来的视线,她的心在一点点揪紧,她不用看也知道她的相貌把她在他们心里另一个自己的形象给毁了,毁的彻彻底底,她在心里把他们的心理活动描绘了一遍,她知道,他们厌恶的眼神将会在她心底烧出一块新的伤痕。“小蠢蠢!”他双手插兜,似笑非笑的……调侃她?!某女呆呆的看着那个笑的过分好看的男孩,心里一肚子的脏话,到嘴边却成了张着嘴,低着头的丑态。她不敢抬头,天生的自卑感让她每每恨不得像某种鸟类那样把头整个藏起来。但偏偏……冰凉的手指触及下巴,和他的性格是那样不符“抬起头来,让他们看看,我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