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氢可的松
这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皮质激素类药,对水盐代谢作用是氢化可的松的100~125倍。全身用药时只能作为盐皮质激素使用,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替代治疗。
6.2甲状腺激素类药和抗甲状腺药
6.2.1甲状腺激素类药
甲状腺激素
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3作用快而强,维持时间短,而T4则作用慢而弱、维持时间长。
【药理作用】
(1)维持生长发育调控全身组织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脑发育期T4、T3不足可造成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病”。
(2)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蛋白质、脂肪、水盐代谢,增加耗氧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增加产热。
(3)提高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敏感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神经过敏、急躁、震颤、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现象。
【临床应用】
(1)黏液性水肿口服甲状腺片。黏液性水肿昏迷,静注大剂量T3,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苏醒后改为口服。
(2)呆小病出生后应尽早确诊,及时连续治疗,选左甲状腺素片口服。呆小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妊娠期应注意碘的摄入。
(3)单纯性甲状腺肿口服甲状腺片。缺碘所致者应补碘。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T3抑制试验
【不良反应】
过量可致心悸、手震颤、多汗、兴奋、失眠。严重者呕吐、腹泻、发热、体重减轻、老年或心脏病患者可诱发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给b-受体阻断剂。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妊娠和哺乳期应注意。
6.2.2抗甲状腺药
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有硫脲类、碘化物、放射性碘及b-受体阻断药四类。
一、硫脲类
【临床应用】
(1)甲亢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的患者。
(2)甲亢术前准备目的是使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减少麻醉或手术合并症及甲状腺危象,但用药后腺体增生,手术易出血,须在术前2周加服大剂量碘剂。
(3)甲状腺危象辅助治疗目的是阻止新的甲状腺激素的生成。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搔痒、皮疹、发热等轻度不良反应多见,少数可发生剥脱性皮炎。
(2)消化道反应可表现为厌食、呕吐、腹痛、腹泻。
(3)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这是本类药物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4)甲状腺肿大这是因为长期用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着下降,引起甲状腺腺体代偿性增生,使腺体增大、充血所致。
二、碘及碘化物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碘剂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小剂量碘可作为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大剂量碘剂有抗甲状腺作用大剂量碘通过抑制蛋白水解酶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抑制过氧化酶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临床应用】
(1)单纯性甲状腺肿早期患者服用碘化钾或复方碘溶液即可使腺体缩小而后痊愈。用万分之一碘化钾或十万分之一碘化钠加入缺碘地区的食盐中,可以防止单纯性甲状腺肿。
(2)甲状腺术前准备术前2周常规给予大剂量碘剂,使腺体缩小变韧,血管增生减轻,便于手术。
(3)甲状腺危象大剂量碘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控制症状,但必须与硫脲类合用,危象消除后立即停用碘剂。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常出现咽喉不适、呼吸道刺激、鼻窦和眼结膜炎症状及涎腺肿大等,停药后可消退。
(2)过敏反应严重者血管神经性水肿,咽喉水肿,可致窒息。
(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碘剂能进入乳汁和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甲状腺肿,孕妇及授乳妇慎用。
三、放射性碘
临床应用的放射性碘是131I,其半衰期为8天。131I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小量131I可用于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但该药易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故应严格掌握剂量和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补充甲状腺激素对抗之。
四、b-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等也是甲亢及甲状腺危象时的辅助治疗药。对甲亢所致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等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症状有效。可与碘剂合用,作为甲亢的术前准备,与硫脲类合用,辅助治疗甲亢和甲状腺危象。
6.3降血糖药
6.3.1胰岛素类
胰岛素
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药用胰岛素由猪、牛胰腺提得,也可用DNA重组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易被消化酶破坏,故口服无效,所有胰岛素制剂都必须注射给药,一般采用皮下注射,紧急情况下可静脉给药。为延长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制成中效及长效制剂。所有中、长效制剂均为混悬剂,不可静注。
【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胰岛素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②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从而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生成。
③蛋白质代谢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
④钾离子转运促进K+内流,增高细胞内K+浓度。
(2)促生长作用
该作用与促进蛋白质、脂肪及核苷酸等合成的有关。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对蛋白质合成的促进作用,只有在胰岛素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这在胎儿生长和器官发生以及细胞分化、组织修复或再生时尤其重要。
【临床应用】
(1)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胰岛素是最重要的药物,须终身用药。
(2)非胰岛素依赖型(II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无效者。
(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4)轻中度糖尿病并发感染、甲亢或有妊娠、分娩、手术、创伤、消耗性疾病等情况。
(5)纠正细胞内缺钾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配成极化液用于心肌梗死早期,防治心律失常,降低病死率。胰岛素、ATP、辅酶A组成能量合剂,用于一些危重病人的抢救。
【不良反应】
(1)低血糖症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抢救不及时可致死。
(2)过敏反应一般反应较轻。
(3)胰岛素耐受性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物反应性低于正常,即对胰岛素不敏感。
(4)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
6.3.2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
常用的磺酰脲类有:甲苯磺丁脲(甲糖宁,D-860),氯磺丙脲(P-607),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
【药理作用及作用原理】
(1)降血糖作用磺酰脲类对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作用,可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2)促进生长抑素释放使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下降。
(3)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4)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
(5)格列齐特有抑制血小板黏附、刺激纤溶酶原合成、恢复纤维蛋白溶解能力的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胰岛功能尚未丧失的轻中度病人,肾功不良者宜选用格列喹酮。
(2)胰岛素抵抗患者。
(3)尿崩症氯磺丙脲用于尿崩症。
【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1)胃肠道反应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饭后服用可减轻。
(2)皮肤过敏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大剂量可引起如嗜睡、眩晕、精神错乱、共济失调。
(4)肝损伤及胆汁郁积性黄胆氯磺丙脲尤甚。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临床常用的有:甲福明(二甲双胍,降糖片),苯乙福明(苯乙双胍,降糖灵)。
【药理作用及作用原理】
(1)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肌肉组织中糖的无氧酵解。
(2)减少葡萄糖在肠道吸收,减少肝内糖异生。
(3)改善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增加胰岛素作用。
(4)拮抗胰高血糖素及其他拮抗胰岛素物质的作用。
【临床应用】
(1)轻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尤其是胰岛素抵抗的肥胖病人,宜选用二甲双胍。
(2)与胰岛素及/或磺酰脲类合用,治疗中、重度病人,以增加疗效,减少胰岛素用量。
【不良反应】
(1)乳酸血症增加葡萄糖无氧酵解,不增加葡萄糖有氧氧化使乳酸生成增加,苯乙双胍较易引起乳酸血症。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
(3)维生素B12缺乏因妨碍维生素B12在肠道吸收。
(4)心、肝、肾功能不好,慢性肺疾患者忌用,不宜单独用于幼年患者。
三、其他其他降血糖的药还有a-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拜糖平),临床应用于轻中度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环格列酮、恩格列酮等,只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Ⅱ型糖尿病及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