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用户对目前的医学信息系统的满意度是很低的。研究表明,在采用CPOE后,医生录入每个病历的时间较传统的录入方式增加了2.2分钟(20%)(Overhage,2007),每个工作日用于病历录入的时间从2.1%增加至9%。更有甚者,在加州一个大型医院安装了价值3400万美元的电子病历系统3个月后,出现了该医院的医生集体抵制使用该系统的现象。他们的理由很简单:①录入时间过长;②系统容错性过低,任何拼写错误都会导致数据录入的失败;③系统对于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做出过多的警告。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系统的难以使用并不是因为系统所采用的科技不够先进,而是由于缺乏对非科技因素的考虑。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目前的医学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对用户因素的考虑。试想,即使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统一受控词汇库、采用国际标准、拥有完整决策支持系统的医学信息系统,但不考虑用户会如何使用这套系统、用户期望这套系统能帮助他们完成怎样的任务,那么,我们这套价值连城的系统到头来也很难避免被抵制的命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用户提供易用且功能完整的系统,Zhang和Butler(Zhang & Butler,2007;Zhang,et al.2002)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提出了简称为UFuRT(user analysis,function analysis,representation analysis,task analysis),即用户分析、功能分析、界面分析、任务分析的理论框架。用户分析必须着眼于系统不同用户的知识和技能背景;功能分析着眼于系统为辅助用户完成某一工作领域(Work Domain)中的目标而提供的功能;界面分析认为同样的功能可以由不同的界面来展示给用户,而达到不同的用户满意度,从而得出何种界面是最适合某一工作领域的;任务分析着眼于通过某一特定界面完成一项目标时,用户通过系统所要经过的任务步骤。简单来讲,就是用户分析确保系统考虑所有用户的特点,功能分析确保系统提供应有的功能,界面分析和任务分析确保系统采用正确的界面。UFuRT 提供了从功能性到易用性,完整研究医学信息系统的框架。目前针对该理论框架的研究正在进行。UFuRT也已经在多个医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信息系统中进行了成功的初步应用(Nahm & Zhang,e.g.2009)。
尖端技术的普遍应用也带来了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例如,利用射频定位系统(RFID)和多因子模拟技术(multi‐agent simulation)加强医院中的医生、护士、患者等之间的交流互动行为。基于这类新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大量地跟踪收集医生、护士及患者之间交流的数据,用以解决传统无法实现的功能。这对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以进行人性化的智能系统设计,完善医学信息系统,有极大的意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很多新的研究方法被应用到医学信息领域,如本体建模、语义网、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等。
总而言之,医学信息学的未来发展空间拥有很大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医学信息学科的不断成熟、相关基础学科的不断进步、外加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机遇是非常宽广的,在这里我们只能窥其一斑,对医学信息学发展的更完整的认识还需要读者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0.2我国医学信息学展望
2009年我国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文件并进一步提出要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在完成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中,医疗卫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重要部分。
由此可见,作为我国医学信息学的从业人员,肩上的责任是很重的。我国的医学信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快速地吸取国际先进的技术,科技方面的基础并不算薄弱。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7年的资料,以收费为中心的医学信息系统在我国医院中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80%,病人管理系统的普及率也超过了70%。虽然总体看来我国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详细研究就会发现,我国的医学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如发展不平衡和应用深度广度不够等很多严峻的问题。作为医学信息产业的根本——医学信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原因有依赖国外科研成果、缺少政策方面支持、缺少权威的学术机构、缺少专业人才等。我们将简要讨论我国医学信息学所面临的特殊的挑战以及发展机遇。
20.2.1我国医学信息学所面临的特殊挑战
我国医学信息学科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术环境的不成熟,从学术界到业界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目前,虽然我国有将近6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医学信息学专业,但许多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大多集中在情报学、图书馆学和卫生管理上。然而情报学及图书馆学仅是医学信息学众多研究方向中的一个。一些大专院校开展的生物信息研究,主要着眼于基础科学的研究,缺乏与临床医学结合的研究。而针对医学信息管理系统各个方面的科研主要由大型医院的信息部门承担。从20世纪80年代解放军总医院、北京人民医院开发的“军字一号”和“中国医学信息系统”起,我国的大型医院基本上都是与IT行业联合,以应用为导向,根据需要自行从事各方面的开发研究。
鉴于医学信息学研究涉及医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医院所能提供的学术环境就显得过于单薄了。这种发展方式的另外一个弊端就是每个开发系统各自为政,缺少标准,从而阻碍了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所以,影响我国医学信息学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建立高质量的学位培训及项目培训体系。此外,还需要有成熟的学术组织来指导各个教育项目,指引科研的方向,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的医学信息学学术组织和相关学术刊物的成熟性及学术质量还不能满足需求,这就需要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综合性大学、科研型医院等机构以及医学信息学人才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我国医学信息学学术环境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我国医疗流程的特殊性也为医学信息学及医学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的医院设计还未能达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流程,导致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需要往返于各个科室,并需要多次缴纳费用。如果这样的工作流程不能修改的话,基于这种流程的医学信息系统也不能为患者的就诊方便度带来本质的改善。尽管国内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改革我国医院现有的医疗流程,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环境,从根本上优化医学信息的传递流程。
此外,中医药信息化也是我国医学信息学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拥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中药在中国乃至国外都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在综合性医院中设立中医科及中医药房,因此医院中采用的信息系统就需要能够处理中医药方面的信息。这样一来,包括统一受控词汇表、医学知识库、决策支持系统等在内的医学信息系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改进,从而无缝集成中医药信息。医学信息学的发展,特别是本体论的发展,很有可能在把中医提升到一个新的科学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2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面临着新的改革,政府越来越重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我国各地区医疗发展水平不均,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这表明在新一轮医改中,我国医学信息学发展以及医院信息化发展将会面临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将建立成熟的医学信息学学术环境,实施完善的医学信息相关法律法规,改善医疗流程,推广普及优化的医学信息系统。
我国医学信息学研究起步较晚也并非劣势,只要能够科学地汲取发达国家的研究经验及成果,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便可以避免很多弯路。至于我国传统医学的信息化研究,则可以为中医标准化以及将中医推广到世界范围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政府领导的、专业学术团体主持的医学信息学组织以及专家成员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成员的专业教育水平在逐年提高,医学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也在逐渐趋于多元化,医学信息方面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我国医学信息学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繁荣。
政府指导的关于医学信息应用与发展的调研正在有计划地进行,由卫生部牵头、CHIMA和Accenture 合作,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从多角度探讨了我国医学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医学信息化建设中的症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我国医学信息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也在逐步加强,如2006年成立的HL7中国委员会作为HL7国际会员之一,在推动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信息标准化,与国际标准化接轨,提高中国医学信息学发展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以预见在中国医疗改革的推动下,建立成熟完善的医学信息学学术环境,研究符合中国特色的医学信息系统,建设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乃至为13亿人民提供公平优质的医疗服务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1)医学信息学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
(2)用一个具体的医学信息系统来分析医学信息学的九个挑战。
(3)信息爆炸是医学信息学的挑战还是机遇?用一个例子来叙述你的观点。
(4)如果你是一个医院的院长,在病历电子化过程中,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文献报告,讨论信息化对医疗服务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的办法。
(张家杰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