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起,专业发展主要采取依托藏语言文学专业,逐步拓宽专业口径的方法,学科涵盖范围由原来的藏语言专业、文学专业逐步向藏族哲学、社会科学、经济领域拓展。近十多年来,根据藏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先后设置了藏汉双语文秘、藏汉双语行政管理、藏汉双语旅游管理、藏汉双语法学等专业方向,为藏区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于历史悠久的藏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原有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学科概念模糊、培养模式雷同、特色优势不明显、知识结构不合理—这几乎成为民族院校同类专业的通病;其次,在学科分类机制方面,随着国内外藏学研究的不断繁荣,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学科的藏族文化已成为公认的世界性新兴学科,如何处理藏学与藏语言文学之间的学科关系、如何解决藏学的兴旺与藏语言文学的委顿之间的矛盾,成为藏语言文学专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调适与重构迫在眉睫。
“藏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与实践”项目在此背景下展开了有益探索与尝试。
二、突出藏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科建设
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改造,首先要针对藏学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紧扣藏语言文学与藏学学科的契合点,对藏学涵盖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宗教、哲学、教育及考古、民俗等多学科进行多角度阐析。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在狭义藏学思想的指导下,以藏族传统学科体系为基础,夯实藏语言文学基础,凸现传统学科的特色优势;另一方面要在广义藏学范畴中,寻找藏语言文学与藏学的契合点,以拓宽专业口径为发展理念,完成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广度扩展。
由此,“藏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与实践”项目组采用了“重特色、强建设”的方式。
(一)突出专业特色:从理顺关系、明确方向入手
如何协调藏语言文学与藏学之间的学科关系,一直是藏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藏语言文学专业长期以来一直立足于传统“大小五明”,教学科研人员大多局限于语言文学的专业圈内,普遍存在“语言文学”至上的学科观念,因此,学界对学科概念——“藏语言文学”、“民族学”、“藏学”的内涵、外延始终含混不清,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无法形成明确认识,以致藏语言文学与相邻、交叉的学科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互动,造成专业模式单一固定,同类专业办学模式雷同,专业优势特色得不到充分发挥。
“藏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与实践”项目组在研究这一难题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保持鲜明藏语言文学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藏语言文学与藏学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厘定,在国内同一学科研究领域中率先提出了“狭义藏学”与“广义藏学”的基本概念;凭借对藏语言文学与藏学专业在传统学科契合点上的再度确认,在学科之间多重整合,达成了藏语言文学专业与藏学专业之间的动态互补。
在确定“藏学”的外延和内涵基础上,以藏语言文学本专业为出发点,进一步向藏学方向延伸——“以点带面”式的拓展方式,将藏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藏族文化体系中的一环,用整体的观念来聚合相关学科,为学科系统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建立了既兼纳广义藏学中的相关学科知识,又遵循藏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特色学科理论;同时还开创了一套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
(二)加强学科建设:从教学、教学、科研三方面开展全面建设。
1.教学: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高能力,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依托学分制建设,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加强对藏语言文学主干课的重点建设,还对传统优势课程进行了继续建设,对优势不太明显的课程在内容上进行了删节、增补和修订,形成了与本专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独具特色的藏汉双语系列课程。目前有八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四门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近年来,先后组织专家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增设了《敦煌文选》、《摄类学》、《五明概要》、《藏语方言研究》、《藏文正字法》、《梵语文》、《辞藻学》等专业基础课,对以藏族传统“小五明”为内涵的专业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化,使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能够比较全面地接受学科系统的传统知识训练。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增设,在为专业改造研究设置“着陆”平台的同时,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在一起,有效避免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实践的脱节。
针对“凸显藏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定位目标,进一步加强相关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在完成了《藏文文法》、《藏族传统哲学思想》等5项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又先后完成了4项省级精品课程:《藏族文学史》、《藏族历代名著选》、《五明概要》、《因明学》。其中,《藏族历代名著选》作为藏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主干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显要;通过对原有内容的整合与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辨能力。《五明概要》在梳理古印度十明学科传承发展历史的同时,通过多媒体对藏印文化交流及文化变迁,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展示。精品课程《因明学》是藏学学院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的课程,通过改革课程设置,相继增设了与因明学科紧密相关的《因类学》和《心类学》课程,基本形成了《因明学》的课程建设体系;借助图文双解,模拟辩论的多媒体手段、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传统辩论方法的认识;同期开设模拟辩论训练课,使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得到提升。《藏族文学史》精品课程则主要突出了双语特色,以期在拓展学生文化视角的同时,熟练掌握藏汉两种语言。
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促进了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改造,突出了藏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特色,使藏语言文学专业稳步发展。
2.教材:根据藏语言文学专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对已有的部分传统教材重新编撰,出版《藏族历代名著选编》等专业课平台必修课程教材9部,其中《基础梵语》教材现被列为国家级“十一五”教材规划项目。
为提高适用性,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原有部分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如:《藏族文学简史》教材,以大学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简要介绍了藏族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分六篇,即远古时期的藏族文学、吐蕃前期的藏族文学、吐蕃后期的藏族文学、分裂时期的藏族文学、萨迦及帕竹等时期的藏族文学和甘丹颇章时期的藏族文学等。各章节首先介绍了各个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的概况,进而介绍当时出现的各种文体和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并对各代表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做了较为详细分析。文中既有详细的描述,也有简略的介绍,恰当的详略处理有助于学生重点把握藏族文学的发展脉络。
为满足系统性,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注重整体把握学科教材的脉络体系。如:《因明学概论》,此教材以大学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简要介绍了藏传因明学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全书共分六部分,其中包括《藏传因明简史》、《摄类学(辩论)基本原理》、《心理学(认识论)基本原理》、《因理学(方法论)基本原理》以及《藏传因明术语详解》等内容。各章节组成了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为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藏传因明学提供了便利。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藏传因明的发展历史,又可以理解藏传因明的一般术语;既可以了解藏传因明学的基本原理,又可以掌握因明辩论的基本方法;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根据拓宽专业口径的要求,增加了藏族文化类教材。如:《藏族文化发展简史》,全面论述了藏族文化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形成、发展、嬗变过程及其基本形态特征,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苯教文化、吐蕃时期藏文化的大发展、藏传佛教的形成、发展及对藏族社会的影响,评述了藏戏、藏医、藏族法律、藏族民间文艺及民俗风情等,为学生揭开了藏族文化发展的神秘面纱。《基础梵语》教材的内容包括梵语基本常识、梵字字性、字行和发音、生克关系、拼读、梵语语法基础以及汉译梵语拼读法和一定数量的藏汉对照梵语词汇等内容,为学生了解和研究古代印藏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一条通途。
3.科研:研教并重,以研促教。
课程设置的“厚基础,宽口径”,一边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不断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一边也促进了研究课题的开展,如在“精品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凸显了“精品意识”,而且不断据此发掘出新的科研项目和课题,不仅推进了藏语言文学与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更有助于教师群体提升自身素质。
近五年来,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0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发表论文180多篇。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获“优”,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项目组成人员中有1人被评为四川省“师德标兵”,1人被评为首届校级“教学名师”。
三、探索中的收获
在藏语言文学专业现代化调适的探索实践中,“藏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与实践”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独具特色的“点面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提出了“增强素质、拓宽口径、夯实基础、灵活方向”的原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采取实践型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对人才能力的培养。
每学期组织进行2门课程实习,尤其注重毕业实习的效果。各门课程根据自身特点,既注重有关理论知识教学,又加强有关实践训练。比如:汉、藏语写作课程、翻译课程等,先是教师精讲,使学生获得有关理论知识,继而则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专业口径的拓展,设置方向课程组,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一组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夯实藏语言文学基本理论与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既要提高汉语水平,同时又要求打好外语基础。
举办多内容层次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介绍相关的学科知识,在学生之中多次进行讨论和座谈,力争使其在专业交叉整合中,兼纳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人文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在国内,有多所民族院校开设有藏语言文学专业,但大都按照传统的语言与文学两大模块设置课程,旨在突出其“专”的特点,这种传统的课程理念已不再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通过“藏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研究”项目的实施,建立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既具有藏语言文学系统理论,又掌握藏族文化广博知识;既具有多种语言文字功底,又掌握现代信息技能,实践能力较强。这种模式不仅有益于藏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而且能带来人才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是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推进。重点学科代表着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增强学科科研能力,促进学科建设上档次,是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
“藏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造与实践”项目涵盖了藏族现当代文学评论、藏语方言、藏传因明、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适应等重点课题。在学术团队建设上注重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不断优化学术梯队的结构;在人才培养上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本科突出实践能力、研究生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学科特色突出,逐步形成了优势研究方向,使学科整体水平获得了明显提升。
在对藏语言文学专业现代化调适的探索中,我们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显露出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下一步解决:
(1)师资队伍建设。藏语言文学专业近年来本科招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按照目前的规模,我们的教师人数应达到30人,而目前一线教师仅19人;学院现有教师知识结构尚待优化,科研意识、忧患意识亟待强化,因此学术团队的梯队建设尚需加大力度,否则难以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资金。按照目前的学科建设规划与布局,资金匮乏是一直存在的问题,使学科资料建设及出版、调研、网络建设等计划无法实施。特别是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理论如果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就会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人才质量。
(3)创新机制。创新能够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能力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中心环节。谁去创新,怎样创新以及创新成果如何界定,需要一种制度来促进和保障,这是关系到能否推动学科建设、学科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