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这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每个老百姓也都是感同身受。可我们时不时地总会听到“在中国,看病既不难也不贵”的乌鸦之声。当然,看病难不难,主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看病贵不贵,也要看你跟谁去比。这倒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曾记得,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人说“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大概意思如此)。2009年“两会”又有委员表示“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正如这位曾委员所言:“所谓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但出不起不等于贵。”是的,如果我去看病别人来掏钱,或是我的年薪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上千万,或是我每月“工资基本不动”,或是我家养的狗得病都能开成“狗皮癣”用公款报销,你说,花个万儿八千的还算贵吗?“嚷嚷看病贵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驴踢了?”如果我稍有个头疼脑热,就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为我联系医院、联系医生、联系床位,病人未到医院医生已列队等候,还未住院就有多人为我鞍前马后的伺候,你说,这看病又有什么难的?“看病难”又从何说起?
同时,纳税人也有权力问问这位曾委员,你是否走遍了全世界?就算你走遍了全世界,你是自掏腰包还是有人替你埋单?
可惜,全国十三亿人有九亿多农民,就是数以千万计的国家公务人员,又有谁能享受如此待遇?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普通老百姓看病不但难而且贵得离谱,只好小病忍着大病拖着,不是不看而是实在看不起。你想又有谁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我的弟弟前一段日子住了十天医院,就花去了其近十个月的工资。《人民日报》在“两会”期间也曾报道,一沿海大城市的打工仔,因为膝关节不适换了三家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光检查化验就花掉了他辛苦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河北一患者本来三四十元钱就能看下来的病,最终花了上百元。
作为国家公务人员而且还是手中掌握有一定权力的政府工作人员,或是人民选出的代表、委员,都应该多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多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多看看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问计于民,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不要总是信口开河甚至信口雌黄,这样不但会误导政府科学决策,还会引发社会不满情绪。因为一种文明的素质,最为真实地体现在对待弱者的态度之中;关系公民生老病死的医疗事业、与人的生命尊严高度关联的医疗改革,最能显示一国文明的生存状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政治家的智慧,更需要社会良心的引领。
毛泽东同志早就讲,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同志也说,领导就是服务。胡锦涛总书记更是语重心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如温家宝总理讲的:“我毕竟是一个总理。因此,我要想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任何人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想想如何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来为党尽忠、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建议卫生界有的委员,“设身处地地为普通老百姓想想啊”,尤其是要多考虑如何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病有所医”等目标任务,如何靠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看得起病,彻底解决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如何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记住:只有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才能办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事,这是双赢之道;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到台上,这是至理名言。
(原载《银川晚报》2009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