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才必先成人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人民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两基”
目标如期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各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观,学校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变美了,基础设施改善了,教师的待遇提高了。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或者说陷入了一个困境: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书越来越难教了,学生越来越难教育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教育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把“育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被教育者欲成才必先成人。
我十分赞赏法国启蒙民主主义者卢梭的教育观点:“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应得到健康生长,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给学生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作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因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使生长受到压制。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作为独立的个体,还未走向社会的中学阶段(也包括小学阶段),我们常常以“德、智、体”都优秀的孩子作为评价好学生的标准,以至授予“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随着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中考、高考指挥棒的误导,这“三好”往往被单一的学习好所代替,真可谓是“一俊遮百丑”。现实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阶段评选的“三好学生”,有几个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知恩图报?许多老师对学习好的学生偏爱有加,甚至明显地袒护他们的不足或缺点,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丢掉了孩子成长教育的基础。
我认为:教育是认识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伟大事业,我们的教育必先为学生的成长构筑成人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让学生首先要实现新“三好”的要求,即:在家是一个好儿女,在学校是一个好学生,在社会是一个好公民。教育事业是人的教育,但是现在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它的本质,知识的传授、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人的教育被弱化了。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和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正如德国哲学家、教育大师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他还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
自从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存在于我国社会之中。这些被称为“80后”“90后”的青年、学生,自私、任性、骄娇,孤僻离群,贪图享受,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感恩意识不强,“唯我意识”强烈。这些致命的弱点是不容置疑的。而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家庭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对子女教育方式更为理性。
他们过于看重智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品行教育。有人对中小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做过抽样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四个误区:一是期望过高,表现在对子女寄予厚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为了子女的成才,不顾他们个性或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不惜一切代价,一味追求进“重点学校”“尖子班”,对“特长班”“培优班”等趋之若鹜,或聘请家教等。二是溺爱过度,表现在“四二一”综合症,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四个老人,父母二人,围绕着“独生子女”这个“小皇帝”或“小公主”旋转,对他们是百依百顺,姑息迁就,偏爱袒护,使之逐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三是干涉过多,表现在过分注意、过分担心,对儿女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认为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做,剥夺其独立性,以至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四是过于放纵,表现为以忙于工作、事业、生意为由,明知儿女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却听之任之,不加管束,奉行“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的陈旧观念。
面对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以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高度重视对其良好品性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本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要育人必先育德,“德”乃事业之基,做人之本。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曾说:“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往往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的塑造。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忧心如焚。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智力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智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来,我认为,坚持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整体中,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而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要把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放在首位,确立学校坚定的办学方向,保证受教育者政治上的合格,而且体现在评价培养人才的质量上,把社会主义的德育标准作为我们评价学校教育成败的首要标准。
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在理论上,对坚持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上,还存在着“钟摆”现象,重智轻德,重分数轻技能,忽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二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两个极端:其一是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孤立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上,把德育归结为或等同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较少或者没有考虑日常行为规范的内核是什么;其二是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定得过高,脱离了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对于学生道德品质、意志的形成,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四是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与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不同步,与学生思想状况不吻合。德育工作靠单纯的说教,学生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
德育工作的弱势,造成个别学生价值取向不定,道德观念淡薄,心理扭曲。个别学生在进入示范性高中或大学后,因为承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过重的压力,或心理空虚,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恶习,有的甚至染上毒瘾。据报载,陕西省一贫困山区的学生,考上北京一名牌大学,父亲靠卖血供儿子上学、考研,而这位大学生吸毒成瘾,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笔者曾对三所中学的男生做过调查,高中男生70%以上有过吸烟史,初中男生40%以上有过吸烟史,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小学生也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这种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在中学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教育学生的一切行为规范,必须建立在一个核心的价值取向上,以新“三好”作为评价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学生成功的标准,这是审视学生品行的重要依据。
实现新“三好”的目标,必须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做法是:
(一)进一步正确认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摆脱“钟摆”现象,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强化。忽视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职。
(二)正确处理好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几对关系。一是德育的目标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关系,把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行为规范紧密联系起来,从不吸烟饮酒、不旷课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爱护公物、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等小事,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二是德育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教师不能以学生正常的男女交往或彼此有好感,就捕风捉影地主观臆断为学生在谈恋爱。即使学生中出现谈恋爱现象,也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而应加强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正确引导,扑灭那团“爱情”之火。三是德育的传统继承与现代革新的关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德育的传统教育内容,而现代高消费、追求时尚的社会现实,造成我们德育工作者如果还在不断地向学生忆苦思甜,必将会受到学生的讥讽。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联系现实,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处理好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即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五是德育与学校各种活动的关系,即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六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家教是一切教育的源泉和基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品格、情感、思想等影响非常大,社会教育的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所以,应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
(三)注重德育的“因材施教”。德育过程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表现在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上,要有阶段性、层次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的适切性和个性化就等于它的有效性。
(四)重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德育同样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存在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育者只有在充分信任、尊重、理解教育对象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获得德育工作的成效。
(五)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良好的学校环境,是提高德育实效的主要条件。良好的环境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它对于学生个体和学校的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是一种教育,也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过程。对此,要努力营造民主的管理环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自我发展的环境。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德育目标。
儒家学说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区别于人与动物的本质。人的社会性的最高境界是“仁”,就是要做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而要实现这些道德行为规范,必须依靠教育。我们今天讲人的品行教育,还不只是要求人们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还要善待自然,善待我们今天生存的环境,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实现统一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新时期教育的目标,我们应首先把学生培养成人,再进行智力的培养,才能使其所学为社会所用,否则,高智商、低品行的大学生宁可不要,也许他们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愿“马加爵事件”不再重现,愿“马加爵”之类的悲剧不再重演。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再次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此,我大声疾呼: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欲成才必先成人”的教育理念,并积极践行。
(本文发表于《宁夏教育》2009年第2期)
班主任应具有“八心”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也算得上是个“官”,是目前中国权力最小、级别最低、待遇最差、责任心最强、付出最多的“主任”。班主任工作态度优劣,教育艺术水平高低,组织能力强弱,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教育手段是否科学,都直接关系着几十个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许多青年教师都把班主任视为教师的职业向往,认为当一名班主任是作为教师的荣誉,而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则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最起码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师。柏拉图曾说:“一个民族只有最优秀的公民才有资格当老师。”而班主任应是教师中的佼佼者。
当好班主任,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当好班主任,我认为应具有“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